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完成的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 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 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目录 一、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
2、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 二、主要思想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
3、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
4、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关于垄断优势的构成,海默和其他学者如金德尔伯格以及后来的约翰逊(H. G. Johnson)、卡夫斯(R. E. Caves)以及曼斯菲尔
5、德(E. Mansfield)等人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资金优势、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海默特别强调了技术与知识的核心优势作用。这些优势后来被邓宁总结为“所有权优势”,并成为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6、 2、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5) 信息与网络优势。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 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
7、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四、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解释1、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 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同时技术等资产可以获得全部收益。 2、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直接投资 寡占反应现象,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企业来互相牵制和加强自身能力行为的综合表现。 五、对跨国公司各垄断优势的补充1、知识优势 2、产品差异优势 3、规模优势 4、管理优势 5、资本优势 六、垄断优势理论的扩展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这个理论更好的适应现实经济社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与完善:一是进一步论述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垄断优势的理论;二是论证了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
8、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和条件;三是提出了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原因的不同解释。 七、评价1、贡献: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 因而,垄断优势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者产生过较深刻的影响。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
9、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不足: 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它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内部化理论什么是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又称,是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跨国公司理论时提出和形成的理论观点,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 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J.Buckley)、(Mark Casson)与学者(A.M.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
10、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于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 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
11、来代替外部市场。 内部化理论的观点与内容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竞争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12、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 3、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内部化过程的决定要素1、行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以及规模经济; 2、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别以及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 3、国别特定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4、企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协调功能、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实现条件只有当内部交易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市场内部化才是确实可行的。知识产品市场机制是失效的且交易对价格不易确定,知识产品易被模仿。 知识产品特点: 1 、知识产品的形成耗
13、时长,费用大。 2 、 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 3 、知识产品很难通过市场来定价。 4 、知识产品可以导致额外的交易成本。 动因1、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 2、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3、规模经济的经济追求 4、转移定价 内部化理论认为,上述四组因素中,行业特定因素对市场内部化的影响最重要。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也难以协调,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企业特定因素中的组织管理能力也直接影响市场内部化的效率,因为市场交易内部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有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才有能力使内部化的成本低于
14、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也只有这样,市场内部化才有意义。 内部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以前的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研究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正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此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论。因而有助于对跨国公司的成因及其对外投资行为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国际生产折衷
15、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7年,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进一步阐述。 邓宁认为其折衷理论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它吸收了过去20 多年中出现的各种直接投资理论的优点; (2)它与直接投资的
16、所有权形式有关; (3)它能解释国际企业营销活动的三种主要方式,即出口、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 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17、的动因和条件。 邓宁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A.所有权优势(Ownership);B.区位优势(Location),C.市场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这就是所谓的 OLI 模式。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内容(一)所有权优势理论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其中包括: (1)技术优势。即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优势; (3)组织管理能力。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
18、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金融与货币优势。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其条件包括: (1) 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2) 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3) 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形成区位优势的三个条件: (1)劳动力成本。一般直接投资总把目标放在劳动力成
