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电子教案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营管理电子教案完整版.ppt(2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生 产 与 运 作 管 理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什么是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 导入案例1:面包生产 面包是按每炉100个生产的。 面包房有两条平行的烘烤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配有一台搅拌机、一台发酵机和一个烤箱。另外,该面包房还有一条包装生产线,两条面包生产线共用这一条包装生产线。 工序 时间(分钟/炉) 搅拌 45发酵 45烘烤 60包装 45 133个/小时 133个/小时 100个/小时搅拌发酵烘烤搅拌发酵烘烤包装原料原料半成品半成品成品成品 45分钟分钟/炉炉 45分钟分钟/炉炉 60分钟分钟/炉炉45过程流程图制作面包的实例:瓶颈与生产能力 哪一道工序是瓶颈? 每小时最高的产
2、量是多少?制作面包的实例:瓶颈与生产能力 哪一道工序是瓶颈? 对面包生产线来说, 烘烤是瓶颈, 因为它的节拍时间最长。 每条面包生产线的节拍是每小时100个面包。共有两条线,所以面包生产的节拍是每半小时100个面包, 比包装的节拍时间短 (每3/4小时100个)。所以,包装是整个生产过程的瓶颈。 每小时最高的产量是多少? 因为包装(瓶颈)的节拍是每3/4小时100个面包,每小时最高产量是133个面包 。制作面包的实例:资源利用率 假定该过程连续运行。如果包装机的节拍时间是 3/4小时包装100个面包,包装工每包装100个仅用时40分钟。求出以下资源的利用率 包装机 包装工 搅拌机 烤箱制作面包
3、的实例:资源利用率 假定该过程连续运行。如果包装机的节拍时间是 3/4小时包装100个面包,包装工每包装100个仅用时40分钟。求出以下资源的利用率 包装机 100% 包装工 40/45 = 88.9% 搅拌机 1/2 = 50% 烤箱 60/(2*45) = 66.7%制作面包的实例:加工时间 假定面包是按每炉100个传运,那么,该过程的加工时间(生产流程时间)是多少? 假定没有等候时间,生产流程时间就是所有工序加工时间的总和,(3/4)*3 + 1 = 3.25 小时。由于运输时间以及其他原因, 实际生产流程时间要长的多。制作面包的实例:库存与生产能力 如果面包要冷却一个小时才能包装,而且
4、面包在等着包装时有足够的地方存放,那么该过程的总体生产能力是多少?如果面包需要两个小时才凉下来,总体生产能力又是多少?因为冷却不是瓶颈,生产过程的瓶颈(包装)和能力(每小时133个)都不变。制作面包的实例:瓶颈与生产能力的提高 该面包房打算用更先进、速度更快的设备替代部分现有的设备。有两个选择:(1)购买两个烤箱,每个烤箱每3/4小时能烘烤100个面包;(2)购买一条新包装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在1/2小时之内即可包装100个面包。 哪一项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该面包房的总体生产能力呢? 烘烤不是瓶颈,所以增加烘烤能力不会增加总体产出能力。 如果包装的节拍加快到每1/2小时100个面包,那么包装节拍
5、就同面包生产的节拍一样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节拍也是每1/2小时100个面包,这样,总体产出能力就增加到每小时200个面包。 制作面包的实例:转换时间与生产能力 假定不更换设备。该面包房打算除了生产白面包外再生产混合粉面包。简单地讲,假定该面包房要生产的每种面包数量相等,并将一条面包生产线用于生产白面包,另一条用于生产混合粉面包。但是,包装生产线在包装完100个面包,也就是一炉面包后,要从包装一种面包转到包装另一种面包。两种面包必须用不同包装袋包装。换包装袋需要1/4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该过程的总体生产能力是多少呢? 我们能否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提高其生产能力呢?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一、
6、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 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变换过程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而构成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生产运作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的资源输入、计划、标准等信息资源的输入,经过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间转换),输出产品和信息,利用信息反馈对生产过程实行控制的全部活动。 输出输出产品制造过程产品制造过程资源(人、财、物资源(人、财、物)信息(标准、计划信息(标准、计划)计划、控制计划、控制产品产品/ /服务服务信息(管理)信息(管理) 输入输入企业组织主要投入转换主要产出工 厂原 材 料加工制造工业产出医 院医生、护士治疗病人
