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企业一样运作社团(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企业一样运作社团(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团应该像企业一样去看待,一旦我们以这样的高度来对待社团,社团管理充满着乐趣、挑战、价值。假如追求着梦想,尤其是致力于创业者或者企业领域,有一个模拟环境去尝试锻炼,社团是最好不过的平台。我们可以假设:社团是公司,社团是员工,社长是老总,骨干是经理,活动是产品,参与者是顾客,校园是市场收获是利润,吃喝玩乐是福利,塑造大学新文化是社会责任。但是,很多社团是不是除了收会费就是聚餐、例会?而没有价值产出,及任何有价值活动的举行。社团其乐无穷,舞台宽广,大学正因为社团才所以丰富多彩,我们如果仅仅当做小孩子玩小家家一样的态度,我们的大学生活是不是太遗憾了呢?从一个高度来说,大学的
2、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因为这就是明天的精英,我们担负着一个使命,我们大学生不能遗失大学精神,引领社会,而不是迎合社会,我们应该永远以塑造大学新文化为使命。大学生活民主了,我们中国就会民主;大学文化富有活力,我们中国文化就有活力;大学生文明了,我们中国人就文明了。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这是我们大学不为,谁为之?而我们闹了一百年革命,这三个主题似乎建树较少,或有偏废。所以,较之民国时期,我们大学生太萎靡不振了,不正是说明我们青年人需要有更多作为吗?而社团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不要像袁世凯一样被推举为一国之统帅,却仅仅满足自己的帝王欲望。本此文举例说明时会提到自己分别在学校和家乡创建的两个协会:
3、东北林业大学圈点社、中国酒都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这两个协会都颇有理想主义情节,可百度一下参看。我认为学生组织是服务学生的组织,属于公益性,故其管理思想也适用于学生会等官方组织。一个组织发展的开始,只是源于一个点子,在真正的实施中,点子可以激起一时的激情,但是还是要归于平静,需要一个框架来稳固根基,在平静中逐步发展。社团会经历这个过程,很顺利时候遭遇困难,在困难时候又不断进步,很艰辛地走下去,尔后柳暗花明,或许又再次遇到瓶颈。一个组织,像种子丢在土壤中,要长成参天大树,形成自己的气候,形成自己的生态,才是这个组织的成功。社团其实就是团队精神,方向一定要超前,具体的操作策略可以慢慢探索。简单地说,我
4、们要知道自己干什么的?怎么去干?为什么干?点子是初衷,始终不能在框架完善过程中忘记自己想做什么,要追根溯源,弄个通透明了。不能在困难中变换想法,每个成员上下坦诚面对,问自己: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想达到什么的预期目标?找到根本,就去坚持,在围绕其宗旨形成核心理论。必要的文字文件是需要整理的,笔者创建圈点社时候有些轻视章程等文字性资料,以为那是形式。文字是思想很好的载体,特别是当协会较为创新的模式,以及复杂多样的活动关系,需要以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通过网络可以很好地将文字传播给会员。简单的文字表述,是说表述技巧、思路的清晰,但是如果要把思路框架完善,理论的建立是立体的复杂的,不能在没有逻辑的情况
5、下片面化,今天这个想法明天那个想法。这个过程,主要领导者需要把思路丰富,征求会员意见,得到一致的认可。所以,需要提出系统思考。主要领导者需要站在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目前的团队现实是什么情况?我们想达到的愿景是什么?这样下去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如果达不到怎样改变,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活动是否有必要做?哪些是我们该做的?一年后想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我是成员怎么想?框架的建立包括这些。第一是理念的建立,模式的建立。这是站在最高处将组织的愿景勾画出来,把价值挖掘出来,这是团队的软实力,如果现有团队全部解散,是否能够根据理念和模式重新建立,就是判断其是否成熟的指标。有了这个,那么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任何困难,
6、就算只剩下一个人,社团还是可以迅速地建立起一支高质量团队。社团可以采取企业运作模式,“用公益精神做公益事业,用商业模式培养商业意识”。比如,圈点社“校园智囊”的定位,“不求谋职,但求谋事”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涵养社会人才”的宗旨,“做人做事,国际国学”的学习指南,“交流乃学,实践即习”的学习理念,“点子建立圈子”的品牌内涵,等等,能够空口说服别人跟随“干革命”。第二是文化的建设,社团的文化需要在校训、家乡等大环境下结合起来。文化的必要是,他能滋养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更强壮,也让队伍有凝聚力。所以文化必须是向上的,正确的,不是主观随意主张。比如强调积极,因为现在大学生都处在消极状态下,积极
