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案(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961669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案(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案(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题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课时安排3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2.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3.品味诗歌凝练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句子含义。2品味诗歌语言,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的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妙的语言美。2联想想像法。学习课文,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画面的意境美

2、、作者的情感美,启发对美的感悟。3探究讨论点拨法。用于对散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美,启发对美的感悟,追求美好人生。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2.品味诗歌凝练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比较鉴赏诗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案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导读教学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 思考一、导入新课二、作家作品简介三、朗读感知四、文本解读探究质疑一、作家作品简介二、朗读感知三、文本解读探究质疑一、作家作品简介二、

3、朗读感知三、文本解读探究质疑一、导入新课二、朗读感知三、文本解读探究质疑四、拓展延伸: 第一课时:诗歌是凝练的艺术,让我们走进诗歌的海洋。一、观沧海(一)作家作品简介(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三)朗读诗歌指导:节奏、重音、语速。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重点落实以下问题: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

4、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二、次北固山下1.朗读次北固山下。2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3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赏析“潮平两岸阔,

5、风正一帆悬。”5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 赏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教师小结: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 7.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前两首诗歌,这节课我们继续赏析后两首诗歌。一、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元(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

6、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三、赏析。 诗人以“春行”二字作为贯串全诗的主线,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地逐层展开描写。 1.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赏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教师小结: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从大处落笔,颔联写莺燕,颈联写花草,尾联

7、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5.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一、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

8、节奏,注意重音: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四、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

9、头 大陆在那头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一)、(二)、资料助读,学生补充作家作品、背景。(三)、学生先听读再由学生试读。(四)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

10、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1先听范读再由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重音、语速。2. 学生补充作家作品。3.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4.逐句分析,先由学生讨论分析,再由教师归纳: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11、、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5先由学生讨论分析,再由教师归纳: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

12、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一、 学生补充: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二、 先听范读再由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重音、语速。三、 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1.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揽胜地“孤山寺”之北,“贾亭”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

13、作好了铺垫。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过西湖水面刚与岸平以及天上和湖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已经感受到春意的氛围。2.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作者描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而生动,流露出诗人一路行来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3. 颈联写花草。随着“乱花浅草”一联镜头的转换,诗人已由“贾亭西”来到了“湖东”,写法也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唐人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 4. 尾联直抒胸臆,表

14、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一、 学生描述心中的秋景。三朗读诗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四、1描绘图画。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 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

15、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四、学生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谈体会(思乡之情)。 练习课堂练习1、课后练习、一、二。2、文科爱好者课外作业背诵四首诗,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教学反思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