7、恢复健康的人运输公司产地物资位移销地物资大 学教授授课人才咨询公司信息集成、咨询建议、方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特征制造业服务业产品产品是有形的、耐久的产品是无形的、不可触、不耐久产品储存产品可储存产品不可储存顾客接触顾客与生产系统极少接触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频繁响应需求周期响应顾客需求周期较长响应顾客需求周期较短服务范围可服务于地区、全国、国际市场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设施设施规模较大设施规模较小质量可控性质量易于度量质量不易度量市场调查技术预测产品研究与开发生产系统选择设计营销售后服务财务产品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生产与运营管理的职能范围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二、生产与
8、运作管理的内容和目标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管理 生产过程控制 供应链管理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综合模式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科学管理原理将过去依赖经验进行的生产管理活动上升到科学高度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体现在流水生产方式的发展(福特)。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吸收了资源优化理论与方法,形成运筹学。 第四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产管理逐渐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物料需求计划,对服务质量与生产率的关注 第六阶段(20世纪8
9、0年代) 准时制(JIT) 全面质量管理(TQC) 工厂自动化(FA) 精细生产(LP) 供应链管理(SCM) 业务流程重构(BPR) 泰勒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大股东沃顿(Joseph Wharton)的鼓动下,以顾问身份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后在伯利恒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
10、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罗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与运营系统生产与运营系统供应商投入:材料 资金设备 劳工信息 能源转换:制造作业服务作业用户管 理产出:最终产品和服务反馈决策决策决策反馈反馈反馈二、生产与运营系统的主要特征: 生产与运营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系统 生产与运营系统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系统 生产与运营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人机系统 生产与运营
11、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 生产与运营系统是一个集成性很强的系统三、生产类型 按生产性质: 物质型生产 劳动服务型生产按工艺特性: 加工装配型:离散性 流程型:连续性 按产品种类、数量: 大量大批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 通用产品(make to stock ,备货生产) 专用产品(make to order,订货生产)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1.工序数目法。 它是根据固定于工作地上的工序数目多少来确定工作地的生产类型。(如图一般为划分工作地生产类型的工序数目参考数据)2.工序大量系数法(p15)工作地生产类型 工作地工序数目m 工序大量系数Kb 大量生产 12 0.5以上 大批生产
12、210 0.1-0.5 中批生产 1020 0.05-0.1 小批生产 2040 0.025-0.05 单件生产 40以上 0.025以下备货型与订货型生产的主要区别 项目MTSMTO产品标准产品按用户要求生产无标准产品、大量的变形产品和新产品对产品的需求可以预测难以预测价格事先确定难以确定交货期不重要,由成品库随时供货很重要,定货时确定设备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多采用通用设备人员专业化人员多种操作技能人员第三节 生产与运营战略 含义企业总体战略A部战略B部战略人力资源战略C部战略营销战略生产运作战略财务战略研发战略企业战略的组成 内容:生产组织战略;产品战略;生产能力战略;计划战略;质量战略;时
