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监理实施细则(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保监理实施细则(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彭州支线工程水保监理细则新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红光车站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灌铁路彭州支线监理项目部二零一零年六月专心-专注-专业编制: 审核: 批准:目 录水保监理细则第一章 工程概况新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彭州支线工程郫县西站(不含)至彭州站(含),里程为:DK0+000(相应于成都至都江堰铁路DK19+520)D1K20+862,线路全长20.862km,速度目标值为200km/h。全线共设新建桥梁一座,DK0+000DK20+817,全长20.817km。该桥从成灌线郫县西站引出,与成灌线一并跨越G317后跨越成灌右线折向北靠近唐太路。而后线
2、路转向东北经新民场镇云林花乡后,于三道堰取水口下游350m处跨越柏条河、徐堰河;线路向北行横跨沙西线后在古城镇西北侧;继续北行,横跨清白江后与彭州市迎宾大道并行,高架于迎宾大道西侧绿化带上,线路折向西北方向跨越既有成汶铁路后行至天彭镇,桥内共设新民站、三道堰站、古城站、彭州南站、步行街站、彭州站共六个车站,全部为高架站。一、工程基本情况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8230万元。2、计划工期计划工期18个月。3、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名录(1)建设单位:成都市域铁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设计单位: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3)监理单位: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4)承建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1、工
3、程项目监理范围二、工程项目监理范围郫县西站(不含)至彭州站(含)所有站前及铺架、房建、给排水、站场工程的施工及项目范围内各种道路改移、四电及管道迁改(不含35KV以上电力线路、军事通信线路、主干油气水管线)、制(存)梁场等大临设施和过渡工程,配合辅助工程。三、自然特征1、气象特征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2C,极端最高气温38.3C,极端最低气温5.9C,年平均降雨量947.0mm,年降雨日104天,最大日降雨量195.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4.1%;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平均相对湿度82%,平均日照
4、时间1228.3h,只有28%的白天有太阳,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27.4m/s。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护。2、水文地质特征沿线部分地段存在地震液化层、软土、松软土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需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1)地表水沿线河流属岷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徐堰河,柏条河,人民渠,锦水河,青白江。河流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时河流的流量较大,沿线无通航河流。(2)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分两种类型: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土及砂层中,土体透水性强、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丰富,是地下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基岩裂隙水一般不发育。第二章 水保
5、监理依据一、国家和铁道部关于铁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二、经批准的开工项目环境评估意见书。三、施工区域地方政府的环保、水保有关规定。四、本项目的设计文件及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五、业主下达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规定和要求。六、委托监理合同。七、施工合同。第三章 水保监理原则一、指导思想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意见书,坚持“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及 “开发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并重”的基本原则,贯彻 “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
6、生态环境保护方针,为成灌铁路彭州支线铁路工程施工阶段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水保监控原则(1)、坚持“谁施工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2)、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和“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3)、坚持“三同时”原则。使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严防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脱节。(4)、采取分区治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5)、生态效益优先原则。(6)、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7)、坚持“
7、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是监理项目的组成部分并为项目建设服务”的原则。第四章 水保监理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国家和铁道部关于铁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环水保规定;认真落实环水保“三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方针;按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沿线城乡环境、自然景观、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总则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16号)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标段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土壤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等,确定如下目标:(1)、扰动土地的治理率应
