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习题集-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三多-管理学习题集-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习题一、填充题1行为的_是行为引导和整合的基本前提。2企业是通过_、_以及_来使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3整个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的构造都是以_与其_的分离为基本假设的。4企业的经营过程表现为_、_和_的不断循环。5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三种基本的功能:_、_和_。6足够的_是启动、维持企业运营并在不断扩展的规模上运营的基本条件。7企业活动中所需知识可以分成三种类型:_、_以及_。8企业制度调节的主要对象是_和_关系。9产生于职位的权力称作_,把来自知识、经验以及品质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力称为_。10现代企业的
2、_为作为企业集合体构成基础的各类参与者平等地行使经营权力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11知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关_的知识与有关_的知识。1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这种反比关系决定了组织的层级结构可能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相对比较集权的_与相对比较分权的_。13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便是利用_与_来规范成员问的关系,影响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14层级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职务或岗位所规定的_,而非_。15企业文化用来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_。16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行为影响具体表现在_,_以及_等三个方面。17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_的。18在工业社会蜕变而来的知识
3、社会中,知识正变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着知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企业的制度结构正从“资本的逻辑”转向我们所称的_。19在知识逻辑的社会里,权力派生于_,利益由_所控制。20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要求企业生产组织更具_;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适应性调整则要求相关的权力从管理中枢_。21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既取决于要素本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种要素_的影响。22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绩效,从而其生存与发展能力首先取决于其_。23企业制度是通过_和_的分配来实现其基本功能的。24根据企业制度的_以及_,我们可以把企业制度定义为“规定或调节企业内部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
4、和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或标准的总和”。25我们把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称为“_”。26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利益关系首先表现为_。27既相互区别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各参与者利益是通过_来实现的。28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不同参与者类型在企业经营中相互间权、利关系特点的差异。在权力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生活经营活动中的_的不同;在利益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与各类参与者的_有关。29_决定了要素供应者在企业活动中的相对权利地位,决定了企业活动中的权力与利益分配的格局。30_的特点决定了资本的所有者在过程开始之初就拥有着选择过程运行的方向、组织过程的推进、处理过程的结
5、果的各种权力。31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为_而在一起_的集合体。二、选择题1关于制度结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 A规范了作为个体的这些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关系 B规范了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 C规范了作为个体的参与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 D规范了作为类群的企业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关系2知识经济的特点有_。 A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 B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 C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D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重要3企业欲求其经营有效,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_。 A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内容
6、和规模 B充分利用能够筹集到的各种资源 C引导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诱发他们提供企业所需的贡献 D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企业制度4关于企业制度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_。 A通过经营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来实现其功能 B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组织中的相对地位 C通过利益分配,以不同利益分配形式诱发参与者的行为选择 D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决定不同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5企业制度分类的参与者因子有_。 A劳动与劳动者 B资本与资本供应者 C知识与经营者 D原材料与供应商6决定企业使用要素的方向、方式、方法的是_。 A资本 B劳动 C知识 D规则7在企业经营中,不同参与者所结成的利益关系
7、首先表现为_。 A经济利益关系 B地位利益关系 C精神利益关系 D物质利益关系8下列说法中,属于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是_。 A“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者” B“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成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 C“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 D“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9在工业社会,最为稀缺的要素是_。 A资本 B劳动 C知识 D技术10分工劳动在工业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有_。 A加剧了普通劳动知识的专门化与狭窄化 B加剧了普通劳动技能的专门化与狭窄化 C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增加 D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相对稀缺性11作为工业企业
