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电桥电路实验(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电桥电路实验(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电桥电路实验一、 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 为后续电测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检查等准备工作 3比较全桥、半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4. 学会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力应变,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二、 实验设备和器材 1. 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花2. 万用表、游标卡尺3. 等强度粱试件、动态电阻应变仪、应变测试系统4. 电烙铁、502粘合剂、胶带,丙酮、脱脂棉等清洗器材5测量导线,接线端子若干三、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1. 电阻应变片是能将测试件的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敏感元件,它由敏感栅、基底、覆盖层和
2、引线四部分组成,其中敏感栅是金属丝制成的应变转换元件,是构成电阻应变片的主要部分;引线作为测量敏感栅电阻值时与外部导线连接之用;基底的作用是保持敏感栅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覆盖层是用来保护敏感元件的;粘贴剂用来将敏感栅固结在覆盖层和基底之间。2.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所受机械变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3. 当试件受力在该处沿电阻丝方向发生线变形时,电阻丝也随着一起变形(伸长或缩短),因而使电阻丝的电阻发生改变(增大或缩小)。四、电桥电路工作原理 1. 把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有效高灵敏度和
3、较好的非线性,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UBD = (U 均为电桥供电电压)2.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值:R1=R2=R3=R4,其变化值R1=R2=R3=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为UBD=五、温度补偿和温度补偿片 贴有应变片的构件总是处于某一温度场中,但温度变化时,应变片敏感栅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电阻丝栅的线膨胀系数与构件的线膨胀系数不一定相同,温度改变时,应变片也会产生附加应变。显然,这些都是虚假应变,应当排除。排除的措施叫温度补偿。补偿的办法是:用另一片相同的应变片作为补偿片,把它粘在与被测构件材料相同但不受力的试件
4、上。将该试件与被测构件放在一起,使它们处于同一温度场中。贴在被测构件上的应变片叫工作片。在电桥连接上,使工作片和补偿片处于相邻桥臂中,由于相邻桥臂应变读数为两者之差,这样的温度变化并不会造成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也就是不会造成读数应变的变化。这样便自动消除了温度效应的影响。六、应变片粘贴技术实验方法和步骤 本实验是在等强度粱及温度补偿块上粘贴应变片、应变花,为后续试验做准备,贴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试验成败,所以贴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仔细。1. 试件准备等强度粱试件及温度补偿块及应变片分布(经老师指导操作)(1) 先用锉刀、纱布等工具将试件待贴位置进行打磨,仔细的除去锈斑、氧化皮,污垢等覆
5、盖层,到表面平整有光泽。(2) 用脱脂棉球蘸丙酮清洗待贴表面以除去油脂、灰尘等。表面清洗应至棉球没有污迹为止。2. 应变片的准备(1) 检查应变片的外观,剔除那些敏感栅有形状缺陷,片内夹有、锈点的应变片。(2) 用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的电阻值3. 贴片(1)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一手拿502粘合剂小瓶,在应变片底面抹一层粘合剂,然后将应变片底面向下平放在试件贴片部位上,并使应变片底基准线与试件上的定位线对齐,将一小片玻璃纸盖在应变片上,用手指挤压出多余粘合剂,按压时应变片不要移动,一分钟后再放开手,揭开玻璃纸膜,检查有无气泡、脱胶现象。(2)将应变片的引出线轻轻提起,使之与时间脱离。(3)用万用
6、表检查应变片两引线间电阻是否良好,如属焊点与引线脱开可补焊。 4. 接线(1)在应变片引出线下方的试件上粘贴胶带,使引线与试件绝缘(2)将浮铜板制成的接线端子用胶水粘在各应变片引出线的前方,在接线端子上焊好焊锡,用镊子轻轻将应变片引出线与接线端子靠近,再用电烙铁把引出线焊在端子上,焊接要迅速,时间不能太长,焊点要光滑,不能虚焊,多余的引出线可剪断。 5. 检查与防护 主要是看应变片的绝缘情况和确保试件与应变片的机械损坏。 6. 确定半桥及全桥接线柱半桥:由于半桥是两个垂直的电阻片,只有三根接线柱,先用万用表测阻值,确定R1与R2中间的输出线接到半桥桥盒2号接线柱,另外两根分别接到1、3接线柱。
