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整理(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医学》整理(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概论v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探讨从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交叉学科。v 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 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 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 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
2、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高危人群:处于高危环境或对环境有高危反应高危环境: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高危因素:对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吸烟、酗酒等)(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v 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 (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观 (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急性传染病的防治离不开社会措施:UNICEF提出两个突破:技
3、术突破、社会突破) (6)全社会参与的大卫生观(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实现健康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域的积极行动和协同推进,即大健康观)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 (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 医学模式v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本质概括。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机械论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攻破难题:手术的
4、疼痛、感染、失血)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v 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 (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 (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 (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 (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5、 (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基础性和价值) (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7.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2)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4)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健康(名解):从生物角度看人的健康,主要是检查器官功能和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从心理、精神角度观察人的健康,主要是看有无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是否处于内心平衡的状态;从社会医学角度衡量人的健康,主要涉及个人的社会适应性、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应付各种突发时间的能力。亚健康
6、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疾病:疾病可以看成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v 五星级医生: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诊疗方案的制定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社区卫生的领导者卫生事务的协调者第三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v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DH):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资源所决定的生活的工作的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SDH的价值理念:由社会地位和资源分配不公平带来的健康
7、不公平是影响一个社会的健康状况的最根本的原因。1978年9月,WHO和UNICEF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提出初级卫生保健概念。提出:1986年11月,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渥太华,渥太华宪章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达尔格伦、怀特海德1不同基因的个体2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3社会和社区影响4社会结构性因素5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v 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1年龄、性别、遗传2个体生活方式3社会支持网络4社会经济地位5其他社会结构因素6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v 社会支持概念: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的帮助。分类:工具性支持
8、:指提供可见的帮助、行动信息性支持:提供反馈、行动意见评价性支持:指单纯提供信息影响因素:(1)人际关系(2)社会网络(3)社会凝聚力v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与途径 特点:(1)双向性(2)普遍性或稳定性 (3)变异性(4)强制性 途径:(1)分配制度对居民健康的影响(2)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 (3)社会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第四章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1.人群健康水平评价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妇死亡率v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经济发展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关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双向性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为人群健康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
9、基础,提高人群战胜疾病的能力,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保证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健康投资经济发展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发展。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活方式改变现代社会病的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负性社会事件的增多社会人口特征的剧烈变化。v 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疾病损失和资源耗费;促进教育收益实现;促进自然资源利用;第五章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v 老年型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0
10、%2.城市化与健康(简答)v 城市化: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v 关系:环境污染加重、精神障碍增加、现代病、交通危害第六章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v 1.文化:广义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法律、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v 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及特点:文化的类型(模式):(1)智能文化 (2)规范文化 (3)思想文化 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掌握):(1)无形性 (2)本源性(3)软约束性 (4)稳定性 (5)民族性 文化
