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二年级美术共19课,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
2、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不盲目将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由偏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单纯的学校美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美术课堂。过程与方法: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
3、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1、13课演电视在学习了演电视之后,让学生们在家里与家长合作或在学校
4、里与同学配合,进行一次“我给大家演一演”的实践活动。并将自己的作品能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分享。2、19课过春节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关于自己的家乡过春节的介绍和图片,并且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成一幅精美的展示牌,在小组中展览或课堂展示。创造性的培养: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 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 容第一周添画第二周绘画游戏第三周纸盒变家具第四周和妈妈在一起第五周茂密的花第六周吊饰第七周节节虫出壳了第八周头饰设计第九周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第十周我的收藏卡第十一周假如我是巨人第十二周拓印树叶真有趣第十
5、三周做笔筒第十四周画夜景画影子第十五周认识身边的树第十六周绘画中的节日第十七周我喜欢的鸟第十八周测评第十九周第二十周第1课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
6、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
7、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1) 能否巧妙图片。 (2) 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 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 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
8、解决? 课后记 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的图片交换给别人制作添画,更能反映他们每个人的应变能力,也许作业效果会更好,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第2课绘画游戏 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
9、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10、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11、: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记 孩子们习惯了具象的绘画,现在随意画线条反而不知所措了。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的想像力被调动起来,几乎每一副作品上都有他们先前不曾发现的绘画乐趣。第3课纸盒变家具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
12、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
13、点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 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 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 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
14、) 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 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 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 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 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
15、作方法吗? (3) 学生讨论交流。 (4) 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 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 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用我们灵巧的双
16、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 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八、教学后记 课后记: 在欣赏了一些造型特别的家具后,学生的设计制作家具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了起来,每一组都希望制作一个拥有不同风格家具的温馨的家。他们的确是带着对家的爱来对待作品的。第4课和妈妈在一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情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
17、展的思想。 在前几册教材泥塑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作业难度上有了一些提高,比如:既要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母子之间的新情,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和难度的递进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8、六、材料准备 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签等)。 七、教学过程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1)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 (2)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3) 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 企鹅:身体椭圆,嘴尖 3、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讨论: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如:河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
19、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如小乌龟壳上的花纹,可以用尺子压出。 4、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紧紧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 5、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母子乐园”,互相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课后记 爱自己的妈妈,爱小动物和妈妈,爱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爱护地球丰富但有限的资源,这就是孩子们在这节课上所得到的。第5课茂密的花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
20、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
21、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
22、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4、总结学生画的花,并进行修改,使其外形特点更突出。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 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5、分析、讨论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等手法表现花的茂密。 边观察边思考。 6、课件演示如何利用前后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7、布置作业。 每人画一幅茂密的画的图画,并以小组为单位连成茂密的花的长卷。 8、拓展:了解各省、各国家的市花、国花。课后记:现代的孩子接触大自然太少了,从课件上看到那么多姿态各异的花,他们会发出一声声惊叹,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向往。如果他们有机会在花丛中上这
23、一节课,将会多完美啊。第6课吊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
24、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为什么要挂吊饰。 分析结构。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部分:
25、吊饰的悬挂部位。) (3)看教材第12、13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 (1) 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 (2) 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课后记 很多孩子懂得将现成的小饰物和自己亲手制作的部分结合起来,作品效果非常好。第7课节节虫 一、教材分析 本课
26、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
27、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 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 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 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 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
28、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课后记很多孩子都不会引线、穿物品这种简单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作本作品的效果。第8课出壳了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
29、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
30、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想到启发的良好品质。 六、材料准备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七、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接故事):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 (1) 谁会第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呢? (2) 会不会只是小鸡呢? (3) 鸡妈妈会不会带着一群宝宝回家了?有
31、小野鸭、小天鹅、小孔雀、小驼鸟,甚至是小鳄鱼 (4) 除了你知道的动物,还会不会有一些神秘的物种呢?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10天血管像树根一样输送营养。 20天宝宝的身体成形了,安静地睡在里边。 29天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边的空间太挤了,它们开始动起来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 3、表演 (1) 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请表演一下。 (设计一个大纸袋、塑料袋或者是透明的雨衣,打上几个出气孔,假设鸡蛋内的空音。) 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 (2) 怎样用嘴巴啄蛋壳? 啄破一个洞,啄破一圈。 用脚蹬开,露出一半身体,滚出来 (3)出来时的心情和动态是什么