7、全桥:全桥共四根接线柱及四根线,用万用表分别测阻值,阻值为350的两个作为对边分别接在桥盒的2、4位置上,其余接在1、3上。7.使用电阻应变仪测值(1)按相应的桥路接入应变梁(2)打开软件操作,作相应的准备工作,并预热10分钟(3)进行调试及调节工作,并做相应的试验参数设定(4)加减砝码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5)实验结束,拆下导线,打扫桌面8使用应变测试系统(1)确定实验桥路并按相应桥路接入应变梁(2)打开软件操作,作相应的准备工作,并预热10分钟(3)进行调试及调节工作,并做相应的试验参数设定(4)加减砝码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5)实验结束,关掉电源,收拾试验台七、实验结果测量一
8、组应变片等强度梁的数据得:长度l=14.5 cm,对应的梁的宽度 b=17.40 cm,梁的厚度 h=4.72 mm,取 E=210 GPa ,加载 F=10 N ,20 N,30N,由等强度梁应变值的计算公式 代入得,加载量 1 kg物块 F=10N 时 , =1071 kg物块 F=20N 时 , =2141 kg物块 F=30N 时 , =321测量时先加载后减载,即所加物块质量为1kg 2kg 3kg 2kg 1kg动态应变仪测量数据与理论数据相比较可列表得,其中 测量误差 = 100% :理论值 :测量值加载质量理论值方式3方式4方式3误差方式4误差1kg1071151027.48%
9、4.67%2kg2142302027.48%5.61%3kg3213473068.10%4.67%2kg2142302077.84%3.27%1kg1071141046.54%3.73%由上面表格和折线图可以看出方式3和方式4的测量值较理论值都有一些偏差,方式3的误差更大一些。动态应变仪测量数据与理论值相比较可列表得 输出电压 2 V电压对应的1000方式3的计算公式为 应变= 输出电压/1.3方式4的计算公式为 应变= 输出电压/2加载质量理论值方式3输出电压方式4输出电压方式3计算应变方式4计算应变方式3误差方式4误差1kg1070.2660.4121021034.67%3.74%2kg2
10、140.550.8282122070.90%3.27%3kg3210.8051,2233103063.43%4.67%2kg2140.5490.8222112061.40%3.74%1kg1070.2880.4121111033.74%3.74%静态应变仪的理论值与测量值数据相比较可得加载质量理论值方式3方式4方式3误差方式4误差1kg1071051051.87%1.87%2kg2142122090.93%2.34%3kg3213173071.25%4.36%2kg2142072093.27%2.34%1kg1071061120.93%4.67%有上面的表格和折线图看出,方式3和方式4的测量值
11、较理论值都有误差,但误差之间又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动、静态试验数据对比可有加载质量理论值动态方式3动态方式4静态方式3静态方式41kg1071151021051112kg2142222022122313kg3213413063303072kg2142302072032091kg107114104103112为了容易观察,下面用柱形图对上面的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动、静态和方式3、方式4的测量值都基本在理论值附近,没有出现哪一种测量方式出现较其他方式较大的误差,可见4种方式的准确度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相差不大。八、注意事项1. 再选电阻片和粘贴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片身,要用镊子夹取引线。2
12、. 清洗后的被测点不要用手接触,以防粘上油渍和汗渍。3. 固化的电阻片及引线要用防潮剂或胶布防护。4. 工作片和温度补偿片都是相同的应变片,他们的阻值、灵敏系数和电阻温度系数都应基本相同,他们的感应温度的效应基本相同,这样才能达到清除温度应变的影响。补偿片也可以贴在受力构件上,但要保证工作片和补偿片所测得应变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关系已知,这样既可以排除温度效应,又可以增加电桥的信号输出,提高测量的灵敏度。九、实验心得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这门课,是我研究生学习实践的第一课,在课堂中,我感受到了研究生实验与本科的不同,由看老师操作到自己动手操作的转变,使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距。 课堂中老师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讨论,既考察了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我们独立的动手能力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组的强度梁出了点问题,经老师指出,我们又重新检查可能存在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是没有完全绝缘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小的问题,没想到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景响,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这也使我明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也感慨科学实验研究需要万分严谨的意义之所在。 希望在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跟着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