7、是进步,所以我们采取,并且要让社员散发这样的气质,文化才能建立起来。比如强调谦逊,也是在跟成功人士接触过程中的感悟,我们就采纳了。有些文化是团队历史产生的,是自然性文化,可以编写一些故事延续精神;有些是强加的,是人为性文化,可以通过讨论或者言传身教。文化的建立,需要在活动中培养,交流中促进,需要在细节上注意,比如我们强调平等民主,就要在圆桌会议中表现出来。文化的重要在于它可以反过来滋养队伍的长期发展,切忌只求能力,不求价值观凝聚的团队假如把一些利益的成分去除,会有人继续“干革命”吗?文化的建设,最主要是从选择人开始的,选择恰当的人,有着共同价值观的人,不能在选错人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初期的文化是
8、脆弱的,从选择核心领导层开始。切忌,永远不要盲目追求规模,圈点社限额招募,因为我们以做事为中心,经历过后才明白做事不需要太多人,即使是再大的活动。第三是章程等必要的文件。他是成员了解我们的窗口。主要思路都要概况在章程里,理念模式都在里面,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都可以展示出来。第四是制度的建立。制度需要参照文化进行,制度是文化的体现。部门的建立、工作流程、决策机制、信息流程、协会守则等等。这些可能会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才能基本建立起来。开始阶段要以探索的心态去尝试,要避免定势思维,阻碍发展。需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总体还是要基于简单构架,但也不要太笼统。我认为部门就是基本独立的,可以自成系统
9、,不依赖于其他部门,可自行工作。部门之间又是没有边界的,可以融为一体。比如圈点开始以团队作业,初期一般适合团队分工,后来尝试矩阵型组织结构,后来定型为事业部制:圈点讲坛、圈点论坛、圈点商务、圈点公益、秘书处,各品牌部门独立运作。实行“谁有点子谁是老大”的项目制、品牌负责人制、咨询委员会监督顾问制(退役骨干组成,可咨询顾问,可提议弹劾社长,经理事会通过)。第五是活动主线的建立,就像企业的产品线一样,社团可以常规地做什么活动,这是生存的根本。还有就是非常规活动,这是团队发展的张力。活动注意大小结合,内外结合,虚实结合,常规灵活结合。协会可以逐步建立多个活动品牌,要做就做到典范,所以需要加大品牌的建
10、设,而不是随便做完活动了事。活动尽量模式化,考虑尽量少的人尽量少的精力下做好活动,设立一个原则来指导,既可以高效完成活动,也不妨碍在方向下创新。切记,活动不可贪大,要追求质量,就像办讲座即使开始1000人爆满,结果最后走了一批,这就是不成功,相反只有100人,结果最后人越来越多,这就是成功的。如果一个活动你自己都没有收获,那你反思这样的活动的意义在哪里了?第六是其他资料的储备。会议记录,总结,照片。框架的完善,其实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即使团队强悍,但框架是脆弱的无力的,最终还是要衰落下去。框架一旦完善,它的魅力就可以体现出来,队伍自然会强悍起来。我看到很多一时强大团队,瞬间倒塌,因为强大团队的建
11、立,具有偶然性,而历史不是偶然组成的。这些在初期,只有发起者或社长才会意识到,社员谁想这么多呢,但负责人必须予以绝对重视,自己要暗地里琢磨,因为这是基础,就像起草共产党宣言。当然必须强调,这也是边行动边完善的动态过程,依靠系统的思考、战略的眼光、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一年两年打个个基础框架,还需要十年八年地积累完善。如果只是空想策划,不深入构建,恐怕构建的是空中楼阁。还要防止定势思维的出现,发挥集体智慧,主要领导者在这个时期要单独沟通、集体头脑风暴结合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这个方向一定要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内部管理:建设一支战斗的团队说到团队的建设,又可以这么认为,即使团队没有任何基础,包括理
12、念和模式,根据这些人,仍然能够重新建立他们,并去实施项目,这就说明这个组织是强悍的。只有这样的团队实力,才能不断创造新空间,实施新的战略。怎样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锻造队伍,建设一支战斗的团队,是初创协会的难处。社团开始一直都在寻找人才,但是有一个教训,就是还要注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首先得分析现实,比如当今大学文化氛围是相当沉闷的,国外某些大学一个星期的活动是我们大学一年活动还多,我所在的东北林业大学亦是如此,如果社团提出了要“振兴校园文化”的理想,就需要这样的一批人,但是还是很难吸收适合的人厉害的人投入到队伍中来。而作为一个社团,初入大学者对社团价值存在不理性的认识。在国内高校中都流传这样的话
