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排尿自我管理_袁云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排尿自我管理_袁云芬.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090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April 2014 Vol. 12 No. 12 等进行援助,为病人家属排忧解难。 1.4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 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采用 Spearman相关进行分析,以 _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 1入院时病人及家属的 SAS、 SDS评分 与 国 内 常 模 比 较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国内常模 1 1 158 33. 805. 90 41. 8810. 57 白血病家属 60 53.337. 911) 54. 07
2、12. 33D 白血病病人 60 62. 106. 922) 57. 838. 3415 1)白血病病人及家属分别与常模比较, SAS及 SDS评分均明 显增加, PCO.Ol; 2)白血病病人与白血病家属比较, SAS评分显著增加, P0. 01。 表 2心理干预后家属及病人 SAS、 SDS评分改变 (75) 分 组别 SAS SDS 白血病家属 护理干预前 53. 33士 7. 91 54. 0712. 33 护理干预后 41. 676. 341) 43. 659. 55D 白血病病人 入院时 62.106. 92 57. 838. 34 家属干预后 50. 677. 892) 50.
3、65士 10. 332) 1) 同组干预前比较, P . 01; 2) 与入院时比较, P0. 01。 3讨论 白血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家属作为病人最重要的陪护者 及社会支持来源,为病人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及心理支持 等,多为父母、子女、配偶等直系亲属,且相对固定。已有研究表 明,白血病家属因疾病治疗费用巨大、预后不佳,自身也存在焦 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多种不良心理 2。白血病家属在与 病人的接触及护理中,自身的不良心理容易感染病人,可能使病 人的压力进一步加重。本研究通过对 60例白血病病人及家属 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焦 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
4、,病人的焦虑评分较家属明显增 加,同时病人与家属的焦虑、抑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白 血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后,分析发现其不仅可以降低家属的焦 虑及抑郁评分,同样可降低病人的评分。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心 理干预能够改善白血病病人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3_5。由于 加强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亦能明显改善白血病病人的心理不 良反应,若同时对白血病病人及家属予多种心理干预措施,可能 会进一步改善白血病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病情,促 进疾病康复,具体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M.济南:中国行为医学编辑部, 2001:124-125,131-132. 2 井坤
5、娟,张琳华,赵勤俭 .白血病病人家属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调 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3,18(10):738-740. 3 肖喜春 .心理干预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 D.中国实用医刊, 2012,39(21):33-35. 4 熊英 .心理干预对血液病化疗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J.医学信息, 2013,26(6)-446. 5 郭秀芬,王红芬,孟真,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 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 (26): 80-81. 作者简介程金敏,主管护师,本科,单位: 237005,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 安医院;周 娟、
6、但德莉单位: 237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收稿日期: 2013-11-11) (本文编辑郭海瑞) 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排尿自我管理 袁 云 芬 , 尹 玲 , 徐 莉 摘要: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排尿自我管理方法。 方法 对 23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及家属进 行间歇性导尿指导,帮助病人或家属掌握并进行自我排尿管理。 结果 经过间歇性导尿后, 23例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泌尿系感染、 结石、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并发症。 11例病人形成反射性膀胱,残余尿量少于 1 mL, 停止导尿。 结论 正确的间歇性导尿术自 我管理,解决了病人排尿问题,缩短了住
7、院时间,提高了病人生活独立性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5 文献标识码: A d i : 10. 3969/j. issn. 1674-4748. 2014. 12. 021 文章编号 : 1674-4748(2014) 12-1090-02 为解决脊髓损伤 ( spinal cord injury, SCI)所致神经源性膀 1.1 一般资料本院 2012年 8月一 2013年 6月脊髓损伤所致 胱病人离院后长期的排尿问题,须对病人排尿问题进行护理指 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配合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共 23例,其中男 导。通过近年大量临床
8、研究及实践,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 胱病人中的应用已得到充分肯定。本院 2012年 8月一 2013年 6月收治SCI截瘫病人 23例,米用间歇性导尿术 ( clearing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 CIC) 自 我管理 ,取 得良好 效果。 现报告 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18例,女 5例;年龄 22岁 63岁;病程 1个月至 2年。 1.2病例选择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康复医学 m神经 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核磁共振成像 ( MRI)检查提示存在脊髓 损伤者;意识清楚,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 符合纳入标准者;不配合本治疗者;尿道畸
