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书(共4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书(共45页).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信息技术系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数字电视摄制技术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操作成 绩(50分)实验报告成 绩(50分)总成绩(100分)1摄像机的准备和基本操作2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3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5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6景别的剪辑7运动镜头剪辑8电视作品摄制合 计指导老师 实验报告填写要求一、本课程共需完成实验项目八个(包含综合性实验项目一个,综合实验项目占实验总成绩30)。每一次实验均须提交一份实验报告,批改后下发的实验报告请保存起来,期末上交。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1. 实验结果与分
2、析:对自己作品进行分析,对拍摄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现象能进行解释。2. 讨论、建议、质疑:针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组内以及组外讨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向指导老师请教,并将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的过程写入实验报告,以作为以后学习的参考。问题要具体描述,避免抽象地罗列、笼统地讨论;3. 全部文字叙述内容要求简明扼要,思路清楚;三、要求实验报告字迹工整、文字简练,分析充分、具体。对于抄袭实验报告行为,一经发现,以零分处理,并根据相关条例给予处分。附:数字电视摄制技术实验考试考核办法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百分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
3、验报告。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期末成绩,总分为30分。实验一 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2学时)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松下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使用注意事项。2 了解松下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3 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4 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5 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6 掌握摄像要领。二、实验器材:1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 1台2监视器 1台三、实验内容:(一)检查系统操作 1连接AC电源线(见图1) (1) 提起寻像器。(2) 按一下dc电源线的电池连接器,并往下移动,直至卡到位。(3) 将dc电源线连接至ac适配器
4、。(4) 将ac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5)将寻像器移回原位。 图1 连接AC电源线2装卸电池(1) 提起寻像器。(见图2) (2) 按住电池,向下移动,直至卡到位。(见图3)(3) 将寻像器移回原位。 (4)卸下电池(见图4)将power转到关闭,并在卸下电池之前,检查power灯(cam/vcr)是否已熄灭。 用手托住电池,防止滑落。 按住电池释放,提出电池。 图2 提起寻像器 图3 电池安装 图4 电池释放3插入DV磁带(1) 按箭头所示方式,滑动eject开关,打开磁带固定器。u 当磁带盒盖完全打开时,磁带盒固定器自动打开。u 如果摄像机没有电(ac适配器或电池),磁带盒固定器不会打开。
5、 图5 滑动EJECT开关(2) 按图6所示,插入磁带盒。 图6 插入磁带(3) 按push以关闭磁带固定器。 正确关闭时,固定器自动进入位置。 图7 关闭磁带固定器 (4) 关闭磁带盒盖。在磁带盒固定器完全到位后,再关闭磁带盒盖。请注意:(1) 请勿试图抓住磁带盒盖,插入或弹出磁带。(2) 将摄像机放在平稳的表面或用双手握住保持平稳后,方可插入和取出盒式 磁带。 (3) 请勿在磁带盒固定器移动时用力推它。这样可能会损坏摄像机。(4) 在磁带盒固定器完全到位后,再关闭磁带盒盖。在磁带盒固定器移动时关 闭磁带盒盖,可能会损坏摄像机。4打开摄象机 图8 打开摄象机电源开关l 在按锁定释放的同时,将