13、:“社团都是骗钱的”,当然社团也普遍存在自身问题。在这样的情况,在生存上就遭遇困难,很难谈发展。诸位切忌,千万不要做害群之马,社团即是大学之文化载体,空有一社之长的头衔,毫无做事,非但自豪而是羞耻。但是越是艰难,越是要注意团队的建设,追求质量,不求规模。第一,需要找到一致的人,有共同愿景,需要志同道合:价值观、文化、兴趣。也就是说要找适合的人。比如圈点社的文化因子是:积极、勇敢、创新、分享、平等、坦诚、谦逊、独立思考、公益精神、大学精神、中国文化、国际视野。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基本可以勾勒出我们需要的那些人的特征。价值观是“不求谋职,但求谋事”,保证协会的先进性和公益性。兴趣是那些怀抱事业心态
14、做事的人,而且是能静下心来走进图书馆,博览群书,富有创意想法。当然,大多数社团并非事业型,就不能有太多的条框。第二,需要找能力符合并能够投入的人,综合考虑技能、意识、潜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积极的合作伙伴。根据事业、活动需要,我们去寻找需要的人,不求都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有些工作可以寻求外力,比如海报设计可以找一些设计协会。有的人是厉害的,但是心你稳不住,除非诸葛亮可以尝试“三顾茅庐”,最好别太强求,意识强烈,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毕竟一个强者都是从弱者成长起来的。必要的培训体系要建立,必要的帮带机制应该形成,让社员快乐成长就像员工得到薪水一样。可以引入企业招聘的面试体系来招募社员,甚至中层也可以招
15、募。第三,坚持多元化吸收会员,在学校做的协会,需要兼顾地域、男女、年纪、学院。一个组织需要在共同上建立多元化,单元化会导致很多弊病,惰性、冷漠、定势。多元化的建立,也是团队魅力的所在,能够吸引更多厉害人物的加入,团队优秀文化也会自然形成,不断丰富。不能过于忽视新生的力量,以致结构的失调,老兵打新仗。对老生也不能忽视,导致肤浅形式,新兵就上战场,没有延续传承和持续发展,总是在一个阶段打转。很多协会就以大一大二的为主,大三大四几乎就没有了,研究生也没有,这是要不得的。如果我们太多年级的区别观念,只能说明我们缺少精神,唯有资历,因为精神跟年级没有关系你敢说学弟在你之后成就事业?所以我不赞同有些社团称
16、新生为“小孩”,或者硬是要装出学长风范,必要的尊重就可以了。第四,骨干是执行力的关键,组织的发展首要是打造核心团队,一般来说核心团队应该在9人之内,中国之大不也只是9大常委嘛。有了核心团队,就可以看到组织的未来了,开始可以只有3、4个人,然后以骨干为核心,辐射到社员,团队不断成长,有小圈到大圈,组织也就成熟了。当然,新社员也要通过考察,重点培养,不要心想总有人出来接任。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就看社团规模,结果社长一人管事,别的都是参与者。第五,团队中需要各种角色的组合。有的充当外交官喜欢交际,有的做智多星只会出主意,有的做完美主义者老是挑毛病,有的做推动者叫嚣说干就干,有的做协调者出来化解分歧,
17、有的做实干家默默耕耘,有的做监督者神若旁观,有的做领袖紧握旗帜,一般每人兼有几个角色。一个想法出来,怎样通过这几个角色的积极推动,将想法完美实施,快速行动,就需要每个人作用发挥出来,而不是阵脚自乱,吵吵闹闹,起阻碍作用。其实每个人不可能担当所有角色,所以成员需要谦虚、宽容。最需要防范的是领导者呈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自己可以做所有的事,“集天下兴亡于一身”,自己停滞了全队也就停滞了,其实自己只是担当了其中某个角色。只要基于一个方向和共同志趣,就要容忍跟自己不一样风格的人,每个角色发挥作用促进团队事业的前进,在一个团队中也能“修正自己的弱点,学习别人的优点”。第六,适当的竞争因素可保证团队活力,激
18、励却时刻需要。团队初期竞争虽然谈不上,但是要有这样的意识准备。最简单的竞争机制就是奖惩机制,以及严厉的淘汰机制。协会甚至可以采取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不进步就退出的机制,这也才能保证合伙制的进行。团队的激励,领导者需要时刻保持,每一个成员也是要懂得激励身边的人,每个人都得充当推动者。有些机构领导者可以的随意指责,在我所在协会就不能实行,相反领导者的自我批评、接受批评却是其特色。因为接受批评的结果是自我的完善,我们不需要领导权威,靠的是领导魅力。第七,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可以利用协会去构建第二课堂,做步入社会的中转站。每个社团都要让社员得到东西,学到东西,这是考虑任何活动的前提不要制造伪劣产品。社团需要
19、理性,想获得的东西必须实实在在,比如圈点社,即使部分成员有创业倾向,但是反对浮躁,提出事业心态,提出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可以选出成员必读十本书籍,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比如圈点社对领导能力、商业意识、中国文化十分注重培养,必然在这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走进大自然、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这是圈点学习的三大法宝。交流和实践,其实就是真正的“学”和“习”。第八,高效的做事标准,相当于企业讲的效率。圈点社经历了总是说而不做的尴尬时期,团队士气也因此会低落。究其原因是对集体的依赖。虽然前面强调反对领导者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在具体的实施项目,却需要这种个人英雄,活动安排两至三人负责,就可