13、间战略生产与运营战略的制定程序编制制定战略任务说明书外部环境分析内部条件分析制定战略目标评价战略目标提出备选战略方案实施战略方案选择战略方案不可行无满意者第二章 产品和服务设计 学习目的(1)了解R&D的基本概念、方式的选择,研发工作的评价。(2)了解新产品的种类与选择(3)理解新产品开发各个阶段的内容(4)了解提高开发成功率的措施(5)了解服务设计的含义、意义、流程和方法,以及设计的要求(6)理解服务蓝图的绘制步骤与方法第一节 研究与开发概述 一、R&D的含义 企业的R&D是指企业的新产品或产品生产的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宏观上讲,科技的研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企业来说则直接影响到
14、企业的竞争力,原因是: (1) R&D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 (2) R&D的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和上市的时间 (3) R&D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 二、 R&D的分类与特征 (1)基础研究: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大学和科研院所)和目的基础研究(企业),探索科学规律。 (2)应用研究:为将新知识、新规律应用于产业而进行的研究。 (3)开发研究:目的指向性、经济约束性强的研究三、 R&D领域的选择目的是发现能够最适度发挥企业资本收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事业领域,并对如何发挥新产品、新事业的各种机会进行探索。(1)在现有事业领域,依靠现有的技术开发多种类型或规格产品,以扩大现有的市场。(2)向现有
15、市场推出用新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将市场细分为不同层次或群体。(3)将利用现有技术的产品打入新市场。(4)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开辟新的市场。产品研发的动力有两种:市场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市场技术(1)(3)(4)(2)新现有新现有Need TheorySeed Theory 四、 R&D方式的选择 R&D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资源因素; R&D组织与预期效果。 可采用的方式:(1)独立研发方式(2)委托研发方式(3)共同研发方式 五、 R&D的评价 1评价标准2评价的实施方法1) R&D开始前的评价;2) R&D过程中的评价3) R&D结束时的评价;4)跟踪评价标准类型标准类型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技术评
16、价标准技术评价标准成功的可能性、可靠性、操作性能、结构的新颖性和可继承性、技术的前向和后成功的可能性、可靠性、操作性能、结构的新颖性和可继承性、技术的前向和后向联系等向联系等生产评价标准生产评价标准合理的制造工艺、材料的有效利用、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标准化的可能和程度合理的制造工艺、材料的有效利用、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标准化的可能和程度等等财务评价标准财务评价标准 研发和生产成本、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与研发和生产成本、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与R&D相关的投入资本、经济效益等相关的投入资本、经济效益等市场评价标准市场评价标准产品的独创性和新颖性、价格、质量、性能、预期的市场规模与竞争、市场需求产品的独
17、创性和新颖性、价格、质量、性能、预期的市场规模与竞争、市场需求的稳定性等的稳定性等管理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产品的预期市场寿命、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度、对企业声誉的贡献、所需的人产品的预期市场寿命、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度、对企业声誉的贡献、所需的人才和设备及其它资源、整个才和设备及其它资源、整个R&D战略计划的平衡等战略计划的平衡等第二节 产品设计 一、新产品的种类与选择 1种类:全新;换代;改进 2新产品的选择 企业的经营方向 企业的技术特长 产品的获利能力 二、新产品开发的基本阶段市场研究1需求研究2技术研究概念设计产品设计1编制技术任务书2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工作图设计工艺设计1产品图纸的
18、工艺分析与审查2拟订工艺方案3编制工艺规程4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新产品试制1样品试制2小批试制用户新产品构思创意的方法一一 品质分析品质分析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效益分析效益分析用途分析用途分析检查表检查表品质扩展品质扩展模拟产品试验模拟产品试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独特性能分析独特性能分析等级设计等级设计弱点分析弱点分析唯一致命弱点唯一致命弱点二二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综合列表法综合列表法问题分析问题分析缺口分析缺口分析市场细分化市场细分化相关品牌归类相关品牌归类三三 关联分析关联分析二维矩阵二维矩阵形态学矩阵形态学矩阵强制关联强制关联类推类推自由联想自由联想四四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自由遐想自由遐想起因趋向起