6、power开关移动到打开上。 l camera灯变红(摄像机模式),现在摄像机处于拍摄准备模式。5寻像器此摄像机有两个寻像器:一个是寻像器的微型lcd,一个是可收缩3.5英寸lcd。使用最适合应用和拍摄状态的寻像器。在寻像器、lcd显示器和电视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亮度与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1)使用寻像器将power开关设定到打开,检查图像是否显示在寻像器上。关闭lcd显示器。 图9 打开摄象机电源开关 调整寻像器的角度,这样可以将显示屏固定在最容易取景的位置。可以向外拉出寻像器,约与摄像机垂直。 图10 调整寻像器的角度 请勿将寻像器对向太阳。 这些可能会损坏内部部件。(2)使用LCD设置p
7、ower开关为打开。 按箭头(1)所示的方向,按open按键,打开lcd。 lcd可展开120度。请勿进一步展开,否则会损坏摄像机。 图11 打开lcd(3) 将lcd显示器固定在最容易取景的位置。 显示器可朝向镜头旋转180,朝向您旋转90。 打开lcd时,请勿用力过大。这样会损坏摄像机。 图12 将lcd显示器固定在最容易取景的位置(二)摄像的执机方式练习1.徒手执机徒手执机的形式较多,既可单手捏着,也可双手捧着,或放在其他可依托的部位上。这种执机的方法有较大的机动性,可对外界变化的情况作迅速的反应,并能在复杂的环境或运动状态下拍摄。在拍摄停止的被摄对象时,要用左手托着摄像机的底部,右手进
8、行操作,以保持平稳。站立进行拍摄时,双脚之间的距离应和肩部的宽度相等,以保持机身的平稳。在低角度的拍摄时,要把摄像机放在膀盖上,以保持相对的平稳。如果拍摄现场的条件允许,要尽量找些物体作支撑。拍摄时还应尽量避免似站非站、或似蹲非蹲的姿势,否则时间稍长,会导致画面的抖动。 徒手执机拍摄还应注意控制呼吸,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控制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屏息,先使头部放松,然后深呼吸,再呼出大约五分之四时开始拍摄。2.固定执机 固定执机是指将摄像机固定在某一辅助设备上进行拍摄。电视摄像中常见的辅助设备有三脚架、轨道车、升降机、防震架等。三脚架是固定执机拍摄时最常用的辅助设备。它可使被摄的画面稳定均匀,并能
9、让摄像师从负荷状态下解脱出来,使之更能轻松自如地进行拍摄。使用三脚架时,首先应根据拍摄高度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对其进行水平调整,调整完毕便可进入拍摄。使用三脚架时,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身体不能贴在三脚架或摄像机上,更不能将身体的某一部分压在摄像机上面,否则所拍画面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三)镜头的操作1聚焦调整(1)原理:长焦距镜头景深小,转动聚焦环,焦点变化会十分显著很容易对好焦点。相反,如果用广角镜头对焦点,因景深很大,焦点是否准确人眼很难看清楚。(2)步骤和过程:n 请一位同学做模特,选定好拍摄范围。n 选择手动聚焦,将镜头推到最长焦距一端,用 (填空)特写来对焦点。n 调节转
10、动聚焦环,直至对焦清晰。n 焦点对好以后,在按(W键)在回到原来的画面构图。(3) 注意事项:u 要将镜头推到最长焦距一端在进行特写对焦。u 特写对焦转动光圈的时候,要先大范围的转动,到对焦物体逐渐清时在小心的左右转动光圈,直至对焦物清晰为止。实验结果及分析: 2白平衡调整(1)原理:由于摄像机在出厂前,其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变化,红、绿、蓝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蓝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
11、整白平衡。(2)步骤和过程:n 白平衡调整时,选择方式开关应在“自动”位置。n 选择与照明条件相同适和的滤色片。n 将镜头对着一张标准白色的纸,调整变焦按钮,使录像器充满白色。 n 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WB)几秒后,搬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WHITE OK”表明白平衡已经调节好。(3)注意事项:n 注意观察现场的照明条件,正确的选择和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n 要注意选择标准的白色物体或者是白纸。如果在现场找不到白纸可以盖上白色镜头盖或者是对白色墙壁进行调整。n 自动白平衡的调节按钮只需按几秒看到显示器上的图标不在跳动即可,不要多次反复按。实验结
12、果及分析: 思考题:如果改变拍摄场地,是否需要重新调整白平衡?为什么?3 光圈调整操作(1) 原理:自动光圈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是在图象的中心部分选取R、G、B三基色信号中电平最大者,再取其平均值。放大后与一基准电平相比较,产生误差电压,用它来驱动光圈控制电机,实现光圈自动调整。从而使信号保持在预定的标准电平上。通常这个基准电平为峰值电平的70%。 自动光圈的使用场合:一般为亮度较为均匀,反差不是太大的景物,或是抢拍新闻等难以过细调整光圈的场合。 图13 光圈调整 (2)步骤和过程按下iris按钮切换调整镜头光圈(见图13)。自动调整虹膜:auto iris: 手动调整虹膜:manual iri