11、的构成:认知成分、规范成分、符号成分文化的特征:(1)历史性(2)现实性(3)渗透性(4)继承性(5)社会性v 宗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主观的反映,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旨意为核心的信仰和行为准则的总和。2.科技进步对健康的影响?(正向和负向作用)简答P61u 正向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时疾病的认识和论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善,应用、推广最新的医疗技术、设备、药品和材料,使病人直接受益。(1)诊疗技术:高科技医疗仪器设备的出现为诊疗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如各种放射渣影做共振为诊断提供广清晰可靠的影像资料,提高对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正在兴起和
12、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如基因工程、生殖工程)和纳米技术等在医学中的应用,必将对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信息高速公路:通过互联网,医生可以了解最新的医药发展动态;病人可以了解有关的疾病信息购买非处方药;基层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对病人进行会诊;医疗机构之间实时的数据图像交互和信息共享;借助可穿戴医疗设备、病人在家就能得到实时健康监测和预警。u 负向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负面影响。(1)高科技在诊疗中的应用,物化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医患双方对技术和机器的依赖。这就很容易把过去人和人
13、之间亲密的交流、倾诉和倾听结束在机器面前,医生与病人直接为获取诊断信息的交流大大减少,医生和病人也由“相识者”变成“陌生人”,导致出现高技术、低感情的现象。(2)高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收费标准,也提升了病人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然而,在整个医学发展中对于许多复杂性疾病(如肿瘤),治疗方法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滞后于诊断技术的发展展中,对于许多复杂性疾病,诊断中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高收费,但最终并不能有效解决疾病治愈的问题。(3)高新技术的应用,容易造成或被认为是过度诊疗。有了高新技术能力和多种选择,人们必社会有使用这些手段的倾向。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可概括为:4C 3P 1S4C是指内容(c
14、omtemt)、连接(cmetiony)、商务(ommerce)、医疗保键(care) 3P是指病人( patient)、提供者( povider)、支付方( payer)1s是指医药和器械设备供应商( spplier)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反文化:一种所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站到了主流文化对立面的亚文化,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某些思想及行为。文化贫困:是一种社会心理特征,即依赖性强,相信宿命,健康价值观低下。第七章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第八章 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v (1)调查研究(
15、社会医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分类 主要特点: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分类:1、按调查结果分析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2、按调查目的分为:现况调查、病因学研究3、按调查事件的时间顺序分为: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4、按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观察法、访谈法、信访法 (2)实验研究(主要方法是现场试验研究) 主要特点:研究者能认为设置处理因素,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是随机分配的 (3)评价研究 分为:社会医学特有的综合评价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卫生服务评价)卫生项目评价德尔菲法 (4)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的研究步骤 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选择课题的三原则:(1)需要性原则(2
16、)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 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归纳为:技术路线(统筹安排)、实施计划(研究对象的确定、抽 样方法、研究工具等)、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表格设计、统计方法)在技术路线中,重点介绍抽样方法抽样方法分类:概率抽样: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而在非概率抽样中是未知的。(单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不遵循随机化原则,研究者以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选择研究对象(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优点:方法简便易行、能及时得到有用资料,没有概率抽样的复杂性缺点:不能用样本抽样总体,不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 第三步:收集资料 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
17、五步:解释结果v 3.定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角度深入探究和阐述被研究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一类研究方法。特点:1) 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 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3) 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 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v 用途: (1)辅助问卷设计,估计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 (2)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 (3)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 (4)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5)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研究方法:1) 深入访谈法(步骤:准备工
18、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和撰写报告)2) 专题小组讨论(23组,每组810人,专题小组还需要一个协调人,12记录者和12个辅助者)3) 选题小组讨论法4) 观察法v 访谈法与信访法的优缺点的比较 访谈法信访法1、优点:1 ) 灵活、方便解释问卷和及时纠错2)问卷回收率高3)可防止第三者影响4)问卷中可设计较复杂的问题1、优点:1)省时省力2)可避免时间、环境的限制3)有较高的匿名保证4)适用范围广2、缺点1)组织实施复杂2)费时费力3)访谈偏伍难以避 2、缺点:1)缺乏灵活性2)回答难辨真伪3)问卷回收率低v 4.定量研究: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
19、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关系的研究称之为。特点:(1) 研究的重点在于“验证假设”,一般有较严密的逻辑构架;(2) 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3) 结果可用具体的指标表达,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检验;(4) 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较强说服力。5.问卷设计的概念:在问卷调查中用于收集资料的一种测量工具,它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故国内也称为调查表 (掌握)主要类型:自填问卷、访谈问卷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设计原则: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设计步骤:明确研究目的建立问卷库(头脑风暴法、借用其他问卷的条目)设计问卷初稿试用和修改信度与效
