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本(共8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本(共84页).doc(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业机械化管理学(备课本)吴劲锋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08年7月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概论一、农业机械化的几个基本概念1、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类机器和机具的总成。人畜力劳动逐步被农业机械所代替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拥有量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但不是衡量农业生产力的唯一标准)。2、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一个过程,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劳动者素质的改变,二是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变,三是对农业生产工艺的改变。分狭义和广义农业机械化两种。狭义农业机械化:运用各种动力机械和配套的作业机具代替人、畜力和传统农具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
2、。广义农业机械化:是指农林牧副渔各生产部门的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的过程。3、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把农业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技术体系。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4、农业现代化:表述1: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科学来组织管理农业生产过程,将落后的农业改造成具有现代水平的农业。表述2: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标志: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农业
3、生产方式现代化。具有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产品的商品率,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二、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综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都无一例外的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关系:1.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2.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3.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4.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模式及特点一、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及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继而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国家在建设现代农业
4、道路的选择上大致可分为3类: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以机器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这类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2.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等,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类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3.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如法国、德国等,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这类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二、我国
5、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回顾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顾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行政推动阶段、机制转换阶段和市场导向阶段。行政推动阶段(19491980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所有,国家、集体经营,不允许个人所有的政策。农业机械的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农机产品价格和农机化服务价格由国家统一制订。国家通过行政命令和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的
