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规划.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14740727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规划.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它担负着引导青少年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古代文明的重任,初中文言文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初中学生文言语感,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任务。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在“总目标”的第7 条中明确提出: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与之相关的还有“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 “总目标”第2 条) ,在“阶段目标”中还提出了几条较为具体的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2、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 篇” 。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来看,“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是基本的及核心的能力要求,那么,首先,关于“浅易文言文”的概念, 需要我们搞清楚,什么样的文言文属于“浅易文言文”?有参与制订课程标准的专家这样解释:“ 浅易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一般地说,指思想内容不太深奥,凭借学生的人生经验和思维水平还可以理解,表达方法也比较合乎常规、不太怪癖, 语言文字比较合乎规范,是古代典范语言, 其中的名物、 典故比较常见, 故阅读难度不大的文言文。”(见于方智范 语文

3、教育与文学素养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概述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已近7 年,课程改革后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总体来说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往教学中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但是就阅读教学相对而言,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变化更大,效果也更显著,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教学中, 存在着几种做法。教学中的问题大致有大部分教师还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积累字词、串讲翻译全文上,文意仅仅是浅层次的理解。字词的积累还是机械记忆,甚至连文言文的译文也背诵。文学常识与文本的学习脱节,作品的背景资料也很少用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盲目地拓展, 忽略了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领悟。对

4、文意的理解有偏差。 初三后,用相当多的时间对三年所学的几十篇文言文进行反复的复习,到最后阶段再对十几篇重点的备考篇目进行冲刺式的复习,复习的重点仍然是字词的梳理、文意的疏通,文学常识的背诵,复习方法还是重复的机械记忆为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2 到了初三后, 学生用相当多的时间对三年所学的几十篇文言文进行反复的复习,到最后阶段再对十几篇重点的备考篇目进行冲刺式的复习,有的学校教师仍然把时间、精力花在字词的梳理、 文意

5、的疏通, 文学常识的背诵上,而这种复习还是重复的机械记忆为主。从中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疏通文意、理解文意的能力也并不尽如人意。下表为 2005 年我区中考文言文的得分情况,20 题为翻译题, 21 题为文意理解题,从难度看前为中档题,后为难题。从中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疏通文意、 理解文意的能力不尽如人意。上述教学及复习方法,文言文学习应突出的内容及规律没有突出,教师对于学习的策略研究不够,学生独立地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三、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所以文言文,尽管是“浅易的”,在今天的初中生读来

6、,仍然是有难度的,会遇到词义、 句意、 文意理解上的障碍,除了借助注释,学生还需要有独立地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张中行先生认为:“学文言,想提高,就必须培养自己的眼光。 这虽然不容易, 但既然非此不可, 我们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张中行作品集 文言津逮)从中可以看出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关于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及策略,许多专家都有所论述,张中行在文言津逮中谈到“怎样读”时说: “初学要懂 ,要熟” ; “ 精与博要配合适当”; “要学习使用工具书”; “要以理性知识为辅” 。朱小健教授认为读懂文章,要了解古今差异语言、文化、典故、时代等;理解文章要有语境意识;理解单篇选文,要有全书的意识;要

7、注意文章中关联交融传承的特点及不同的学习层次。(见于 关联交融传承实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一文)刘永康主编的语文教育学提出文言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容,探究时可以采用紧扣问题和拓展延伸的方法来进行;要引导学生探究文言文的语言,探究时要探究词句的含义及作用,探究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如何进行文章的语境推断、归纳整理、温故知新、利用工具书、排查生字词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还要加强诵读指导:要读顺、上口,理清思路、层次,把诵读与会意结合,疏通文意。( 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 1 版)在今天的学校教学环境中,在今天的能力培养要求下,在文言文阅读中,笔者认为推

8、断能力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核心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在教学中, 从教学设计和具体的词义、句意、文意的理解上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3 首先应明确初中生阅读文言文所需要的能力:1 借助注解、语言环境能理解词义的能力。2 根据词义能够理解句意、文意的能力。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4 借助背景、作家有关知识等理解内容的能力。5 理解和赏析内容与写法的能力。6 迁移能力、推断能力。

9、鉴于教材的特点,文言文学习的重点知识淹没于各单元中,需要授课教师随文而定,逐渐构成知识与能力的网络和目标序列。老师们首先要明确定的依据、范围。教材所提到的文言常用实词及虚词(每篇文章作业都有) 常见的特殊句式影响理解的活用的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学、文化常识等一些文言文所有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作特点。文章内容、文化精髓等。(一)目标要具体建构文言文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目标序列。文言文不单独组单元, 淹没在各个单元中, 文言文自身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不清楚。所以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要重新确定。既完成从属单元应承担的教学重点任务,又要从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线索上构建出知识与能力的序