20、度的检验问卷评价:信度: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通常将两种或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信度系数)来评价。(复测0.70以上)、复本、折半信度)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表面、内容、结构、准则效度)v 信度与效度关系:1) 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信度不高,效度也不高2) 可信的测量既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即信度高,效度不一定也高3) 无效的测量既可能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即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4) 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即效度高,信度也一定也高。第九章 卫生服务研究(补充)1、卫生服务研究的概念(HSR
21、) 掌握:从卫生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的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将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2、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掌握 :(1)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2)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3)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 包括卫生人力、卫生机构、装备和供用、只是和技术(4)卫生系统的组织和功能(5)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6)卫生服务效果评价3、卫生服务的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 (3)实验性研究 (4)理论研究(5)系统分析法 (6)综合评价法 (7)投入产出分析法 (8)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法 (分类:一次性横
22、断面调查、重复性横断面调查、连续性横断面调查)4、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1)保证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公平性(2)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改进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二、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1、卫生服务要求的概念( health services want )掌握: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 健康状况所决定。2、卫生服务需要( health services need) 掌握: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
23、员判定的需要,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4、卫生服务需求 (health services demand)掌握:从经济学价值观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质量。5、卫生服务利用( health services use)掌握: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的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质量)6、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 掌握:(1)人口数量及年龄性别构成(2)社会经济因素(3)文化教育(4)卫生服务质量及设施(5)医疗保健制度(6)气候地理条件(7)行为心理(8)婚
24、姻与家庭7、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分析(掌握)疾病频率指标:(1)两周患病率=前两周内患病人数/调查人数100% (2)慢性病患病率=前半年内缓慢性病人数/调查人数100% (3)健康占总人口百分比疾病严重程度指标:(1)两周卧床率=前两周内卧床人数/调查人数100%(2)两周活动受限率=前两周内活动受限人数/调查人数100%(3)两周休工率=前两周内因病休工人数/调查人数100%(4)两周患病天数=前两周内患病总天数/调查人数8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掌握)卫生服务利用分为: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预防保健服务利用及康复服务利用门诊服务利用:(1)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就诊人数/调查人数10
25、0%(2)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患者就诊人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3)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患者未就诊人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住院服务利用:(1)住院率=前一年内住院人数/调查人数100% (2)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数(3)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9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1)测算目标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利用量 (2)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3)计算疾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来说,短期卫生发展计划可相对多的考虑需求,而长期为生发展计划则可更多的考虑需要)三.卫生服务资源1卫生资源的组成: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信息、知识
26、和技术2卫生人力的概念:指经过专业训练,在卫生系统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员。3卫生人力存在的问题(熟悉):(1)总量不少,素质不高 (2)学术带头人缺乏 (3)管理人员素质低 (4)专业、学历、结构不够合理 (5)地区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6)城乡卫生人力分布有待改善(7)工作效率低 (8)人才流失现象有待遏制4卫生人力规划的概念:对未来卫生人力需要量、供应量以及拥有量进行预测。5卫生人力需求的概念: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目标年间需要卫生人力的数量和质量。6卫生人力需求的预测方法: (1)健康需要法 (2)
27、健康需求法 (30服务目标法 (4)人口比值法7卫生费用(狭义)的概念: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广义):指一定时期内保护人群健康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以货币来计量。8卫生费用的研究内容(熟悉): (1)卫生服务过程中需要多少资金 (2)卫生费用的构成与特点 (3)卫生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是否公平合理 (4)健康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之间是否相对平衡9卫生费用的来源:国家、集体、个人。(熟悉)10卫生费用的评价指标(熟悉):(1)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2)人均卫生费用 (3)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4)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28、5)医疗、卫生免疫、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四.卫生服务综合评价1效率及效果这两项结果指标视为卫生服务评价的核心。2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的主要特征(掌握) (1)适宜程度 (2)足够程度 (3)进度 (4)效率 (5)效果 (6)影响3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掌握)(1)重要性和实用性 (2)有效性 (3)特异性 (4)敏感性(5)代表性 (6)可靠性 (7)可获得性第十章 卫生项目评价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补充)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 appraisal HRA)一、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概念(掌握)1.因素: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