9、形、狭窄、前列腺增生 症者,严重的尿道、膀胱炎症、尿道周围脓肿者;合并严重心、肝、 全科护理 2014年 4月第 12卷第 12期(总第 321期) 1091 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 2方法 2.1健康教育护士先向操作者(病人或陪护 ) 讲解脊髓损伤 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知识,包括男性或女性泌尿系统解剖图 解并分发解剖图册及健康教育册子。解释间歇性导尿操作目 的、用物、方法、注意事项等,使病人逐步掌握、正确操作清洁间 歇性导尿术,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减少污染、配合操作,并树立 泌尿系统终生管理的意识。 2.2制 订 饮 水 计 划 每 日 饮 入 量 1 500 mL 2 000 mL, 包
10、括 所有的液体如牛奶、稀饭、菜汤、输入的液体等。具体为早、中、 晚3个时段分别饮入 500 mL, 且要求均匀摄入即 125 mL/h, 以 避 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防止膀胱过度充盈膨胀 ( 膀胱容量应控 制在500 mL以下),在 10:00和 16:00时段分别饮 200 mL。 晚 上 20:00到次日早上 06:00不再饮水。饮水量可根据病人的运 动量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 2。 2. 3 操 作 前 准 备 2.3.1导尿时机病人意识清楚,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 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 2.3.2物品准备 PE塑料手套、导尿管 ( 一般成年男性病人选 用 F10 F14号导尿管,成
11、年女性选用 F14 F16号导尿管,目 前国内普遍采用一次性聚氯乙烯导尿管 3);润滑剂(经济条件 允许选择凝胶或水溶剂,经济条件不允许选择食用油甚至清水 或液状石蜡 4)。无黏膜刺激的医用消毒液艾力克、棉签、便壶、 垃圾袋、女性病人准备一面镜子。 2.3.3病人准备香皂或沐浴液清洗病人会阴部,清洗范围: 上至耻骨联合下至肛门(包括肛门),左右两侧至腹股沟,男性病 人要注意清洗冠状沟,女性病人要注意清洁大小阴唇。 2 . 3 . 4 操 作 者 准 备 按 手 清 洁 6 步 骤 用 肥 皂 或 洗 手 液 清 洁双 手,每一步均搓洗 2遍或 3遍,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3.5环境准备周围
12、环境清洁,安静;保护隐私,屏风遮挡。 2.4 间歇性导尿术应用根据病人文化程度及理解水平由护 士为病人进行间歇性导尿示范 2 d 5 d, 耐心讲解每一个操作 步骤,然后由病人(手肢功能正常者)或长期陪护者(家属或陪 伴)进行操作,有问题时及时指出,直至病人或陪护熟练掌握清 洁间歇性导尿术。 操作步骤:将用物放在便于取用的右侧近 端。病人取直坐位,不能实现直坐位的病人,选择半坐位进行导 尿。在这两种体位下导尿后的残余尿量少,可减少尿路感染和 膀胱结石的发生 5。操作者清洁双手后戴 PE手套,左手固定 阴茎或分开大小阴唇,暴露尿道口,艾力克消毒尿道口及 周围, 将己充分润滑的导尿管徐徐插入尿道,
13、直到尿液从导尿管排出。 导尿成功后,保持尿管的位置,直到尿液完全排出,然后屏气 10 s或用拳头由跻部向耻骨方向滚动轻压膀胱区增加腹压,使膀 胱彻底排空,最后拔除尿管。观察导出尿液的量、颜色、气味及 有无沉渣,做好记录。 导尿间歇时间的确定:可参照下列 3种 方法:按安全排空期( SEI)原则决定导尿次数,每 4 h 6 h导尿 1次,每日不超过 6次。按残余尿量多少决定次数,如病人 2次 导尿之间自解小便 100 mL以下,残余尿量小于 300 mL, 每隔 6 h导尿 1次;如病人两 次导尿之间自解小便 200 mL以下,残余 尿量小于 200 mL, 每隔 8 h导尿 1次;当残余尿量
14、100 mL以 下,停止导尿。按每次导出尿量来确定导尿次数,每次导出尿量 一般为 400 mL 500 mL为佳,若低于 400 mL可适当延长导尿 间歇时间;若导出尿量高于 500 mL可适当缩短导尿间歇时 间 2。 每周复查小便常规,定期做中段尿培养,定期复查肾功 和腹部 B超。 3 疗 效 观 察 指 标 及 结 果 尿流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压 力容积测定。尿中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 2 3例 SC I病人在住院期间经间歇导尿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尿路 感染。经 B超检查无一例出现膀胱结石、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等泌尿系统并发症,膀胱容量维持良好。
15、11例形成反射性膀 胱,残余尿量少于 100 mL停止导尿。 4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 SCI病人 逐年增多,据研究报道,我国每年将递增 5万名以上新的截瘫病 人,SCI病人死亡大部分与尿毒症有关 6。 CIC是目前公认的、 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它能使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摆脱留置导尿 管,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减少感染机会,降低病死率 。 通 过 对23例 SCI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进行 CIC自我管理指导, 有效地解决了病人排尿问题,缩短了住院时间,延长了病人生 命,提高了病人生活独立性及生活质量。注意:向病人及家属讲 解要通俗易懂,并且要理解接受;严格饮水计划并记录;
16、环境清 洁,尿道口彻底清洁消毒;尿管充分润滑,用油或水润滑要煮沸、 消毒、冷却,避免污染尿管,定时导尿,每次导出尿量不超过 500 mL, 超过 500 mL缩短间歇导尿时间,做好观察记录。出院后门 诊随访,每 1周 2周行尿常规检查,做中段尿培养。 参考文献: 1 南登崑 .康复医学 M.第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40- 343. 2 王凤英 华西医学 J. 2011,26(1): 104-105. 3 常赛男,王红红 .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护理进展 J.检验 医学与临床, 2009,6(14): 1197-1198. 4 熊宗胜,高丽娟,赵超男 .间歇性导尿在脊
17、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9(4):223-225t 5 张丽芬,敖丽娟,等 .体位对脊髓损伤病人间歇性导尿后膀胱内残 余尿量的影响 J.护理研宄, 2011, 25(9):2499-2500. 6 黎鳌,盛志勇,王正国 .现代战伤外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 1998:856. 7 吴阶平 .泌尿外科 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 1993:286-837. 8 高敏,杨雅琦,张彩云 .脊髓损伤病人综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 察 J.护理研究, 2013,27(20:519-520. 9 沈谢冬 .家庭支持对脊髓损伤伴截瘫病人泌尿系感染的影响 J. 护理研宄,2012,26(90:2523-2524. 作者简介袁云芬,主管护师,大专,单位: 61007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尹玲、徐莉单位: 610071,成都中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 :2013-11-20) (本文编辑郭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