10、列目标。三年要使得学生的文学文化的素养加强, 要不断地编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文化的网络。我们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明确各课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以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四篇文言文为例:寓言二则1 实词:度坐 ( 通“座” ) 操 已 反( 返) 遂 遽 契 惑 市:集市罢:结束2 虚词:其 (自己的 ) 之( 到去 ) 而 是 不行3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无自信 ) 状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4 固定格式:“不亦乎”5 寓义的理解幼时记趣1实词:明察秋毫:明:眼力私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11、-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4 强:通“僵”徐:慢慢邱:通丘余:我2虚词:故其( 代自己 ) 之1 特殊句式:省略句复习:使与台齐状语后置的复习:喷以烟2 固定句式:为所3 联想、想像的作用产生物外之趣三峡1 实词:至于 ( 古今异义 ) 襄 沿 溯漱属引疾绝2 通假字:阙通“缺”3 虚词:以良 ( 多) 虽4 互文、并提句式的翻译5 文意的理解与赏析。6 抓特征写景及写作顺序的安排。梦溪笔谈二则1 实词:岁穰 患 贻2 虚词:之其 以 悉3 句式略4 活用的词语5 说明与描写结合手法的表达作用简洁生动,详略得当。(以上为初一第一学期

12、的文言文)( 二) 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注释,课下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要有选择地借助注释有些不必借助注释,依语感推断,做到能断句正确、大体理解、能翻译。具体操作:开始先看注释,看文翻译,老师点拨。逐渐,先看文章,不看注释,实在有问题再看。整句都有翻译的,老师可给学生难懂的词意,让学生自己翻。让学生练句读。初二第一学期共5 篇文言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5 1 晏子使楚晏子春秋战国非儒 近于墨子后人写春秋人物故事2 人琴俱亡

13、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小说3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写景4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5 治水必躬亲钱泳清人物海瑞晏子使楚1通假字:熙嬉曷何2虚词:以为之3实词:习辞者坐固徒病4固定结构:得无耶5特殊句式:判断句肯定否定被动句:缚者曷为者也6 文化现象: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7 古今异义:所以其实8 类比论证 (推理 ):晏子反驳的技巧1.要让学生能够欣赏晏子反驳的逻辑之美。2.要让学生了解这种方式的思维特征,从而渗透这种思维方式。十三人琴俱亡1 实词:笃索舆径素卒等。2 虚词:而了既俱等。3 兄弟情谊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训练学生自主推断词意、句义的能力。针对词、句义的准确理解。推断理解十六小石潭记

14、1 实词:坻屿嵁邃清等2 虚词:以其等3 写作特点:抓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对柳宗元的较全面的了解。重点:文意的理解:1 写景的赏析2 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联系,对柳宗元有初步的了解与理解。与作者对话记承天寺夜游实词:念寝步寻等虚词:但耳遂文意:作者特殊的心境语言:含蓄凝炼,饶有兴趣研究:写景与心境治水必躬亲治水必躬亲的道理正反对比论证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6 交错使用整散句子研究:三点的结合 ( 三 ) 课堂上学生要

15、有充分朗读涵咏的时间,课堂上争取熟读成诵。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张嘴的时间不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不多,老师不放心,句句串译,体现不出学生独立的学习过程,能力的训练,方法的点拨。可采用如下的设计程序作为具体操作的策略:设计一 ( 短小精悍的文章) 背诵讨论默写教师在这过程中要点拨难点,提问针对难点,要简略,目的只是帮助学生边理解,边熟悉,边记忆,边巩固。设计二注释很详细的,学生预习了或不预习也可读、译质疑解疑读、理解、欣赏总结知识省略了词语学习的环节,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词语的学习、积累,在中间环节强调,最后环节落实。设计三难度不大的文章,可用点评式诵读法读、评、背、当堂完成,当堂检查,其他教学

16、环节简化。可留一些点评的作业。设计四引入链接材料,丰富内容,加深感悟,比较阅读。迁移训练,猜读,训练学生的推断能力。设计五教师范读、激疑、讨论、学生感受、朗读。诵读是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不要在处理上简单化,可以有所突破。 可以参看附件四中的邱小云老师设计的与朱元思书一课的教案。(四)引导学生联系现代汉语中的义项,来理解文意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人琴俱亡 一文中写道:“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已。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经入坐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良久。月余亦卒。”这篇文章的大