13、s 如果相机位于自动模式,按auto按钮以切换到手动聚焦(a熄灭),拨动 iris拨盘调整镜头光圈。拍摄主体亮度与环境亮度对比过分悬殊条件下的光圈调整l 拍摄主体亮度高的情况:在拍摄舞台节目时,为了突出主持人或报幕人,他们通常由聚光灯强光照明。一般情况摄像机离拍摄主体均较远,只能拍摄摄人的中景或全景。此时由于拍摄主体(主持人或报幕人)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过分悬殊,若采用自动光圈拍摄,则必然出现主体(如主持人的脸部)曝光过度而呈现雪白一片而无任何层次。这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缩小光圈值。调整时,要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调整,直到出现层次较丰富画面为止。l 拍摄主体亮度低的情况:当人处在背景较亮的环
14、境下(如背景为白色的墙壁、白雪、天空等),由于人脸部的反光与背景的反光过分悬殊,此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光圈拍摄中景或全景,必然造成面部曝光不足的后果。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自动光圈镜头对着拍摄对象,看一下光圈值(假设为F8)然后把光圈方式设为手控,眼睛年头寻像器的同时逐渐加大光圈(一般需增加一到两级光圈,如从F8增加到F5.6或F4),直到拍摄对象亮度合适为止。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及分析:4摄像要领 (1)原理:拍摄过程为了保证获得良好的画面质量,拍摄时要做到平、稳、准、匀。平:指摄像者拍摄出的画面应该横平竖直,在摄像时可以通过调整三脚架水平或调整摄像机倾角来实现。在调整时可以通过寻像器观察到被摄对象
15、的水平线应与寻像器的横边框相平行其垂直线条应和寻像器的纵边框平行,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歪斜。 图14 画面要平准: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指拍摄时画面的构图,以及运动摄像时的起幅和落幅要符合电视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为确保拍摄的画面符合要求,可以在拍摄前进行预演摄像,确定最佳的构图,找准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拍摄时一气呵成。第二,还应准确地再现被摄对象的真实色彩。这可通过校色来实现,即将摄像机上的色温片选来与当前光源的色温相匹配,然后再将摄像机对准校色板(或白纸)进行黑、白平衡的调整。稳:是指摄像机所摄的画面应排除不必要的抖动和晃动,保证画面质量。如果条件许可,把摄像机
16、放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便可获得十分稳定的画面。在徒手执机和肩扛执机拍摄时,要使画面保持相对稳定,就必须注意掌握好镜头的焦距,因为画面的稳定程度与镜头焦距的长短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拍摄中尽可能利用中焦、广角镜头拍摄,少用长焦镜头拍摄。匀:是指摄像机在运动拍摄时,其运行的速度要均匀,节奏要统一,不能忽快忽慢,以免破坏节奏的连续性。起幅和落幅镜头的速度耍缓慢,推、拉、摇镜头的速度要均匀。1实验记录(填写实验步骤和过程)2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实验二 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位选择的三要素。2掌握不同景别的范围与拍摄要求。3了解影响景别大小的因素。
17、4掌握拍摄角度对电视画面造型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配用电池、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练习拍摄相关的五种景别画面远、全、中、近、特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电视画面造型主要包括景别、角度、构图等要素在画面中安排,同时在拍摄时也要安排好机位。(1)景别的范围划分 景别的选择和变化是画面构图的重要手法之一。景别的范围一般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有时可根据不同需要划分的更细,如大远景、中远景、中近景、大特写,甚至还有显微景别。在一般电视片中,景别划分是以成人的全身在画面中占据的部位为标准,若是以拍摄其它物体或仪器为主时,
18、划分景别标准就要以物的大小和画面中占据的面积大小为依据。但到底包括多大景物范围算远景,包括多大景物范围算近景,并没有死板的公式可套,对被摄对象整体而言是相对的。总之,不管以成人做标准还是以物做标准都是可以的,只是在一部片子中标定景别的基准物一定要统一。(2)不同景别的不同表现重点远景、大远景画面中包含的景物范围最大,视野广阔,主要用于表现自然环境和气势,介绍地理概况、环境特点和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有时也用于表现大规模的群众活动场面。在远景画面中景物的细节不能得到表现,如果画面中有人物出现,所占的比例也很小,空白及空间占的比例大。大远景表现的景物则更加辽阔深远,更适合于描写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特
19、别是近些年来航空摄影的广泛使用是大远景表现的景物更加壮观。远景、大远景的拍摄要注意从大处着眼,抓住画面中的大线条,大色块和景物的大轮廓等因素来调整画面整体结构。例如山脉的起伏,公路、河流形成的线条走向;河、海沿岸的自然态势,植物形成的不同色调及光线所形成的影响等。 远景示意图 在拍摄技巧上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注意利用延伸的线条表达空间的深远,利用前景与背景物体的大小来显示距离。在光线的运用上要避免使用顺光,而用侧光或侧逆光形成的影调层次来突出空间感,利用早晚光线表现空间的透视效果等。使观众从二维的画面上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 全景画面中交代了被摄体的全貌及其周围的环境(指人的全身