29、预后相关的各种诱发相关因素2.健康危险因素: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4慢性病自然史的六个阶段:(1)无危险阶段 (2)出现危险因素 (3)致病因素出现(4)症状出现 (5)体征出现 (6)劳动力丧失二、危险因素的特点与分类(掌握) 1特点:(1)潜伏期长 (2)特异性弱 (3)联合作用 (4)广泛存在 2分类:(1)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环境危险因素)(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3
30、)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三、HAR计算方法1、HAR所需的资料 掌握(1)当地性别年龄别的疾病死亡率(2)个人危险健康因素(3)计算危险分数的有关资料2、HAR的步骤 掌握(1)收集死亡率资料(2)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3)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5)计算存在死亡危险(6)计算评价年龄(7)计算增长年龄(8)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3、计算组合危险分数的方法 掌握(1)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只有一项,组合危险分数=该危险因素的危险分数(2)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多项,将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分别减去1.0后的剩余数值作为相加项分别相加。1.0作为
31、相乘项,小于或等于1.0 的各项危险分数值作为相乘项分别相乘,将相乘项之积和相加项之和在相加=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4、计算存在死亡危险方法存在死亡危险=疾病别平均死亡率*该疾病危险分数5、评价年龄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掌握概念: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的年龄计算方法:将各种死亡原因的存在危险因素求和,得出总的死亡危险值6、危险因素降低程度计算方法 掌握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存在死亡危险-新存在死亡危险)/总存在死亡危险*100%四、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个体群体的分类 掌握1、个体分类:(1)健康型(2)自创性危险因素型(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4)
32、一般性危险型2、群体的分类(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2)危险因素的属性(3)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第十二章 生命质量评价(补充)1生命质量的概念(quality of life QOF)(掌握)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一种感觉体验。生命质量评价反映了个人期望与实际生活状况之间的差距,该差距越大,生命质量就越差。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念(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F)(掌握):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人满意度。3生命质量
33、评价的内容(掌握)(1)生理状态 (2)心理状态 (3)社会功能状态 (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4五种常用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1)健康良好状态指数 (2)疾病影响量表 (3)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4)健康调查量表 (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第十三章 社会卫生状况v 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指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诸多社会因素的状况。(掌握)v 2. 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程序:(熟悉)(1) 确定社会卫生状况的内涵(2) 把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形成若干范畴 (3) 根据所确定的范畴,寻找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指标 (4) 根据所选定的指标,制定收集有关资料的计划,开展资料收集
34、工作 (5) 分析指标,归纳结果v 3.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的指标:(掌握)综合反映单一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指仅测量健康某一方面的指标。 其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指标重要的原因:1) 婴儿死亡率在绝大多数的国家相对其他年龄别死亡率而言是最高的,各国各地区相差悬殊 2) 婴儿死亡率对平均期望寿命和人口增长影响很大 3) 婴儿死亡率的分母是当年出生活产数,不受人格结构的影响,具有可比性4) 婴幼儿时期,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复合指标:1) Y减寿人年数(PYLL):某一人群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
35、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2)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 3) 活动期望寿命(ALE)4) Y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指标,是生命数量和生活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性指标。5) 健康期望寿命(HALE)人类发展指数涵盖:经济收入、健康、教育基尼系数法:健康公平的指标是基尼系数法,数值越大,不公平的程度越高。测量健康公平性方法:基尼系数法、健康差异指数法、人群归因危险度法、集中指数法、极差法、比率法健康中国基本原则: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战略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全球人
36、均期望寿命: ,我国: 4.全球卫生策略:v 1988年,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WHO各成员国发表“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宣言。v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宣言的主要内容是:(1)重申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每个公民都有相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来获得最大可能的健康;(2)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和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v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一个理想,其社会基础是:承认享有最大可能的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重视政策、研究和服务提供过程的伦理方面;消除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消除性别歧视,强调性别平等。v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政策基础包括两个方面:1、健康是人