17、意学生应该都能明白,但有几个词需要准确理解,例如“了”,在文中是“完全”的意思, “了”是个多义词, “都不哭”中的“都”是“总的意思;” “弦既不调”的“调”是“协调”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多个义项。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多个义项来积累这些词意,具体操作形式不拘一种:第一种, 给学生几个成语:一了百了(结束) ,了无惧色(完全) ,了无进展(完全) ,了如指掌(明白、懂得) ;或者让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18、7 生用“了”组一些词,总之,把这个词与学生熟悉的语境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来建构新的意义,学生既容易了解句意,又扩大了词汇量。“都”字,在文中是“总”的意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副词,单独用时表示的意思有总括;甚至;已经等,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推断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弦既不调” 的“调” 是多音多义字, 学生能判断出此处应读“ti o”, 意思是 “调整”,还是“协调” ,根据全句的意思也应该能判断。(五)利用文言文中有较多整齐句式的特点来进行词义推断一些文言文,出于文体的特征或行文表达的需要,在文中出现一些

19、对句、整句、排比句等句式, 这样的句子句式大体一致,语法结构大体相同,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由看得明白的句子、理解的内容去按分析已知句子的方法分析难解的句子。例如:治水必躬亲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的语段:“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其中“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一句是整句,前句“相度”,后句中的“穷其致”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那么可以让学生根据整句句式一致,语法结构相同的特点,从已知推断未知,从“咨询”去推测“相度”,从“得其情”去推测“穷其致”,推测结果: “相度”是动词,再根据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

20、的特点,考虑“相”有“观察”之意,“度”有“度量”之意;“度” ( du )当动词用,在古代寓言二则(苏教版七上)的郑人买履一文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先自度其足” , “度” 在此是 “量长短” 的意思。 “穷其致” 是动宾短语,“穷” 是动词。 “穷”当动词讲,学生应该不陌生,“欲穷千里目”是学生所熟知的诗句,达到极限,追究到底,联想到此处是寻根究源的意思,“致”从“情”来推测,首先可以得出结论“致”是一个名词, “情”从完整的语境来看,应为“真实情况”,由此推测“致”的意义,从完整的语境出发,可以将其理解为“事理”。再如此文第二段中有这样几句:“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

21、而水利不兴矣。 ”这其中“远嫌而避怨”单独看一句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难度,尤其是“远嫌” ,是形容词 +动词,该如何理解,不好把握,但是这句与前两句构成了一组语法结构相同的整句, 而前两句都不难,学生能理解, 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前两句来推测不好把握的第三句, “好逸”、 “恶劳”、 “计利”、 “忘义” 都是动宾关系, 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远嫌”也是动宾关系, “远离嫌疑” , “避怨”比较容易理解,翻为:“避免抱怨” 。 “远嫌”“远小人” “亲贤臣”都是一种用法,我们可以解决一类问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22、 - -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8 (六)加强诵读,疑难之处可采用断句的方法,推断理解句意。我们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句话中的两个单音节词,恰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学生如果以今律古,就会出现误解, 或不解,例如陈涉世家中“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一句,其中的“会计”,在句中是两个词,是“集会”、 “商议”的意思。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断句,结合语境来理解句意。 ”(七)了解一些古汉语的修辞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句意的推断。有些文言文, 特别是一些文句骈散相杂的文章,由于它运

23、用了一些古汉语的修辞方式,让学生对这些修辞方式做适度的了解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对此类句意进行推测,就会化难为易了。例如三峡一文,因为郦道元的水经注受南朝文风影响,所以文句骈散相杂,文中使用了互文、并提等的修辞方式,“互文”这种修辞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极少数也有三个)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句子翻译时应并成一句。例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实际意思是“重叠岩嶂”, “隐蔽天日” ; “林寒涧肃”一句,实际的意思是“林涧寒肃”

24、。讲解此种方法时,可选择典型例句,便于学生理解,学生最容易理解的例句莫过于“秦时明月汉时关”了,因其早已为学生所熟知。第二种修辞方式为“并提”, “并提”是把本来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就是并提。这种句子翻译时应分为两句。例如: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 “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素湍回清;绿潭倒影。(八)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或语句,用关键词语或语句的理解来带动文意的理解与赏析这里所说的关键词语,包括“文眼”及一些关键性的动词、形容

