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961347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汉语复习题1、“是”的辨别问题: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是”的区别、叙述句中,“是”皆为指示代词(多见于先秦以前作品)吾尝疑乎是 是吾剑之所从坠、判断句中,一般情况下,“是”如果表示总结成分,则为指示代词,否则为判断词。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是”代表前面的“富与贵”)指示代词问今是何世? 总是离人泪 判断词、“是”在古汉语中不是判断词,尤其在先秦的时候,一般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做谓语古汉语判断句没有判断词“是”。古汉语否定判断一般加否定词“非”。(例:子非鱼安知我之乐也)“不”与“非”的区别:不+v 非+

2、n句式:1、者也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也都不用:荀卿,赵人。3、用动词表判断A“为”字式: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是”字(东汉后出现):韩是魏之县也。4、副词表判断:非、乃、皆、则、即、诚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被”的辨别问题:、表示被动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出去。 信而被谤。、“被”在先秦作品中常表示“蒙受、遭受”之意。被动句: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主语做了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句。句式:1、于:不拘于时,学于余。 2、受。于:受制于人。 3、为:若属皆为所虏。4、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被(战国末出现,汉较多):风流总被雨打风出去。二、宾前的三个条件,是、之的

3、用法 宾语前置定义:谓语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提到谓语或介词前。1、条件(规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时,前置疑问代词做动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疑问代词做介词吾谁与归、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时,前置只限于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或无定代词“莫”的句子自古至今,未之尝闻、v前有“之、是”复指2、是、之 的用法、宾前时,宾语后用代词之、是复指一下,是或之放在动词前。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有时前置的宾语前再加“惟”,构成“惟是”或“惟之”,表示动作单一性或强调宾语。 例: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父母惟其疾之忧、如果宾语本身就为代词,那么只能用“之”复指。 其我之谓矣。、另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

4、把宾语放在动词前,代词宾语一般是“是”主+谓+宾本身做宾语 主+宾+是+谓复指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有时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也宾前。(“以”出现最多) 例: 一言以蔽之 余是以记之三、常见的否定副词(一般否定和禁止否定)否定副词:用在v、adj、n、之前表示否定语气。1、常见的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莫、靡2、一般性否定:不、弗不:古今用法基本相同,用在v、adj之前,也可用在数词之前,要加宾语,且宾语前置。弗:适用范围小,后面加及物动词,但及物动词后不能带宾语,即常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之前。两者不同“不”要加宾语,且宾前;“弗”不能加宾

5、语。禁止性否定:毋、勿 “勿”的用法与“弗”相同,“毋”与“不”相同。四、常见的人称代词有哪些(参照课本)第一人称(谦称):吾、我、余、朕 第二人称(尊称):汝、若、而、乃、尔 第三人称:其、之五、介词、连词 :于 而 然 虽(参照课本)1、于(於、乎):甲骨文只用于,先秦古书如左传荀子等于和於都用,战国以后多用於。 于+比较义=於用法:、介绍动作发出的处所、时间、介绍出动作的行为对象、介绍出比较的对象,用在adj谓语之后於、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表示原因 (业精于勤荒于嬉)此外,于与不同词组合表示不同意义:今有于此表假设 在于在 至于到2、而:连词。把两种性质或行为连接在一起,连接v或adj,

6、也可连接两个句子结构、用在联合结构,连接v或adj,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并列、用在偏正结构,连接状语或谓语v,在句意上往往表示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也没有转折之意。顺承、用在主谓结构,连接主语和谓语,意思上是转折之意,有时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也可表示假设(人而无知,与木何异?)3、然:连词,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是、然而”然而: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是“如此,而”或“既然这样,那么”的意思例: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虽:连词,一般表让步,相当于虽然。古汉语里,虽字如果表示假设,有即使之意虽然: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是“虽然如此”的意思 例:虽然,犹有未树也。