20、以自主完成。很多活动,根本不需要态度人,再大的社团活动只要8-9个人,最多活动时候全社人员去助威,记住那是助威不是组织,要善于抓住核心环节,去除无益的形式,就像把产品做好,包装少一点,有些环节完全可以合作或者外包,没必要什么活动都自己干。这样社团就可以做很多活动了,每个骨干带1个项目,那也是8-9个项目了,这样每个社员也有机会得到锻炼。切忌整个社团一窝蜂地去做一件事,一学期就过去了,而且这件事更多的人只是助威,而不是参与整个活动组织,然后聚餐,解散,招新,周而复始。第九,要注意休闲活动中加强团队凝聚力,只有休闲中,才有趣味,团队才能朋友一样相处,形成像家一样的氛围。工作会导致厌烦,激情也是短期
21、的,需要持久的热情,对团队产生感情是关键。利用好每个周末,每个月的特定时候,每个假期,每一个节日。公益社团,其实也是要有其利益成分在里面的,只是不是金钱而已。所以,创造价值,制造激励是组织的点缀,灵魂。激励,可以归纳说“初有所感,次有所获,至有所归”。在激励中必须注意的是负面激励,这是必须遏制,并合理利用。比如对权力的追逐、对职位的过分看着、对虚荣心的满足这是基于“外部修饰”的激励,而正确的激励在于“内部修炼”的激励,这些不随离开大学而消失,获取成长才是最大的激励。第十会议管理,社团离不开会议,好的会议就有好的团队。开了若干会议,经历了若干失败的会议,发现会议真是个艺术。首先开会要明确会议的必
22、要性,如果可以用非会议等形式来替代会议就最好替代,吃饭啊聊天啊等名义,最好分别单独深入沟通。其次如果实在需要开,那就要明确一个会议主题、只邀请直接相关人员,人越少越好,9人内为佳,人多就开展不争辩的头脑风暴,或分小组讨论。再者在开会前最好提前跟2-3个参会人员沟通,避免被无辜群轰或者冷场。会议议题要规划好,议题不要多,会议时间节奏控制好,不能在细枝末节缠绕,有些议题可以叫停下次解决。会议时间要控制在1个小时内。负责人要发表观点,最好不要兼任会议主持,并制定简单的会议规则。最后,我声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会议必须经历混乱,虽然控制会议要少扯淡,但是会议是需要有价值的争论,如果每次会议都安安静静,跟
23、过去两会一样,会议就没有必要了。会议不要回避混乱,一件事情复杂可以开几次会议解决,第一次就一定要故意制造混乱,如果只有一次会议,会前也要混乱,会中也可以适当混乱,只要会议方向不乱就行,决策者会后才可以放心决策。“无名天地之始”,混沌是必要的阶段。总的来说,组织是否完善,自身肯定是关键,团队建设在任何初建团队是都是需要重视的,而且长期重视。在问题难以克制时,就需要重新洗牌,巧妙的重新整合,而不是放弃或者放任自由。洗牌很简单,就是抓住核心团队。如果社团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社团应该继续以这样的空杯心理,时刻保持“创业”初期的意识状态,在团队出现问题时,及时果断地进行调整。而社
24、团因为不像企业有稳定性,所以圈点社成立咨询委员会,监督和帮助社团朝着既定方向前进,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阶,不能像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推石头,好不容易推到高峰时候,换届了又跌落下来,接着再推,没有动力的时候就只剩下收会费和见面会了,这样玩社团,唯有旁观叹息!外部管理:资源的整合一个组织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建设一支战斗的团队基础上,去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两者相互相成。这个资源的整合,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是组织实力的一个方面。除了内部可以管理外,其实外部也是可以管理的,两者就像两条腿,交互前进。如果协会是外向型的组织,更需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但是很多组织忽视了这一点,或者缺乏主动性,守住前辈开拓的固
25、有资源。管理,除了下级,还有同级,还有上级,这都是管理的对象,因为管理是影响力。这点认识很重要,不能仅仅以为就是对社员管理,社员更需要的是关爱和享受,外部才是管理的对象。这里我拿圈点社来说明资源这块。比如根据圈点的需求,外部资源包括学内和校外,学校领导、学院领导、教授、留学生、企业、文化单位、知名人士、校友、学生团体。首先也需要认清现实。中国青年报刊载文章显示,全国高校行政主义盛行,这是一个大的现实。行政主义导致世俗掺杂在纯净的校园里,工作做给领导看搞形式,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使命感,这是所有大学的现状。在管理外部时,需要理解这些,从对方角度出发,免得莫名其妙地遭到阻碍。还要考虑在地域上的差距
