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上海市南洋中学李诚教学目标 1 、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说明: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学生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学生们可以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必过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在本节课中不做重点要求,只要学
2、生们通过本篇的学习,揣摩出悼词语言的特点,这样的语言虽平实却饱含深情,就可以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1 、 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2 、难点: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说明:任何文章都是包含作者一定的情感,教学过程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理解认识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各种语文学力的过程。所以,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 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 表达各自见解, 不断提升能力。作者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的友谊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出来。文中的每个字, 每个词每个句子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在阅读中需要细
3、心体会的。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进一步体会他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预习导入营造氛围1、同学们,现在大家对于日韩的偶像明星比较感兴趣,我想我们更应当崇拜、追寻伟人的足迹,这才是最灿烂、最辉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 “星座”啊!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学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同时体会本文高超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吧!2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课文里有一些介绍, 除此之外, 你还能说出多少?1、以此导入课题,创设一种充满崇敬的氛围, 学生会更进入角色。2、学生之前做过预习,查阅了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教
4、师可以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提炼补充。详见附录。这篇课文的预习十分重要,学生经过预习, 查阅了一些有关马克思的生平资料, 会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增加文本之外的东西,带着这种创设好的情境氛围进入课文, 学生们对于课文的生疏感会降低很多。明确文体这是一篇悼词。 什么是悼词呢?悼词,一种文体,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属于议论文范畴。)其结构一般为:悼词属于议论文范畴, 也是高中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尽管他们中有些个体经历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5、- - - - - 开头:介绍死者生前职务、 身份,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中间: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影响,并简要作出评价。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要求。亲人的生离死别, 对于悼词这种特殊文体并不陌生, 但要静下心来,学习它的文体知识,及写法也可能是第一次,这也是日常的应用文体之一,所以有必要对这一文体作些简介。研习一二自然段1、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词语: “下午两点三刻” , “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 “对
6、于”换成 “和”,“不可估量” 换成“巨大”, “空白”换成“严重情况”。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改后文段,并要求学生对照课文, 仔细思考, 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2 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 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 然后指名朗读, 酌情指导。1、“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 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么的非同寻常,在这一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的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 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
7、的无与伦比的地位。“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 (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 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第一自然段中不用 “心脏停止跳动”, 而用 “停止思想” ,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最睿智的、 最重要的领袖。第二自然段用两个“对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领起下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量, 不能让学生仅
8、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圈划、 比较中, 去感受文字运用的文体差异, 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从这些字词的不同表达效果分析中, 以及辅导他们的朗读中, 学生们自然而然感受到这篇悼词的情感力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不可估量” (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内容宽泛,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
9、 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的评价。2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深入文本探究三 -六自然段师生探究第三六自然段,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注意: 以下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教师视教学进程而定,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扔给学生。)1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2 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3 为什么还要概述其他领域的发现?4 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你可以做到吗?小结:三个段落, 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作者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1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10、” ,人民先解决吃饭问题, 才能谈到其它。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不仅是指物质决定精神, 而且包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2 “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 的经济学家 (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 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1、3 “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 的, 都有 “独到的发现” ,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4 马克思的发现是他近30 年呕心沥血,忍受着一般这一步骤的教学侧重于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情感, 以及对于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思索,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注意提问的技巧及时机,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及点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人难以想象的贫困、
12、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以及大量艰苦的研究才获得的成果。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 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样的人实在是伟大的。深入探究揭示主旨探究第八自然段。让学生自己阅读, 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以小组为单位, 抛出问题,全班思考, 争取能够经过讨论后自己解决疑问, 有难度的教师可以点拨引导, 最后评出最有质量的问题和最佳答题小组。预设可能会有如下问题:怎样理解“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答: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资产者派别, 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 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 “毫不在意”,当作蛛