8、达到98%;(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达到95%;(3)、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控制比控制在1.4以内;(4)、可绿化地面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5%;林草覆盖率达到25%。第五章 水保监理工作组织机构监理项目部成立水保监督领导小组,制定各项环保监督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具体工作,对各级环保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督促承包人建立环保监督、检查体系,使环保工作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得到了保障。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组员:环保监理工程师 刘健刘健刘健组长:李绍文副组长:方伟国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第六章 水保监理工作内容一、建立健全环保管理组织机构,制订各项环保监督制度,各监理组成立环保监督领导小组,指定
9、专人负责环保具体工作;二、熟悉并遵守国家、地方以及铁道部关于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和相关规定;三、落实业主下达的有关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的规定和要求;四、了解本项目的设计文件及相关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内容;五、审查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同时审查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的措施、方案、实施办法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设计文件,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审核图纸及参加设计交底时应熟悉施工图中专门列入的环保、水保工程内容,并掌握其采取的措施和要求;审查承包单位施工现场的环保、水保组织机构、专职人员、环保和水保措施及相关
10、制度的建立,当符合要求时,总监理工程师才能批准工程开工;六、督促承包人与当地环保水保部门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了解当地的环保、水保要求和相关标准,取得当地环保水保部门的支持;七、施工过程中环保水保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水保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对水保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本项目水保的重点是:1、检查控制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施工单位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征地或租用土地、树木砍伐,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2)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对地表水系造成的影响,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施工结束后予以恢复。(3)施工弃碴集中在指定弃碴场地。2、施工、生活污水排放的处理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建立适当的污水处理设施,不
11、得直接排入附近地下管道或河沟之中。第七章 水保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一、主要工作方法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监理机构中安排一名专职和几名兼职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核对图纸及参加设计交底时熟悉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施工图中专门列入的水土保持工程内容。掌握设计文件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水土保持要求。3、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对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实施办法进行审核。4、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的水土保持组织机构、专职人员,审查水土保持措施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当符合要求时,总监理工程师才能批准工程开工。5、督促施工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建立正常的工作
12、联系,了解当地的水土保持要求和相关标准,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6、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进行过程检查及质量验收。主要验收项目有:二、主要监控措施1、巡视与指令(1)监理工程师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了解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2)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指令施工单位改正,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2、按设计和地方政府的水保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水土保持项目验收。(1)检查施工场所生活废水及含油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确保地表水不被污染。(2)取土场地恢复和处理,确保土地资源不被严重破坏。(3)检查标准按“三同时”制度实施,确定最终完成期限,确保“三同时”落实。3、水
13、土保持与工程主体同步验收,水土保持不达标工程不予验收,不予计价;4、对水土保持不重视或不采取有效措施的单位,及时向业主或铁道部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建议列入不良记录。三、施工阶段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1、社会环境保护监控措施(1)、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河流等自然景观的破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对水沟外侧和路堤边坡应予以绿化、防护,规划种植草坪、花卉、灌木和乔木。(2)、施工场地、临时堆渣场等恢复植被覆盖,种植草坪、花卉、灌木和乔木并尽量做到美观,并有计划复耕,使铁路与沿线植被和田园融为一体。2、生态环境保护监控措施(1)、督促施工单位提前合理规划,做好土石方的纵向调运,减少