32、样了的?惊奇、兴奋、自豪、害羞? 讨论心情的具体表现: 兴奋地走来走去;自豪地伸长脖子;害羞地低下头;躲在妈妈的身后。 (3) 蛋宝宝看见这么多与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同伴,会怎么样呢? 马上成为好朋友,用动作表示友好。 用眼睛看,用嘴巴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表示奇怪与友善。 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4、构图思路 (1) 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 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外呼应。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7、评价 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1) 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 (2) 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 (3) 找出画面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4) 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
33、议来。 (5) 挣脱蛋壳情趣点。 (6) 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 (7) 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课后记 许多学生将妈妈初次见到自己的孩子和小动物第一次破壳而出的心情揣摩的非常到位。但这种心情在画面上表现有一定难度。第9课头饰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用彩色纸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是十分适宜低、中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光添彩。本课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语文、音乐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协商,研究、制作有实用价值的头饰作品。 本课教材共两个页面
34、,其中可分为抽象形和动物造型两种。左下页的四个同学展示的是一个头饰的四种不同戴法,目的是启发学生作品的出新、出奇。右页上的图片,展示了学生们在研究制片方法和一组舞蹈动态造型。 二、教学目标 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 六、材料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 看一
35、段录像:观察人们头上带的饰物有什么特点? (2) 出示课题:头饰设计 3、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资料) 你知道古代人们戴什么样的头饰吗? 说一说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 说一说戏剧中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头饰? (2)组内研究讨论。(出示头饰作品) 从外形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从图案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从颜色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3)分析研究 每组挑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有特点的头饰介绍给大家。 研究这些头饰是怎么做的?可以动手拆开来进行研究。 4、
36、学生制作 (1) 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制作? (2) 想一想你将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头饰? (3) 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辅导 在造型上、材料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更新奇的头饰。 6、展示作品 想一想你的头饰可以有几种戴法? 8、课后拓展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头饰? 课后记 这节课同样锻炼了孩子们将不同的元素和材料用艺术的眼光组合起来的能力。懂得充分利用身边现成的资源,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10课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一、教材分析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
37、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本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究性学习,把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对比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东西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了解。 二、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学习描述不同
38、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六、材料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老师在动物园里给几种动物拍了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39、 出示课件:书中六种艺术作品的动物原型。 (看课件,认识马、牛、狮、鸡、猴的自然形象。) (2)“后来我又在工艺美术商店里找到它们,你们看!” 出示课件:六种动物的艺术形象。 (3)点击鼠标,出示课题: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与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对比。 设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对比。 配合学生汇报的小组讨论情况出示课件。 小结:艺术作品中动物特点是造型夸张、外形简洁、图案漂亮、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2)帮助学生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设问:比较一下艺术家的作品在表现方法、材料
40、上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马和艺术作品中的马。 设问:艺术家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 看课件,认识中国画、版画、卡通画、剪纸、青铜器、黑陶、彩陶、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 自由发言,相互启发。(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实物资料、教材中的作品及课件中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3)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感受。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不同艺术形式的狮子。 设问: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同一种动物,它们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设问:这些艺术作品在生活中什么用处? 通过分析、比较,谈艺术品中的动物具有功能性特点,如装饰环境,传递感情,镇宅辟邪等。 (4)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在艺
41、术作品的交融。 出示课件: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片的艺术作品。(将作品中的人物去掉,与原作对比) 出示课件:寄托人的情感的艺术作品。 3、实践活动 和学生一起表演。 用头饰、面具,以及自己带来的各种动物的装饰物,道具等对自己进行装扮。 以小组为单位,摆六组动物造型;要突出动物的体态和神态,还可以有情节。 4、课堂小结 用摄像头给学生拍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小结:人借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传递情感,抒发感情。动物是人的好朋友。 欣赏自己和其它同学的动物造型,体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带来的乐趣。 课后记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我国的艺术作品的机会太少了。这捷克我给他们补充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42、希望他们能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第11课我的收藏卡 一、教材分析 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几块设计新颖的橡皮、张牙舞爪的恐龙模型、胖嘟嘟的毛绒玩具,甚至是使用过的各种磁卡、漂亮的服装标签这些也许是会被大人们忽视的东西,却都是孩子们的宝贝。他们从喜爱的收集,从接触到熟悉,从只言片语到侃侃而谈,这些宝贝正带着他们悄悄走入收藏的小天地。收藏活动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学习。 我的收藏卡是一节“综合.探索”课。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美术装饰知识与装饰技能,将生活情景引入到美术课中,通过为自己的藏品设计制作收藏卡的活动,了解各类器物的收藏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术的实
43、用性与装饰性,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兴趣起到推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布局与类型;自己制作或与人合作完成一枚或一册大小合适、设计合理的收藏卡,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 难点:选材与布局的设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品的情感,对艺术鉴赏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收藏品、绘画用具、剪刀、胶棒、尺子、设计用草稿纸、各种媒材(各色彩纸、布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 2、展示交流 (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见
44、到名式各样的卡片,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卡片。 (2)节日贺卡设计精美,有漂亮的图案;数据记录卡,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清晰;服装品牌卡颜色鲜艳,设计大方 这些各式各样的卡片有不同的用途,它们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3、欣赏讨论 教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收藏爱好者使用的卡片收藏卡。收藏卡是一种记录藏品信息的卡片,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法自行设计制作。 讨论: (1)你能从这些收藏卡中,知道这些同学都收藏了哪些物品吗? (2)谁也有收藏喜爱物品的习惯?你都收藏了哪些物品? (3)大家想不想也为自己的收藏品制作一张收藏卡呢? 4、设计应用 组织学生分析: (1)你想设计一种什么形式的收藏卡?收藏卡的基本布局? (2)收藏卡上记录哪些内容?你想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3)你觉得你收集的卡片上哪一点可以借鉴? (设计时可以借鉴课前我们收集的卡片,并要有所创新) (4)收藏卡的藏品形象使用绘画、拓印,还是照片的方式体现? 5、作业要求 每人为自己的藏品制作收藏卡,要求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并有一定装饰性。 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自主创造,精心制作。 6、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