26、,北方大学大多保守,学校氛围沉闷,南方则开放得多。东北林业大学虽然有“德合自然”的校训,但是还是要有“德合世俗”的心理准备。实际上,即使现实氛围糟糕,但是人毕竟有常情,我们可以争取那些通情达理的人,热心公益工作的人,而且最大可能地争取支持,个个击破。协会最好建立“成长顾问”,企业家和教授,这就是我们的外部资源的利用。他们是乐意指导我们成长的,当这个圈子建立后,可能对学校、家乡都有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我们要不断争取热心公益工作的老师、社会贤达的支持,他们的参与能对活动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争取行政支持时,有时要考虑对方的顾虑和为难,如果请求的支持超过它的能力范围,得到的只是糖塞。
27、所以,这个时候,最好争取最高领导的直接支持,当然要在恰当机遇,如通过推荐沟通校长、院长、市长、董事长等。实际上,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的经历,视野上相当开阔,思想也十分开明。而且他们也站在我们的角度和大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与基层人员沟通时,充分从对方发展角度出发,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效果。这就在于组织的发展是否能给他带来利益,我们是基于公益的,但我们做的成绩可以作为他们的成绩。这个就要有恰当的结合点,做自己的工作,成就别人,得到的支持会很多。记住这点,中国国情之下,最好低调地寄人篱下,要让行政官僚者觉得有利用的价值。在学校的机构、其他兄弟协会上,我们也争取最大的合作,要有双赢的思想。在合作或沟通过程中
28、,保持谦虚心态也是协会必须的,即使你有多么强大。很多协会不去做资源管理,不去搞公共关系,甚至对社会有种抵触,导致有着不合作姿态,这是绝对不行的。这是现实,你必须去生存。当然迎合也是不对的,这其中要权衡一下。在社会的协会,跟政府机关的关系,更需要注意。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在旗帜底下,我们就在旗帜下,我们关注的重心在做事上,国家最近也比较开明,对民间组织大力扶持,这是好事。第一,志愿者代表先进的文化和意识,所以必须有一定独立性,像一家企业一样,主体不能形式化,要有深度;第二,志愿者最好结合当地的政府工作,双赢姿态合作,甚至根据需要,适当形式一下。有时候可以考虑一支队伍,双重身份,增加共青团志愿者的身份
29、,我们就好办事了。只要把握一个重心:就是做事。中国酒都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在创立之初得到政府领导的支持。我们得到支持,我们也需要理解别人。比如在我们做农村调研的时候,村官就担心我们得到些不好的资料,实际上我们反过来想,他们预期里在抵触我们,我们如果真的去理解宽容的话,应该得到欢迎,我们接受我们不可改变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别老是去唱高调,要么给些意见给问题的最高上级,免得给别人麻烦;要么就想想哪些是我们可以做的可以帮助的,比如帮助村官管理,理解他们的难处。要知道:“每个人的选择都是特定时候特定情况下的最佳决策。”资源的获取是也协会的重点,是我们的“圈地运动”。我们将把外面的资源
30、引入学校、家乡,当我们的资源足够庞大时,我们就有组织的资本了。通过资源的交换,我们得到的资源又会更多,得到的支持也会更多。资源具有多面性,我们获取的资源,我们有我们的用意,别人有别人的用意。我们学生的身份,获得的资源成本是最低的,我们获取的资源别人却成本颇高,或者根本没有资格。一方面,资源要分享,一方面,我们也要控制资源的把握权。团队的实力是关键,这两个方面要相互促进,团队要一个阶段一个境界,不然依旧会导致衰落。协会在前期会保守些,独享一些资源,当组织足够成熟时,就要有开放的自信心态,将资源提供给别的组织,专注在最根本,最高端,最有挑战的方面,这需要团队在创新力和执行力都强悍。比如当我们圈点讲
31、坛请来了茅于轼、陈志伟、何光沪、张立平等著名国内学者的时候,并且社团的理念获得这些学者的大力赞扬时候,我们圈点社自然也就获得了积淀和成长。在其他资源的获取上,不具体阐述,例如媒体、外校资源、外地资源、国外资源。这点也要在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才能获取资源。团队要有较高的概念能力。越是优质的资源,就需要很好理论说服力,策动对方的主动性,协会需要拿出让对方拍手称赞的创新点子。比如要得到知名企业家的支持,靠钱等等是不现实的,如果点子好,完全可以“空手套白狼”。切忌,用最坏的词句猜度去评判行政单位或个人,我们可以用复杂来看待这个现实情况,只是一个现实而已,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向来喜欢一厢情愿地把对方看得
32、很美好,逼他做出美好的行动,诸位可以参考。以上模式管理、内部管理、外部管理是相互相成,需要把握适度的节奏,同时地系统地开展,不可偏废,在各个时期略有重点,充分利用其它两点来促进其完善。比如,框架的建立,可以在吸纳新鲜力量的时候带入新元素,在企业家的指导下完善。这样反复几个轮回,组织的进步会比那些声称“脚踏实步”的效果好得多,我们也理性地强调基础,但不能忽略管理艺术的强大功效。在管理协会的时候,首先强调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反求诸己是国人需要的意识。作为领导,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对,这都是相当的考验,当上领导并非意味做到了领导。有困难,也才有领导的意义,所以领导的认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领导者要
