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笔记资料(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保健学笔记资料(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体育保健学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科学。2.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3.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称为营养素。4.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6.能量指的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能。7.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最基本
2、活动的代谢状态,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需要。8.运动性脱水是指人们由于运动而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钠离子)丢失过多的现象。9.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人体各组织器官,各部分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一个量的渐变过程。发育是指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不断分化,形态逐渐完善,机能逐渐成熟,其中包括心理及智力方面的改变,亦即一个质的渐变过程。10.头尾发展规律,即胎儿从一个特大的头颅(约占身体的1/2),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成为一个身体各部分都较均匀的婴儿。11.“向心率”的生长发育程序,即下肢发育领先于上肢,四肢发育领先于躯干,长度的发育
3、领先于围度、宽度、身高的发育领先于体重。12.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生长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是决定人的一生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刻。13.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14.运动员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和比赛,由于骤然中断训练,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功能紊乱,身体出现各种异常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停训综合症”。15.体格检查是运用眼、手、耳、鼻等器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人体进行体检的基本方法。16.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
4、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17.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18.兴奋剂定义:将任何形式药物或非正常量的生理物质,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摄入体内以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即称为使用兴奋剂。19.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20非创伤性的病症对训练练习安排不适应造成身体代谢紊乱,称为运动性病症。21.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22.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
5、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23.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种性血尿,虽经详细检查但找不到其他原因。24.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位特点的疾病。25.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引起的热射病称日射病。26.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1)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2)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口与体表相通。27.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自创口流出。处
6、理原则是及时止血和处理伤口,预防感染,先止血然后再处理伤口。有擦伤、切割伤、刺伤和撕裂伤。28.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多见。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肌肉肌腱拉伤、关节韧带扭伤、滑囊炎、肌腱腱鞘炎等。29.急救是指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其目的是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损伤、防止伤口污染、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30.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肺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
7、主搏动。31.阿是穴:指在机体中3出现压痛点,也作为穴位,因无固定位置,所以称为阿是穴。32.穴位按摩:是针对穴位用点、揉、按压、推等多种方法的刺激,引起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或温热感觉。33.青年性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女性16岁以后,男性18岁以后,有些人可以出现高血压状况,称为青年性高血压。特点是收缩压升高。34.拔罐疗法俗称拔火罐:它是以杯罐为工具,利用火的燃烧排除罐内的空气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上来治疗疾病的方法。35.冷冻食疗: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治疗伤病的方法。36.温热疗法:应用比人体温度高的物理因子刺激治疗伤病的方法。37.软组织挫伤是: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