6、发展。机制转换阶段(19811994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市场导向阶段(1995年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农机化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在国家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的保护和引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进程加速,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加快。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成就: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农机工业体系;健全了农机化机构,
7、培训了农机化人才;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3.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1)劳动力密集程度;(2)工业发展水平;(3)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机械化发展已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农机品种、质量、农机作业项目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人口过多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机械化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2)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与农业大国的地位及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
8、目标还有很大差距;(3)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适应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应注意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项目的选择要因地制宜;2.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要与生物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密切配合;3.发展农业机械化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4.做好劳动力的转移与再就业;5.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6.农机化的管理要科学化、法制化。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的目的与任务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农业机械化管理学属专业课,在已学课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如何管好用好农业机械装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
9、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通过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机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机械化生产工艺设计及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动态,具备农机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技能,为成为合格的农业工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三、课程学习方法农业机械化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以机组、机群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最优为出发点,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为宗旨。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自学和实验课。考核方法:考试成绩占70%,实习报告及作业占20%,考勤及效果占10%。第二章 管理的基本
10、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等环节,有效利用组织系统内所有人员、资金、物料、机器、信息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特定目标的过程。农业机械化管理:就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和总结其自身的规律,为“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运用农业机械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及控制过程。管理的内涵: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组织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3.管理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4.管理是一种创新行为。二、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核心是决策和用人,主要包括5个方面:1.计划决策职能;2.组织功能;3.控制功能;4.激励职
