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三级-第三章培训与开发(共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三级-第三章培训与开发(共21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1. 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各类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的内容和特点。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在计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和培训内容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有效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而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各类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的内容和特点:(一) Goldstien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20世纪80年代1. 内容:该
2、模型指出,培训需求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着手,综合分析培训的环境及相关因素,考虑培训需求原因或“压力点”,如基本技能欠佳、工作业绩差、新技术应用、客户要求、高绩效标准和新工作要求等,基于环境因素分析以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2. 特点:组织分析是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前提,任务分析侧重于职业活动的理想状况,人员分析侧重于员工个人的主观特征分析。(二) 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循环评估模型是对于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以周而复始地估计培训需求。每个循环都要依次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分析。1. 内容:(1) 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保证培
3、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2) 作业层面的分析:确定培训的内容,即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能力。(3) 个人层面的分析: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较,或将员工现有技能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要求进行对照,发现二者差距。2. 特点:(1) 优势:全面分析,避免发生遗漏;循环方案让培训需求分析定期进行,及时发现需求,成为一项长期性制度;(2) 不足:工作量大,需专人定期进行,也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积极参与。(三) 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1. 内容:为工作调动做准备、为职务晋升做准备、为适应工作内容要求的变化做准备等原因提出培训需求(预期工作技能要求)。
4、2. 特点:在员工当前工作绩效满意的情况下,进行前瞻性分析,以便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其中包括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1) 优势: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开发、激励、培养归属感。(2) 局限性:预测的准确性难免出现偏差;培训的深度、广度难以把握;员工接受培训后可能跳槽,适用于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四) 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基于岗位胜任力和人才测评等手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1. 内容:首先,构建某个岗位的全部胜任力,进行重要性排序,分析可塑性;其次,人才测评方法测出员工的现有能力的等级,量化差距,界定差距大小;再次,以胜任力可塑性
5、、胜任力的重要性和测评差距大小为坐标轴,建立三维培训分析模型;最后,根据八种组合分为八个象限,每个象限有相应的培训计划。2. 特点:将员工与员工的培训需求层次区分开,解决培训内容单一的问题,提供更精确的依据。但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适合中高层管理者。2. 简述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的程序和方法。(1) 明确员工培训的目的。实现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2) 对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的有效整合。根据组织层面和员工层面(问卷调查和面谈法)的培训调查分析,形成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提出针对性培训方案。(3) 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员工达到何种标准,目标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和标准化;有效指导培训者和受训
6、者;培训计划和方案制定实施的导航灯)(4) 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要明确各培训项目信息)培训方案:对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培训需求要点的操作性细化方案,反映了组织对该培训项目的基本意图与期望。包含三方面基本要求(培训目标对受训者传达的意图;组织对受训者的希望;受训者如何将培训项目要求与自身情况结合)培训项目计划:包括10项内容。培训目的、目标、受训人员和内容、培训范围、规模、时间、地点、费用、方法、培训师。还需注意科学的学习顺。(5) 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首先,获得与培训相关部门、管理者、员工的支持;其次,说明报告的内容,如培训的出发点、培训要解决的问题、培训的方案和行动计划、希望得到
7、的支持。部门级的培训计划要与各部门经理讨论,严控预算,可加内容,内部培训解决。3. 简述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含义、作用和内容,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含义:是指系统收集必要的描述性和判断性信息,以帮助作出选择、使用和修改培训项目的决策。完整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培训有效性评估的作用:(1) 企业培训的一般角度看培训评估的作用:第一,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第二,考察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本身。第三,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教训,以便今后改进。第四,发现新的培训需要,从而为下一轮的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对成功培训
