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开题报告(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侨大学开题报告(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华侨大学开题报告论文(设计)名称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探讨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王永宁 学生姓名陈真 学号 班级08经济学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
2、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成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永恒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要在残酷的竞争中屹立于不败之地,克敌制胜的关键就是获取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有的财务分析对传统财务指标的过度依赖,使得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并未得到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充分重视,而相关评价指标研究的缺乏,使得管理者和投资者即使对该指标有了足够重视,都缺乏衡量和考评的科学方法,不得不继续依靠传统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评价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判断经营管理决策的方向,投资者需要通过评价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选择资金的投向
3、和目标,因此,研究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论文綜述一、国外文献综述1、核心竞争力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左右,关于核心竞争力与公司资源的研究就出现了。菲利普塞尔兹尼克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即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成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组织的这种特征被称为“独特竞争力”。与此同时,哈佛商学院一群有影响的合作研究者勒德、克里斯第森、安德鲁斯和古斯认为,公司的竞争力来自于其独特竞争力或公司做得最好的地方,公司的战略目标是通过独特竞争力获得机会,并由此取得竞争优势。这是早期对于核心竞争力认识的雏形。随着实践与研究的深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明晰起来。由于不同
4、的认知角度,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阐释上也各有侧重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基于知识视角理解的核心竞争力。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和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此说法认为公司由知识基础构成,这些知识基础是通过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内生的,是难以在企业边界以外传递和扩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蕴藏于企业的人才、文化与过程之中的动态发展的知识系统,是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界定的混乱,根本原因还在于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忽视了的问题:这就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增长或发展,是更
5、多的靠外在力量,而不是靠组织的精耕细作完成的,不是靠编织在组织中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或经验的结合体完成的。2、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三大理论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为代表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存在于企业的产品(技术)平台核心产品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就伴随在企业核心产品(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企业特性的专长。 杰伊巴尼的资源观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巴尼认为,实物资源和过程技术可以被复制,但基于团队工作、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能力是难以模仿的,这些资源通常是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和难以计数的小决策中逐步积累
6、形成的,是形成企业特有能力最重要的资源。 巴顿是知识观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知识,学习是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学习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各方面能力中。 基于组织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该流派的观点是: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集散地系统、管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的有机结合,而具体在这种组织中的核心内涵是企业所专有的知识体系,作为核心竞争力载体的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拉法和佐罗指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分割的,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
7、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而恰恰是组织共识为一个综合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 美国核心竞争力理论专家哈默尔认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正是企业的专有知识使核心能力表现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而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尽管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的论述不完全一致,以下几点则是共同的:强调核心竞争
8、力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绝对重要性;强调核心竞争力的惟一性和不可模仿性;主张将公司的重要资源和优势资源用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描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他们认为核心能力的构建只能存在于企业内部,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人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原来所指的多元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众多的管理专家、企业领袖、咨询顾问们都对其做了不同的论述。笔者比较认同的一个概念是: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企业内质中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他们支撑企业竞争的优势,使企业能
9、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3、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法美国哈佛学院着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着名的价值链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差别分析和成本分析,可以找出公司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利弊,因此,价值链分析法也成为评价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战略工具。由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营销、来料储运、成品储运、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组织制度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
10、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能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为企业提供了如何进行自身竞争优势分析的方法,并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比较,揭示决定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 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将基本价值链进行了拓展,他们认为,波特的基本价值链与其供应商、渠道和买方的各种活动联结起来构成价值系统,而企业被看成是价值生产过程整个系列中的一个部分。二、国内
11、文献综述核心竞争力是近几年来企业管理界使用最多的几个名词之一,企业界就对其构成要素,就有不同理解: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能力;TCL的李东生认为是创新能力;海尔的张瑞敏也认为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盛大公司的原总裁唐骏则认为,管理也可以是核心竞争力。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能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在某方面做得更好的情况。随后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拥有独特竞争能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的结论。到80年代,关于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核心技巧与战略、产业发展和绩效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989年,哈默、都斯和普拉汉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p.133139)指出
12、,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孕育新一代产品的独特技巧。1990年普拉汉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一文,标志着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根据该文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hahald&hamel,1990,p 7991)。普拉汉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用户价值、独特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丁开盛、梁雄健)。 普拉汉拉德的“树型”理论认为,多样化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
13、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份、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能力。同时;普拉汉拉德教授又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核心竞争力和最终产品之间的有形纽带被称为核心产品,是一种或多种核心能力的实际体现(王永长)。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认为: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具有活的动态性质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学者
14、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它们可以归结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八大观点(王教、陈劲、许庆瑞)。 关于什么构成核心竞争力要素,有学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以企业技术能力,即企业的r&d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为核心,并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组织管理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也有学者把核心竞争力概括为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有学者把核心竞争力分成五个方面,即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创造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评价当前国内外关于核心竞争力概念的