8、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38.肌肉拉伤: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39.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推动。40.擦法: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或全掌、掌根附着在身体一定部位,进行直线往返移动,41.按法:手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按压在被按摩部位或穴位上。42.点法:以指端为着力点,断续的点按于穴位或特定部位,使治疗点产生较强的酸痛感。43.叩法:以臂力带动腕关节活动,而使两手在治疗部位做轻快而有节奏的弹打。44.抖法: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远端,微用力作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使振动波沿肢体远
9、端的肌肉关节呈波浪式地传向肢体近端,从而使关节有松动感。45.运动按摩: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利用专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和防治运动性伤病的一种自然物理疗法。46.运动应激综合症: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的或病理现象。1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室内体育建筑一般坐北朝南、或向东南、西南,使长轴尽量与赤道平行。室外运动场最好是正南北方向,与子午线平行,避免阳光直射。采光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采光系数是窗户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标准是1:31:5。田径场的跑道应平整结实,富有弹性,无浮土,防积水;应有100米以上的直线跑道。跳
10、跃场地应避免阳光垂直照射;踏跳板与地面平齐。投掷区要有护栏。游泳馆:1.8米以上的为深水区,跳水区深度3米以上;水质标准为pH7.28.0,含氯不低于0.3mg/L,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L;水的透明度是一个直径约为10厘米中间有5厘米直径呈黑色的圆盘放在水底在岸上能看见;水的温度为1825,室温为2425;换水方式有全换水式、流水式、循环式。球场场地平坦结实有弹性,多为塑胶、三合土地面。游泳池水流不超过0.5m/s,水深在11.8米。2.脱水后运动补液的原则:预防性补充的原则、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补液总量不超过800ml/h。3.生长发育的突增期:第一次是由胎儿时
11、期开始到出生后的第一年内是人生中最快的阶段、第二次一般在1012岁开始。4.糖、脂肪、蛋白质每克供给人体的能量分别为16.7kJ、37.6kJ、16.7kJ。供能比例为糖占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15%。5.青少儿身体发育的形态发育具有年龄的阶段性特征:匀速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出现两次交叉现象,男女身高第一次交叉在910岁,第二次交叉在1213岁,体重比身高晚一年1011、1314)。6.儿童少年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运动系统:骨骼易发生弯曲或变形;肌肉力量性小;力量性差易疲劳。心脏血管系统:心脏收缩力量较弱;心率快心输出量少;血压低。呼吸
12、系统:肺活量小;负氧债能力差。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兴奋占优势;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第二号系统的活动尚在发展;大脑皮层易疲劳;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开始下降。7.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视诊、触诊(浅触诊法、深触诊法)、叩诊(间接、直接叩诊法)听诊。内容:一版史、运动史、体表检查、一般临床物理检查、形态测量(脊柱侧弯类型:C、S型;胸廓形状:正常胸、扁平胸、桶状胸、鸡胸、漏斗胸、不对称胸;腿型:正常腿、O、X型腿)、功能检查、化验检查、身体素质测试、特殊检查。形式:初查、复查、补充检查。8.心脏收缩杂音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杂音以左房室(心尖部)、肺动脉瓣区多见。9.台阶试验:哈弗指数是
13、运动时间(s)*100/2*3次30s脉搏数之和。联合机能实验:30s20次蹲起测3分钟,15s原地快跑测4分钟,3分钟原地跑测5分钟。10.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又称身体疲劳或肌肉疲劳,心理疲劳又称主观疲劳或精神疲劳。按整体和局部分为:整体疲劳、局部疲劳。按运动方式分为:快速疲劳、耐力疲劳。运动性疲劳的表现:神经、肌肉、内脏疲劳。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主观感觉、客观检查、运动者经验等。11.健康分组的依据: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功能状况、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12.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的主要活动时间。13.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脉搏
14、、血压、心功指数、蛋白尿、血红蛋白、心电图、最大吸氧量、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14.被国际奥委会列入禁止使用的兴奋剂有5大类:刺激类(50种)、麻醉镇痛类(8)、合成类固醇(36)、利尿剂(16)、激素。15.运动型病症:过度训练、运动应激综合症、晕厥、运动员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红蛋白尿、运动性中暑、冻伤、运动性脱水、运动性猝死等。16.与运动有关的腹痛:运动性腹痛(肝淤血、呼吸机痉挛、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腹腔内疾病、腹腔外疾病。17.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18.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时止血和处理创口,预防感染,先止血然后处理伤口。19.出血