37、类发展的中心;2、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v 总体目标:1) 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2) 在国家内部之间和国家之间改善健康的公平程度3) 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利用这一系统所提供的服务v 实施策略:WHO建议4项重大行动1) 与贫困做斗争2) 在所有的环境中促进健康3) 部门间的协调、协商和互利4) 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规划v 5.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的概念:“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普及适宜的、技术可靠、社会能接受和负担的技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卫生服务。v 提出:1978年,阿里木图宣言,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
38、v 内涵:(1) 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2) 服务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有科学依据,其费用能够为个人和政府负担(3) 工作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控制和消灭一切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因素(4) 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从而促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5) 初级卫生保健不代表低水平、低成本和简单,而是强调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卫生资源,注重成本投入的效率和效果v PHC基本原则:社会公正性、社区参与、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部门间协作行动v PHC的基本任务:(1)促进健康 (2)预防 (3)治疗 (4)康复PHC的特点:(1)社会性 (2)群众性
39、 (3)艰巨性 (4)长期性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 (1)支持或解释 (2)告诫或建议 (3)处方 (4)转诊 (5)实验室和医疗专用设备检查 (6)随访(7)预防第十四章 卫生政策v 1.社会政策:是指国际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规定、行动准则、计划和措施的总称。v 2.卫生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特定卫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动依据。v 内容包括:卫生发展的目标、法律、法规、战略、方针、策略、计划和措施等。 3.卫生政策的特点:1) 利益和价值倾向2) 目标取向 3) 合法性、权威性和强制性4) 功能多样
40、性 5) 过程及阶段性v 4.卫生政策的功能:规制功能:对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准入、卫生服务的质量安全、服务行为等进行规制导向功能:引导卫生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空间和流向上的变动分配功能: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公平合理分配协调功能:协调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5.卫生政策制定原则:一致、信息、系统、可行、动态、参与原则6.我国新医改: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在实施方案v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
41、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主要内容:v 一个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v 四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v 八项支撑: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系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健全的医药卫生法律制度v 5.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掌握)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 (
42、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三个战略重点:(1)农村卫生 (2)预防保健 (3)中西医 (掌握)一个核心: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掌握)第十五章 卫生保障制度第十六章 健康管理与治理第十七章 社区卫生服务(补充)1社区的概念: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的五要素(掌握)(1)一定数量的人口 (2)一定的地域 (3)生活服务设施(4)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3社区卫生服务(CHS)的概念(掌握):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
43、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为导向 ,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基层医疗保健 (2)人格化照顾 (3)综合性照顾 (4)持续性服务 (5)协调性服务(6)可及性服务 (7)以家庭为照顾单位 (8)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9)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基础(10)预防为主的服务 (11)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5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1)健康人群 (2)亚健康人群 (3)高危人群 (4)重点保护人群 (5)病人6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1)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2)创建健康社区(3)保证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44、险制度改革的实施7社区卫生服的意义(1)有利于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2)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要(3)有利于坚持“预防为主”的战略 (4)有利于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5)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6)有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8社区卫生服内容(1)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2)社区医疗 (3)社区预防 (4)社区康复 (5)社区保健(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9传统医疗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区别1)传统医疗服务(1)主要靠医院 (2)成本高 (3)被动服务 (4)以疾病为中心,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5)依靠高精尖技术着重解决专科化的疾病问题2)社区卫生服务(CHS)(1)主要依靠
45、社区卫生机构(2)成本低(3)主动服务(4)以健康为中心,针对社区全体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5)依靠适宜技术,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重点解决居民的基本医疗10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要求(掌握)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施: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2)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施: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11 双向诊断的基本涵义:根据病人病情的需求而进行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或与上级医院间,上下级间和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诊断过程。其分为纵向转诊,横向转诊。(掌握)12 双向转诊的影响因素:(掌握)(1)医院希望留住病人以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2)医疗保障制度缺少规定(3)病人对大医院的依赖心里(4)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够完善及全科医生水平偏低13 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掌握)1)在特定的区域内,根据经济发展,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