19、因趋向趋势预测法趋势预测法趋势区域趋势区域热门产品热门产品五五 群体创造力群体创造力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多学科小组法多学科小组法集思广益集思广益德尔菲法德尔菲法! !集体笔记本法集体笔记本法六六 其他其他技术预测技术预测倾向思考倾向思考创造性刺激创造性刺激常规解答常规解答交叉知识汇集交叉知识汇集优胜者优胜者关键词监控关键词监控专利研究专利研究竞争性分析竞争性分析运用荒谬想法运用荒谬想法基于PDM的集成框架PDM产品数据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等)ERP企业资源规划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DATA零件特征建模特征信息提取CAD工艺规程编制工时计算CAPP
20、零件加工仿真刀位文件CAMNC后置处理NC代码文件用户界面信 息处理集成数据模型API函数 三、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为用户设计 为制造设计 运用并行工程方法 统一各职能部门意见第三节 服务设计开发 一、服务设计概述服务设计是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一项服务中所涉及的人、基础设施、通信交流以及物料等相关因素,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设计活动。 1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和企业的整体形象,使消费者对服务产生更大的满意度。 服务设计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效率从而节约成本。 2对象:服务行业3流程:第一步:服务发掘定位; 第二步:服务方案形成; 第三步:服务整合说明; 第四步:服务产生; 第五步:服务体验评
21、估; 第六步:服务传递。4方法:服务路径走察,文化背景调研,日志法,背景访谈,头脑风暴,形象辅助,联合创造,原型走察,人物角色分析,服务设计蓝图,角色扮演,故事版等 二、对服务设计的要求詹姆斯海克特认为服务设计设计4个要素(1)目标市场(2)服务概念或服务创新(3)服务策略或服务内容(4)服务过程服务设计过程要注意的两点是服务要求变化的程度及顾客接触的程度服务设计注意的原则:(1)服务系统对用户是友好的(2)服务系统具有稳定性和标准化的特点,保证服务人员和服务系统提供一致的服务(3)服务系统为后台和前台之间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4)强调服务质量证据的管理,使顾客了解系统所提供服务的价值(5)服务
22、系统所耗费的都是有效成本 三、服务蓝图及其绘制 含义:服务蓝图是详细描画服务系统的图片或地图,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不同人员可以理解并客观使用它。 作用:了解服务,有效设计流程和服务客户;规范操作与培训;明晰角色,增进协调;引导客户,控制服务;质量监控与完善。 主要构成:由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和支持过程等内容构成。 要素:结构要素;管理要素 绘制服务蓝图的基本步骤 .识别需要制定蓝图的服务过程 .识别顾客(细分顾客)对服务的经历 .从顾客角度描绘服务过程 .描绘前台与后台服务雇员的行为 .把顾客行为、服务人员行为与支持功能相连 .在每个顾客行为步骤加上有形展示 顾客电话预约修理修理
23、部安排预约的时间接待顾客顾客驱车到达获得车辆信息顾客详述毛病细节问题诊断等候完成提供服务费用时间估计顾客付款顾客离开清洗车辆修后检查安排修理及必要的工作通知顾客取车顾客等候或离开现场顾客同意修理初步诊断起因清楚汽车修理服务蓝图第一步预备工作第二步问题诊断第三步修理第四步付款与取车否是准备顾客帐单48第三章第三章企业选址与设施布局企业选址与设施布局 学习目标: 1了解企业选址的意义、程序; 2理解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 3掌握企业选址的主要方法; 4理解企业布局的定义、目标及基本形式; 5掌握企业布局的方法。49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选址概述企业选址概述一、企业选址的意义一、企业选址的意义企业选址企业
24、选址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企业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直接影响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从而影响产品成本外,选址对产品质量和销售等也会有一定影响。 二、企业选址的程序二、企业选址的程序(1)选择某一个地区;(2)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3)比较不同地点作出决定。50企业选址影响因素企业选址影响因素宏观因素宏观因素政局的稳定性政局的稳定性政府政策与鼓励措施政府政策与鼓励措施文化和宗教信仰文化和宗教信仰汇率汇率中观因素中观因素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原材料供应地原材料供应地运输条件运输条件与协作厂家的相对位置与协作厂家的相对