8、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有_。 A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B分工细致,权责明确 C层级分明,结构统一 D标准统一,关系正式12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应该是_,相互对立的特点的统一。 A集权和分权的统一 B上级与下级的统一 C稳定与变化的统一 D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13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包括_。 A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的 B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发挥作用 C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D企业文化是多元的14在知识经济下,企业文化将会_。 A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B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
9、C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 D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15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是_。 A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B企业文化阻碍企业战略的实现 C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时,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D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实现没关系16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_。 A规模经济 B工业经济 C知识经济1 7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是_。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协调功能18与作业方法、制造工艺、生产程序以及产品功能与结构等方面的设计和改进有关的知识是_ 。 A作业知识 B技术知识 C经营管理知识19反映不同参与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相对地位的是_。 A权力关系
10、B利益关系 C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20企业活动中各参与者类群的相对地位主要取决于_的分配。 A权力 B非正式权力 C正式权力21_正逐渐成为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 A利益由资本的拥有者控制 B利益由劳动的拥有者控制 C利益由知识的拥有者控制22层级的多少与管理幅度_ 。 A没有关系 B正比关系 C反比关系23用来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非正式关系的是_。 A企业文化 B层级结构 C企业制度24关于网络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A网络结构中只有一个权力中心 B网络结构是适应型的、学习型的组织结构 C网络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调整 D网络组织中各成员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25在知识逻辑的社会
11、里,权利派生于_ 。 A资本 B知识 C劳动三、简答题1企业经营过程循环的条件是什么?2企业制度的三种功能分别是什么?其含义呢?3“元要素”是什么要素?有什么特征?4为什么知识与经营者具有“元要素”性质?5什么是权力?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的差异在哪里?6企业实现利益分配的方式有哪三种?7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8什么是层级组织?形成原因是什么?9层级结构发挥作用并取得成功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和假设?10网络组织的特征是什么?11什么是企业文化?其功能是什么?12企业如何实现对其成员行为的引导和整合?13在有约束的条件下,企业要有效经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4简述劳动分工的作用。四、问答题
12、 1锥形结构和扁平结构分别是什么,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 2权力关系与利益关系的“逻辑”一致性表现在哪里? 3层级组织会被网络组织所代替吗?为什么? 4工业社会的层级结构有何特点? 5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有什么影响? 6分析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型。 7与前面的技术创新比较,你觉得组织创新是什么样的创新,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参考答案一、填充题 1可预测性 2制度结构,层级结构,文化结构 3劳动者,物质生产条件 4资源筹措,加工转换,产品销售 5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 6资本 7作业知识,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 8权力,利益 9正式权力,非正式权力 10财产特点 11操作,协调 12锥型形态,扁平形态
13、 13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14角色关系,个人关系 15非正式关系 16行为导向,行为激励,行为协调 17学习型 18知识逻辑 19知识,知识拥有者 20弹性,向下分散 21相对稀缺程度 22成员的努力 23经营权力,利益 24基本功能,功能实现方式 25元要素 26经济利益关系 27占有或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 28相对权力地位,利益实现方式 29不同参与者提供的企业经营所必需的某种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30过程源动力 31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协调行动二、选择题 1D 2ABC:3ABC 4D 5ABC:6C 7A 8C 9A 10AD 11ABD 12ACD 3AC14ABCD 15C 16C 1
14、7BB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B三、简答题 1企业是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循环的:第一,企业能够投入到经营活动中的 资源是有限的。对企业来说,这种有限性是双重的;第二,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不是为了取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其价值;第三,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经营有赖于不同参与者在不同的环节和方面提供不同的贡献。 2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三种基本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协调功能。导向功能是指企业制度指导企业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激励功能是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协调功能则是指通
