《北师大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答 案1、下列叙述与图1中情景相符的是 A B C D图1A.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2、如图2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图2A B C
2、D3、图3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图3A 图甲和图丙 B 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5、(雅安市二一三年) 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
3、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如图5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C斧头对木柴的力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图57(泰安市二一三年)11. 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8、
4、如图6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图6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9、(2013年庆阳市)下列生活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D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汽车轮胎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10、如图7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5、 A一定相碰 B. 若m1m2,则肯定相碰图7 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11、如图8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水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1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9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6、图4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图9D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二、填空与问答题(填写语言要求完整、简洁。每空2分,共30分)13、(成都市二0一三年)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10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的。 14、如图10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 15、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中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
7、11),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_cm。16(2012天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为8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沿直线匀速移动0.5m,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2.4N,木块所受的重力做功0J17、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18、(2013年安徽)5.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离开地面后,由于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答案:5 相互 惯性图1319、如图1
8、3所示,锤头松动时,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许多机器的轴上都装了滚动轴承,这是因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 。20、如图14所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吉祥物冬冬在进行冰壶比赛,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 ,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三、实验探究题与作图题:(共34分)21、(3分)请在图15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2、(3分)如图16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像F2FF2FO图16图1523、(3分)重为6N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17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图示。24、(3分)如图18所
9、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图17图1825、(7分)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图19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图19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图19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并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说明为什么“扶好
10、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26.(7分)(2012南昌)【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的大小4013.5缩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没有像8光屏上没有像【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2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
11、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图23图22乙甲27(8分)(2012武汉)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与压力的大小有关(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
1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次数表面状况压力/N摩擦力/N木块的速度/m/s1木块木板2.00.60.12同上4.01.20.13同上4.01.20.24木块砂纸2.01.00.1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分析1、4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分析1、2两次
13、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2010年春季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 案BAACDCCDCBBCBA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该选项前字母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42分)7、16、解:(1)由图可知,拉力F=2.4N,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f=F=2.4N;(2)由于木块水平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故答案为:2.4;0 像F2FF2FO21、22题作图见图1、图2。图2图123、24题作图见图3、图4。图3图4f3NF=6NG=6N25、这是发生在公交车突然刹车(或速度由快突
14、然变慢,或突然倒车)时的情景。 当公交车突然刹车时,公交车和乘客的脚同时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倒(3分)。 报道中的错误:“突然失去惯性” (2分) “扶好站稳”后,当公交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乘客由于手和脚的作用力可以随时改变身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与公交车的运动状态一致而不至于摔倒(2分)。26.【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1)大 长 (2)远离 缩短27、解析:(1)因为只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才会相等,因此,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15、动;(2)在3、4两次实验中,其压力、表面状况和运动的速度都是不相同的,故不能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想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即需选择压力、速度相同,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的实验进行比较即可,故选1、4两次实验;想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即需选择表面粗糙程度、速度相同,但压力不同的实验进行比较即可,故选1、2两次实验;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不能;1、4;1、2二、填空与问答题(填写语言要求完整、简洁。每空1分,共24分)15、凸透 放大的虚 16、会聚 焦距 17、25 小 凹 0.4 18、凸 50 19、平面镜 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0、重力 21、形变 运动状态 22、请保持车距(限速行驶、系好安全带等)23、惯性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24、惯性 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或受到摩擦力)25、1和2、1和3、2和3 惯性(或2和4 力的作用是是相互的)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