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题型突破五科学探究(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题型突破五科学探究(二).ppt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五 科学探究(二) 类型三类型三探究物质的组成及成分探究物质的组成及成分1.(生活相关生活相关,气体成分的探究气体成分的探究)(2015广东广东)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猜想】【猜想】.含可燃性气体含可燃性气体CO; .含可燃性气体含可燃性气体CH4; .含含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CO和和CH4。【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
2、矿泉水瓶倒转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使 ,将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瓶内的水倒完瓶内的水倒完实验实验步骤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导出瓶中气体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通过装有_ 的洗气瓶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目的是除去CO2等酸性气体等酸性气体(2)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气瓶 目的是除去目的是除去_ 【进行实验】【进行实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或或NaOH或或烧碱烧碱)溶液溶液H2O(3)将步骤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的气体导出点燃: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粉末的石棉贴在
3、小烧杯内壁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上方;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无水硫无水硫酸铜酸铜_; 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浑浊壁变浑浊证明有证明有H2O生成生成;证明有证明有_ 生成生成 变蓝变蓝CO2【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甲同学认为猜想正确正确;而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因为猜想 也有相同的现象。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 的存在的存在,其方法是其方法是 。 【拓展】若工人需要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拓展】若工人需
4、要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鼓风排气鼓风排气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观察粉末是否变红观察粉末是否变红CO2.(2021衡阳衡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久置的某溶液久置的某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与假设】老师提示【猜想与假设】老师提示:原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原溶液只可能是
5、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种的一种: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查阅资料】【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和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溶液均呈中性。同学同学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实验现象及结论论同学相互评价同学相互评价甲甲 溶液变红溶液变红猜想猜想成立成立乙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乙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 乙乙 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猜想猜想成立成立丙同学认为丙同学认为:猜想猜想的溶液久的溶液久置可能变质置可能变质,加足量盐酸也会加足量盐酸也会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6、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结果实验结论或结果步骤一步骤一:取少量样品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加入过量过量BaCl2溶液溶液,振荡振荡_猜想猜想正确正确,且已部分变且已部分变质。质。步骤二完毕后步骤二完毕后,溶液中除溶液中除酚酞外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还含有的溶质有_种种(填数字填数字) 步骤二步骤二:静置静置,取少量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管中,滴加滴加_ 液液 溶液变红溶液变红【实验探究二】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探究二】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酚酞溶液3【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实验探究
7、二方案仍然存在缺陷【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实验探究二方案仍然存在缺陷,如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变质果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变质,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2)倾倒液体试剂倾倒液体试剂,要注意要注意标签标签 。 【实验反思】【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 ,为了防止变质为了防止变质,该药品必须该药品必须要要 保存。保存。 向着手心向着手心密封密封3.(2021营口营口)在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后在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后,某化学兴趣小组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含碳化合物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的同学对含碳化合物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
8、】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提出问题】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查阅资料】【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遇水会变蓝;氯化氯化钙有吸水性钙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可作干燥剂。【做出猜想】猜想一【做出猜想】猜想一:产物中含有产物中含有CO、H2O;猜想二猜想二:产物中含有产物中含有CO2、H2O;猜想三猜想三:产物中含有产物中含有(1) 。 CO、CO2、H2O(2)装置装置B的作用的作用是是 。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
9、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部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B、D、G装置中均为澄清的石灰水装置中均为澄清的石灰水)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3)装置装置F中若发生反应中若发生反应,则化学方程式是则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4)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B、G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反思与评价】实验结束后【反思与评价】实验结束后,由于小丽同学的操作不当造成由