15、的分类: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按受伤血管不同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20.止血的方法:冷敷法(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橡皮、气性、布制)。21.骨折的原因:直接暴力、传达暴力、牵拉暴力、积累性暴力。1.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方法:指数法(生理负担指数=体育课平均脉率/课前安静脉率)百分法。2.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的主要活动时间。3.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方法是填写运动损伤登记卡。4.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切割伤,刺伤,撕裂伤。5.急救包扎的方法: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法、
16、螺旋形包扎法、转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手部包扎法、头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大悬臂带、小悬臂带)。6.骨折的急救原则:防止休克,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包扎伤口。7.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复苏初期最主要的急救措施。8.治疗运动损伤的常用方剂中的1号新药用于损伤初期,2号新药用于损伤中期。9.拔罐的方法有点火法(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10.冷冻疗法有冷敷法、蒸发冷冻法。温热疗法有热疗法、石蜡疗法,红外线疗法。11.单纯性挫伤的处理分为三个时期:限制活动期、恢复活动期、功能恢复期。12.按摩油离心和向心两种方法。离心从躯干或肢体的近侧端
17、相远侧方向按摩,可加速血液循环;向心则相反,可消肿、散瘀。13.缓慢轻柔而有节奏的手法,反复刺激对神经有镇静止痛的作用,急速沉重的手法对神经有兴奋的作用。14.常用按摩手法有按摩类手法:推法(指、掌、拳、肘)。擦法:(掌、大小鱼际)。摩法:(指、掌),抹法(按压类手法:按法(掌、指),点法:(拇指,食指)、掐法。揉搓类手法:揉法(掌跟、平掌、大小鱼际)、揉捏法(单、双手)、滚法、搓法。提掌类手法:拿法、弹筋法、捏脊法。叩击类:叩法(指、掌、拳)、击法(拳、掌侧、指尖),锤法(侧拳、仰拳、掌跟)。动摇关节:抖法(肌肉、肢体)运拉法(伸拉法)。15.锤法要求要:准(对准治疗点),狠(用力足够)、稳
18、(锤下去要稳住)、实(发出闷实声音)四个字。16.取穴方法:解剖标志取穴法、指量法。17.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主治:头痛、头晕、昏迷。印堂:两眉内侧端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失眠鼻炎。 人中:人中沟的1/3与下2/3的交界处。主治:昏迷急性腰扭伤。 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之间的中点向外1寸的凹陷处。主治:头痛,感冒。 大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发热,颈痛、中暑。 曲池:主治肘痛、肩臂痛、上肢关节痛。 内关:腕掌侧横纹正中直上2寸处。主治:昏迷、手指痛、胸、胃痛、 外关:腕、臂、指痛、头痛。 合谷:上肢痛、牙痛、头面痛。委中:腘窝横纹中点。主治:腰腿病、膝痛。 膝眼:治
19、膝痛。 足三里:治下腹痛、膝痛、有强壮作用。简答一、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催化和调节作用,承担氧运输、提高抵抗力。(3)氧化供能,每克蛋白质分解产生17.19kL(4.1 kcal)能量。 2.来源:畜、禽、鱼肉含蛋白质15%20%,奶1.3%3.0%,蛋11%14%,干豆类20%35%,硬果类如花生、核桃、莲子含15%20%,谷类8%10%。 3.摄入量:成人占总热量的10%12%,少年占总热量的12%14%。二、1.脂肪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1g脂肪在体内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37.6 kj(9 kcal)的能量。
20、(2).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如:构成细胞的类脂层。(3).维持体温和保护心脏:( )。(4).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5).增加饱腹感。2.脂肪的供给量:膳食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3.脂肪的来源: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三、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1g碳水化合物可产生16.7 kj(4 kcal)的能量。优点是容易消化吸收;分解氧化快;耗氧少;在有氧无氧下都能分解供能。(2)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脂肪代谢过程中必须有碳水化合物存在才能完全氧化而
21、不产生酮体。(5)糖元有保肝解毒的作用。2.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膳食中由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以占摄入量总能量60%70%为宜。3.碳水化合物的来源:谷类、薯类、豆类富含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四、维生素的特点:自身不能合成;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生理组织,但不供能;需要量少,但人体中不能缺乏;它改善和提高人的运动、免疫能力。五、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的视觉,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和骨骼的发育,增加机体抗感染的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恶变,从而有防癌作用。2.食物来源:动物的肝、鱼肝油、奶类、蛋类、及鱼卵是Va的最好来源。3.供给量:一般人为1毫克