14、临时占地。(2)、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作业人员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不乱弃土、弃渣、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污染环境,严格按市域公司“六位一体”要求进行环境保护。(3)、需临时占用部分农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临时用地和弃土场用地进行复耕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4)、项目实施中合理利用所占耕地地表的耕作层,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周详的存放及防护方案报监理项目部审批,方案审批合格后在进行实施,用于重新造地;严格按照市域公司“六位一体”的要求合理设置弃土场,弃土场的施工防护要符合要求,防止水土流失。(5)、施工监理过程中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施工便道、各种料场、预制场、梁场要根据工程进度统筹考虑,尽可能设置在铁路
15、用地范围内或市域公司指定的地方,尽量少占用农田。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项目完工后临时用地要按照合同条款要求认真恢复。3、水环境保护监控措施(1)、施工废水污染防治监控措施、由于成灌铁路彭州支线铁路工程建设周期短,桥梁桩基础不能完全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为此监理项目部在各墩位桩基施工前,先检查泥浆池的设置情况,有条件的地方几何尺寸必须满足市域公司“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设置,达不到要求的禁止开钻。、成灌铁路彭州支线铁路工程周边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为此监理项目部禁止施工期间在水系两岸堆放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不得设置搅拌站、预制场;不得倾倒有害物质及设置取弃土场污染水系。、桥
16、梁桩基础施工时严禁将泥浆、施工废弃物排入地表水体,现场监理每天对各泥浆池的容量进行检查,灌桩前估算容量,防止泥浆溢出泥浆池,污染环境,多余泥浆督促施工单位用罐车运往指定渣场进行处理,禁止直接将泥浆、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在桥梁施工区域设置简单的平流式自然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收集,经酸碱中和、沉淀、隔油、除渣等严格处理后才能排放,同时督促施工废水尽可能的循环利用,以有效控制施工废水超标排放造成当地水质污染影响问题。(2)、含油污水控制措施、由于成灌铁路彭州支线铁路工程的特殊性,施工自发电的工点多,为防止油料污染,监理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先编制专项方案报审,采用施工过程控制、清洁
17、生产的方案进行含油污水的控制。施工单位尽量选用先进设备、机械以便有效减少跑、冒、滴、漏油的数量,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每台发电机必须浇注基础,设置积水沟槽并进行硬化,防止油料泄漏,流入生产用地,影响农作物生长,污染环境;对渗漏到土壤的油污及时收集封存,运至垃圾场集中处理;对收集的含油废物密封打包连同其他危险固体废物一起外运集中处理。现场监理发现问题后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于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工点一律下发书面通知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4、水土保护及治理措施(1)、成灌铁路彭州支线铁路工程为旅游线,为此开工前,监理项目部对施工单位的洒水设备进行严格控制,数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不允许开工
18、,督促施工单位设备投入到位,路基施工时,现场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分层压实,并注意洒水降尘;定时对施工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进行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2)、由于全线穿越城镇的区域多,为此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市域公司要求设置围挡,防止桥梁施工时扬尘。前期围挡时与道路预留5cm10cm的间隙,利于国道的纵向排水。(3)、开挖土体裸露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用密目网进行了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土体微细颗粒起风时扬尘;有条件的地方督促施工及时撒草籽进行绿化。第八章 施工阶段水土保持监控措施一、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督促施工单位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划分防治责任范围。
19、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将防治的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1、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包括铁路主体工程区、弃渣场、施工场地及预制场、砂石料场等占地范围。项目建设区是直接造成地表扰动和水土流失的区域,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地区。2、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主要指路基、桥梁、施工便道等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直接危害的区域,主要包括沿河填方路段、隧道洞门、弃渣场等工程,除此之外直接影响区还涉及到未征用的施工便道及老路改移、河道改移等。(1)、路基区:对于填方路段,填方高度大于6m的,取路界两侧各4m的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填方高度低于6m
20、的取路段两侧各3m的范围为直接影响区;进行绿化处理。(2)、桥梁区:桥梁跨越的河流上游10m、下游10m作为直接影响区,其他桥梁施工区两侧各5m作为直接影响区。(3)、取土场、弃渣场、施工场地、预制场、砂石料场:对于施工开采的取土场、砂石料场、弃渣场在平地的取四周5m为直接影响区,在坡地或沟道的取下边坡或下游10m作为直接影响区。施工场地、预制场,对于平地上的取四周各2m作为直接影响区,处于坡地上取下边坡5m作为直接影响区。(4)、其它工程施工便道沿线2m、改移老路沿线3m、改移河道沿岸5m作为直接影响区。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监控措施总体布局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监理项目部根据工程项目