25、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微观因素微观因素场所大小和成本场所大小和成本可扩展条件可扩展条件周边环境周边环境企业选址的程序51第二节企业选址的主要方法 一、重心法xCiiixVVDYCiiiyVVDxCYCixDiyDiV= =公式中:重心的x坐标;:重心的y坐标;:第i个地点的x坐标;:第i个地点的y坐标;:运到第i个地点或从第i个地点运出的货物量。52 二、线性规划法 三、因素评价法 (1)选择有关因素。 (2)赋予每个因素一个权重,以此显示它与所有其他因素相比的相对重要性。各因素权重总和为1.00(100%)。 (3)给所有因素确定一个统一的数值范围(
26、010或0100)。 (4)给每一待选地点按满足各因素的程度分别评分。 (5)把每一因素的得分与其权重相乘,再把各因素乘积值相加得到待选地点的总分。 (6)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的地点。53第三节 设施布局 一、设施布局概述设施(facility)是指企业生产运作的硬件系统,包括厂房、车间、仓库、营业场所等。设施布局(facility layout)是指在已确定的空间范围内,对所属工作单元进行合理的位置安排,以便经济高效地为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服务。 实现以下目标:合理的物料流动;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环境美观清洁;满足容积和空间的限制。54工艺专业化形式示意图工艺专业化形式示意图工艺专业化工艺专业化
27、: 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优点: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缺点:加工线路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复杂,效率低。对象专业化形式示意图对象专业化形式示意图对象专业化:对象专业化:集中了完成同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优点: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效率高,生产连续型好,生产周期短,管理简单。缺点:应变能力差。适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车工段车工段铣工段铣工段钻工段钻工段检验组检验组磨工段磨工段 磨工段磨工段 A B半成品库半成品库原材料原材料 A BA原
28、原材材料料B车车钻钻铣铣磨磨检验检验A生产车间生产车间A半半成成品品库库BB生产车间生产车间铣铣钻钻车车磨磨检验检验二、设施布局的主要形式混合专业化形式:综合了工艺原则和对象原则的邮电所构成的介于它们之间的一种专业化形式。55(1)按产品布置)按产品布置加工设备加工设备流水线(2)按工艺过程布置)按工艺过程布置LD接收和转运LLLDDDDGGG车床组镗床组磨床组车床钻床磨床56三、设施布局的方法三、设施布局的方法(一)物料运量图法(二)作业相关图法(三)成组技术布局法(四)线性规划法(五)计算机辅助布置法57(一)物料运量图法(一)物料运量图法按照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向及生产单位之间运输量布置企
29、业的车间及各种设施的相对位置,步骤为:统计各单位之间的物料流量;用运量图表示各单位间的运输量;把相互间物流量大的单位尽量靠近布置;根据实际面积调整。58至一部门至一部门 从一部门从一部门01备料备料车车间间02机加机加工工车车间间一一03机加机加工工车车间间二二04冲冲压压车车间间05油油漆漆车车间间06装装配配车车间间07仓仓库库01备料车间备料车间12691402机加工车间机加工车间一一7203机加工车间机加工车间二二3404冲压车间冲压车间3105油漆车间油漆车间31306装配车间装配车间1707仓库仓库590302050607040160(二)作业相关图(二)作业相关图(穆勒)根据企业
30、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穆勒)根据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代代号号密切程度密切程度代号代号密切程度密切程度A绝对重要绝对重要O一般一般E特别重要特别重要U不重要不重要I重要重要X不予考虑不予考虑代号代号关系密切原因关系密切原因代号代号关系密切原因关系密切原因1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6工作流程连续工作流程连续2共用人员共用人员7作类似的工作作类似的工作3共用场地共用场地8共用设备共用设备4人员接触频繁人员接触频繁9其他其他5文件交换频繁文件交换频繁A部门2部门3部门4部门5部门6AXAAAAUOXXOUEI部门1这里的符号表示两者的
31、关系绝对重要6452216345416312635461(三)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成组技术布局法,也称单元式布局法,是指将不同的机器组成加工中心(工作单元)来对形状和工艺相似的零件进行加工。好处包括如下几方面:(1)改善人际关系,工人组成团队来完成整个任务。(2)提高操作技能,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工人只能加工有限数量的不同零件,重复程度高,有利于工人快速学习和熟练掌握生产技能。(3)减少在制品和物料搬运,一个生产单元完成几个生产步骤,可以减少零件在车间之间的移动。(4)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加工种类的减少意味着模具的减少,因而可提高模具的更换速度。 原材料成品库LLLLDDGGGP单元1单元2单元3第