20、或物的整体)。与远景相比,全景有了明显的作为内容或结构中心的主体。无论主体在画面中占的面积多大,都应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用全景表现某一事件或人物,往往着重于环境的烘托或气氛的渲染,使观众全面认识被摄体的一般性质,及被摄体各部分的空间位置。但是全景不能让观众看清细部和细节,不能表现出事物具有的特点和特征。 全景示意图 拍摄全景时,要注意表现主体富有特征的形态和轮廓线条,注意表现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同时也还要注意空间感的表达,如选择适当的前景来加强空间深度,选择与主体色调不同的背景来衬托主体,使主体鲜明突出等。另外还应该注意画面取舍得当,使空间环境得到恰当表现。中景用画面中较大的面积表现被摄
21、主体的局部,主要表现被摄体最有特征的轮廓线条和人物的姿态动作。中景常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情况,适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人与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以及物体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征。由于中景表现的事物在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背景环境的作用相应降低,但仍不和环境气氛脱节。 拍摄中要注意抓住被摄体最有表现力、最吸引观众的部分,拍摄物体时要表现出被摄体的典型的线条、层次和特征。中景构图要安排被摄体的位置,保持与环境气氛的和谐统一。以情节的构成吸引观众的中景镜头在电视节目中是最常用的 中景示意图近景在画面中所表现的被摄体局部是比中景更为主要的部分,如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近景在拍摄人物时比中景更着重于细腻的神
22、情、动作描写和内在气质的表达。在拍摄物体时更注意局部特征和形、质的美感,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事件中,观察更为细致、清晰。在拍摄近景画面时,不论被摄对象是人或物,在光线造型上特别注意。光线处理的好,才能使人物的神情、物体的质感更好的表现出来。在教育电视节目中,近景使用的较多,拍摄时更应注意画面中形象的真实性、情节的科学性,以保证教学效果。 近景示意图特写被摄体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如拍摄人物肩部以上的活动),这种画面构图比较单一、集中、内容简洁、表现力强,表现人的面部表情或物体的某一细部都能起到形象放大,内容深化,更强调内在本质的作用。特写镜头还可以造成气氛,形成节奏,并出现在多个镜头节奏的高潮点上
23、拍摄特写镜头一定要抓住被摄物体最能表现内在本质的地方或部分。拍人物并不一定拍摄头部和脸眼,也可以是其它最能表达感情的部分(比如手的特写)。在拍摄特写镜头时光的运用是否得当,对于画面的表现力同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电视节目中,常用特写这一景别来表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所以在画面中准确地表现被摄体的质感、形态、颜色和内在的变化是很重要的。若拍摄距离更近,使画面范围所包含的空间更限于极小的部分,这种景别可以称为大特写 特写示意图 大特写示意图2步骤(1)准备好摄像机、磁带、电池、白纸等设备仪器。(2)开机,装磁带,调节白平衡。(3)练习拍摄相关的五种景别画面远、全、中、近、特。(4)掌握距离与焦距
24、对景别变化的影响。(5)练习交代镜头的拍摄。(6)运用中景镜头交代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7)取出磁带,关机。(8)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五、使用注意事项1画面造型的实验拍摄时注意:景别大小、拍摄角度、画面构图等方面。2在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以及用光。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2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3思考题(1)什么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造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通过实验,如何认识景别、拍摄角度对画面造型的影