22、。六、1.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调节钙和磷代谢,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构成健全的骨骼与牙齿。2.食物来源:鱼肝油、动物肝脏和蛋黄。3.供给量:成年人每日供应5 ug,孕妇、乳母、儿童与青少年及老年人均为10 ug,七、1.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V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从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作用,还与性器官和胚胎发育有关。2.食物来源:各种植物油、谷物的胚芽、许多绿色植物、肉、奶油、奶、蛋等都是Ve良好来源。3.供给量:儿童为38 mg,少年与成年人为10 mg,孕妇、乳母与老人为12 mg。八、1.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能量
23、代谢和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电位;促进体内胶原合成;促进铁的吸收;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伤口愈合;防癌和抗癌作用;大量Vc还可促进心机利用葡萄糖和心肌糖原的合成。2.食物来源:V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3.供给量:从出生至12岁依年龄不同为3050 mg,其他年龄皆为60 mg,孕妇80 mg,乳母100 mg。九、1.水的生理功能:(1)水是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必不可少的介质。(2)水是体内吸收、运输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最重要的载体。(3)维持正常体温。(4)润滑功能。2.摄入量:正常成人每日约需水2500 ml。3.来源:(1)饮水。(2)食物水。(3)代谢水。十1.膳食纤维的主
24、要生理功能:(1)预防便秘。(2)控制体重,防止肥胖。(3)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2.供给量:每人每日30g作为供给量标准。3.来源:粗粮干豆类及各种蔬菜,水果都富含膳食纤维。十一、运动与补糖:(1)补糖的意义:运动前补糖课可增加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还可增加血糖的来源。运动中补糖能提高血糖水平,减少肌糖原消耗,延长耐力时间。运动后补糖促进肌糖原合成,有利于疲劳恢复。(2)补糖的方法:运动前补糖有两种,一是在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前数日,将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增加到60%70%。二是在运动前14h补糖15g/kg。运动中补糖:一般采取液体糖,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隔3060min补充一次,
25、补糖量一般不低于60g/h。运动后补糖:原则是补糖越早越好。十二、比赛前期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1)膳食中能量摄入量应适应于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减少。(2)食物多样化,食物色香味美,营养平衡,含有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3)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等酸性食物的摄入。(4)增加碱储备。(5)纠正体内维生素的缺乏。(6)赛前补糖和糖负荷技术。(7)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十三、补赛当日前一餐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1)赛前一餐的食物体积要小,重量要轻,能提供2.094.18MJ(5001000 cal)的能量。(2)赛前一餐在比赛开始的3个小时以前完成。(3)比赛当日不宜换食新的食物或改变习惯的饮食时间。(4
26、)大量出汗的比赛项目及在高温环境下比赛时,应在赛前补液500700 ml。(5)赛前不宜服用咖啡或浓茶。(6)耐力性项目比赛应进行赛前补糖,补糖量应控制在每小时50g左右。十四、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一)根据体育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培养他们养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2)应注意身体的各部分全面锻炼,尤其是对侧肢体的锻炼。(3)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同时要避免过多的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4)不宜过早的从事力量性练习,可采取一些阻抗力较轻的负重练习来发展肌肉练习。(6)宜进行柔韧性练习,不做静力性联系。(二).根据心血管系统、
27、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1)运动负荷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强度可以稍大一些,但不应要求过高,过急,密度要小一些,间歇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不能做力量耐力的过多练习。(2)避免做过多的屏气运动。(3)根据动作的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逐步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三)根据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1)可穿插一些游戏和小型比赛等。(2)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手段。(3)不宜要求他们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要简单化。(4)平衡能力稳定能力高的动作少做,加强防伤观念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四)个别对待。十五、女子的一般体育生要求:(1)中学体育课应男女分班(组)进行教学。(2)女生心血管、呼吸系
28、统机能较差,运动负荷比男生要相对地安排的小一些。(3)做垂悬、支撑及大幅度摆动动作,注意循环渐进,并给予必要的保护。(4)适宜进行平衡木及艺术体操等项目活动。(5)不宜作过多的从高处跳下的练习,地面不可过硬。(6)注意引导和启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十六、月经期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应注意:(1)月经期间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适当减少,活动时间不宜过长。(2)月经期间除应注意经期一般卫生外还不宜游泳。(3)月经期间,应避免做剧烈的、大强度的或震动大的跑跳动作以及使腹内压明显增高的屏气和静力性动作。(4)对月经紊乱以及痛经和患有内生殖器炎症的女生,月经期应暂停体育活动。(5)对于身体健康、月经
