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现(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现(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实现【摘 要】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必须及时正确获得电力系统的实时信息,掌握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部分或完全地实现调度自动化。本文对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实现进行探讨。【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电能质量;安全、经济运行;通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远动、通信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功能的综合系统。调度自动化就是运用自动化技术,使运行人员在调度室里就可以可靠的监视、控制、维护电网。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1)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2)信息传输子系统。(3)信息处
2、理子系统。(4)人机联系子系统。二、电网调度组织我国电力系统调度机构分为五级分层调度管理,即:(1)国家调度指挥中心国调。(2)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网调。(3)省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省调。(4)地市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地调。(4)县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县调。整个系统是一个宝塔形结构,如图1所示。图1调度基本原则: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三、电网调度的任务1.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安全是电力系统生产的头等大事,当今电网在各种安全控制装置的帮助下,可靠生产能力虽然大大增强了,但事故总是无法避免的。电力系统因为某一处故障而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甚至造成电力系统崩溃。电力调度时刻关注电网安全运行,利用其安全分析
3、功能,可及早发现事故苗头,消除事故隐患,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及时果断处理,把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2.确保电能质量电能主要质量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电压的质量范围为:35kv以上电压供电为额定值的10%;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为额定值的7%;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值的+7%,-10%。调度的调整手段主要是合理安排发电机、调相机的无功出力,投退各种无功补偿装置,使系统无功供需平衡,及时调整有载高压变压器。频率的质量范围为500.2hz,一般由地区调度及以上调度机构来执行频率调度任务。波形也是反映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不同的电压等级有不同的指标要求,0.38kv电压等级的正弦波形畸变率极限值为5%,
4、10kv为4%,35kv为3%,110kv为1.5%。县调对波形的管理主要是对用户的非线性用电设备投入运行时进行各种谐波检测,确定其符合入网要求。3.确保电网的经济运行安全是电力生产各项事务的基础,为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是电力生产的服务宗旨,经济运行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是选择最佳的电网运行方式,减少网络的传输损耗,合理利用各种自动装置,确保电网的经济、持续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调度自动化系统自动对电网进行管理。4.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调度机构是一个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能够独立行使职权的职能机构,调度机构对各种自动化装置收集的电网运行数据调度机构掌握得最多。调度可以将电网的主要运行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
5、给决策层和其他经营管理部门,随着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给调度。调度根据企业的方针,制订调度工作计划,自觉地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保持一致。四、电网调度的技术装备以县调和地调为例。电网调度的技术装备水平反映了调度对电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深度。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调度的基本生产工具。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传递调度指令和行政命令。调度自动化系统也需要通信系统为其提供信息传输通道,通信系统是调度工作的基础。典型的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图中,通信设备泛指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主要有无线电台,微波、扩频通信设备,电力线载波、光纤通信设备等。通信通道是指传输无线电波的空间
6、、音频电缆、高频电缆、光缆、电力线路、架空通信明线等。调度总机可以汇集各路话音信号,集中送给调度值班台。2.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电网调度的主要技术支持手段,地调及以上调度机构都早已采用,在县调中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晚。近年来,许多功能规范的县调自动化系统已投入运行,并且取得了显著了经济效益。今天,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更为神速,电网的不断发展和对管理的深化要求,将会使各级电网努力发展自己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如图3所示。rtu是安装在各厂站端的数据采集装置;远动通道是由调度通信系统提供的能够传输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信息的通道;mtu是在调度中心能够汇集各厂站rtu上送的数据信息的装置,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控制设备,提供向上级调度(地调中心)转发数据的功能,向模拟屏发送各种实时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向其他工作站发布电网信息。参考文献:1杨新民.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2001年8月2杨奇逊.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0)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