11、能;5.领导职能。三、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1.系统原理:构成特定功能的系统,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子系统。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应树立如下观念:(1)目的性观念,系统是一个有目的性的有机整体。管理是围绕目的而展开的。(2)整体性观念,系统是由许多单元或子系统构成的复合体。每个单元或子系统都追求自身的最佳效益,就不一定能保证复合体的整体效益。(3)层次观念,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系统效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层次的是否分明、职责是否分清。子系统。子系统。高层系统下达指令、监督、协调执行指令、反馈执行结果同一层子系统之间无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由上一级子
12、系统协调2.整分合原理:即分工协作(如乐队),在整体上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3.能级原理:每一个单元根据本身能量的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有效。在设计管理能级时应注意:(1)稳定的管理能级应是金字塔形,一般分为4个能级或称4个层次。即:决策层:确定整个系统的大政方针;管理层:运用管理方法、手段、技术进行管理;执行层:执行管理命令;操作层:完成具体的任务。(2)对于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3)各能级必须进行动态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干部要能上能下。4.反馈原理:就是以反馈信息调控系统运转,已达到系统预期目的实现。应用中应
13、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 反馈系统灵敏度要高;(2) 应高度重视调控效果。5.封闭原理: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行为,发挥管理的效能,这就是封闭原理。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管理系统要相对封闭,即系统应包括决策指挥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2)管理机构也要相对封闭,这样才能保证各自功能得以实现。(3)对管理中的可控因素也要相对封闭,如果不对可控因素加以封闭,那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解决。6.弹性原理:管理只有保持一定的弹性,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是弹性原理。应用中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4、1)系统整体要留有可塑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系统中的结构要素也要有局部弹性,局部弹性是实现整体弹性的保证;(3)弹性原理不是遇事消极的“留一手”,而是遇事“多一手”。7.动力原理:就是正确的运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推动管理运动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信息动力:是获取信息资料并与其自身比较后而产生的赶超动力)8.行为原理:了解人的需求、以需求激发人的动机,产生正确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目标,这就是行为原理。应用中应注意:(1)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需求(物质、精神);(2)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能借助主要需求的的满足来激发动力。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管
15、理的基本内容及方法一、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基本内容农业机械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即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和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1. 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1)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行政法规等;(2)农机产品及技术的鉴定验收、机具的选型配备,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3) 农业机械化作业工艺的设计与生产组织;(4) 农业机器的技术维护;(5)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及效果评价;(6) 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与管理;(7) 组织建立农机管理服务体系;(8) 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等。2.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和农业机械化经营者自身