15、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基本有以下几种:普拉哈拉德的文章并未给出核心竞争力的准确定义,而仅仅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这为后来的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来诠释核心竞争力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核心竞争力赖以定义或者说高度关联的相关概念都较为抽象,并同时处于相应的发展阶段上,如核心能力,资源,甚至是组织等。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组织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信息技术、组织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战略、企业联盟、学习型组织、绿色组织等等战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使得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更为复杂、多变,有的学者干脆把此称为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特征,即核心竞争力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有的学者
16、认为定义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不是无法定义。基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有些概念我们只能给出一个大致性的描述,有时也只需一个大致性的描述,很难准确界定它概念的外延核内涵,也无此必要:比如产品、市场等;有些概念在它的初级阶段是较为清晰可见的,而在其高级阶段却高度抽象:比如质量、产品等。科特勒指出,现代营销学中的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获得、使用或消费,从而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一切东西”。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种形式,分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增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是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基本利益,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东西”。核心产品概念的提出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学的
17、基石,它把产品的形式从原来的有形扩增到无形,这对当前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很有启发意义。三、主要研究内容(写作提纲) 摘 要 关键词 1 文献综述11国内外文献综述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1.2.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意义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2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现状及原因21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现状(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核心竞争力问题)22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成因分析 3 培育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3.1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3.2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3.3选
18、拔和培养人才 3.3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3.4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3.5 建立学习型组织 3.6 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4 结论参考文献 四、研究方法1、思路:(1)确立论文的思路方向(2)理论和实践准备,学习和把握毕业设计大纲(3)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领取任务书递交开题报告(4)搜集资料,整理文献综述(5)保持同导师联系,在导师指导下撰写论文(6)完成论文,送导师评审(7)参加论文答辩2、技术路线 文献资料确定题目文献综述 确定研究内容 确定研究方法论文开题吸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论文结稿(1)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查阅学术期刊和文献检索了解国内研究状况,获得有用的数据资料;同
19、时,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专业知识。(2)制定研究方法: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拟定初步的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3)资料收集:国内研究对比分析,对实际数据收集、整理。(4)资料整理与分析:综合相关问题研究的资料,结合国外的经验,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并整理归类。(5)结果评价:对资料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描述,从而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解决对策,最终完成毕业论文。五、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1、文献查阅:图书馆书籍、网络查询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阅读有关方面的论文、书籍等和其它相关资料。2、教师耐心指导,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的讨论,得出部分结论3、通过自身积极进取,对过去学过的知
20、识进行整理,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总后完成论文。六、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查阅和收集最新的 文献资料。 2课题负责人拟定详 细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调查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 第四阶段:分析讨论统计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确定课题总报告和各分报告的内容及撰写第五阶段:对撰写好的论文进行第一次修改,统筹规划全文,纠正错误。第六阶段:根据导师建议对撰写好的论文进行第一次修改和补充内容.第七阶段:根据导师建议对撰写好的论文进行第二次修改。第八阶段:毕业论文答辩阶段 时间安排 实施进度与完成程度
21、1 2011年10月3日-2011年10月8日, 撰写开题报告2 2011年10月9日-10月11日, 论文开题3 2011年10月12日-2011年11月15日, 撰写论文初稿4 2011年11月15日-12月25日, 集中进行中期检查5 2012年3月7日-2012年4月15日, 对初稿进行修改6 2012年4 月16日-2012年4月17日, 进行论文预答辩7 2012年4月18日-2012年5月8日, 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8 2012年5月9日-2012年5月14日, 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评分表9 2012年5月15日-2012年5月20日,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并填写毕业论文评分表10 2
22、012年 5月21日-2012年5月22日, 论文答辩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李东斌、崔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商业现代化 2008年总第529期2、孙元元、古玉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07年19卷12期3、黄思茗,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时代经贸 2009年第124期4、任芳洪、藩新雨,论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法则与生活 2009.6(下)5、卢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分析,法治视野 2009年05期6、刘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现代财经 2006年第3期7、高显扬、田镇
23、,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科技创新 2008年第11期8、李静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时代经报 2008年第6卷9、黄爱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莆田学院 2006.610、夏先良,面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的战略措施,国际贸易 2007年第7期11沈年桥,李瑜绿色壁垒对浙江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江西农业科学,2003,(6):291-29312汤一,刘祖生浙江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Journal of tea.2004,29(3):155-15813郭德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学刊,2004,(3)
24、,25-2714刘燕我国畜产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策略J中国兽药杂志,2003,37(10):6-815梁云,李朋,何立智,论重庆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突破J渝州大学学报,2002,19(2):49-5216王晓来,牛德林对农产品突破绿色壁垒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3,(3):73-7717张华盛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业发展模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2):64-6718程晓东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5):79-8119邹海清,王国顺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4) :42
25、-4420李大鹏ISO14000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8):157-15921刘蓉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3,(5):4-522吴海霓世贸组织框架下出口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J国际贸易问题,2003,(1)23吴学君湖南农产品如何跨越绿色壁垒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2):45-4724孟子良论“ 绿色壁垒”J改革与战略,2000 ,(1):13-1925曹繁有,钟筱红我国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对策初探J2003 ,24(4):23-2826吴方卫,周曙东国际贸易中战略性贸易保护的博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20
26、-2627张谋贵,曹淑华中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冲破绿色壁垒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5):678-680,68328李晓丹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J学术探索,,2003,(11):88-9129PhilipE. Bames (2006).Green standards,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Vol.43:1109-111130Miehnel J.Ferrantine(2002).International trade,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y,The World Econom,2002,23(9):567-586指导师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