19、本较低的地区,以寻求成本优势; (2)市场潜力。即东道国的市场必须能够让国际企业进入,并具有足够的发展规模; (3)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是国际企业选择出口抑或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 (4)政府政策。是直接投资国家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折衷理论”进一步认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组合不仅能说明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是否具有直接投资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国际营销的途经和建立优势的方式。下表是邓宁教授提出的选择方案。 方式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出口 技术转让 注:“”代表具有或应用某种优势;“”代表缺乏或丧失某种优势 它的两层含义:第一、从选择某种营
20、销方式的条件来看,表说明国际企业要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种优势;而出口则只需拥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那只能选择技术转让方式。 第二、从建立某种优势的途径来看,表也说明如果国际企业要同时拥有三种优势所帝来的收益,那就必须选择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如果公司仅采用出口方式,就会丧失区位优势的收益;如果只采用技术转让的方式,那么企业就会丧失内部化和区位优势所能带来的收益。 由此可见,“折衷理论”正如其名,是上述各种投资理论的集大成者。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当一个国家不能以低廉的价格生产
21、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劳务时,那么该国从另一个国家进口总是有利的。比较优势论将这一点又推进了一步,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其国内可以不太高的成本生产某种商品,但是,如果从其他国家进口这种商品,也许可能价格更低,更为有利。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的:进口国生产某种商品,不如生产另一种商品更有利,而出口国生产该种商品则较为有利。交换的结果导致两个国家都有利。简介比较优势论是70年代中期由日本的小岛清教授(Kiyoshi Kojima)发展提出的。 小岛清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所谓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均有特点,所以根据美国对外
22、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依次进行。 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 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 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 3、摒弃
23、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边际产业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在运用中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成本差
24、异的原理来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上,“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单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而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合办企业)的转移,是投资国先进生产函数向东道国的转移和普及。 2、在投资主体上,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的边际产业(或边际性企业、边际性生产部门。这里的“边际”包括边际以下)开始依次进行。所谓“边际产业”(也称为“比较劣势产业”)是指在本国内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或领域。由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
25、企业更易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更要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3、在投资方式上,该理论主张应从与对方国家 (即东道国)差距最小的产业或领域依次进行投资,不以技术优势为武器,不搞拥有全部股份的 “飞地”式的子公司,而采取与东道国合办形式,或者采用象产品分享方式那样的非股权安排方式。 4、在投资的国别选择上,该理论积极主张向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并要从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在小岛清看来,从比较成本的原理角度看,日本向发达国家(美国)的投资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几乎找不出有什么正当理由来解释日本要直接投资于美国小汽车等产业,如果说有,那也仅限于可以节省运费、关税及
26、贸易障碍性费用以及其它交易费用等等。与其这样,不如由企业向日本的生产进行投资,日本企业向美国的大型汽车生产进行投资,即实行所谓 “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 5、在投资的目的和作用上,该理论认为对外投资目的在于振兴并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特别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依次移植新工业、转让新技术,从而分阶段地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对外投资应起“教师的作用”:应当给当地企业带来积极的波及效果,使当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教会并普及技术和经营技能,使当地企业家能够独立进行新的生产。在成功地完成了教师的作用之时,就应该分阶段地转让所有权。 6、在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上,“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不是
27、取代贸易(替代关系),而是互补贸易、创造和扩大贸易。也就是说这种投资不会替代投资国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会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是一种顺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种将投资国技术、管理等优势移植到东道国,使东道国生产效果得到改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创造出盈利更多的贸易机会。对比于投资发生之前,投资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从东道国进口产品,且扩大进口规模,给东道国留下更多的利益。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在当时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解释和指导日本的对外投资活动的背景下提出的。实践证明,它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在今天的日本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28、中,很少出口高技术,可能就是受到“小岛理论”中的“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影响。 特点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比较优势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外投资企业与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 (2)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小企业能够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因此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更具有优势; (3)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 优点与缺陷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符合日本的国情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较有说服力地解释
29、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也较好地说明了美国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量减少的原因。 比较优势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指出,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企业比较优势的变迁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给人们的启迪是,并非拥有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跨国经营。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疑是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一次冲击。但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北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且以进口替代型为主,这表明日本与美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模式有去同的趋势。 小岛