33、高度认识的责任心。领导者应该将其视为第一工作,不能在其位忘其职,甚至声称还有别的重要事情忙,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作,因为所做的事很多,需要绝对投入;想想队伍的定位是什么,你需要站在思想行动的前沿,才能服众。要想象协会就是一个企业,在协会工作,需要像企业家一样的意识,光荣而艰巨。否则,领导者会将自己的肤浅认识强加于队伍,把队伍的高度降低,打击队伍士气,队伍也会继续低落。如果成员以为在修建宏伟的教堂,而领导者却以为在砌砖,那么这个组织就相当危险了,哪怕他是砌砖的顶尖高手。其实组织怕的是将砌砖高手作为领导,他的片面认识会导致机构的单元化,其还不断堆积自己的权威,炫耀其专长,导致他原先负责的部门规模最大
34、化。社团应该是开放的,像企业一样,领导者甚至可以空降,但绝不可随意让人担当。因为在于他将会给予组织带来什么,而忽略他曾经带来什么,如果他曾经带给组织什么,可以通过“奖牌”来表示,但绝不可用“职位”来奖励。职位是责任,面向未来而非过去,担负着组织的兴衰使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如果有别的重要事情做就不要担当。这是面对现实的第一个思考。第二,领导者要心胸开阔的公益心。当上领导者,这是工作的开始,不是工作的终点。由于长期官本位的思想,尤其是学生会等学术机构的腐化,有的人以为当上领导者,就是实力的证明或者以为相当风光,从而忘记工作的本质。圈点社倡导的的文化“不求谋职,但求谋事”,是基于公益精神的价值观,
35、诸位可以参考。学生在社团工作,大多是为了积累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资本,很多世俗的认识误区导致组织变性腐朽,如果认识到这样的事实:企业在招聘是看重的是具体做过什么,而不是当过什么,而且发展最终看的还是自身修炼,即使同样是社长也有优劣之分,就看是否成功领导做过事情。社团需要忽略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要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你让更多人受益,那么你的收获也更多,与其专注于外在修饰,不如专注于自身修炼。这是面对现实的第二个思考。第三,领导者要有勇往直前的气势。如果领导者认为现实很理想,而且还没有认识到挑战困难的意义,盲目乐观,所以就没有遭遇困难的准备,一旦遭遇困难,就回避逃避,不以团队整体着想,觉得自己就此停
36、住反正也是收获,付出多不值得。实际上,领导者的主要能力是解决困难,在他自认为担当领导遭遇困难,却没有收获的时候其实收获最多,有的收获是感觉不出来的。所以,在社团领导需要有勇敢挑战困难的意识,说了就得实现承诺,只可多做不可少做。没有这样的意识,社员就有被“出卖”被“欺骗”的顾虑,要担当领导就得首先许下承诺:“不抛弃、不放弃”。这是面对现实的第三个思考。第四,领导者需要营造伙伴合作式的温馨氛围。社团的领导者,其实更多是一种自然产生的领导,是温和民主产生的领导。因为,在社团每一个都是伙伴,每个人也都必须站在领导者的高度去思考,平等友爱,虽然需要分工,但绝对弱化职位关系。如果社团因为竞选而争夺权力导致
37、人才流失,那么就必须整顿领导者制度。社团应该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力,普通成员都可以享有临时领导权,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想法就成为项目负责人,那么为了做领导而作领导是没有意义的。协会的工作是具有挑战性的,作为领导者,在于能否带领团队进入新的境界,而不仅仅踏步做好团队,或者像西西弗斯推石头。每一个人都是组织的主人,你不能搞“一言堂”,领导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人都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发挥成员的主动性,让大伙都愿意“出生入死”。你需要谦虚,倾听,授权,自省。这是面对现实的第四个思考。在我担当领导的时候,我成长很多的就是每当社团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去看企业管理的书籍,或者咨询一些企业人士,那这种收获就是巨大
38、的,这比什么创业大赛还刺激。而我有朋友去做真正的创业项目,我犹豫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坚守社团,因为这里可以尽情张扬理想主义,而且这个环境的要素更加全面,甚至比真正的企业更加全面。领导需要的素质很多,人格魅力、知识才学、决策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会议管理、组织策划、口才等等,都可以通过社团得到全面的锻炼。另外,还需要学会时间管理,因为我们还有学习等大学课题需要平衡,但我希望我们可以视此为挑战。可以用三个步骤来帮助分析:记录自己如何运用时间、分析自己如何运用时间、及时进行时间的整合。在领导产生之前,建议要求领导候选人阅读相关书籍,积累领导知识储备,和领域素养。保证在领导产生之前,就已经具备领导能力,组织