10、于小丽同学的操作不当造成了仪器损坏了仪器损坏,小组内同学针对这个事故小组内同学针对这个事故,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5)为了避免此事故再次发生为了避免此事故再次发生,同学们对该装置进行了创新和同学们对该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改进,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是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是 . (文字说明或画图都可文字说明或画图都可)。 避免发生倒吸避免发生倒吸在装置在装置F与与G之间增加缓冲瓶之间增加缓冲瓶, 类型四类型四探究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探究反应后物质的成分(含变质含变质)1.(2017广东广东)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两个实验。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两个实验。(2)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11、是 ,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提出猜想】【提出猜想】 白色沉淀为白色沉淀为:. ;.Mg(OH)2和和BaSO4; Mg(OH)2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现象与结论过滤、洗涤白色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沉淀备用;向白色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至过量若沉淀全部溶解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
12、他现象且无其他现象,则猜想则猜想成立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若 且无气体产生且无气体产生,猜猜想想成立。成立。 若沉淀完全溶解且若沉淀完全溶解且 ,则猜则猜想想成立。成立。 .Mg(OH)2和和MgCO3。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体产生有气体产生【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成立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实验时 ;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和BaSO4,原因是原因是 。 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
13、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滴加的碳酸钠过量滴加的碳酸钠过量2.(2021益阳益阳)同学们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石将一根生锈小石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后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后,发现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呈浅黄色。试管中的溶液呈浅黄色。【提出问题】试管中浅黄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提出问题】试管中浅黄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同学们都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猜想假设】同学们都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Fe2(SO4)3,理由理由是是(1) . ,然后提出如下猜想然后提出如下猜想: 液是黄色溶液液是黄色溶液氧化铁能和
14、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硫酸铁溶猜想猜想溶质是溶质是Fe2(SO4)3;猜想猜想溶质是溶质是Fe2(SO4)3和和FeSO4;猜想猜想溶质是溶质是Fe2(SO4)3和和H2SO4;猜想猜想溶质是溶质是Fe2(SO4)3、H2SO4和和(2) (填化学式填化学式)。【查阅资料】【查阅资料】FeSO4溶液能使酸性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去;H2SO4溶液和溶液和Fe2(SO4)3溶液均不能使酸性溶液均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的紫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红色褪去。 FeSO4组次组次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现象与结论小组同学相互
15、评价小组同学相互评价第第1组组 现象现象:产生大量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结论结论:溶质中一溶质中一定含有定含有H2SO4,猜想猜想或或成成立立第第2组同学认为组同学认为:此结论正此结论正确。确。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方程式为(3)_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同学们分组合作进行如下实验探究。第第2组组 现象现象:(4) 。 结论结论:结合第结合第1组的实组的实验现象验现象,推理出猜想推理出猜想成立成立第第1组同学认组同学认为为:此结论正确此结论正确【实验反思】上述实验探究说明【实验反思】上述实验探究说明,在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铁在用稀硫酸或
16、稀盐酸除铁制品上的铁锈时制品上的铁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应该注意的事项是(5) 。 溶液褪色溶液褪色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过量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过量仪器仪器a的名称的名称是是 。 类型五类型五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性质1.(数字化实验数字化实验)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气体的制取和性质。(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气体。试管试管收集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可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序号选填序号),检验检验CO2收集满的收集满的方法是方法是 . 。证明已集满证明已集满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将一根燃着
17、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木条熄灭, D利用利用B装置制取装置制取CO2时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的现象是 。 与与A装置相比装置相比,利用利用C装置制取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的优点是 。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下:步骤步骤1:如图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
18、为250 mL,分别收集满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 mL液体。液体。步骤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中,关闭活塞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同时振荡烧瓶。步骤步骤3:利用利用“数字化实验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曲线1、2、3分别表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曲线曲线1中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段气压逐