25、词,对描写人物、景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表达的感情复杂而微妙,赏月的欣喜,月下漫步的悠然,遭贬谪的悲凉,都体现在文章的一个“闲”字上。可以让学生体会文中哪些语句与这个字有关,“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乐者”透露其交友之稀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其既有不追求名利而从容赏月的闲情与内心深处渴望建功立业却难酬壮志的抱怨矛盾心情。文章言浅意深,言简意丰,闲适与落寞,欣喜与冷清等意境与心情都从这“闲人”一词表达出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26、 - - -第 8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9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类比论证(推理 ):晏子反驳的技巧要讲透,要让学生能够欣赏晏子反驳的逻辑之美。2.要让学生了解这种方式的思维特征,从而渗透这种思维方式。类比论证 (推理)是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找出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从而说明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这样的说理方式反驳的力量很强(楚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才德高不是能同他开开玩笑的,寡人反而自讨没趣了。做类比的乙事物是一个客观事实,原因是公认的事实,而且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所以被证明的甲事物如果与之本质特征一样的话,就具有无所辩驳的逻辑力量。此处:自然环境

27、的不同导致橘与枳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的品性不同。此处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1.反驳了楚王“齐人善盗“的诬陷;2.绵里藏针地让楚王受到了教训,反击了楚王的挑衅。(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文意要根据文中人物的身世来理解人物心境,性格等。 通常的做法都是介绍背景。关键是把背景与内容联系起来分析,例如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如果不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写此文时的背景, 就无法理解 “闲人” 的深层含义, 也就没有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为人刚正不阿,仕途坎坷。屡次被贬,但他关心人民疾苦,兴修水利,灌溉农田;百姓称之为“苏堤”。他开设医坊, 救治穷人。深受百姓拥戴。但1079 年, 苏轼因为对王安石的

28、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人污告,投入监狱,受尽折磨,几乎丧命。后被贬到黄州,不得签署公事,又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对苏轼的被捕,他的弟弟苏辙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解释“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轼经过这次生死关后,更加旷达乐观。(十)经典名著要联系前人的精当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经典名篇按照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年第 2 版) 一书中对教材篇目的分类,在教材中是属于定篇的,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做全面深入的学习。岳阳楼记 是一篇经典传统篇目,几百年来传诵不衰,它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为何此

29、文古往今来能如此强烈震撼仁人志士们的心灵,令后人无限景仰,很多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范仲淹在文中表现的物我两忘和先忧后乐所反映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根源上讲是作者人格的外在表现, 是一种人生境界,正表现了儒家思想中所真正追求的内在的自我完善。感受内容的切入点可以从历代名人的评价入手。岳阳楼是古代的名楼,历代名人所题写的对联很多,这些对联难度不大,又与文章内容或作者紧密相连,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例如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 。 关于岳阳楼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30、-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10 题联还有一幅著名的楹联,请看上联:“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泣下。”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四个著名人物和岳阳楼之间的“纠葛”。这四个人物分别是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吕纯阳。这里的“滕子京百废俱兴”在课文中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那么其它的三处应该怎么理解?范仲淹文中的“忧”和“乐”两个字体现出的忧国忧民之情,就是“范希文两字关情” 。 “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 “仙耶”指吕纯阳

31、,就是八仙里被狗咬的吕洞宾,“三过必醉”讲的也是吕洞宾, 八仙过海故事中说他入终南山修道成仙,自号纯阳子。根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但是范仲淹和“儒”有什么关联呢?初一讲论语八则时学生了解过儒家思想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人” 。再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资料介绍,滕子京因竭力拥护王安石搞变法,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被贬岳阳,几年过去,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此时也因此被贬邓州,几年间也把邓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但是一方富甲,八方讨荒乞丐涌向邓州。面对这些,范仲淹感触颇深,感到仅仅治理好一方是不行的,只有整个国家富了,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

32、。国不强,民不富,责任在为官者。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朝廷写一份奏折,论述施政之道, 强调为官者应天下为公和以天下忧乐为己任。奏折刚写好, 滕子京的信使就到了。范仲淹对滕子京千里求文之举很感动,当晚以邓州好酒招待信使,开怀畅饮到二更。而后乘着酒兴,于花洲书院秉烛执笔,参照岳阳楼形势图,展开想象的翅膀,状物写景, 并将自己对民生的关心与重视融化到文章中去,便成了岳阳楼记。在文中范仲淹还表现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这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一致的,超脱于利弊得失、富贵贫贱、荣辱沉浮之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名言让一个

33、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积极进取的志士仁人形象深入人心。写法上的启示解释岳阳楼记的写景是浓墨重彩。“半色缛”周振甫讲管锥编 谈艺录“再看范仲淹写景,他主要是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写景物就是要引出忧乐来。所以结合阴雨来写忧,结合晴和来写乐;对景物要求着重描写才能突出览物之情的或忧或乐,才好归结到他对忧乐的看法,写出他的抱负来。(十一)引导学生用当代专家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来理解文意韩兆琦先生在关于作品教学的几点意见中说:“讲授史记中的任何单篇作品,都应该与司马迁其人与整个的史记其书相联系。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五个部分, 但它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因此当讲到它其中某个单篇的思想观点

