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剩余与购买(共12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401036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剩余与购买(共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剩余与购买(共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剩余与购买(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剩余与购买(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消费者剩余与购买第一节 消费者剩余1.1 消费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图8 消费者剩余(2)消费者剩余的其他解释将消费者剩余理解为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cs=r1-p+r2-p+rn-p将消费者剩余

2、理解为要消费者放弃他对某种商品的全部消费而必须补偿给他的那个货币量,V(n)等于前几个保留价格的和,R代表消费者剩余v(0)+m+R=v(n)+m-pn消费者剩余=v(n)-pn图9 消费者剩余(3)诸消费者剩余诸消费者剩余是指全部消费者剩余的加总。消费者剩余测度的事单个消费者的剩余,诸消费者剩余是指诸多消费者剩余的总和。(4)消费者剩余的特征特征一:由于心理原因而产生,在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心理评价与商品的客观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 特征二: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比较大。 特征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使消费者剩余随着消费量增加而递减 (5)如何计算消费者剩余如果已知某个消费者的

3、需求函数为x(p),可先求出其反需求函数p(x),然后再根据下面的公式求出其消费者剩余。我们能够进行上述计算的原因在于,如果一个消费者的需求是连续的,不是离散型的,在求其消费者剩余的时候,可以用同近似于它的离散需求曲线相关联的消费者剩余来近似地表示。如图10所示,把连续性的需求可以进行无限的细分,细分成无限个离散型的需求,连续型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剩余就近似于他的离散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剩余来近似的表示。图10 连续性需求的消费者剩余拟线性效用在上述分析中起什么作用?在似线性效用下,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不受收入变化的影响,因此才可以用这样简单的方法计算消费者剩余。仅在拟线性效用函数情况下,使用需求函数

4、下的面积测度消费者者精确无误。1.2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如果商品1的价格水平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福利也会受到影响,消费者剩余将发生改变。如果商品的价格从P0上升到了P1,已知其需求函数为X(P),则其消费剩余为:价格上升,消费者的总损失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者对他继续消费的单位将要支付更多货币,图11中的R代表的面积;另一部分是消费者因价格上升而减少消费造成的损失,图11中T代表的面积。图12 消费者剩余变化消费者剩余变化分为等价变化和补偿变化两种:(1)补偿变化在价格上涨变化后,要使消费者的境况同他在价格变化以前的境况一样好,必须给他一定的货币数额,保证新的预算线同经过初始消费点的无差异曲线

5、相切,使消费者回复到他初始无差异曲线上所必须的收入变化即收入的补偿变化,其表达式如下补偿变化测试的是,如果政府想要准确地补偿受价格变动影响的消费者的话,政府就必须给予消费者多少额外货币。补偿变化的实质就是以消费者原来的福利水平基准,计算商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以及为了弥补消费者的福利损失应该给予消费者的补偿。如图13中的A图所示,消费者的初始选择在在A点,当价格从P0上升到P1时,消费者的预算线向内转动,消费者此时的选择在B点,显然B点的效用小于A点的效用,为了维持消费者的境况不变的话,平移新的预算线直到与初始无差异曲线相切在C点,C点与A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B点与C点的收入的

6、差额就是要补偿给消费者的收入,即补偿变化。图13 等价变化与补偿变化(2)等价变化在价格上涨前拿走一部分消费者收入,使消费者从(原价格,减少收入)和(新价格,原来收入)两种组合中得到的效用水平无差异。收入变化与价格变化是等价的。在价格变化以前必须从消费者那里取走多少货币,才能使他的境况同在价格变化以后的境况一样好。从图形上看,初始预算线必须移动多少才能恰好与经过新消费束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其表达式如下:等价变化测试的是消费者为了避免价格变动而愿意付出的最大收入量,其实质是等价变化以价格上涨后的福利水平为基准,计算如果价格上涨给消费者造成了货币损失,应该如何先行扣除一部分收入才能让消费者感到平衡。

7、如图13中的B图所示,同样,消费者的初始选择点在A点,B是在价格上上升以后的最终选择点。为了保持价格不变,在价格上涨前从消费者那里拿走一部分收入,使得初始预算线向内移动,直到与B点所在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在图中D点相切。在拟线性效用的条件下,等价变化与收入变化是相同的,都等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如图14所示。图14 拟线性效用的补偿变化与等价变化例题:若需求函数为q=a- bp,a,b0,求:(1)当价格为P1时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当价格为P1变到P2时消费者剩余变化了多少?解:(1)当价格为P1时,消费者剩余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 当价格为P1变到P2时,消费者剩余变化量为1.3 生

8、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销售x单位意愿换取的最小货币量和他出售这些单位实际得到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在图形中就是供给曲线上面的面积,即图15中的阴影部分。 图15 生产者剩余反供给曲线(ps(x)):测度的是使生产者供给x单位商品所必须的价格。生产者剩余额计算公式为:如果商品的市场价格上升,生产者剩余也会发生变化,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产者对他继续供给的单位将要得到更多货币,图16中的R代表的面积;第二部分是生产者因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而获得额外收入,图16中T代表的面积。图16 生产者剩余的变动第二节 购买与销售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考虑消费者收入的来源。本节主要研究在消费者出售初

9、始禀赋获得收入而后进行消费的情况的最优选择问题。消费者的禀赋就构成了消费者收入的来源,消费者将用自己的禀赋收入去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高偏好的消费束。2.1 总需求与净需求初始禀赋是指消费者自己拥有的资源 (w1,w2) 总需求是指消费者实际最终的消费数量(x1,x2) 净需求是指实际消费与初始禀赋的差额(x1-w1,x2-w2) ,就是该商品的购买量或销售量。判断一个市场的参与者是销售者还是购买者,就是看他的总需求与初始禀赋之间的关系。如果总需求初始禀赋0,即净需求为正,则为净购买者或消费者;如果总需求初始禀赋0,净需求为负时,则为净销售者或供给者。 2.2 预算约束(1)预算约束在给定价格(