15、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 3把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称为“元要素”。这类要素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企业经营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要素,离开了这种要素或这种要素供应者的服务,企业活动便无法进行;第二,利用这种要素,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取得组织企业经营所需的其他要素,或者可以很方便地取得能够换回其他要素的手段。 4投入到仓业绎营中的资本与劳动,只有利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在一定方向上加以组合,才能发挥效用。因此,企业成长及其效率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数量,而是取决于人们使用资本和劳动的
16、方向、方式和方法。决定这些方向、方式和方法的是企业的某些(类)参与者对与资本和劳动使用有关的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的这种知识在企业活动中的实际运用。经营者作为知识的携带者,自然也属于知识的范畴中。这些专门知识的利用可以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实现或经营状况改善的前景,使得经营者可以很方便地动员和利用集合其他生产条件所需的货币资本,因此经营知识与经营者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元要素”及其供应者的特征要求。 5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一种能力。正式权力是产生于职位的权力,非正式权力来自知识、经验以及品质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力。非正式权力在群际权力关系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相对地位主要取决于正式权力的分配。
17、6不同企业制度下各类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 (1)作为生产经营中的预付成本,在企业最终成果形成以前实现。 (2)通过占有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即通过占有销售收入扣除各种成本耗费后的剩余,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结束以后实现。 (3)前两种实现方式的结合。即部分经济利益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企业以支付成本的形式实现,另一部分经济利益则在这个过程结束后通过分享最终成果而获得。 7权力派生于知识(特别是协调知识)的供应,利益(经营成果的分配)由知识的拥有者所控制,是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8所谓层级组织,是按照分层授权的原则来设计组织中的职务、机构以及结构,以此为框架来整合组织中的各项活
18、动,特别是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层级组织的形成是由于企业主管的有效管理幅度是有限的。 9层级结构发挥作用并取得成功是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假设作为前提条件的。层级结构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是以市场环境为背景的:消费者的诸多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些需求基本是无差异的;消费需求以及影响企业经营的其他环境因素基本稳定,或虽有变化,但变化具有连续性的特征,从而基本上是可以预测的。 10网络结构主要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它在构成上是由各工作单位组成的联盟,而非严格的等级排列。第二,企业成员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第三,企业成员在网络结构中的权力地位不是取决于其职位,而是来自他们拥有的不同
19、知识。 11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功能有:行为导向功能;行为激励功能;行为协调功能。 12企业是通过制度结构、层级结构以及文化结构来使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从而实现对这些成员在企业活动过程的不同时空的努力进行引导与整合。制度结构规范了作为类群的企业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关系,层级结构规范了作为个体的这些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关系,而文化结构则规范了作为类群或个体的参与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 13企业欲求其经营有效,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选择正确的经营的方向、内容和规模,使企业产品符合社会需要,以保
20、证产品价值的实现;(2)充分利用能够筹集到的各种资源,使有限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产出;(3)引导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诱发他们提供企业所需的贡献,形成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合力。 细致的劳动分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使得每一个分工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更加狭窄,更加专门化,从而使得工业生产中的每一个人的劳动高度相互依赖。 14分工劳动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不仅加剧了普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与狭窄化,而且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识供应的相对稀缺性。这种相对稀缺性进一步加强了协调知识拥有者的相对地位。四、问答题 1答案要点:锥型的层级结构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每个层次上的每个机构
21、和岗位之间分工精细、权责明确。扁平型层级结构管理幅度相对较大,层级相对而言较少,各层次上各机构与岗位间的分工相对比较粗。 锥形结构需要每个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的数量有限,因此不仅可以对下属直接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指导,促进下属管理素质与能力的改进,而且接受到的信息相对明确,识别、处理以及利用有限信息的质量也因此而比较高。但与此同时,反映基层活动情况的相关信息需要经过较多的层次才能传递到组织的高层,经过的中间环节多,因此不仅传递的速度慢,而且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某些层级的过滤、加工而失真。同时也由于主管直接管辖的下属数量有限,虽可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的指导,但也可能对他们的工作安排过细、指挥过多、控制
22、过死,从而影响下属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不利于其成长。 扁平型结构由于主管直接控制的下属数量较多,因此下属自主行动的空间相对较大,从而有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其能力的培养。管理层级的减少也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并可避免中间环节过多可能对信息传递造成的干扰。但是,较大的管理幅度既可能使得主管难以对每位下属进行细致的指导,同时也可能使这些主管收到的信息量过大,影响这些信息的价值正确识别和及时利用,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答案要点:作为不同参与者类群之间相互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企业制度所凋节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映照的。 不l司参与者在企业中利益实现方式的
23、不同,必然在他们的权力关系中得到反映。有权利占有或分享企业最终成果的参与者必然也有权利选择决定这个成果的活动方向和活动过程的组织方式,而以预付成本形式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参与者则必然只能在前者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前者的要求提供企业所需的服务。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利益实现方式的不同,实际上也是权力关系中相对地位不同的结果。由于企业活动的效率,从而最终经营成果的形成和改善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提供的具体服务,而且首先取决于这些服务的组合方式及其作用方向,因此有权利行使决策权力的参与者必须承担方向选择失误、方式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风险,同样,也应当有权利占有或分享由于权力的正确使用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的成果
