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 改革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及重点、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职业中学招收学生的素质也逐渐下降,有的中考成绩200分左右的学生宁愿选择普高,也不选择职高,究其原因一是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是职业学校自身的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均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我们所招收的学生,或意志品质较差,或学习基础较差,或行为习惯较差,或存在一些社会恶习等等,约半数学生来自离异家庭,缺乏家庭、社会的关爱和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何为高素质
2、劳动者?我们认为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走入社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这样,我校的生源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存在较大的反差,这种低进、高出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我们看来,必须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调动内因,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考试失败、家长责备、同学歧视的阴影中走出来,教他们如何做人,重新激发他们的成才欲望和斗志,树立坚定的信心。由于现在多数学校仍然沿用的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重要手
3、段,班级建设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水平。 目前,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沿用普通高中的班级管理模式,由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方式、途径和评价不尽相同,因此班级管理模式也应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学生实际有所创新。去年,我校电子部率先在班级管理及实作课中引入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对职能机构的设置、运作方式和评价手段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创新,将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及管理方式引入班级管理和实作课之中,有厂长、车间主任、线长、技术员等,有上岗、下岗,有模拟工资、奖金、罚款,有制度、有权利、义务等等。由于实施效果较好,从
4、今年起在全校全面开展班级管理模式改革,实验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厨师等级考评制管理”、“连队管理”、“薪酬制管理”等管理模式,虽然在管理中带有游戏成分,但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促进班风、学风及校风的明显改观。二、改革的核心理念首先,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教化育人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充分认识到人的智能结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也就决定了其成才的目标、途径不尽相同。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班级学生集体应是一个“摸拟社会”,每个学生应是课堂社会的主人,班级社会的“公民”。为此,我校在实施班级管理模式改革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
5、理,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索、顿悟建构,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我道德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同时密切与行业接触,通过模拟的或真实的场景(实践)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管理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感知上岗的喜悦下岗的失落,最终让学生明白未来职业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让他们感悟到什么样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建立“立体网状”的整体德育观念。班级管理目标的达成,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成功,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各个层面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从而使德育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能有机融
6、合、相辅相成。如可通过分管校长、德育处、团委、班主任这条线,重点抓班级管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组织系列化的德育活动;通过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再到任课教师,重点抓好课堂教学的学科德育渗透,协调德育活动,做到教书育人;最后形成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立体网络”。三、改革的构想及实施过程结合我校实际,班级管理模式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班级管理这个层面,还需与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建立一套能将班级管理与课程改革有机融会的体制,使管理和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有机结合。具体构想和实施过程为:1、 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和本专业的特点确定本班的班级管理模式、职能机
7、构的设置及制定相应的管理、评价制度,如电子专业实施模拟企业管理、保安专业实施连队管理、宾馆服务实施酬薪制货币管理、烹饪专业实施厨师等级考评制管理等管理模式。2、 以专业实作课为载体,把班级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与专业课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使班级管理模式不流于形式,不做空架子,让学生在学习和管理中不断自悟、自律、自立、自强。现以电子专业实施模拟企业管理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将班级变为企业,学生变为具有各种职务的员工,用企业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去约束学生行为,在新奇的带有浓厚游戏色彩的管理模式下,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兴趣和追求成功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模拟管理体系如下:车间主任 生产线长 技术员
8、 技术工人 勤杂工人 总裁 副总裁 总务主任(班主任) (学生) 团支部 为配合管理的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与企业要求相似的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器材赔偿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内部员工转岗制度、工资发放制度(工资的多少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和能力,将与操行评定和推荐就业挂钩)等系列制度。这样一来,班主任与学生的角色、班级管理体系和制度都发生了转变,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也发生变革,因此,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和激情。其次,选拔、培养管理干部,让担任各种职务的员工明确岗位职责,每届任期一月,每月评比,在整个车间,如果有人的理论分析水平
9、、实际动手能力、工作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高出车间主任,则车间主任自动换届。与此类似,确定副总裁、总务主任、线长、技术员的换届方案。这样,在管理人员选拔方面,遵循了能者上前、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学生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逐渐形成。第三,在实践中培养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参与论证每个目标的实施方案,授予管理人员临机专断的权力,既是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又是让他们放手工作的前提。只有让管理人员不断地工作,不怕他们在工作中犯错误,他们才能够通过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当然,专业不同其班级管理模式不同,管理的方式也不同,但其核心是一样的,管是为了不管,就是充分培养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自