21、的特点,施工监控中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的方法,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证铁路施工和未来运行的安全。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可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施工便道防治区、施工场地及预制场防治区和砂石料场防治区。(1)、主体工程防治区本项目主体工程防治区包括铁路沿线征地范围及其直接影响区域,该区域主要根据填方情况采取护坡工程、排水工程和生物绿化、美化工程,保护路基路面稳定,排除路面水,保证路基的沉降,动车组行车安全,美化铁路运行环境。(2)、弃渣场防治区
22、弃渣场防治区包括弃渣场临时占地区域及其直接影响区域,根据管内设计弃渣场的情况。弃渣过程中督促各施工单位采取临时挡渣墙、排(截)水沟、植被恢复及复耕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弃渣下泄,稳定堆渣形成的边坡,恢复地表植被及土地生产力。(3)、施工便道防治区施工便道防治区包括施工便道临时占地区域及其直接影响区域,管内平行线路方向大部分为新修便道外,其余施工便道利用原乡道路扩建,边坡植被较好,其余为新建便道。(4)、施工场地及预制场防治区施工场地及预制场防治区包括施工场地及预制场临时占地范围及其直接影响区域。(5)、砂石料场防治区砂石料场防治区包括临时占地区域及其直接影响区域。2、水土保持监控措施总体布局铁路
23、工程是一种带状开发行为,对土地的占用为带状,因此监理项目部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分布也呈带状,总体平面布置和铁路路线基本相同。三、主体工程防治区补充水保措施1、施工期水保监控措施主体工程防治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表土剥离的临时防护措施表土剥离的主要目的是将项目的永久征地范围的耕植土(如水田、旱地、菜地)剥离后用于路基边坡区域的绿化,美化用土,使路基范围内耕植土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减少因绿化用土而新增加的取土场数量、占地面积。剥离表土处置方案如下:、表土堆置区设置表土堆置区主要设置在表土需求量较大的互通立交区范围内,同时根据全线永久征地范围内实际情况,如耕植土分布情况、地形、主要控制点(特
24、大桥梁)分布情况,每间隔一定距离在路基范围内设置表土堆置区,保证表土利用经济性、有效性、适用性以及不占地原则。、表土剥离及临时防护对于工程区内原土地类别为农田、旱地、菜地等的占地,在施工前按0.30.5m表土厚度进行剥离,堆积到临近的表土堆置区内;四周用编织土袋拦挡,顶面用塑料薄膜覆盖。(2)、路基边坡临时防护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在当地强降雨情况下,裸露的坡面不进行防护就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应此监理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对裸露的边坡在坡面形成后到防护、绿化完毕之前都要用塑料薄膜覆盖,且在绿化植草时,塑料薄膜可以重复利用。2、优化边坡防护设计,优化树、草种等的措施和建议(1)、监理
25、项目部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按少剥、少切、少砍、少盖、多恢复的思路将路线作为资源配置。坚持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紧贴自然、顺应地形,指标灵活,均衡连续、适当增加桥梁工程的比例,严禁大填大挖,达到安全及保护自然的目的,促进成灌铁路彭州支线铁路工程自然景观的发展和具有观赏性。、绿化采用本地树种和草种,高标准、低造价,适时地保证成活。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绿化要具有引导视线遮挡不良视觉物体功能,还要具有观赏性和造景作用。、绿化采用散植和丛植的自然方式,与自然协调。、景观应使铁路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造
26、景观,充分利用沿线河流、村庄、小溪等形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布置考虑地方特色和当地文化背景,与生态环境相适应。(2)、其他、砂石料场、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场地就景观、环保的角度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乔木、灌木、草皮尤其珍惜树种设计时要调查,包括原有植被的保护与利用,腐质土的利用等,路基范围内能移栽的乔、灌木、草皮均要遗留,以便有条件时移植,凡有条件保留的必须保留。、施工前如何清场等要根据移植、腐质土的利用等作具体情况,综合考虑。3、弃渣场防治区补充水保措施(1)、剥离表土及表土临时堆置处理在弃土渣场施工前,应将表层熟土剥离,待土石方工程完工后,再将表层熟土覆盖在弃土渣场裸露面上。表土堆放的临时
27、场所宜选择在低洼处。表土堆放的临时场所必须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对边缘码砌装满土的编织袋、塑料薄膜覆盖、设置临时排水沟或设置沉砂池等以减少水土流失。(2)、弃渣场施工要求、弃渣前,先修筑临时挡渣墙,弃渣场周边设排水沟接入原有排水系统,同时应清理场地。、弃渣场顶面做“龟背”,弃渣边坡坡度控制为1:2。、雨季弃渣,下雨前对弃渣坡面进行薄膜覆盖,减轻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弃渣完成后对场地进行整平,并回填熟土,然后进行植被恢复,整地规格为0.5m0.5m0.5m,植树株行距为2m2m。4、施工便道防治区水保措施监理项目内新建及整修施工便道总长46km,施工便道宽度都在45m,开挖面相对较小,其防
28、治措施主要是在施工中注意其边坡防护、排水设施的建设,防止雨水冲蚀路面产生沟蚀现象,工程结束后采取恢复植被的措施。5、施工场地及预制场防治区水保措施(1)、临时排水工程施工时对场地进行平整,扰动了原地貌和原排水系统,为快速排走雨水,不影响生产和造成大的水土流失,要对场地周围修建临时排水系统,将雨水顺畅的引入附近的沟渠。同时为防止施工临时场地的一些砂石通过四周排水沟进入下游农田,在施工临时场地排水沟的下游建造沉砂池,防止水土流失。(2)、土地整治及植被恢复施工完毕后,对场地进行复耕及植被恢复。对占用水田、旱地进行复耕;对其它临时用地进行植被恢复。6、砂石料场防治区水保监控措施(1)、表土剥离及表土
29、临时堆置对于自采砂石料场在开挖之前应先将表土剥离堆放在场址附近的地势低洼处,以便开挖完之后,有足够的表土回填。临时堆熟土的场地应设置如装土编织袋临时挡拦、薄膜临时覆盖等水保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2)、土地整治及植被恢复采料结束后,应及时对料场进行土地整治,包括场地平整、覆土等。土地整治后的料场平台,全面采取植物措施(种树种草)进行防护。第九章 水土保持监控方案实施进度控制主体工程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路堤坡面防护排水工程等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取、弃渣场防治区要在弃土前,完成初步防护工程(排水沟和临时挡渣墙),待弃土结束后尽快完成其余防护工程(植被防护)。措施安排上先实施工程措施和土地整治措施,植物措施可考虑稍后安排。在路基工程结束时,基本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工程量;竣工时,完成剩余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量。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灌铁路彭州支线监理项目部二零一零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