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_关雎》的教学解读.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14534994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_关雎》的教学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_关雎》的教学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_关雎》的教学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_关雎》的教学解读.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文本误读:止于不当止之处对关雎文本的误读,主要发生在对内容的误解上。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辨识误读的开始。答案一:写爱情。这个答案,从一般社会消遣性解读来说,也就可以了。作为一般社会性读者,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往更深处探究。读一读,打发一下空余时间,也就可以了。而文艺研究式解读和语文教学解读,都不应该止步于此。答案二:写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这个答案,是对前一答案的具体化。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说:“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诗经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年)和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

2、社,1995 年)中对该诗的解读鉴赏文章也大体持此种观点。当严肃的教师教学用书和权威的鉴赏辞典都止步于此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大遗憾。真正的文艺研究式解读和语文教学解读不得不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关雎为什么居于诗经之首?我们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就要与诗经打个照面,首先的首先就是与作为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关雎相遇。那它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孔子在编定时将其放到“第一”的位置?并且,我们不得不注意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做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只有关雎一篇。难道就因为它写的是爱情,写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如果仅仅是这一点,恐怕关雎不足以位列诗经之首吧。二

3、、教学尴尬:没什么可讲,不便于讲作为一个文学经典,关雎在语文教学中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位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语文教师讲述了她的故事:在教授关雎这一课时,我一般只是让学生们多读几遍,熟悉字词,然后背诵一下就结束了。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一课没有什么内容可讲,无非就是一个年代离我们很遥远的爱情故事,而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我也不愿多提及“爱情”这方面的内容,怕引发学生过多的想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这位老师很真诚地给我们讲述了

4、关雎的教学命运。而这也是不少语文教师面临的教学尴尬:第一,一个经典的文学文本,却没有什么“可讲”的;第二,美好的爱情,不便于给初中学生讲。关于第二点,曾经有个担任班主任的数学教师与语文任课教师开玩笑:“我们班主任辛辛苦苦地给学生讲不要早恋,你们语文教师却一篇又一篇地教爱情诗,你叫我的班主任工作怎么做嘛?”玩笑中的尴尬,却也有语文教学的份。这里的尴尬,源于没有读懂关雎这个文本:一方面被教师教学用书、网络参考资料所束缚,没有直接面对文本本身;另一方面缺少走进文本的真功夫。其实,走进初中语文教材的关雎,自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不是一般地、简单地“让学生去恋爱”,而是教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怎样的人值

5、得你去爱,怎样获取恋爱的资格”。这就是这个诗歌文本“风天下”的教化之功在当代学校教育中之所在。关雎真有这样大的魅力?三、追根溯源:孔子眼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雎?孔子眼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雎?这个问题,我们己无法问孔子,但可根据相关文献推知。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据此看来,古诗原来本有3000 多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选了其中305 篇,编纂成诗经。这样看来,关雎能被编入诗经不在于他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在于他写了一个符合孔子“礼义”标准的爱情故事。它能居于诗经之首,则表明他最符合孔子“礼义”标准。遗憾的是,孔子没有直接解读这首诗。他只是说:“关

6、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所幸的是,汉代大儒毛亨、毛苌潜心研究诗经,著有毛诗序,比较贴切地把握了孔子的编纂意图。毛诗序认为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天下”,就是教化天下。这也正是孔子将其措于“首位”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阐明夫妇之德,既适用于普通老百姓(“乡人”),也适用于统治阶层(“邦国”)。古代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很深刻的道理。首先,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家庭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其次,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特别是男女之欲。“饮食男女,

7、人之大欲存焉”(札记礼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运),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一般来说比较简单,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子罕)所以一切欲望的克制、一切人伦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在孔子看来,关雎以诗歌的方式为男男女女树立了一个标准:“君子”的内涵是什么?“淑女”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说,关雎是对“君子”“