25、响。实验三 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固定画面的特点。2了解固定画面的表现功用与局限。3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配用电池、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练习拍摄用于表现静态环境与静态人物的固定画面。2练习拍摄运动主体的固定画面。3利用框架因素拍摄突出与强化动感的固定画面。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固定镜头是指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时呈现出的电视画面。即在拍摄时,保持摄像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方向和摄像机镜头焦距的固定。(1)运用平角度拍摄时的构图 平角度相当于人物站着或坐着时的视平线方向。拍
26、摄时,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可稍高于或低于这一视平线方向一角度,但角度不可过大。平角度拍摄包括正、背面、侧面、斜侧面四种构图形式。 正面构图:摄像机镜头与被摄物体的正视线(朝向)基本上成一直线时所拍摄的画面。这种用正面角度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及神情,或物体对称的结构。这类画面有利于画面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增强了亲切感。缺点是观众的视线无法向纵深伸展 ,画面显得呆板,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 背面构图:是主体与摄像机的朝向一致所拍摄的画面。这种构图,改变了主体与陪体的位置,突出了陪体与环境,将主体对象与背景容为一体,注意以人物的姿态来表现内心感情,并以其作为主要的形象语言。 正侧面
27、构图: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体的正面成90时所拍摄下来的画面为正侧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可以突出物体的正侧面特点,并强调物体的动作线条和方向,在拍摄人物时有利于表现人物的脸部轮廓特征和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多方兼顾,平等相待。在电视节目中常用正侧面平行追随法拍摄人或物体的运动,获得较好的效果。 斜侧面构图:摄像机介于正面和正侧面之间时所拍摄的画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能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侧面两个方面的特征,有明显的立体感。用斜侧面角度拍摄的画面,能使被摄主体的横向线条在画面上变成斜线,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同时能扩大容量,使画面生动活泼,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利用斜侧面进行拍摄,既有利于
28、安排主体和陪体,也有利于突出主次关系,是电视摄像运用最多的一种角度。 (2)运用仰角度拍摄时的仰摄构图 摄像机从低处向上拍摄物体时所构成的画面称为仰摄构图。用仰摄角度拍摄会使不甚高大的物体显得高大,也可以使本来很高大的物体显得更加挺拔,所以仰角度一般适于创造崇高、威严的气势,造型性很强,用仰角度拍摄的画面,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的感觉。 用仰角度拍摄人物近景时,容易显示出高昂向上的气势,但要注意掌握分寸。 利用贴近地面的仰摄,可夸张运动对象的腾空、跳跃等动作。并能产生比实际生活更剧烈的感受。 用仰角度拍摄景物时,能够使向上伸展的景物在电视画面上充分的展开。 用仰角度拍摄高大物体时,
29、画面中竖向的线条有向上方透视集中的趋势,可产生强烈的透视对比,这又称背景缩小。背景缩小是仰摄时运用广角镜头造成的,它使后景形象明显地透视变小,对前景起强调、夸张的作用。 (3)运用俯角度拍摄时的俯摄构图 摄像机向下拍摄物体所构成的画面称为俯摄构图。俯摄角度拍摄适宜于表现优美、开阔的景色和规模大又有气魄的场面,不适宜表现人物的神情及人物细致的感情交流。在拍摄以人物为主的中近景画面时,不要随便运用俯角度。否则可产生贬低、蔑视的效果。在教育节目中拍摄仪器设备和实验装置等常常用俯角度,可以使学生看的清楚明白。 (4)顶摄构图摄像机垂直向下拍摄所构成的画面称顶摄构图。它可以体现物体顶部的全部线条和轮廓。
30、在教育电视节目中这种构图有不少应用。风光地理片中从高空对地面的拍摄,键盘教学中对键盘操作的拍摄都属于顶摄或接近顶摄,使观众综观全场或以特殊的观点去欣赏动作的优美。2步骤(1)练习拍摄用于表现静态环境与静态人物的固定画面。(2)练习拍摄运动主体的固定画面。(3)利用框架因素拍摄突出与强化动感的固定画面。(4)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五、使用注意事项1固定镜头拍摄虽为简单,但是一定注意好画面构图和固定镜头定义的理解和运用。2在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以及用光。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
31、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2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3思考题(1)分析固定镜头的特点和作用。(2)分析固定镜头在拍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四 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运动方式的画面造型特点。2掌握不同运动方式的画面表现功能。3掌握不同运动方式的拍摄要领。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配用电池、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原理 电视节目是以运动画面为其主要特征,活动构图使画面内容更真实,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在交代环境、