16、的微观经济问题两部分。经济管理的内容:(1)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2) 农业机械化预测与决策;(3) 农业机械化经济活动分析;(4) 农业机器的更新。二、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手段、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等。技术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方法,它是一种数学科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实际的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解释经济现象内在变化规律,实现最优化管理的一种方法。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科学技术体系第三章 农业机器的技术维护第一节 农业机器技术状态一、农业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原因农业机器的技术状态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其技术状态将逐渐恶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17、移的、是不可避免的。造成恶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性和事故性两类:属于事故性的原因:1.机器在制造、修理时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2.使用方面的问题,如保养、使用不当。事故性技术状态恶化是可以避免的、不允许的,应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属于自然性的原因:1.蚀损,零件因机械摩擦、热蚀损、化学蚀损等原因,造成零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变化。2.疲劳,零件在工作中受交变载荷、振动和应力集中等原因,使零件产生裂纹、剥落、断裂等。3.堵塞,滤清器、水道、油道、散热器等被杂物堵塞。4.松动,机器在工作中,受到震动、冲击,使连接件松动,造成零件作用失常或发生事故。5.锈蚀、变形和老化,机器在使用和保管期间,因金属件的锈蚀
18、,木制件的变形以及橡胶、塑料件的老化等原因而损坏。自然性技术状态恶化是无法避免的恶化过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采取措施减缓恶化速率。二、技术状态的评价1.动力机的评价指标:标定有效功率Ne;耗油率ge;工作可靠性等;2.农机具的评价指标:工作质量;能量消耗;工作可靠性等;3.各种运动副零件的评价指标:用尺寸和形状相对原始值的偏差来评价。当评价指标低于规定的标准值时,就认为已存在技术状态化;但恶化程度为超过极限值时,可继续使用;否则应进行维护或修理。但是,对于技术状态无法恢复或者经济上不合算时,就应报废。第二节 农业机器的计划预防维护制度一、基本概念1.技术维护:是指保持机器技术状态良好的所有措施的
19、总称。2.计划预防维护制度:根据运动服零件的磨损规律,以及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原因,提出一系列有计划的,以预防产生事故、减缓技术状态恶化速度为主的技术措施,称为计划预防维护制度。二、运动副零件的磨损规律1. 轴类零件的磨损有明显的三个阶段;2.3. 在一定的情况下,、越小,零件的寿命越长。三、影响磨损速度的因素1. 工作条件:压力、负荷、相对速度和温度等;2. 材料的质量;3. 配合条件:接触特性和材料的处理;4. 磨损产物的种类和性质、技术维护的及时性和质量;5. 润滑油和燃油的质量等。四、农业机器计划维护制度的内容1. 试运转;2. 高质量、及时的技术维护;3. 正常的使用和操作;4. 科学
20、的保管;5. 技术诊断和有计划的修理。第三节 农业机器的试运转一、试运转的定义:新的、修理后的或更换运动副零件的农业机器,在正式作业之前都应在一定条件下空转、轻负荷磨合,同时进行检查、调整和保养,这一系列工作称为试运转。二、试运转的目的1. 磨合零件;2. 紧固和调整;3. 排除故障。三、试运转规程负荷、速度、各负荷和速度下的磨合时间及润滑油的质量,这四种因素的有机配合,称为试运转规程。实践证明,试运转质量对农业机器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举例:(1)西北15磨合10天、12.9Ps,220g/ps.h,冒烟。 (2)试运转质量对运动副零件使用寿命的影响,初间隙大、磨损强度大
21、、使用寿命短(做图说明)。结论:应重视试运转工作,试运转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并选派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人进行这项工作。1.牵引和悬挂农业机械的试运转规程:因结构简单,运动副零件的工作速度相对较低,所以在这正是作业前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短时间磨合、适当的调整和消除已发现的故障即可。2.拖拉机和复杂的农业机械的试运转规程:因结构复杂、转速高、负荷重,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以拖拉机为例说明:试运转分为两个阶段,即工厂试运转和使用单位的试运转。工厂试运转又分为冷磨合、空转热磨合和负荷热磨合三个过程。使用单位的试运转包括发动机空转、拖拉机空行、液压系统磨合和逐渐增加负荷的负荷磨合。拖拉机试运转分为两个阶
22、段工厂试运转: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使用单位的试运转:一般3060小时冷磨合空转热磨合负荷热磨合(1)发动机空转:约1015分钟,转速由低到高;(2)拖拉机空行:档位由低到高,前进1h,倒退0.5h;(3)液压系统磨合:空磨合:将液压提升机构升降若干次,“中立”运转10分钟;负荷磨合:将农具升降2030次(30分钟油温不得超过50)。(4)逐渐增加负荷的负荷磨合:牵引力有小到大,在同一牵引力下,档位由低到高。三、试运转应注意的问题1. 启动前应做检查、紧固、添加等准备工作;2. 冷磨合(特别是长期停放的车);3. 启动后观测仪表读数、烟色、倾听机车声音是否正常;4. 水温60方可空行试运转,正常水温