8、淑女”内涵的诗化解释、诗化表达。因此,答案就在诗歌文本中。四、教学解读: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1文本教学解读:“向内看”!这就又要回到文本本身了。文本教学解读的一个原则就是“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要尽可能少地调动外部资源,尽可能在文本内部找答案。“向内看”还是“向外看”是区分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水准的重要分水岭。“向内看”应成为今后教师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的基本认识。“向内看”,我们会看到一个与既有结论不一样的、立体而丰满的关雎,会看到一个更贴近孔子编纂意图的关雎。简单来说,关雎一诗,其实就是通过诗歌的方式阐释“君子”与“淑女”的内涵的。孔子将其编在诗经> 之首,意在通过它为男男女女树立

9、一个爱情世界的标准,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在诗一般的理想境界中,什么样的女子可称为“淑女”,而值得你去追;什么样的男子可称为“君子”,而值得你托付终身。2“向内看”的方法:关键词演绎法走进这个文本,我们需要运用的真功夫是“关键词演绎法”,其他方法间而用之。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文本解读的“支点”,确定的依据是:(1) 出现的频率;(2) 出现的位置;(3) 与解读目的的关联性。在实际确定时,常常综合运用。由于文学文本的含义比较丰富,对于同一文本,可以选出不同的关键词,因此,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威廉燕卜逊将其称之为“未锁定的关键词”。一般说来,动词和形容词是选择关键词

10、时需要重点考虑的。特别是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同一位置出现的、与解读目的紧密相关的动词、形容词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关键词。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对关键词做细致的严密的纵深分析,以揭示其具有的而被常人所忽视的、深层次的、丰富而又意味深长的含义。尤其不要忽视把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整体解读。第三步,以关键词为中心,分析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这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步,意在对文本的全面把握。这三个步骤,紧密相连。运用到关雎一诗中,简单地说,

11、就是抓取描写人物(淑女、君子)的关键词语,理清其间的意脉,从而分析人性形象。3关雎教学解读:“关键词演绎法”的运用第一轮演绎:“淑女”的内涵是什么?首先,诗歌描写“淑女”,用了一个形容词“窈窕”,这是指外表。也就是说“淑女”的第一条标准是外表看来要文静美好(“窈窕”)。在古人眼里,那种看起来风风火火、长相一般的女孩是不能称为“淑女”的。这样看来,在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中,无论古代还是现当代,外表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其次,诗歌描写“淑女”,用了三个动词“流”(捞取)、“采”(摘)、“芼”(挑选)。这三个动词,写的是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她是那样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淑女”的第二条

12、标准一一勤劳。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淑女是在劳动中产生,而不是在吃喝玩乐中产生的。用现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说,好学上进、热爱劳动才能造就淑女,贪玩好耍不能造就淑女。最要紧的是,从诗经所用手法“赋比兴”之“比”来看,“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女子择偶的过程:广泛交往一逐个了解一细心挑选。这一过程,足见该女子对待择偶的态度。这就是“淑女”的第三条标准对待爱情慎重、理智。用现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说,那种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丢一个的女孩,不能称为“淑女”;不随便爱上一个男子的女子,才会不随便丢下一个男子。至此,我们明白了“淑女”的三个特点,或者说三条标准:文静美好,热爱劳动,对待爱情理智、慎重。第

13、二轮演绎:“君子”的内涵是什么?写“君子”的动词也有三个:“求”(追求)、“友”(亲近)、“乐”(使快乐)。这其实也就是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理解到这一点并不难。遗憾的是,不少人也就止步于此,没有再往深处细究。首先,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男子对女子爱很深、求很切,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男子爱慕女子却又求之不得的时候,男子并未放弃,他不是那种爱一阵子就算了,转而追求其他女孩,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除了星星还有月亮”。诗歌中,男子对女子的爱是持续不断、逐渐热烈的,并不轻言放弃的。这就是君子之爱的第一个特点爱得执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14、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其次,执著之爱也不一定是君子之爱。在当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有些男子爱一个女子也确实很执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属于死缠烂打类型,甚至以死相威胁。这种男子,在古代也是会有的。但本诗中的男子,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追到,但是他并未像有些人那样做出过激之事,只是“辗转反侧”。这就是君子之爱的第二个特点爱得尊重。“辗转反侧”刻画出君子向淑女表白爱恋之情后,遭到拒绝时痛苦失眠的情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夜深人静,一个男子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心中