19、渐变小的原因是 ,导致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 。 对比曲线对比曲线1与曲线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能得出的结论是 (选填字母选填字母)。 a.CO2能溶于水能溶于水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能与水发生反应c.CO2能与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溶液发生反应振荡振荡 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ac2.(2021鸡西鸡西)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对蓝绿色碱式碳酸铜晶体学习小组对蓝绿色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的性质进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行实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探
20、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夹持仪器已略去),并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注注: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遇水变蓝。【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在装置丙导管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微热试管,观察到观察到 . ,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去酒精灯后撤去酒精灯后,导管导管按图示加入样
21、品和试剂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固体变黑试管中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实验分析】(2)装置乙中的现象是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5)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 . . 。 水中的水水中的水则无法判断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生成的水还是澄清石灰则无法判断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生成的水还是澄清石灰(4)根据现象可知根据现象可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分解产物有分解产物有CO2、CuO、 。 若乙、丙位置互换若乙、丙位置互换, (3)装置丙中发生反应
22、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探究碱式碳酸铜与酸的作用。探究碱式碳酸铜与酸的作用。【实验过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实验过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加水,固体不溶解。继续固体不溶解。继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得到蓝色溶液。【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碱式碳酸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碱式碳酸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盐为生成的盐为 。 硫酸铜硫酸铜(或或CuSO4)类型六类型六探究有关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探究有关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1.(2021温州温州)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除二氧化锰外除二氧化锰外,许多水果对过许多水果
23、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了探究苹果质量对过氧化氢分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了探究苹果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解速度的影响,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固定装置未画出)进行以下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称取1克苹果克苹果,切成小块放入烧瓶中切成小块放入烧瓶中,量取量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塞子迅速塞紧塞子,当液滴移当液滴移至至A点时开始计时。点时开始计时。当观察到液滴恰好移至当观察到液滴恰好移至B点时点时(AB间玻璃管容积为间玻璃管容积为6毫升毫升),记录
24、所需时间。记录所需时间。依次用不同质量的苹果重复步骤依次用不同质量的苹果重复步骤和和,记录并处理数据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结果如图乙。(1)小明把烧瓶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进行实验小明把烧瓶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保目的是为了保持温度不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液滴移动变快持温度不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液滴移动变快,原因是原因是 。(列举一列举一个个) 温度升高导致生成气体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导致生成气体体积膨胀,体积变大体积变大(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 (3)若用若用20毫升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的过氧化氢溶液与6克苹果重复上述实验克苹果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
25、中步骤预测实验中步骤记录的时间是记录的时间是 . 秒。秒。合理即可合理即可)100(时间不超过时间不超过150秒秒, 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得越来越慢且增大得越来越慢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其其2.(2020江西江西)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黑色固体变红色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现象进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现象进行如下探究。行如下探究。【作
26、出猜想】产生该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作出猜想】产生该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量比有关。340实验序号实验序号m(C) m(CuO)实验后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处试管中固体颜色色C处导管口的现象处导管口的现象11 8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固体尾气燃烧尾气燃烧21 9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色固体尾气燃烧尾气燃烧31 10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色固体尾气不燃烧尾气不燃烧【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铜的
27、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41 11红色固体中有极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少量黑色固体 51 12红色固体中无黑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色固体尾气不燃烧尾气不燃烧61 13红色固体中有较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多黑色固体尾气不燃烧尾气不燃烧尾气不燃烧尾气不燃烧【交流讨论】【交流讨论】(1)推测实验推测实验4中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处导管口的现象”是是 。 (2)上述探究可得出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制在1 101 12之间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可