32、突出主体、阐明拍摄对象间的关系、刻画人物和细节方面,均远大于静止画面的作用。因此,必须熟练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保证被摄体动作的完整性。 运动镜头的拍摄比固定镜头的拍摄复杂的多,因此在进入现场拍摄前应很好地琢磨一下,如何连续构图,景别如何变化,景物的活动范围和位置,前景和背景如何配置,影调和色调的如何安排和衔接以及拍摄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事先都要做出妥善处理和安排。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一种拍摄方式。运动摄像的画面运动性表现在摄像机的运动、画面框架的运动、画面被摄物体的运动、观众心里的运动这四个方面。(1)推 “推”就是“推镜头”,
33、它是画面构图由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连续过渡的拍摄方法。具体操作时是指被摄主体的位置不变,移动摄像机靠近主体。其特点是在一个镜头内了解整体与局部以及主体与陪体或环境的关系,并可增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性,使人如临其境。 图 推镜头当受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推镜头时,可以通过变焦距镜头的变焦装置来模拟推镜头的拍摄。即操作镜头上的。推拉键把镜头从短焦距逐步推至长焦距,也可以获得接近被摄对象的视觉效果。在具体拍摄时,摄像机的机位不动,主体不动,通过镜头的变焦距来改变视角。它具有灵活、机动、操作方便等特点,但推镜头和变焦的视场角是不一样的。(2)拉 它是画面构图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别连续变化的拍摄方法。具
34、体操作时被摄主体位置不变,移动摄像机远离主体。其特点是视野范围逐渐增大,可在同一镜头内逐渐了解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造成一定的悬念、对比、联想等艺术效果。同样通过变焦距镜头的变焦装置,也可以模拟拉镜头的拍摄,即从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视点不变,视角变大。 拉镜头示意图(3)摇 它是指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只做角度的变化,可以左右摇或上下摇,也可以斜摇。横向摇能产生类似人眼水平扫视的视觉效果。纵向摇可产生类似于人眼上、下扫视的效果。一个完整的摇摄镜头包括起幅、摇动和落幅三个部分。掌握拍摄技巧的关键是控制速度与起止点,速度必须均匀、起止点必须干净明确,切忌犹犹豫豫。 摇镜头示意图 (4)移“移”就是移动
35、摄像,它是指摄像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时所拍摄的电视画面。当被摄对象呈静态时,移动摄像机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可给观众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感受;当被摄对象呈动态时,摄像机伴随移动,可在画面上产生跟随的视觉效果。 移动拍摄主要有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拍摄两种方式。无论那一种移动,都要保证摄像机能平稳、均匀地运动,这样才能拍摄出理想的电视画面,如果有条件,要将摄像机放在轨道车上,这样便能拍摄出十分理想的移动画面。有时可以找一些替代物、将摄像机放在汽车上吊车上进行移动拍摄也能获得较理想的画面。有时条件不允许只能靠摄像者移动步伐来进行移动拍摄,此时要获得较平稳的画面,一是要保持画面的水平,二是采用广角拍
36、摄。移镜头示意图(6)甩“甩”,即快速摇摄。甩的过程是摄像机拍摄从甲点迅速地摇向乙点,该过程中所拍的画面影像是模糊的,只表现为一种光的闪烁效果,当摇头停下来以后,已换成一个新画面。由此可见,甩摇的作用是连接两个注意中心,类似一个人正在观察甲事物时突然转过头来观察乙事物。这种技巧主要用来强调空间的转换,同时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紧迫感。(6)升降 升降拍摄是利用升降设备辅助摄像的一种方式。升降车最初是为电影摄影棚内使用大型摄影机设计的,是为了冲破当时固定式三脚架的局限性,为摄影师提供移动的灵活性。现在广泛地采用在电视拍摄领域,特别是大型的综艺晚会、音乐电视的拍摄用得最多,有了升降车,摄像机就能够
37、作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的平衡复杂的运动拍摄。(7)变焦距 是指不改变摄像机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仅改变镜头的焦距,就可以拍摄出从远景到特写的各种画面,反之亦然。 变焦距主要用来模似推人和拉出拍摄,条件受限时,用变焦距拍摄就显得非常机动、灵活,从被摄对象的近景变焦到远景,可以看到被摄对象所处的环境,从远景变焦到某一被摄对象的近景,可以看出它是全局中一部分。镜头的变焦距和摄像机的自身运动相比,后者很难达到上述的效果,但摄像机运动时所产生的推人拉出的画面,其视角不变,能保持真实的透视效果。 (8)综合运动 综合运动摄像是指在一个镜头中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