30、清把分析作为既定前提的基础上,注重从宏观动态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缺陷在于,其动态分析仅陷于日本及少数国家的情况。在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上,小岛清注重从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 启示吸收和借鉴“小岛理论”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对于我们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有着重要启示。“走出去”包括、和人员()走出去,但主要是指资本走出去,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无疑,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现实需要,是更好地实现中国和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和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必由之路。研究和认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31、”,对我们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必须加强对“中国式”对外投资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过去,一直对“引进来”研究的多,对 “走出去”研究的少;对国外企业在国内投资研究的多,对国内企业在国外投资研究的少。在实践中,也是“引进来”多,“走出去”少;商品走出去多,资本走出去少。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小岛清提出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国内目前的形势大致相同,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中国式”的对外投资模式,用来解释和指导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2、小岛清理论是以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的。在他看来,“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同“美国式
32、”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区别,“是受欢迎的”。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当日本企业发展成为巨大的跨国公司时,也应采取凭借垄断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以其尖端的新产品向国外扩张,进行巨大跨国公司活动的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确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小岛清也对其理论进行了补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与本国的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都必须是务实的、发展的。 3、中国要实施“走出去” 的开放战略,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石化企业产业链边际一是谁走出去的问题,即谁是投资主体的问题。毫无疑问,“走出去”的主体应该
33、是企业。那么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在日本式投资中,小岛清认为,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走在前面,理由是在当时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可能大企业还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小企业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在中国,有人主张,走出去的首先应该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二是解决往哪里走的问题。是向发达国家走还是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走,不可否认,一些发达国家国内投资环境比较优越,投资机会多,中国三分之二的贸易是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投资也应该只走向发达国家。国内处于优势的产业在发达国家就不一定具确比较优势,相反国内处于劣势的产业可能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
34、比较优势。因此中国企业不应该只象目前这样,投资过分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发达国家,而应该主要走向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者落后的国家,如俄罗斯、越南等周边国家以及非洲、拉美和中东 等地。比如说中国在轻工、食品、纺织和普通的家用电器等行业有过剩的加工能力和成熟技术,并且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经饱和。而象俄罗斯这样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些行业相对落后,产品需求量大,这正好给中国在该国投资于这些行业提供了大好机会。再比如说非洲是一个大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渔业等资源,而中国很多二手设备和相应的发展比较成熟技术都可以在此可以找到市场。因此中国对非洲地区投资前景应该是很广阔的。
35、三是怎么走的问题。走出去的方式有多种。小岛清认为,日本是以资源开发进口为中心的对外直接投资,只需要按“非股权安排方式”进行就够了,这也是资源国家所容易接受的方式。中国企业究竟是以股权形式还是非股权安排、以合资还是独资、以并购还是新建、或者其它的方式“走出去”,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根据投资企业与投资环境具体情况及各种方式本身的优缺点而定。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一般应以合资经营的方式为主,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较差,并且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者有进入方式和股权安排上的要求,如与当地企业合资经营者可享受若干优惠政策、外商控股不得高于50% 以上等。当然,这并不排除特殊情
36、况,特殊对待。 4、在关于对发展中国家工业投资的政策主张中,小岛清提出这种投资应该起“教师的作用”,“给当地企业带来积极的波及效果”。在谈到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起什么作用时,他说“目的在于振兴并促进对方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小岛清这样说的好处之一不能说没有起到一种宣传作用。在这一方面,中国学者似乎不如日本人。在多年来所关注的这方面的资料中,几乎都是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会有什么好处,而很少谈或根本不谈对对方国家(东道国)的好处。今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实践中兼顾本国与东道国双方的利益同时,也需要大力宣传“双赢”的思想。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5、小岛清把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
37、优势(成本)的基础之上,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融为一体(目前理论界正在探讨这二者间一体化理论),这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理论创新。然而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不是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创造和扩大了贸易。这一思想,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某些产品国外市场上,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销售市场上,如何使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变为互相促进和互补的关系,是摆在中国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较优势论种类比较优势论包括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论的经济假设(1)两种产品、两个国家模型
38、,即只考虑两个国家(英国与葡萄牙)和两种产品(葡萄酒和毛呢); (2)以英国、葡萄牙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劳动时间)的差异为基础,并假定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homogeneous),没有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区别; (3)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因产量的增加而变化,即规模报酬不变; (4)运输费用为零; (5)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是充分的,而且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但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能自由地进出任何市场,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7)收人分配不因分工和自由贸易而发生变化; (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 (9)不存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是静态的。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