23、应保持7095;5. 试运转期间保养、触摸机体和轴承部位的温度,发现异常找出原因加以排除。四、试运转的结束工作1. 更换润滑油、清洗有关部位;2. 检查紧固外部螺栓;3. 检查操纵机构,并进行必要的调整;4. 检查调整气门间隙、喷油压力等;5. 按规定力矩紧固缸盖。五、试运转规程研究情况1. 存在问题:(1)需要时间长,耗时耗能高;(2)负荷级数太多,级差太小;(3)负荷级差无统一规定,不便执行;(4)负荷试运转,底盘遵循了有小到大的原则,但发动机却经历了反复过程。2. 改进:(1)改进润滑油质量,缩短试运转时间;(2)采用同一负荷分级。第四节 农业机器的技术保养一、技术保养的定义在使用过程中
24、,强制性的定期的对农业机器的各部位进行系统的检查、清洗、润滑、紧固、调整,以及更换某些已损零件等,这一系列工作称为农业机器的技术保养。二、拖拉机的技术保养1.保养制度:分班保养和定期保养两种。2.保养周期:两次同号保养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该号保养的保养周期。3.保养周期的特点:高号保养周期是低号保养周期的整数倍。4.保养规程:将保养周期相同的保养项目归纳在一起,编在一个保养号内,并提出保养的要求,就成为保养规程。特点如下:班保养内容:检查、外部清洁、紧固外部螺栓、添加等。低号保养:在班保养的基础上,增加滤清器的清洗和外部操纵机构的调整。高号保养:在低号保养的基础上,增加内部零件的清洗、检查和调整。
25、5.定期保养周期的计量方法:(1)按工作小时计量保养周期:优点:方便。缺点:不能反映负荷程度不同带来的影响。(2)按主燃油消耗量计量保养周期:优点:能反映负荷程度不同带来的影响,符合大部分零件需要保养的情况,而且统计方便。缺点:燃油系技术状态恶化,消耗增加会导致其他系统保养次数增加,造成工作量减少,以及物质和时间的浪费。(3)以主燃油消耗量计量为主、工作小时计量为辅的保养周期计量方法:具有综合优势。按主燃油消耗量计量保养周期时:QT=T.Q1=T.(0.60.7)Q式中:QT保养周期内应耗的主燃油量; T周期小时数; Q1拖拉机的平均耗油量(负荷、空行、空转); Q标定小时耗油量。三、技术保养
26、规程制定过程简介1.根据零件的使用情况和理论分析,制定出表明零件需要保养和修理的评价指标极限值。由于零件的作用和性能不同,极限值的指标也有所不同,通常有三种指标:(1)技术指标,如零件的磨损强度、工作能力等;(2)质量指标,如实际工作质量和规定要求的偏差等;(3)经济指标,如生产率、耗油量、成本等方法:以确定极限值的参数(以J表示)为自变量,以评价指标为因变量(以B表示)画出B=f(J)的曲线,然后以曲线上的折点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点作为确定极限值的依据。举例:按部件工作中断或停止,适用于确定棘轮机构、摩擦式离合器、油封及液压油缸等零件的极限值指标。2.通过台架或运用试验,确定各种零件的评价指标
27、到达极限值所经历的时间(即保养或修理的周期),对试验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T周期的算术平均值;对T的方差。建议以时间T-作为保养周期3.将保养周期相近的保养项目归并在一起,就成为某号保养的内容。四、保养计划的制定方法:1.列出计划保养机型的保养周期; 2.根据保养周期、预计耗油量排出保养图表; 3.查保养规程,得出保养计划。举例:某东方红75新拖拉机,预计耗油7500kg保养号1234工作小时消耗的主燃油量5050025025005005000150015000累计小时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累计耗油5001000150020
28、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保养号111121111311112消耗7500kg主燃油,需要定期保养15次,其中,1号12次、2号2次、3号1次。五、保养规程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1.技术保养相当频繁,平均两天1次(如日本水稻收割机)。措施:改进设计和制造质量;改进技术保养规程(三号四级)。2.执行困难。措施:实行双班保养和分项定人保养;加强培训;加强技术服务。六、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第五节 农业机器的正确使用与保管一、拖拉机的正确使用要点1.发动机的正确启动(1) 启动前运转曲轴数十转;(2) 发动机未经充分预热不应供燃油;(3)
29、 启动时油门不宜过大。2.发动机预热和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1) 缩短预热时间(防止酸蚀);(2) 水温40方可起步,60方可负荷作业;(3) 正常水温7095(说明水温过低、过高的危害)。3.拖拉机应接近满负荷、但不应超负荷作业;不应长时间怠速空转。4.平稳操作。5.高原地区使用措施:增压;适当减少循环供油量、校整供油量;加大供油提前角;加强冷却(解决水温、油温过高);适当调小进气门、调大排气门,改善进气。6.冷却水的添加(1)冷却水要是用软水;(2)冷却水严重不足或开锅时,不允许突然加入冷却水。正确做法是:空负荷低速运转1015分钟,缓慢加入冷却水(热水更好)。要防止烫伤。(3)不允许突然
30、放掉冷却水(30分钟、水温降到60左右)。二、轮胎的正确使用1.重要性:轮胎成本占总成本的1520;更换轮胎的费用占总成本的1012。2.影响因素(1)负荷和内压充气轮胎长期超载20,使用寿命降低30;充气轮胎长期超载50,使用寿命降低60;充气轮胎长期超载100,使用寿命降低80。充气轮胎若减低25,使用寿命降低3540;充气轮胎若减低50,使用寿命降低6070;充气轮胎若超过25,使用寿命降低1520。(2)车速与驾驶技术。(3)拖拉机的技术状态(特别使导向轮)。(4)轮胎的拆装技术及储放条件3.轮胎的正确使用(1)按要求装用合适的轮胎;(2)驱动轮旋转方向应使人字花纹尖端先着地;(3)经
31、常检查轮胎气压(0.2kg/cm2误差);(4)起步、转弯、刹车不可太猛,尽量避免车轮坑内空转;(5)正确拆装与保管轮胎;(6)保持机车技术状态良好。三、四轮驱动拖拉机的正确使用1.重点是消除功率循环危害。2.功率循环产生的原因:制造误差、胎面的磨损、胎压的不一致以及承载后的变形等。3.正确使用要点(1)应保持各个轮胎气压相等、胎面的磨损一致;(2)在两轮驱动可以满足工作需要时,应脱开前桥驱动;(3)田间作业或在恶劣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尽量使用四轮驱动。四、农业机器的保养第四章 机器技术状态诊断第一节 机器技术状态诊断的作用一、机器的技术诊断就是利用一些诊断工具、仪器和设备,通过必要的诊断程序,