34、时,必须与整部 史记相联系,要注意它的统一性。例如,陈涉世家记述了陈涉首难反秦的全过程,表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11 了陈涉的果敢精神和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威力,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陈涉在灭秦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这是我国第一篇农民战争的历史文献,起义的原因,反秦的声势, 以及早期农民战争的种种弱点和它失败的历史教训,无不包涵其中。能这样认识作品,我看大体是可以的,但还要进一步展开。生在汉代, 一般地肯定陈涉,是当时的官方

35、观点,并不说明司马迁有何出众之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又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道而陈涉发迹。”竟把陈涉比做商汤、周武王、孔子这种古代的“大圣人”,其评价之高简直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司马迁怎么能够这个样子呢?这就需要联系司马迁与史记的整个思想体系了。其一是出于他的进步历史观,他同情下层人民,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而绝不迷信什么“君权神授”;其二是出于司马迁敬佩陈涉等在生死关头的勇敢抉择。当他们遇雨失期,密谋发动起义时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王可乎?”当他们杀掉将尉,号召徒众时又说:“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敬佩这一群“好汉子”,

36、 虽然几个月就失败而死,但是死得值,其意义重于泰山。”司马迁描写人物、描写场景的语言是异常准确、异常生动的。陈涉世家写陈涉接受卖卜人的暗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请注意“ 指目 ”二字在这里的传神效果。陈涉为人佣工的时候曾对人说 “苟富贵, 无相忘”,待至陈涉起义称王后,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 曰: 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 而呼涉。请注意这里的“扣宫门”三字与“遮道”二字,司马迁把一

37、群朴实、简单,不懂人情世故的乡下人的情态表现得多么淋漓尽致。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见和氏璧在秦王左右。”(此部分内容引自韩兆琦先生关于作品教学的几点意见 )“读史记有一种神韵,司马迁笔下的许多人物相貌并不十分清晰,但神情却活灵活现,这种艺术境界的形成:制造不同的艺术氛围,在浓重的艺术氛围中展现和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化的语言,对表现人物有重要意义。”“处理情节,当繁则繁,当简则简,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王培元廖群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出版)(十二)引导学生使用还原的方法理解文意例如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和鲁庄公的理解,通过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庄公、曹刿人物形象、思

38、想内容的理解,要入在左传全书中去理解。“到春秋时期,就是非常充分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时代。一部左传,在它对事件的记述过程中,在人物的言论中,无不贯穿着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它强调人的力量对于社会变化的重要作用,强调民心的倾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12 向性对于社会变化的影响,强调社会政治应以顺应民心为准则,社会统治者不能自行其是,应当争取民众的支持,强调应当重视民众的生活权利等等。” (以上引文见于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王培

39、元廖群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出版)。如果教师能认识到左传一书所反映出的这种主要思想内容,再把作品中鲁庄公的其他表现联系起来看,对人物的分析、 理解就会更准确、恰当, 也会从鲁庄公和曹刿的对比中看到与全书思想内容的共性人本思想。 这样学生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初步地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文意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是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的,因为“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人们也把思想的倾向性放在第一位。从孔子编纂春秋开始,就以暗寓褒贬的方法,表现出对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明确的思想倾向性。左传等历史著作,无不贯穿着一种道德的或者政治的评判。 ”(十三)引导学生使用“互现”的方法,理解文意“互现

40、” 法:即用两处或几处的文字相互说明补充。例如学习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把他桃花源诗中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描述的内容同时给学生,使学生对陶渊明理想的精神家园有更为具体的感受,再让学生对已学过的 (七年级下) 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 重新感受,此诗大概写于陶渊明辞彭泽县令归田的次年,写其归田后的劳动生活,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美好、有趣,流露出他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的思想。从这些作品中,学生了解了陶渊明的思想发展:他离开了官场, 放弃了污浊的世俗社会,甘心快乐地过平凡而脱俗的田园生活。晚年他建立起了他身心的家园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桃花源。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

41、此文写于他在和州刺史任上,824 年 826 年之间),可以联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此诗作于826 年)这一文一诗可互相补充,让学生对刘禹锡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之气,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达观胸怀有较全面的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多媒体直观的方法等等,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教学策略是随教学内容、随学生的不同来灵活选择的。参考书目:1 张中行作品集 (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 语文教育学 (刘永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42、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13 4 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方智范著广东教育出版社)5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第二版)(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6 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王培元廖群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出版)7 关于史记作品教学的几点意见(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著)8 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朱小健著)9. 关联交融传承实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北京师范大学朱小健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