32、四章第四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工作设计的概念与主要内容,理解工作设计的相关理论; 2了解工作研究的概念、内容和特点,掌握工作研究的程序; 3了解工作测量的相关概念、时间消耗的分类; 4掌握工作测量的常用方法; 5了解影响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设计概述 根据产品生产运营过程的要求以及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要求,确定各种岗位和职务的工作内容以及为完成这些工作内容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 二、工作设计的相关理论(一)工作设计中的劳动分工理论 基本思想是通过工作专业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专业化程度高低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工作设计中的
33、社会技术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工作设计中应该把技术因素与人的行为、心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如图所示。任何一个生产运营系统都包括两个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 第一节工作设计2工作设计的社会技术理论(三)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在工作设计中应该把技术因素和人的行为、心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1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扩大,增加工作种类;2工作职务轮换: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作的工作;3工作丰富化:工作纵向扩大,个人与工作成果是由下列关键心理状态决定的。(1)工作意义感受(2)对工作责任心的感受(3)对工作实际结果的认知技术约束因素社会约束因素社会工作设计集合技术与社会因素最佳结合技术工作设计集合(四)团队工
34、作方式(四)团队工作方式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这项工作。(1)解决问题式团队(2)特定目标式团队(3)自我管理式团队1)员工授权2)组织重构泰罗制工作方式泰罗制工作方式团队式工作方式团队式工作方式最大分工和简单工作最大分工和简单工作工作人员高素质、多技能工作人员高素质、多技能最少的智能工作内容最少的智能工作内容较多的智能工作内容较多的智能工作内容众多的从属关系众多的从属关系管理层次少,基层自主性强管理层次少,基层自主性强泰罗制与团队式工作方式的对比泰罗制与团队式工作方式的对比定义概念核心工作范围关键心理状态工作丰富化成果加强职工培训工作综合构造自然工作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垂直强度开辟反
35、馈渠道技能变化工作一致性工作重要性自治反馈工作实际结果的感受高内部工作激励高工作质量绩效高工作满意度很低的缺勤和调换对工作意义的感受对工作责任的感受Hackman-Oldham的工作丰富化框架的工作丰富化框架第二节 工作研究一、工作研究概述工作研究又称作业研究,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和管理,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泰勒:工作研究的奠基人吉尔布雷斯夫妇:代表性人物,理论和方法要点如下(1)构成作业的动作要素要少(2)每个动作要素的动作时间要短(3)每个动作要素带给人的疲劳要少(4)不同作业方法的主要制约因
36、素主要研究内容: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1)寻求最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2)工作标准化(3)制定时间标准(4)培训操作人员,贯彻实施新工作方法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研究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消除无效时间选择研究对象过程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选择测定对象测时法PTS法抽样法确定新的作业方法标准,并付诸行动制定新的作业时间标准,并付诸行动新的工作标准工作研究分类图 二、工作研究的程序 1)选择研究对象 2)确定研究目标 减少作业所需要时间 节约生产中的物料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增强职工的工作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 改善职工的操作,减少劳动疲劳 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等 3)记录现行方法 4)