39、都感觉“你办事,我放心”,而不是凭机遇闯运气,组织发展不可因领导者的随机,而导致组织的生死偶然。最后强调,协会领导者的工作需要使命感,因为还是我们基于公益精神的,更因为弘扬大学精神的责任,以上这些意识社团的每个成员理应都必须具备,而不只是领导者,而社团要让社员也有领导的机会,以及培养他们领导意识,感染大学精神。我们不能是缺失精神的青年,在这个缺失精神的时代里。独立思考的大学青年们,任何社团都是大学精神的一个载体,我们难道不为之激动吗?如果大学里没有呐喊,没有人开始,还等待田野里出现呐喊吗?制高点:建立核心竞争力你这个社团给别的清晰印象是什么?你的社团有哪些亮点?这些亮点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
40、力,是企业常常强调的。社团的建立,就是要通过自我修炼,建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良性的成才文化氛围的形成。我们每个大学生也在想在全国众多一流人才中,如何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组织也需要建立核心竞争力,比如圈点社的眼光是在国内范围做一流社团,那就要构建全国优秀社团的“势”,这个势的构建,靠的是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能够创造有市场的产品活动,那么我们可以“以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还有一个产品就是若干年以后的这些社员们的成就。我们谈资源,谈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意义子哪里,大学众多资源中,怎样去开发、获取、利用是修炼的关键。根据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就是利用优势部分资
41、源,你所在的大学,哪些是优势资源,如果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夸张地说你就胜似在耶鲁牛津读书。有的同学过分追求虚无的东西,其为前途着想的动机是好的,但结果可能是坏的。如果错过了大学里的优势资源,那么即使看上去风光的,也是得不偿失的。社团要求有这样的理性,要追求高度,首先要有高度的视野,忽略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追求务实。社团就是要挖掘这些资源,谁挖掘得最好,谁的竞争力就强。协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我们自身的优势上面。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就朝哪里努力。优势表现在差异上,圈点社可以说是全新的,其理念处于前沿。在建立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企业模式的优势,团队具备了企业一样的张力。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怎样建立,是需要
42、规划的,协会正在努力的尝试。开始阶段,优势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在逐步发展中,有些优势可能会让别的组织学习去,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达到的文化的目的,做社团要豁达。但是组织却不能因此手忙脚乱。核心竞争力,在每个阶段需要调整,做到别人做不到核心方面。协会创新出来的活动,可以移植到别的组织去,甚至建立一个新的组织,或者建立合作。保留必须的部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是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比如,圈点社的定位是智囊,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建立在“智慧”上面,也就是创新力上,比我们执行力还要强悍的程度。我们就要吸收那些有想法的人,大学生的优势是创新,就是我们的优势,其背后的支撑是人才的优势、模式的优势、文化的优势、资
43、源的优势。虽然这里讲的是我所创建的圈点社,但其张扬大学精神的本质,而非特定之领域,适合任何社团,笔者曾经还梦想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各个高校,播散高校文化的种子,因为大学生有的就是想法和理想,来源于各种创新,通过创新构建各种优势。核心竞争力是在以上三个框架内众多因子的基础上建立,最终体现在活动品牌上。如果协会是多元化发展,需要建立处于系统之内的多个品牌,共同构建社团的核心竞争力。终点:愿景的逐步实现在领导社团的很长时间里,需要一直在反复地问自己:我们到底做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愿景?我们也在这样的疑惑中不断完善自己。这个问题也将继续拷问社团的每个人。认识自我,似乎是最头疼是事。其他组织如果要这么问,大