7、六、语气词(与下册标点的用法相结合)七、常见的词头词尾有哪些 词头+adj adj+词尾1、词头:肯定词头“有”“有”+na、用在专有名词之前 朝代名、国名、部族名b、用在普通名词之前 施与有政c、用在形容词之前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其:一般用在不及物v、adj之前 北风其凉,雨雪其滂、言、于、簿:用于v之前2、词尾:然、如、尔、若 放在adj之后,与adj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状语(有时做谓语)填然鼓之 天下晏如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古书注解(类型、概念)1、古书注解类型:随文注疏和释词专注2、经:秦汉之际人们把儒家著作称之为经。 传:传是对经书的注解,即阐明经义的意思。3疏:不仅解释正文,

8、而且还给前人的注释做注释,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别称:正义、义疏、义注、疏义特点:不但对古书(经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4、十三经注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孝经,清人阮元校刻。汉、魏晋之人做注、唐宋人做疏5、集结体:汇集众家之说,有时也加上自己的注解,这样的注释方式成为集结体。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分为两种:(1)又称集注、集传、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代表作品: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代表作品:晋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6、章句体代表:东汉赵歧孟子章句、

9、王逸楚辞章句 章句体:离章辨句,即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除解释字词外,还有串讲句意,分析其中的含义。7、音译体代表: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8、五书: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二、注解的体例(是什么、怎么分析、主要分析诗经里面注解的体例参照课本P677)1、诗经注解含四家注解: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毛诗笺、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唐孔颖达毛诗正义2、分析:1、单行大字为原文2、双行小字为注解文字:a、没有任何文字,紧接原文的注解,是毛亨的解释 传 传注体b、有笺云标志,是郑玄的注解 笺 传注体c、带并且后面常常有“反”,是陆德明注音 反切 音义体d、疏后面的解释,是孔颖达做的注解 疏 义

10、疏体三、注解的术语1、“谓”、“谓之”的区别(参考课本P681)“谓之”相当于现汉“叫、叫做”,被解释词往往放在“谓之”后面;而使用“谓”时,被解释的词均放在“谓”的前面,解释语放在后面;“谓”这一术语往往在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常用来解释说明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2、“读若、读如”是用来注音的(哙,从口会声,或读若快),通假字“读为、读约”一般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3、“之言、之为言”:常用于声训,用音义相通词语来训释,被解释词与用来解释的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通,即声讯。 例:粟,之为言续也。粟米是让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东西。4、“

11、如字”:常用来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它强调的是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解释的字要按它本来的读音来读。说明:如毛诗正义.北风中,路德明对“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中“雨”作解释“雨,于付反,又如字。”说明雨为多音字。四、语音(主要为概念)1、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2、五音: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3、七音:在五音外又分出一个半舌音和一个半齿音,所以又有所谓“七音”。4、古代语音发展的历史阶段:(1)上古音,以诗经音为代表。(2)中古音,以隋朝 陆法言的切韵音系为代表。(3)近古音,以元代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语音系统

12、为代表。(4)现代音,以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即北京音系为代表。5、明代末年陈第,坚决反对朱熹的谐音说。主张“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字的读音随时空变化而变化)。陈第代表作: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分别给诗经楚辞中不同于今音的字注明古读。7、上古声母研究者有哪些?有哪些代表观点?(1)清代钱大昕:古无轻唇,古无舌上。(上古的舌音只有重唇帮滂并明而没有轻唇非敷奉微,上古的舌音只有舌头端透定泥而没有舌上知澈澄娘);(2)章炳麟:娘日二母归泥说; (3)黄侃:照二归精,照三归端;(4)曾运乾:喻三归匣,喻四归定。8、假借的条件:读音相同或相近。9、通假字读音的原则:如果假借字的

13、读音和本字读音有别,或本来同音到后来读音不同了,一般就要按所表示的本字来读。10、破读产生的原因: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它是一种音变构词的手段。11、“破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举例:如“王”,在称呼“梁惠王”中读阳平声wang,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句子“陈胜王”中读去声wang,是动词称王的意思。15、犯孤平的概念:在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改为“仄”,全句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乙三五,犯孤平)16、三平调的概念:在丁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

14、五个字必须是“仄”,如果改为“平”就成为了“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丁五三平,只存古体)一 解释下列名词: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15、。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16、、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互文:

17、“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18、。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代称:“白首” 代年老。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