24、。 3答案要点:知识经济带来的变化可能是对现存的层级组织进行网络化的改造:用网络结构来补充层级结构,而不是将后者完全取代。实际上,管理任何由一定数量的成员参与的集体活动,一定程度的集权和统一指挥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样的集权和统一指挥,组织成员的活动就无法协调,组织活动就无法在“有序的无序”或“无序的有序”状态下进行。因此未来的组织应该是“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层级支持着组织活动的有序性,而网络则促进着组织的适应性。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应该是三个相互对立的特点的统一:第一,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第二,稳定与变化的统一;第三,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4答案要点: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如
25、下主要特征: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1)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在层级结构中,企业组织成为一个等级结构的金字塔。金字塔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根据直线上级的要求,组织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行使相关的权力。同时又将接受到的任务分解给下一个层次去完成,并利用受托行使的权力去命令下属的工作。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便是利用直线指挥与分层授权来规范成员间的关系,影响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2)分工细致,权责明确。层级结构的工业企业实行细致的劳动分工。分工原则不仅体现在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生产劳动中,而且体现在与生产过程协调有关的管理劳动中。分工劳动使得生产者与管理者的知识
26、和技能不断完善,相关劳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组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工劳动不仅严格规定了组织成员应该履行的职责,而且明确了相应职务的工作人员为执行职责而可以行使的权力。 (3)标准统一,关系正式。“标准统一”首先是作业方法的标准化,逐渐移植到管理劳动的组织中。不论是谁,在处理同类的管理业务时,都按照一套标准的程序和方法来操作。其次,标准统一还表现为企业政策的一致性。制约管理人员行动及其行为的政策和规则是由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统一制定,统一推行的。层级结构中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循这些政策和规则。企业的“组织框架图”和“说明书”确定了每个成员应该扮演的角色,每个角色扮演者应该以理智,而非以感
27、情的方式来完成其职责。组织所倚重的是角色间的正式关系,而非个人间的非正式关系。 5答案要点: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可能使企业文化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1)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手段。文化手段重要性的这种变化是与层级结构的网络化改造相关的。在实行分权化管理的网络化层级结构中,用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文化将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动一体化的粘合剂。 (2)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在网络
28、化的层级结构中,管理中枢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要通过基本政策的制定,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这种文化影响下成功工作单元的事例,以促进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各工作单元迅速普遍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基本规范。 (3)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在客观上需要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学习型的。 (4)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必
29、然也是多元的。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从而必然会不断促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不断走向繁荣。 6答案要点: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不同参与者类群在企业经营中相互间权、利关系特点的差异。在权力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生活经营活动中的相对权力地位的不同;在利益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与各类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有关。 根据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类要素供应者在企业中权力和利益关系中的地位,企业制度的模式至少可以有以下四种类型: (1)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在这种类型的企业制度中,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资本的供应是行使权力、占有成果的唯一依据。资本所有者
30、既是权利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在这种制度中的利益实现方式都具有成本费用的性质。 (2)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劳动者既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又是经营者组织生产活动所需利用的一种要索。经营者根据劳动者集体的委托,提供组织日常经营所需的服务,并以这种服务为依据参与经营成果的分配。资本供应者的利益实现与企业经营成果的高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对影响这个成果形成的各种权力的运用也无权(利)过问。 (3)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成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营者因为拥有专门知识而实际掌握和行使着组织企业活动所需的各种权力,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不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的供应者,他们从企业获得的与其服务相应的报酬,相对于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结束后形成的归经营者实际支配的最终成果来说,都是具有成本性质的支出。 (4)综合逻辑的企业制度。这是各参与者类群在权力以及利益关系中均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的企业制度,“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 7提示:技术创新更侧重个体性,组织创新更侧重整体性;组织创新为企业带来的变化往往更深刻,而技术创新多数是在企业原有战略、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两者都受到环境的影响。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