32、查明机器内部的技术状态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判断的决定。即通过有代表性的间接参数的测定,来判断机器的技术状态和性能。二、开展机器技术状态检查(诊断)的作用1. 通过对主要参数的测定,摸清机器的技术状态;2. 诊断机器的故障,在使用中减少不必要的大拆大卸,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3. 促进技术维护制度的改革,是搞好农机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三、技术状态诊断发展简介1.国外发展简况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机器诊断学,在汽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技术诊断中,广泛应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如光谱分析、闪光测速、智能综合测试等。2.国内其他行业发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以前,机器技术状态诊断所用仪器多属机械的或液
33、压的单件仪器,结构比较简单,仅用作单参量的静态测量。20世纪50年代后,结构比较复杂的各种电子仪器系统得到发展,可用于非电量的电测和多参量的同步动态综合测量,具有信息和数据分析处理的功能,且精确度高、测试速度快、功效高。70年代以来,以微处理机为中心的仪器系统发展迅速,并日益受到重视。3.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诊断发展现状我国从1957年开始研制发动机个别系统的技术状态检测仪,目前生产和推广的诊断检测工具主要是机械式的。工作量大、精度低、项目不全、操作繁琐,亟待提高。第二节 机器技术状态检测原理及方法机器技术状态参数结构参数诊断参数寿命参数功能参数一、概念1.结构参数:直接表征诊断对象工作能力的参数
34、,如零件尺寸、间隙、材料等。与设计制造、使用条件和维护水平均有关。2.诊断参数:间接表征诊断对象工作能力的参数,如温度、声响、振动、密封性、压力、消耗等。诊断参数的特点:(1) 诊断参数间接地表示一个或几个结构参数的变化;(2) 用成组的诊断参数表征机器的技术状态可靠性更高。3.寿命参数:是指用修理和换件的方法可能恢复的参数,如磨损间隙。4.功能参数:是指进行技术维护时可能恢复或局部恢复的参数,如有效功率、胎压、调整间隙等。二、不拆卸检查法(无损检查)用不拆卸、少拆卸或仅拆卸外部的零件,用诊断工具诊断机器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的方法。方法有:声诊法、短缸检查法等。优点:不破坏已经磨合的配合关系;减
35、少了拆卸检查的盲目性;有助于快速找出故障源。三、检测诊断的原理机器技术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是要逐渐恶化的,恶化过程都有相应的症状出现,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诊断设备、仪器和工具,测定机器的各种症状,并用诊断参数的形式来表征机器的技术状态。诊断步骤:1. 准备过程:清洗、安装测量仪器;2. 测定过程:测定诊断参数、记录诊断结果;3. 分析过程:给出诊断结论(量化),预测剩余寿命,填写技术诊断卡。四、技术转台诊断的方法1. 询问法(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2. 分析法(技术档案)3. 不拆卸检查法五、技术诊断的一般顺序总的原则是:先外后内,先整体、后分系统,由简到繁进行检查。具体如下:1.一般性项目检查:是
36、否漏(油、水、电、气)、是否完整(零件、资料、工具)、紧固、清洁等;2.整体性检查:功率、启动、转速、声响是否正常;观测烟色;查看仪表读数及操纵性能,检查三滤、前束及各部温度;3.分系统检查第三节 拖拉机故障分析方法一、故障分析原则搞清症状,分清缓急,结合构造,联系原理,具体分析;从简到繁,由表及里,按系分段,推理检查。举例:柴油机功率不足急性原因:供给不足(油、气);慢性原因:多半是磨损造成的。从构造、原理考虑:原因可能是燃油系或压缩系。分析推理检查:(1)压缩系;(2)燃油系(分段)。二、具体方法1. 轮流切离法,多用于供给系、变速箱的检查;2. 换件比较法,在修理水平较低,农时紧张季节尤
37、为常用;3.试探反证法,在分析故障时,往往进行某些试探性的调整,观察故障症状的变化,以便寻找或反证故障的所在部位。如排气冒黑烟,调喷油压力、改变供油提前角、给活塞注油等。第五章 农机用油管理与选用一、拖拉机和汽车发动机对油品的技术要求1.汽油机对汽油的技术要求(1)具有良好的蒸发性、能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2)应具有良好的抗爆性,保证汽油机工作时不发生爆燃;(3)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在存储过程中不发生变质;(4)不应对发动机的零件产生腐蚀作用;(5)不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2. 柴油机对柴油的技术要求(1)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2)应具有良好的雾化和蒸发性;(3)应具有良好的抗粗暴
38、性;(4)具有良好的贮存安定性和热安定性;(5)不应对发动机的零件产生腐蚀作用;(6)不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二、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机选用1. 汽油的主要指标及其在使用上的意义(1)汽油的:汽油由液态转化成气态的特性成为蒸发性。蒸发性好,可燃混合气质量高,燃烧充分;否则,起动性差、运转不平稳,燃油消耗也增加。蒸发性溜程饱和蒸汽压:大了蒸发性能好,但在低气压、气温高时易产生气阻初溜程和10溜程:低温下蒸发性能指标50溜程:预热和加速性能指标90溜程:燃烧完全程度指标(2)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来表示汽油的抗爆性。辛烷值的测定方法是:将抗爆性优良的异辛烷的辛烷值定为100,抗爆性低劣的正庚烷