38、合起来的拍摄。综合运动的技巧贯穿于摄像者的整个构思之中,并渗透到整个摄像实践的始终,从而使电视画面呈现更复杂多变的造型效果。最常见的综合运动拍摄方式有曲线运动拍摄和跟摄两种方式。第一, 曲线运动拍摄。摄像机环绕被摄体作曲线运动,并不断地调节拍摄角度,使摄像机始终朝向被摄体,这种运动实际上是将纵向推拉与横向移动结合在一起的,它可以保持画面的主体与景别不变,只改变拍摄角度,可以多侧面地表现被摄主体。 第二, 跟摄。摄像机始终追随运动着的被摄体进行拍摄。一般而言,进行跟摄的摄像机动态取决于被摄体的运动,运动的形式常常是比较复杂的推、拉、摇、移、甩、升降和旋转的综合运动。跟摄的特点是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
39、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不变,即无论对运动速度多么快、多么复杂的校摄对象,都应力求将其稳定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上。跟摄既可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2. 步骤(1)练习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l 位置不动,被摄主体是运动的摄像练习。被摄主体可以是体操运动员的体操运动;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课边板书。l 摄像机是运动的,被摄主体是相对静止的摄像练习。被摄主体可以是校园风光、建筑物、会场等。l 摄像机和拍摄对象都是运动的情况进行摄像的练习。可以拍摄球赛、文艺演出等。(2)练习变焦距的推拉与改变拍摄距离的推拉画面拍摄,并找出两者
40、的区别;(3)练习控制运动镜头中的起幅与落幅画面,注意运动镜头中动点、动向、动速; 起幅和落幅是画面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一般来说,画面的起幅是造因,画面的落幅是结果。通常开始运动的起幅画面不是主要的,运动的过程是观众的理解过程,而运动结果的落幅画面是主要的,它能给观众得到结论。起落幅的问题在摄像和编辑工作中都是值得充分注意的问题。 另外,为在后期电子编辑过程中,使编辑系统能够同步锁相,编辑点稳定,起幅和落幅要多录制510秒钟。(4)练习不同范围的摇镜头与移镜头;(5)练习拍摄跟镜头,注意空间的展现。(6)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五、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理解运动镜头的拍摄原理和运动画面特征
41、。2在拍摄时,可以结合短片或模仿的办法进行实验。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特别要掌握好如何使用摄像机镜头,如光圈、聚焦、变焦的运用以及用光。每次实验都要注意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拍摄完后需要收拾好摄像及附件设备。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2.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3思考题1.镜头焦距变短,水平视角变宽,我们从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范围是大还是小?反应在变焦镜头标有W和T开关上的动作是推入还是拉出? 2.变焦距的推拉与改变拍摄距离的推拉画面的区别 3.分析运动镜头的特征。实验五 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轴线规则与机位设
42、置的三角形原理。2掌握克服“越轴”问题的常用方法。3掌握电视画面的场面调度的方法。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AG-DVC180BMC摄录一体机)、配用电池、采访话筒、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练习三种含有轴线场景(运动、关系、方位)的机位设置。2在“一对一”对话场景中,运用轴线规则设定机位。3在“一对一”对话场景中,综合运用三角形原理设定机位。4练习克服“越轴”问题的常用方法。四、实验原理及步骤实验原理 场面调度在电视拍摄中与电影景深具有同样重要的美学意义。它是指电视工作者通过对场景空间的设计、人物在场景内的走位和摄像机的运动引导观众的视线、叙述情节和表达思想。场面调度又包括人物调度和画面外部的摄像机调度,其中人物调度是对被摄物体的位置、动作和行动路线的设计,使被摄物体活动起来;摄像机的调度是对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角度、拍摄和运动方式的设计,从而对画框内的被摄物体加以表现。2. 步骤(1)练习三种含有轴线场景(运动、关系、方位)的机位设置。(2)在“一对一”对话场景中,运用轴线规则设定机位。(3)在“一对一”对话场景中,综合运用三角形原理设定机位。(4)练习克服“越轴”问题的常用方法。(5)在实验室,将所拍摄画面采集到电脑。五、使用注意事项1对于越轴镜头可以事先设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