15、思念着他心爱的女子。他时而发出一声叹息,因为心爱的女子拒绝了他的求爱,难免伤感、痛苦,甚至一丝气馁涌上心头。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他想到她微笑的脸庞,想到她柔美的声音,心中便又充满了斗志,她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为了心仪的女子,他苦思冥想,思考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讨她的欢心,才能博得她的芳心。于是,最精彩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方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即弹琴鼓瑟亲近女子、敲钟打鼓让女子高兴。在上古时代,弹琴鼓瑟、敲钟打鼓是高雅之乐事。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对于男子来说堪称“绝招”。那么,男子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拿出这一“绝招”,以求一招制胜呢?从常理来看,男子那么喜欢这一女子,是应

16、该一开始就会拿出绝招的。然而,他却只是简单地“求”,甚至连诗经卫风氓中的的氓那样“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小心计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很可能是男子最开始根本就不会,所以就只有直接去“求”。后来又怎么会弹琴鼓瑟、敲钟打鼓了呢?他是去学习的,为了能追求到自己心爱的女子,他改变了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君子”的第三个特点为爱改变自己。那么,男子是在向哪个方向改变昵?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变得越来越不成样子?从诗句可知,他能够“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是变得越来越有高雅情趣了。这是向好的方向改变,是在提高自己。而提高自己的动力就来自对女子的爱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君子”的第四个特点为爱提高自己。至

17、此,我们明白了“君子”的四个特点,或者说四条标准:爱得执著,爱得尊重,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第三轮演绎:“淑女”的内涵又增加了什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男子的行为改变,其实也是一面镜子,照出“淑女”的形象特点。男子十分喜欢女子,以致在求之不得时“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后来他去学习弹琴鼓瑟、敲钟打鼓这一类高雅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淑女”所具有的另一个特点情趣高雅。一个情趣高雅的女子,当然可以称得上“淑女”了

18、。从当代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说,如果女子喜欢跳舞,那男子就会去学跳舞;如果女子喜欢打麻将,那男子也会去学打麻将;如果女子喜欢上网,那男子也会去学上网。而诗歌中的男子是去学琴瑟、钟鼓之类高雅的事,看来女子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精通的。而这点,男子在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时候就想到了。他想,心爱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品位高雅,必须得提高自身的修养才配得上她。于是他努力地学习琴瑟钟鼓,不久他就能在她的身边弹奏出动听的乐曲,和她一起欢歌起舞综上所述,“淑女”的标准有四文静美好,热爱劳动,情趣高雅,对待爱情理智、慎重;“君子”的标准有四爱得执著,爱得尊重,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当我们的学生多情的少男、怀春

19、的少女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了这些标准后,心中当会泛起什么样的涟漪昵?当他们一遍遍深情地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淑女”“君子”的标准就会深深地刻在心底了。古人“风天下”的愿望,在当下学校语文教育中落到了实处。这样看来,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回避“爱情”,反而可以借助诗歌的魅力引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确对待爱情。让女孩子们明白,只有勤劳、情趣高雅、努力学习,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男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面对爱情,要学会尊重,更要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这样,我们不仅解读了文本,更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爱情的内涵,懂得了自己当下真正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具有永恒价值的“诗教”的魅力。我们凭借的只是诗歌文本本身,而不是其他外在的东西。“米不够,水来凑”是阅读教学的大忌。语文教学中文本教学解读的魅力就在于此,奥妙也在于此。 本文系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教师司201313号)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 (SC13A015)成果之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