37、分析:5W1H 5)设计和试用新方法:ECRS技术 6)方法实施“5W1H”法基本内容 Why(为什(为什么)么)为什么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为什么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What这项工作的目的何在这项工作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这项工作要以这种方式为什么这项工作要以这种方式这种顺序进行这种顺序进行How这项工作如何能更好完这项工作如何能更好完成成为什么这项工作制定这些标准为什么这项工作制定这些标准Who何人为这项工作的恰当何人为这项工作的恰当人选人选为什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这些投为什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这些投入入Where何处开展这项工作更恰何处开展这项工作更恰当当为什么这项工作需要这种人员素为什么这项工作需要这
38、种人员素质质When何时开展这项工作更为何时开展这项工作更为恰当恰当 ECRS(四巧)技术的内容 ECRS(四巧)技术(四巧)技术具体内容具体内容Elinination(取消)(取消)对任何工作首先要问:为什么要干?能否不干?包括:对任何工作首先要问:为什么要干?能否不干?包括: 取消所有可能的工作步骤或动作取消所有可能的工作步骤或动作 减少工作中不规则性,比如确定工作、工具的固定存放减少工作中不规则性,比如确定工作、工具的固定存放地,形成习惯性机械动作地,形成习惯性机械动作 除需要的休息外,取消工作中一切怠工和闲置时间除需要的休息外,取消工作中一切怠工和闲置时间Combination(结合)
39、(结合)合并:如果工作不能取消则考虑是否应与其他工作合并合并:如果工作不能取消则考虑是否应与其他工作合并 对于多个方向突变的动作合并,形成一个方向的连续动对于多个方向突变的动作合并,形成一个方向的连续动作作 实现工具的合并,控制的合并,动作的合并实现工具的合并,控制的合并,动作的合并Rearrangement(重(重排)排)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Simplitication(简化)(简化)指工作内容、步骤方面的简化,亦指动作方面的简化、能量指工作内容、步骤方面的简化,亦指动作方面的简化、能量的节省的节省第三节第三节工作测量工作测量一、工作测量概述工作测量的实质内容,就
40、是时间测定,也就是说制定工时定额。 作业测定的工作步骤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非标准作业的研究和改善;第二阶段是使作业时间标准化。 二、时间消耗与工时定额全部时间消耗非定额时间定额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停工时间作业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自然休息时间休息时间自然需要时间组织性的技术性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不同生产类型工时定额的组成 1.大量生产类型 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1+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对作业时间的宽放率) 2.成批生产类型 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1+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对作业时间的宽放率)+准备与结束时间批量 3.单件生产类型 单件工时定额
41、=作业时间(1+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对作业时间的宽放率)+准备与结束时间三、工作测量常用的方法(一)测时法测量过程(1)选择观测对象(2)划分操作要素,指定测时记录表(3)记录观察时间,剔除异常值(4)计算作业的观察时间(5)效率评定,计算正常作业时间(6)考虑宽放时间比率,确定标准作业时间(二)预定时间标准法把人们所从事的所有作业都分解成基本动作单元,对每一种基本动作都根据他的性质与条件,经过详细观测,制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常用方法有工作要素法(WF),标准时间测量法(MTM),基本动作时间研究法(BMS)(三)工作抽样法1步骤(1)设计观测方式(2)决定观测的时间长度(3
42、)决定最初的样本数(4)选择随机的观测时间(5)观察和获取数据(6)检查是否需要更多的样本数(7)数据计算,分析与结论 2特点 优点 (1)观测者不需要专门的训练 (2)不需要使用秒表 (3)在工作循环较长的情况下,比较经济 (4)被观测者更喜欢这种观测法 缺点 (1)样本空间大 (2)对重复性工作不经济nmp nppp)1 (22nppp)1 ( pnpp)1 (2ppppn22)1 (4)1 (4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观察到的事件发生率观察到的事件发生率抽样的绝对精度抽样的绝对精度抽样的相对精度抽样的相对精度相应的观测次数相应的观测次数事件实际发生次数事件实际发生次数观测总次数观测总次数%57.