13、丝 “轻轻抹去” ,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人格精神和他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马克思逝世, “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 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答: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不可替代的导师,同时也说明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能给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 是资产者不可抗拒的敌人。马克思有如此大的贡献,他的为人是否专横跋扈?答:不是,他没有“私敌”。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 以 “我”的利害区分敌友, 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没有这样的敌人, 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14、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 “许多敌人” 。这些以自主提问的形式开展教学,这一段的探究思考同样具有挑战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这样的模式对学生及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在这样形式的逐步引导下, 一方面学生的探索热情进一步高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些问题同时激发他们对于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 这样的思考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 高度赞
15、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 大公无私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布置作业1、阅读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文2 假设自己来到马克思的墓前,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 联系中国现实,谈谈自己对马克思的思考。完成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及增加阅读量是现今语文教学当务之急, 而根据课文内容介绍相关的文章是一项有效手段。同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他们通过这种形式开拓视野、增加累积。思路点拨还可以进行比较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 理解、 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 来进行比较
16、阅读。两篇文章均为葬词,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均对逝者的历史贡献与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 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在表达方式上也极为相近,都在记叙的基础上,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的不同, 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 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而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
17、风格。在作比较阅读时, 应注意体会两篇文章语言的异同之处。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几个片断来作一下比较阅读练习。练习:阅读甲、乙两文的语段,回答以下问题。甲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八、九段。乙文,巴尔扎克葬词(1) 各位先生, 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
18、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 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3)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1. 面对逝者,
19、人们感到悲痛,甲文通过_这句话表达人们对马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思的悼念与敬仰, 乙文通过 _这句话表达对巴尔扎克的尊敬与悼念。甲文用的是 _句式,其语言特点是_;乙文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语言特点是 _ 。参考答案:1. 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乙文选段(2)的第二句。双重否定。准确严密。比喻。诚挚富于文采。练习举隅试着给一百年后的自己写一篇悼词。附录
20、1 马克思生平:马克思 1818 年 5 月 5 日生于普鲁士 (德国) 。他 25 岁时迁居法国巴黎。在大学里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 大学毕业后, 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他与恩格斯一起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直到1883 年 3 月 14 日他因病逝世。马克思曾先后四次遭到一些国家反动政府的驱逐。他生活贫困。 最穷困的时候连吃的都没有。面包房、肉铺、房东都来讨债,连夫人的围巾、家里的家具、自己穿的上衣都拿去典当了,为此他无法上街。有时想寄稿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马克思很爱他的孩子。可两个儿子一个养到八岁,一个二岁,都因贫病无钱医治而死。他的小女儿,得了重病,不到11 个
21、月就死了,那是1852 年的复活节,马克思刚写好一本小册子。小女孩死后只能放到家中,后得到一法国流亡者次助的二英镑钱,才付清了棺材钱。他家分别在1850 年、1852 年、1857 年连续死了四个孩子,只存活了三个女儿。马克思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仍然顽强的斗争,勤奋的工作。比如他写资本论一书,就花了他整整40 年时间,为了写资本论,他和做过的摘记的书就有 1500 种以上。 资本论的稿酬远远抵不上他写这部巨著时的所花的烟钱。马克思说,他为此献出了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了一篇有关选择职业的文章,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
22、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附录 2 本文是马克思十七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马克思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 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能有这样的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
23、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 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
24、们认为是灵感的东西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
25、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
26、察, 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
27、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 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 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
28、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
29、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 选择一种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 (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 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但总是最可
30、取的职业。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的糟糕!那些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
31、行为不可动摇。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
32、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 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导读 本文是马克思十七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毕业论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见解和许多哲理性的语句都深入实际,给人启迪, 时隔一个多世纪,本文仍对广大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马