29、正常、平日又有一定训练水平的女少年运动员,月经期间可以安排一定量的运动训练。十七、中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1)锻炼前必须进行严格体格检查。(2)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度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中年人切记突然剧烈运动,锻炼应选择人少、宁静、空气清新的环境。(3)加强医务监督工作,防止过劳或意外损伤。(4)定期进行全面身体健康检查。十八、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一)、劳逸结合。1.放松活动。(1)慢跑和呼吸体操。(2)肌肉韧带拉伸等放松练习。2.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二)、物理措施。1、温疗浴、桑拿浴。2、按摩。3.吸氧和负离子吸收。(三)、营养补充。(四)、中草药。(五)、合理安排运
30、动训练量和训练结构。十九、健康分组的组别:1.基本组。(1)条件:凡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者,或者是身体发育和健康有轻微异常,而功能检查良好,且有一定锻炼基础者,可参加基本组。(2)要求:此组的学生应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2.准备租。(1)条件:凡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功能状况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可编入准备租。(2)要求:次组学生可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应放慢,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少,不宜参加运动训练和激烈的运动竞赛。3.医疗体育组。(1)条: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者(如病残者等),虽然参加文化学习,但不能按体
31、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活动者,编入此组。(2)要求:不能按正常的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和锻炼,而必须按医疗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医疗体育活动。二十、自我监督: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方面。1、主观感觉。(1)精神状态。(2)运动心情。(3)不良感觉。(4)睡眠。(5)食欲。(6)排汗量。2、客观检查。(1)脉搏。(2)体重。(3)运动成绩。二十一、禁用兴奋剂的手段及检查措施:1、现国际奥委会规定禁用的手段是:(1)血液兴奋剂。(2)药理学、化学和物理学的手段;导管插入术;尿掺尿;口服与禁用药类似的药品;有男运动员通过外科手术去冒充女运动员的;也有游泳运动员用肛门充气法来提高运动成绩的。二十二
32、、服用兴奋剂的危害:刺激剂药物会降低运动员的判断力,从而导致运动损伤及伤害人的事故。如:“苯丙胺”在大运动负荷情况下会导致死亡。大量服用精神刺激剂,可因血液加速流动二导致血压升高、头痛、心率增高、心律紊乱、焦虑和震颤。少量麻醉剂药物有神经兴奋作用,重量可阵痛,大量使用则可导致中毒,长期服用导致成瘾。合成类固醇对于男子会缩小睾丸体积和减少精子生成。对于女子使用者来说,会导致男性化特征出现,乳房组织消失,月经减退。少年儿童使用者将使发育受阻。二十三、过度训练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训练安排不合理。(2)训练方法单调、枯燥无味。(3)生活规律破坏。(4)在运动员身上机能不良的情况下参加紧
33、张的训练和比赛(5)饮食营养不合理。(6)各种心理因素。二十四、运动应激综合症其主要原因:1、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较少。2、患病而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训练运动和比赛。3、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参加剧烈运动时也可发生过度紧张,严重时可导致猝死。4、高水平运动员受到精神刺激可发生。5、饭后不久就参加剧烈比赛或运动训练则会产生过度紧张。二十五、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1、思想上不够重视。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3、技术动作错误。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6、组织方法不当。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8、场地设备的缺陷。9、不良气象的影响。二十六、损伤的潜在原
34、因: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2.身体的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二十七、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1、加强思想教育。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认真做好准备工作。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二十八、做好准备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应依据正式活动的内容、个人身体机能状况、当时的气象三方面因素而定。2、一般的准备活动要做的充分,专项准备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与后面的正式活动要有有机的联系。3、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加大活动的比重。4、有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做时要谨慎,不可操之过急,动作要和缓,幅度,力度,速度要循环渐进。5、在训练专
35、项时,应补充做准备活动。6、在运动中间歇时间较长时,也应在运动前再次做好准备活动。二十九、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一)、急性损伤。1、早期。早期是指伤后2448h内,该期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方法: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2、中期。中期是指损伤发生在2428h以后。该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等,可以选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3、晚期。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