28、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同时还可减少减少 (填化学式填化学式)排放排放,防止空气污染。防止空气污染。 CO尾气不燃烧尾气不燃烧【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实验5中中m(C) m(CuO)比值与理论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 (写一个写一个即可即可)。 (3)检验实验检验实验6反应后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可滴加的试剂是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色变为蓝色色变为蓝色黑色固体
29、溶解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溶液由无稀硫酸稀硫酸类型七类型七创新实验创新实验1.(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2021台州台州)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9克克;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盖上硬纸板,分别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
30、成图丙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并得出结论。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 。 (2)纸筒正放时纸筒正放时,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 . 。 小孔扩散到空气中小孔扩散到空气中,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通过燃着的木条置于纸筒口燃着的木条置于纸筒口,木条熄灭木条熄灭,则已集满则已集满(3)结合图丙推测结合图丙推测,若纸筒内收集满的是氢气若纸筒内收集满的是氢气,请在图丁中画出请在图丁中画出纸筒正放、倒放时电子秤读数随时间的大致变化情况并标注。纸筒正放、倒放时电子秤读数随时
31、间的大致变化情况并标注。(纸筒收集满氢气后的质量为纸筒收集满氢气后的质量为5.30克克)如图所示如图所示(3)答案图答案图(2)氧化钙的作用是氧化钙的作用是 。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观察到 ,证明固体产物有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探究反应生成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情况。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 0 g的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检测所得固
32、体中Cu2O的质量的质量(m),结果如结果如图图2。(4)由图由图2可知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质量的变化趋势是化趋势是 。 (5)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应采取的措施是措施是 。 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后减小(6)结合探究结合探究结果计算分析结果计算分析,假设假设1中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合理的依据是_。 如果分步进行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质量
33、应该是0.5400 g,而不是而不是0.3218 g(7)若要确认若要确认“假设假设2”是否合理是否合理,在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的基础上,还需进行还需进行的实验是的实验是_。 隔绝空气加热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把所得固体放把所得固体放入烧杯入烧杯,加入氨水、搅拌加入氨水、搅拌,如果溶液变蓝色如果溶液变蓝色,说明假设说明假设2合理合理,如如果溶液不变色果溶液不变色,说明假设说明假设2不合理不合理类型八类型八生产生活问题的探究生产生活问题的探究(新增新增)(2021广安广安)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年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除了打疫苗、除了打疫苗、戴口罩、勤洗
34、手外戴口罩、勤洗手外,还需要科学、正确、安全地消毒。还需要科学、正确、安全地消毒。84消消毒液、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的消毒剂溶液都是常用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消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实验操作】取少量【实验操作】取少量84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滴加滴加H2O2溶液溶液,有有大量气泡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查阅资料】【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化学式为NaClO)。【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35、的作用是什么?【作出猜想】【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一:NaClO类似分解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溶液制取氧气时MnO2的作用的作用,作催化剂作催化剂;猜想二猜想二:NaClO与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作作(1) 。反应物反应物【实验探究】【实验探究】(2)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固定装置省略),加入药品前的操加入药品前的操作作是是 。 (3)实验实验:按如图装置经注射器甲注入按如图装置经注射器甲注入10 mL水水,观察到注射观察到注射器乙活塞向右移动器乙活塞向右移动10 mL。(忽略大气压、摩擦等其他因素对忽略大气压、摩擦等其他因素对测
36、量结果造成的影响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下同下同)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表中的数据表中的数据a= 。 (4)实验实验:先向锥形瓶中加入先向锥形瓶中加入20 mL 84消毒液消毒液,再按如图装置再按如图装置将将25 mL H2O2溶液平均分溶液平均分5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次经注射器甲注入锥形瓶中,待注待注射器乙活塞不再向右移动后射器乙活塞不再向右移动后,记录每次气体的总体积记录每次气体的总体积,数据见表数据见表:90加液次数加液次数第第1次次第第2次次第第3次次第第4次次第第5次次H2O2溶液溶液/mL55555注射器乙中气体注射器乙中气体的总体积的总体积/mL357085ab【实验结论】【实验结论】(5)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根据表中数据判断 (选填选填“猜想一猜想一”或或“猜想二猜想二”)是正确的是正确的,依据是依据是 . . 。 【反思评价】通过该实验说明消毒剂混用可能会影响消毒的【反思评价】通过该实验说明消毒剂混用可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效果,因此生活中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不能随意混用因此生活中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不能随意混用,应科学应科学使用使用,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与了反应与了反应量的反应物量的反应物,产生的气体不是每次都相同产生的气体不是每次都相同,说明次氯酸钠参说明次氯酸钠参每次加入相同的每次加入相同的猜想二猜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