33、克思从小在家庭和学校就受到了人道主义、理性主义和圣西门学说等启蒙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使他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拥护进步政治与反对反动势力的正确立场, 并树立起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理想和崇高精神。他在中学毕业时所写的这篇德语作文虽然写得还比较的雅克统,却已经表现了这位17 岁的年轻人对自己未来所作的最初选择的严肃考虑。少年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给自己的责任,他已经认识到个人职业选择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指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34、12 页 - - - - - - - - - - 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一指针和选择使马克思从精神上和方向上决定了他自己的一生。他极其认真负责地使用了一个人所可能有的最尊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附录 3 教案举例一教学目标 : (!)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激发对马克思崇高人格的敬仰。(2) 、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逻辑性,体会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 、悼词的文体特点,修辞、单句、复句等语法知识。教学重点: 理清各段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马克思逝世情景及时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总论。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长句的作用与表达效果。教法设想:本着启发诱导的原则,以剖析结构、理清思路
35、的方式,把握全文逻辑关系;以理解关键词、解剖长句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感情丰富、 复杂、 细腻。 崇高卑劣、生老病死,激发了人类强烈的情感。同时, 人们也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价值判断, 悼词就是人们表达哀悼的方式之一,而对于一个时代巨人的离去,这种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二、简介背景,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这篇悼词是谁在何时何地发表的?(2) 教师作完整介绍:1883 年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在伦敦去世;3 月 17 日,在伦敦海持公墓举行了葬仪, 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发表了这
36、篇著名的悼词。三、简介悼词的文体知识( 出示投影 ) :开头:介绍逝世时间、 地点、情景等悼词 ( 对逝者表示哀悼的话) 主体:叙述逝者经历. 产要成就、贡献结尾:表达哀悼, 对生者提出希望要求四、范读全文,理清全文各段逻辑关系:(1) 要求学生根据悼词的特点,找出本文结构的三个部分,概述大意。(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不幸逝世 (第 1 段) ;贡献地位 ( 第 2 至 8 段) ;深远影响 ( 第 9 段) (3) 在(1) 、(2) 步的基础上,深入解析全文的逻辑关系:全文 9 段间的逻辑关系如下(以图示法标明) 科学理论贡献总说分说总说:表达崇敬悼念革命实践贡献五、分析课文:、第一
37、段: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1) 、指名朗读本段;学生思考:这一段介绍些什么?( 逝世时间“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逝世地点- “安乐椅”;逝世情景-“睡着了” ) (2) 、讨论以下问题,将分析导向深入:1、为何将时间交代得如此具体?( 表明这一事件影响巨大,值得纪念。) 2、地点的交代有无深意?( 教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 如有,是何深意?3、不就“死了”,而说“睡着了”,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间包含着什么
38、样的思想感情? ( “讳饰的修辞方法;含蓄委婉,痛惜崇敬) (3) 、小结该段:本段以记叙的方式,叙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情景, 虽是悼词的通用开头,但文字简练、准确,蕴含着无限的哀悼和敬仰。、第二段:(!) 、教师范读,注意突出“对于对于”、“损失”、“空白”这几个关键词语。(2) 、讨论分析:“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1、指名缩句,找出主干。( 逝世是损失 ) 2、出示投投影,明确各具体成分。( 这个人的逝世, 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 , 对于历史科学 , 都是( 不可估量的 )损失。3、抓住关键词,深入分析:1、“损失”、“空白”
39、,说明马克思贡献巨大,无可企及;2、两个“对于”,分列贡献的两个方面:革命实践、科学理论。(4) 小结该段:这一段指出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损失,从侧面论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历史地位。这一段是全文总纲。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悼词的文体特点,初步理清了文章各段间的逻辑关系; 在第一、 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关键词语,修辞方法、 长句的分析,详细了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情景,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总述。马克思那种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人格给我们树立了楷模;文中那哀悼痛惜,无限崇敬之情,也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七、布置作业:(1) 课内练习 ( 出示投影 ) 1
40、、巩固训练:填空。2、延伸训练:习作片断练习,写一段话,学习本文第二段的格式,突出一个中心意思。(2) 课外作业:1、预习下文,看第二部分的分说各说了哪些成就贡献?2、第三段是由一个长句子构成的,是单句还是复句?尝试分析。附、板书设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时间: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值得纪念)不幸逝世地点:安乐椅(鞠躬尽瘁)情景:睡着了 ( 讳饰 ) (痛惜崇敬)损失革命实践贡献地
41、位:(深远影响)空白科学理论教案举例二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一、导入新课1背景介绍1883 年 3 月 14 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 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 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 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2简介悼词的特点悼词,在结构上一般分三部分:开头 (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
42、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二、整体感知课文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 评价 - 悼念,按一般的常规,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三、理清文章的结构1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 1)悼念交代伟人的逝世悲痛第二部分( 2 7)评价评说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的伟大贡献敬仰第三部分 ( 8 9)悼念颂扬马克思品质的崇高敌人的忌恨、人民的爱戴怀念2找出文章的关键句。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
43、的贡献。本文主要是颂扬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依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四、揣摩语言,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1齐读这一小节,明确本小节的表达的主要情感悲痛。2找出关键的词句揣摩感情明确:A“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B“停止思想了”思想家停止思想,表现了痛惜之情。避讳手法(不能说出或不愿说出时用此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情感。C“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44、安静”指很安祥。“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睡着了”又是避讳的手法。五、依照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找出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进行分析。A“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即使也。但是” 先是假设,后是转折,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的贡献的高度赞扬。B“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远不是”说明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更大。C“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满腔热忱”、 “坚忍不拔”表现了马克思伟大的革命情操;“卓有成效”表现了马克思辉煌的革命成果。D“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这是从反面立意,歌颂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六、总结本文在表达情感上的特点: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 沉痛却不压抑, 激励人,鼓舞人。而这样的情感效果,主要得益于本文准确而又富于感情的语言。八、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体会情感。2、完成课课练。附:板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悼念叙述( 1)悲痛理论科学家评价评说( 2 7)敬仰实践思想家怀念颂扬( 8、 9)敌人忌恨、人民爱戴怀念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