10、p1,p2)条件下,初始禀赋为(w1,w2) ,禀赋的初始价值就构成了收入,消费者可以用这些收入去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因此他可以买到的最受偏好的消费束的价值一定等于的它的初始禀赋价值,即消费值一定等于初始禀赋价值,其数学表达式如下:用净需求表示如下:如图17所示,如果实际消费点的位于禀赋点以左,如A点,他将是第二种商品的净购买者和第一种商品的净销售者;如果实际消费点的位于禀赋点以右,如B点,他将是第一种商品的净购买者和第二种商品的净销售者。图17 禀赋预算约束(2)禀赋预算线的移动现在,如果一个人的初始禀赋发生了变化,那么它的购买和销售警示怎么样的。 把预算线的变动分为两个方面:当禀赋的价格是

11、给定不变,但拥有的禀赋量发生变化。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预算线向外平移,斜率并没有发生变化,禀赋价值变大;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预算线向内平移,禀赋价值变小。当拥有的禀赋的数量是给定的,但禀赋的市场价格价格发生变化。当禀赋数量不变,只有价格发生变化时,如果p1下降,预算线将会围绕禀赋点转动,预算线会变得较平缓,从AB转动到CD,如图18所示。图18 预算变动(3)价格变动的福利影响我们主要考察禀赋1的价格P1下降和上升时,将会对其拥有者的福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分析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时,将面临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如果开始时净需求x1-w10,即消费者是x1的净购买者。如图19中的B图所

12、示,原消费点处于禀赋点右边上的D点。当价格下降时,继续充当的净购买者可以提高福利水平。如果转变为的净销售者,如F点,其福利一定会遭受损失。消费者一定会继续充当净购买者。 当禀赋1的价格上升,也同样面临两种情况,如图20所示。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净需求x1-w10,即消费者是x1的净购买者。原消费点处于禀赋点右边D点,继续充当x1的净购买者,在E点处,其福利一定会遭受损失。如果转变为x1的净销售者,在F点处则无法判断其福利是好还是坏。2.3 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1)禀赋收入效应引入禀赋因素以后,价格变化会引起货币收入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斯勒茨基方程进行修正。存在两种收入效应:普通收入效应:在货币收入

13、不变时,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引入禀赋因素以后,这种效应仍然存在。禀赋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对禀赋价值或货币收入的影响而产生的效应。总需求的变动必须考虑两种收入效应,因此需求的总变动=替代效应+普通收入效应+禀赋收入效应,如图21所示:图21 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从A到D代表着替代效应,从D到E代表着普通的收入效应,从E到C代表着禀赋收入效应。(2)禀赋收入效应的分解 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禀赋不变时,价格变化会使收入同方向变动。如果是p1的价格发生变化,则将禀赋收入效应代入斯勒斯基方程,则假定是x1正常商品,收入效应为正;因为替代效应为负,所以二者的净影响取决于w1-x1的符号,

14、有两种情况:如果是净需求者,w1-x10,总效应的符号是不确定的,它可能增加需求,也可能减少需求。 2.4 劳动的供给(1)劳动的最优供给假定C为商品消费,P为商品价格,L为实际劳动供给,w为工资率,M为非劳动收入。在给定价格(P, w)和禀赋(C*,R*)(即非劳动收入和全部劳动时间)的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物质商品和闲暇消费(C,R)。根据给定的条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为: 可转化为令C*=M/P为非劳动收入可以实现的商品消费;R*=L*为全部闲暇或最大劳动供给; R=L-L=R-L为实际闲暇消费。上述预算线可以变成: PC + w(L* L)= M + wL* = PC*+ wR*转化为P

15、C + wR = PC* + wR*PC* + wR*称作消费者的完全收入或者隐含收入,他度量的是消费者所拥有的价值,即他的消费品禀赋和时间禀赋。从上述预算约束条件也可以看出,消费的两种商品是物质商品和闲暇(C,R);禀赋是非劳动收入禀赋和全部劳动时间禀赋(C*,R*)。w即是闲暇的价格(或机会成本),又是劳动的报酬。该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w/p,隐含着消费者用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市场比率。如图22所示,劳动的最优供给在消费者的消费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实际工资w/p处,即消费者多工作一点时间所获得的额外消费的价值,必须恰好等于为获得这一消费而失去的闲暇的价值。这里的实际工资是指若消费者放

16、弃1小时闲暇他所能获得的消费量。最优选择描绘了从原点向右度量的对闲暇的需求,和从禀赋点向左度量的劳动供给图22 劳动的最优供给(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货币收入增加,劳动供给就会减少。闲暇对绝大多数人是一种正常商品,当人们的货币收入增加时,他们就愿意消费更多的闲暇,从而减少劳动时间的供给。因此我们假定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图23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如图23所示,由于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当劳动工资率上升时,闲暇消费的成本上升,变得昂贵,因此消费者肯定会增加到劳动的供给,减少对闲暇的消费量,工资的提高劳动供给从L1增加到L2。但是提高工资并不总是会增加劳动供给的。工资率的进一步提升,会使消费者更愿意把额外的收入去花费在享受闲暇上,从而减少他对劳动的供给。当劳动工资率进一步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却使劳动供给降低回到L1。这就导致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原因就在于当劳动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资增长会减少对闲暇的需求,从而导致对劳动的供给,但是对于较高的工资率,收入效应却有可能超过替代效应,造成工资增长反而使劳动供给减少。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经济学考研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