44、多也会糊涂,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组织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是做什么的,建立共同的愿景,上下同心,那么,就不会出现扯淡、官僚、迷茫了。寻找一种意义,是实现组织辉煌的前提。先从最高领导开始,需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自己需要找到意义,作为领导者的使命感,并将这种使命感传递给成员。有使命感是幸福的事,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使命感的领导,去要求成员达到自己想达到的标准,用命令、权威去要求成员,然后责难、批评、绝望,这个组织就被糟蹋了。愿景的阐述尽量不要像中国的企业一样笼统,可以先从整体一两句话定位阐述,然后从学校、学生、社会、社员、活动等涉及的各个层面去阐述。你给学生什么影响?你给学校什么影响?你给社员什么影
45、响?这样你至少会知道愿景在哪里,就可以实现理想了。成员须和领导有着一致的愿景,绘制出一幅明确的清晰的图纸,成员就会积极主动工作,交出出乎意料的优秀作品。如果给予的是一个模糊的混乱的图纸,成员就迷茫。领导如果知道愿景,而不愿告诉成员愿景是什么,那么成员就感觉自己充当工具,主动性是绝对没有的,年轻人有着过量的精力,总会找到一种方式去磨耗的,譬如扯淡,而有骨气的人会离开这个组织,从而“劣币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而磨耗看上去也是在做事,有骨气有使命感的人却会旁观,淘汰机制就是逆向的了。所以,愿景是非常重要的,愿景也是文化的开始,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大学阶段,学生组织大多都应该是基于公益的。建立共同的愿景就
46、是成员最大的参与,才能释放成员的能量。协会实际上每个人都赋予领导这样的隐形权利,更需要如此,谁的思想超前了,谁就站前在面领航,而领导实际作护航。像雁群一样,保持人字形,却有着极大的流动性,保证组织的有机生命力。愿景的逐步接近,是最好的激励,团队随时随刻都需要这种进步。这种进步最好是在战略的指导下,阶段性的进步。衡量社团的指标我们如何来衡量自己社团的健康状况呢?是不是其乐融融就是最好的局面?抑或是风风火火就是?或是上了新闻广而告之就是最佳?我们常常这样来判断,自得其乐,其实不然,偏离了评判的根本。这里我总结三个指标来衡量社团的优良。第一是社员的成长。就是社员参与其中获得的快乐、知识、情感、精神、
47、兴趣、友谊等的收获。民国初年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开篇阐述道:“要估量一个文明,不在于所建筑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华丽,甚至也跟所创造的制度、艺术、科学无关;而在于这个文明下产生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它揭示了文明的灵魂。”同样我们关心社员到底因社团产生了多少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社员。这是最高标准,倘若没有这种质的影响,那可以看看社员收获了哪些量的影响。再声称出色的社团,社员的满意度如果很低,这个社团就是不成熟的,不成功的。从一个高度来说,只要我们的社员形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质、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茂盛的精神,那么这个社团不但是优秀,而且为“中国人、中国
48、文化、中国”做出了贡献,是真正的爱国者。譬如哪个环保社团把小小一个学校里国人乱吐口痰这个坏习惯改变,那么就是最大的爱国与环保;顺便说一句,我倡导做身边可以做到的公益活动,别搞天边公益,要搞身边公益,而且要发挥智慧力量,做到效果。第二是活动品牌。活动是最终的产出形式,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市场?是否有品质?最终形成一个品牌口碑是好还是坏。参与者满意吗?价值细化有哪些?活动是否够稳定?活动的效率如何?活动经济吗?活动的“上座率”如何?活动的主题是否通过透彻分析?活动的预期效果如何?活动标准流程化了吗?活动的频率如何?活动智慧含量多少?活动结果有改善吗?后续活动开展了吗?有多少知道?
49、知道的多少人愿意再次参加?切记,活动应该是快乐的,最好“短小精悍”,小组作业,持续而关联,周期性开展,不能是负担,大搞形象工程,哎,老子这学期终于把这个活动搞完了,会费还剩一点点,好好放松一下,这学期聚个餐就闭会吧。第三是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如果确切的对象不是社会,这里的社会可以特指大学这个小社会。很多公益活动,更多是作秀,只考虑自己的硕果累累,却不想实施对象的效果,甚至副作用也不管了。我所在的中国酒都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就倡导“不作秀、不形式,追求实际效果,追求智慧公益,小处着手,逐步深化。”另外,还要考虑合作单位、组织的双赢效果,让对方最好的满意度。在学校里,我们看是否可以把活动尽量扩大影响力,这里指的不是知名度,产生“由点及圈”的影响。如果最高标准是创造了新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