36、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地熏洗等。(二)、慢性损伤。主要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理地安排局部负担量。治疗方法与急性损伤的中、后期大致相同。30.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答:(1)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3)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匀称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31.运动性疲劳的原因。答:(1)能量耗竭说: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耗竭而得不到及时补充。(2)代谢产物堆积。(3)自由基的增多。(4)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5)疲劳链的影响。(6)中枢神经递质失衡。(7)大脑皮层保持性抑制的发展。(8)突变现
37、象。32.早操课间操的主要任务和作用。答:早操可迅速消除大脑皮质因一夜睡眠而形成的抑制,活跃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振奋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和机体的工作能力。课间操是通过身体锻炼这一积极性休息方式,帮助学生清除疲劳,防止长时间坐势导致的身体畸形发育,激发学生情绪,提高学习效率。33.休克急救。答:安静休息、保暖和防暑、饮水、保持呼吸道通畅、镇静与止痛、包扎和固定、止血、针刺疗法。34.心肺复苏的初步急救。答:判断病人有无呼吸,若无呼吸,呼救;放好体位(手托顶部,另一手抓身体,使整体反转)打开气道(头后仰,抬下颔);判断有无呼吸,进行口对口吹起;检查、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若无搏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再判
38、断呼吸。35.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答:(1)病人取仰卧位,使其头尽量后仰。(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36.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答:使伤病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但绝不能用力过猛过大,以能使胸骨与其相连肋骨下降34厘米为宜,接着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按压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成人为80100
39、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按压必须持之以恒,直到有效的心跳恢复为止。37.软组织挫伤的有关内容:(1)损伤机制:运动中互相冲撞,被踢打或身体某部位碰撞在器械上。(2)单纯性挫伤的症状:有明显受伤史;疼痛;肿胀;压痛;出现功能障碍。(3)单纯性挫伤的处理:在限制活动期,伤后立即制动,然后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在恢复活动期,伤后2448小时后,可拆除包扎进行按摩、热敷和理疗,主动锻炼;在功能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抗阻练习和非对抗性的活动。38.肌肉拉伤的有关内容:(1)损伤机制: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2)症状:有明显的受伤史;疼痛、肿胀、压痛、肌肉抗阻力试验。(3)处理:立
40、即冷敷,加压包扎或外敷新伤药,24小时后按摩,理疗等。(4)预防: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运动负荷要适应;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39.按摩的要求:答:位置:与患者所处的距离和方向要正确。身法:自然站立,躯干不弯曲,性弓箭步。步法: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腿伸直。手法:沉肩坠肘,掌虚指实,放松。功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用力:发力在脚,用力在腰,促动肩臂,力贯指端。1.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答:1.赛前医务监督:(1)赛前体格检查的重点是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2)赛前组织管理包括每位运动员每天比赛项目不能过多,各比赛之间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3)做好赛前准备活动。2.
41、赛中医务监督:应建立赛期临场医疗急救站,对比赛中出现的常见病做好观察和处理,严重的紧急处理后送医院急救;还要做好饮料供应。3.赛后医务监督:(1)赛后体格检查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2)消除赛后疲劳,注意补充营养。2.昏厥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答: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重力性休克;胸内和肺内压增加;直立性血压过低;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心源性昏厥;运动员中暑昏厥。3.运动中腹痛的原因及治疗。答:原因: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情况不佳、劳累、精神紧张;运动式呼吸节奏不好,速度突然加的过快,运动前食量过多或在饥饿的状态下参加剧烈的训练或比赛。治疗:(1)对因腹内或腹外疾病所致的腹痛,主要依据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2)对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的腹痛运动员,首先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的技术、战术训练。(3)运动中出现腹痛后,可适当减慢速度,并作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的节奏;必要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