43、3814054nmp082. 01403857. 013857. 0)1 (2nppp【范例4-2】某车间有车床若干台,任意抽查了140次,观测到在工作的有54次。问该车间车床的利用率P的估计值和绝对精度是多少?解:由题意,n=140,m=54,则绝对精度(95的概率意义下):所以,车床的利用率在(30.4,46.80)之间。第四节 工作环境设计工作环境是指人操纵机器设备或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劳动生产时在工作地周围的物理环境因素。一、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工作环境是围绕人这一主体,并对主体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的外界事物。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并存,决定了在一定界限内,人与环境保持着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适
44、应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多种环境因素同时对人起作用。 二、影响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一)照明和眩光(二)色彩(三)噪声和振动(四)温度和湿度(五)空气成分(六)电磁辐射第五章第五章 运营能力与计划运营能力与计划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运营能力、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它们的影响因素;2掌握运营能力的核算;3了解生产计划的类型,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的原则、依据、主要指标、程序和方法等内容;4掌握生产计划与能力平衡的内容和方法;5了解主生产计划的的相关概念,掌握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思路和程序。 第一节第一节 运营能力运营能力一、运营能力及其类型一、运营能力及其类型(一)运营能力与生产能力的概念1
45、.运营能力的概念 运营能力(Operation Capability),通常理解为一个系统的最大产出量。2.生产能力的概念 生产能力(Production Capacity),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将投入转换为产出的数量水平。由此可见,企业生产能力具有时间性、动态性、条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二)生产能力的种类1.按用途不同分类 依据核定生产能力的用途不同,生产能力可分为设计能力、查定能力、现实能力三种2按结构分类 (1)单机能力;(2)环节能力;(3)综合能力。3.按运行水平分类 (1)最佳生产能力;(2)经济规模生产能力;(3)柔性生产能力。4.
46、按核定对象不同分类 (1)设备能力;(2)人员能力;(3)管理能力。 在实际计算生产能力时,由于管理能力只能做定性分析,所以生产能力主要指设备能力和人员能力。二、运营能力与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二、运营能力与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一)有效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影响运营能力因素如表5-1所示。表5-1 决策有效运营能力的主要因素A.A.设施因素设施因素 设计设计 选址选址 布局布局 环境环境B.B.产品或服务因素产品或服务因素 设计设计 产品或服务组合产品或服务组合C.C.工艺因素工艺因素 产量能力产量能力 质量能力质量能力D.D.人力因素人力因素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工作设计工作设计 培训和经验培训和经验
47、 动机动机 报酬报酬 学习率学习率 缺勤和跳槽缺勤和跳槽E.E.运行因素运行因素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 维修政策维修政策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F.F.供应链因素供应链因素 供应商供应商 仓储和运输仓储和运输 经销商经销商G.G.外部因素外部因素 产品标准产品标准 政府规章条例政府规章条例 工会工会(二)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1.在使用中固定资产及生产面积的数量 固定资产的数量是指在计划期内,用于生产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数量、厂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面积的数量。2.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
48、利用时间。3.设备(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设备(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可以用产量定额或时间定额来表示。 三、生产能力的核算三、生产能力的核算 (一)生产能力的主要表示方法 生产能力可用产出或投入的单位来表示,如表5-2所示。表5-2 不同行业生产能力的表示方式 行业行业产出表示方式产出表示方式行业行业投入表示方式投入表示方式汽车厂汽车厂钢铁厂钢铁厂发电厂发电厂电视机厂电视机厂汽车辆数汽车辆数钢铁吨数钢铁吨数千瓦数千瓦数电视机台数电视机台数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医院医院电影院电影院超市超市飞机座位数飞机座位数病床数病床数座位数座位数营业面积营业面积1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1)用实物量表示。(2)用折合量
49、表示。(3)用实物量和折合量表示。2以原料处理量为计量单位3以投入量为生产能力计量单位 (二)生产能力的核算1.单一品种生产能力的核算(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设备组生产能力可按下式计算:(2)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的核算当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面积时,可按下式计算:(3)劳动力生产能力的核算当作业组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时,其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4)当采用流水生产线生产时,原则是以关键设备的能力为标准计算生产线的能力,即选择加工工时最长的一道关键工序的设备能力为标准。e0FSM =te0FBM =bte0FDM =t 2.多品种生产能力的核算(1)代表产品法。(2)假定产品法。e00FSM
50、 =te0FSM =tn0iii=1t =t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一、生产计划的类型一、生产计划的类型生产计划按不同标准可进行如下分类:1.按计划的对象分类(1)综合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简称APP),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等问题所做的概括性描述。(2)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也可称为产品出产计划,是确定某一最终产品在某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3)物料需求计划。所谓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