39、的辛烷值定为0。两者按容积比混合成标准油,标准油中的异辛烷值比例,即为该油品的辛烷值,属比较值。说明:辛烷值高的汽油抗爆性能好;高压缩比的汽油机经济性好;高压缩比的汽油机易爆燃;高压缩比的汽油机是发展趋势;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抗爆剂,有毒、有污染。(3)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用汽油的实际胶质和诱导期评定。诱导期:汽油在100,氧气压力7kg/cm2,从氧气与汽油接触到压力降低为止,一分钟表示的所经历时间,即为该油品的诱导期。诱导期长的汽油稳定性好。2.汽油的牌号、规格与选用汽油有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溶剂汽油,本节主要介绍车用汽油。(1)汽油的牌号和规格:车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换分牌号,有90、93和
40、97三个牌号。(2)汽油的选用原则是:抗爆性要求高的汽油机,选用高牌号的汽油;农用车(汽油机)可选用牌号相对较低的汽油;两行程发动机用使用混合油(比例为1:1520)。实质为在不产生爆燃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低牌号汽油,以降低使用成本。(3)选用中应注意的事项由低牌号汽油换用高牌号汽油时,应把点火提前角加大;汽油机在高原地区使用,可采用牌号相对较低汽油;汽油机在高原地区使用易产生“气阻”,应选用蒸发性小的汽油。发动机转速,转速高,越不易爆燃;负荷大,易爆燃;空气中湿度大,可减轻爆燃。三、柴油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机选用1. 柴油的主要指标及其在使用上的意义(1)柴油的低温流动性:用凝点和浊点来表示。
41、注意:浊点时柴油已析出石蜡晶体、失去透明;凝点时已失去流动性,一般浊点比凝点高510;柴油不能在凝点状态下使用。(2)柴油的雾化和蒸发性:影响柴油的雾化和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有粘度、流程和闪点。注意:粘度雾化质量差;溜分轻蒸发快,闪点低蒸发性好。(3)柴油的抗爆性:用“十六烷值”来表示。十六烷值高,抗爆性好,反之,易产生爆燃。十六烷值是一种比较数值。将自燃性好的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自燃性差的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0。按容积比配成标准燃油。原因:十六烷值高,柴油的自燃点低、着火延迟期短,燃烧过程发热均匀;但柴油的沸点越高,愈不容易蒸发,故一般选用十六烷值为4550的柴油。2.柴油的牌号、规格与
42、选用(1)柴油的牌号和规格:轻柴油按凝点分为10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六个牌号。(2)柴油的选用原则:根据所在地区的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柴油;选用柴油的凝点应低于季节最低气温35;在气温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高凝点的柴油。注意:柴油中不能含水,含水的危害是:会大大提高柴油的浊点和凝点,影响燃油供给;水分会破坏纸质柴油滤芯;水分会降低柴油的热值,带入可溶性的盐类,增加灰分;促进硫化物的形成,加剧了酸蚀作用。防范措施:“满油箱过夜”;科学保管油料与添加。四、润滑油1. 润滑油种类构成润滑油柴油发动机润滑油汽油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普通齿轮油双曲线齿轮油工业用齿轮油2. 发动机润滑油
43、适用于润滑高速发动机的润滑油,按美国工程师学会(SAE)粘度分类方法,分为:冬季油和春秋油。冬季油:按18所测定的粘度值,冬季汽油发动机润滑油有4个牌号,即:5W、10W、15W和20W。春秋油:按99所测定的粘度值,有20、30、40和50四个牌号。注意:发动机润滑油既有冬季油和春秋油之分,又有单级油和多级油之别。冬季油牌号春秋油牌号或多级油的表示方法:(1)汽油发动机润滑油按特性和使用场合分为EQB、EQC、EQD、EQE、EQF五个等级。EQB:用于缓和工作条件下的货车和其它汽油机;EQC: 用于中等条件下的货车和其它汽油机;EQD:用于较苛刻条件下的货车和轿车的汽油机;EQE:用于苛刻
44、条件下的轿车和货车的汽油机;EQF:用于更苛刻条件下的轿车和货车的汽油机。(2)柴油发动机润滑油按特性和使用场合分为ECA、ECB、ECC 、ECD四个等级。ECA:用于缓和至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柴油机; ECB:用于缓和至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使用高硫燃油的柴油机;ECC:用于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低增压柴油机和工作条件苛刻的非增压高速柴油机;ECD:用于高速高负荷条件下工作的增压柴油机。(3)应注意的问题: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和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代用问题:由于柴油机和汽油机工作条件、轴瓦材料和燃料中含硫的多少不同,以及柴油机润滑油中含多效添加剂,成本也不同。技术上讲,柴油机润滑油可以代替汽油发动机润
45、滑油,但经济上不合算。不同等级的润滑油,价格不同,等级高的润滑油价格高,在使用低等级润滑油可以满足使用条件的,就不应选用高等级润滑油。3.齿轮油(1)齿轮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齿轮油也是一种润滑油,在拖拉机、汽车和作业机械上用于传动系统的齿轮润滑。但齿轮油中含有大量的沥青和胶质,抗氧化安定性很差,在高温下极易缩合结焦,如果将齿轮油用于发动机,将会发生不可想象的后果。齿轮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油性和极压性:一般齿轮的单位压力可达20003000Mpa,双曲线齿轮可达30004000Mpa,相对滑移速度可达400S/min以上,齿面局部温度可达1000以上。因此,要求齿轮油要具有很强的减磨(油性)和抗磨(极压性)。油性和极压性的提高,来源于齿轮油中添加了极压添加剂。抗泡沫性:在润滑油中添加醇类物质破坏异产生的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