10、我管理、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3、 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个中心进行改革。专业课、文化课教师要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我校旅游专业结合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综合性模块式教学改革,以学生的基本特点和就业要求为出发点,每个学月各科老师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如:本月专业课上服务流程训练,那么餐饮课上餐服流程训练,客房服务上客房服务流程训练,前厅上大堂接待服务流程训练,礼仪课上服务流程中的礼仪规范,形体课对学生在服务流程中不当的体姿做纠正,英语课训练学生掌
11、握这些程序中的英语对话,数学课进行教学内容是速算、背菜单、各类报表的填写、成本核算等与行业结合的知识,语文课就在训练总结上下功夫,养成学生善于总结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四、实施过程带来的变化和成效(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较大幅度的提升。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各种类型和性格的学生都有。通过管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每个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总结能力、发现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通过与专业实作课的结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我校电子部的同学完成“装板”、“维修”、“测试”(中级维修电工技术等级鉴定内容)全过程约15
12、0分钟,全部站着施工,无一人不能适应;同时,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学习上互相帮助、你追我赶、蔚然成风;集体观念得以增强,基本无人故意破坏生产设备、浪费训练器材;纪律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增强,自觉性提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中后期实训过程中,学生在生产线管理下,分布在三间实验室训练,有无老师都能自觉完成训练任务,正如学生在总结中所说:“模拟企业管理,让我改变了自我,养成了遵守纪律、勤俭节约、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二)班级凝聚力得以增强。班级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转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自为。他们共同参与班级各层次的管理,并担任满意的角色,班内充满了良性竞争,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班内,学生干
13、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多了,关系也融洽了,正如学生总结时说:“我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车间主任、线长、技术员的无私帮助”。由于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老师在与不在班级的整体运转都非常正常,使班级凝聚力得以提升。(三)实验效果获得家长赞赏和用人单位好评。 随着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进行,我校电子专业部先后两次召开2005级电子专业学生家长会。家长们观摩了模拟企业管理模式下学生技能训练后,结合自己子女的发展变化,对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加赞赏,愿意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发展。而旅游专业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也上了一堂如何规划孩子未来的课,令大多数的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及该班的班级管理模式,感
14、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真城,并从课程设置上充分感受孩子发展的希望。2003年12月18日下午3:00,重庆市深科广告装饰公司李想华经理到校招工,走进了无上课教师时的实验班生产训练车间。参观完毕,李经理对学生自主管理、自觉训练、素质良好的现状很是赏识,当即向学校提出筛选十名学生作他公司员工。由于学生们还有半年在校学习时间,所以李经理只好请求学校,给他公司选派十名同学于今年寒假到公司支援生产,进一步体验“工作”的艰辛,磨砺学生意志,促进学生成长。2004年1月1120日,该班聂廷才等十名同学到重庆市深科广告装饰公司进行了为期10天的广告牌制作、安装见习,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四)使中职学生接触社会
15、的机会增多,实践能力增强。 由于采用是模拟行业的管理,使学生提前熟悉行业所要求规范和行为准则,缩断了学生适应行业的心理适应期,为他们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获得很好的实践机会,如我校旅游专业学生从开学至今,已四次到相关行业进行见习或实习,实地参观学习了有关餐饮、客房、前厅的实际操作知识,增长了见识,也给行业单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五、对班级管理模式改革进一步思考虽然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现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但由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观念仍需转变,同时各班进行改革时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力度及落实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改革所取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逐步将班级管理
16、模式改革进行到底。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把课改的理念渗透班级管理之中,充分运用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进行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比如在班级管理模式中,除了根据学生工作和贡献大小发放当月工资外,科任教师还可依据学生当月甚至当堂学习的情况发放奖金,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机会总垂青有准备和付出的人,以此培养他们自信心和责任感,但遗憾的是有些老师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奖金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有些流于形式,没有更好地发挥其产生的真实作用,也就是说还没意识到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好处。其次,在班级管理模式改革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弹性学分制,延伸其内涵和外延。
17、在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势在必行,分层次教学、“走班制”也悄然兴起,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即班级管理的难度加大,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和实践创造出既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能把握自己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又能深化班级管理改革的模式,最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第三,文化课及专业课为市场、岗位需求服务的意识不够,专业实作基地的建设仍需加强。通过改革让更多的老师特别是文化课老师走入社会、走进行业,了解行业的需求,从而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同时要加快校内、校外实训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提高动手能力。直到今年,她学习书法已有十年,于2001年进入xx小学,并于同年开始学习软笔书法,此间多次获得各级书法大赛金、银奖,书画考级十级,书法作品多次被送往全国各地,日本及波兰进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