8、的肯定性评价可以提高受训者对培训活动的兴趣,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第六,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第七,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2) 企业培训的战略角度看培训有效性评估:使内部不同成员看到目标的一致性,共享资源和信息,克服进行有效性评估中的障碍。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内容:(1) 认知成果:衡量受训者在培训项目中学到哪些知识。(2) 技能成果:评估受训者的技术和运用技能水平及其行为。(3) 情感成果:受训者态度和动机,包括对培训项目的反应、多元化容忍度等。(4) 效果性成果:判断培训项目给企业带来的回报。(5) 投资净收益:培训货币收益与培训成本比较后,企业获得的价值。
9、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培训管理体系的测评由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评估目标确定。第二步:评估方案制定。第三步:评估方案实施。(信息搜集与整理分析)第四步:评估工作总结。(收获和不足,提供建议,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最后环节)4. 简述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搜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以及投资回报率计算分析方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考核培训成败、中间效果欧评估、受训者评估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情景模拟法测试、绩效考核法、360度考核、前后对照法、时间序列法(定期几次)、收益评价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1) 泰勒模式
10、:20世纪30年代,与现代学生评估关系最密切。泰勒原理:评价活动的原理和课程编制的原理。首要任务确定培训是否达到目标。特点:以目标为中心,结构紧密,具有计划性。简单易行。缺点:目标本身无评估,忽视非预期目标评估,忽视过程评估,忽视学生意见。(2) 层次评估法:发展的最为完善的一种评估方法。包括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模式、菲利普斯五层评估模式、考夫曼五层评估模式特点: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定性和定量结合;培训效果评估由个人到组织。优点:培训效果具体化、形象化;柯氏发展而来的评估层次更加全面,说服力强。缺点:考虑因素不够全面,主观性;数据取得容易混乱;各个层次不是有机整体。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模式(1
11、) 反应层面:评估学员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培训当场结束;问卷或抽样访谈。(2) 学习层面: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现场或结束后;书面测验、模拟情境、操作测验、学前学后比较。(3) 行为层面: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并改变工作行为的程度,是学习在工作中的转化;培训结束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面谈、观察、行动计划法。(4) 结果层面:组织目标的实现,培训的最终结果;培训后半年或一年。菲利普斯五层评估模式: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模式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评估培训结果的货币价值以及培训项目的额成本,百分比表示。 ,但具体应用困难。柯氏改良法:把四个层次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评估和培训不分开。(
12、3) 目标导向模型法:Jackson,英国曼彻斯特机场的执行方案。精髓:关注的是受训者而非培训者的动机;评估受训者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把培训效果的测量和确定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培训者和公司的其他人员是培训的执行者和评估者;弹性和适应性强,首次使用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5个基本步骤(1) 明确培训评估的目的。评估可行性分析,明确评估目的,明确评估的操作者和参与者。(2) 培训评估方案的制定。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包括评估方法选择、评估设计方案和评估策略选择。(3) 培训评估信息的搜集。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简单易行性和经济的特点,设计数据收集计划。(4) 培训评估信息的整理
13、与分析。信息归类,根据需要归档,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5) 撰写培训评估分析报告。最后工作环节,影响评估效果的重要环节。要客观、公正,综合所有评估意见和观点,上报前要开会修改,确保发挥对领导决策、培训工作者改善的重要作用。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搜集:培训开始后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总结和反馈。(1) 收集培训效果信息的目的:做到有效的评估,验证培训效果,提供反馈。(2) 不同类型培训效果信息的采集:主观信息、客观信息、信息之间的对比(3) 培训效果信息的收集渠道:资料搜集、观察搜集、访问搜集、调查搜集(4) 培训评估信息的处理:分类、归档、统计。(5) 信息收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做好充足准备;回岗
14、后访谈,培训结束时的个人访谈和集体会谈。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四个方面。(1) 培训前对预期培训效果的分析。对受训者进行培训前的状况摸底,了解受训者在与自己的实际工作高度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目的是为了与培训后状况比较以测定培训效果。(2) 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监控与评估。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相关性;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认知程度;培训内容;培训进度和中间效果;培训环境;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3) 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培训评估的重点评估受训者究竟学习和掌握情况;工作行为改变程度;企业经营绩效的改进程度。(4) 培训后的管理效率评估。提供培训项目评估报告,向高层领导汇报,了解回报;对培训部工作的
15、总结,提高培训效率;与以往培训(纵向)和其他企业(横向)、基准培训效率对比。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一) 培训效果综合评估要求1. 明确评估目的。目标的合理性,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未达成的补救措施。2. 确定评估项目及评估内容。(1) 受训者对培训计划的满意度。(2) 受训者的知识收获。(3) 受训者个人工作绩效的改善。(4) 受训者对组织绩效的贡献。3. 培训评估方式的设计。前测试、后测试、控制群体注意:(1)评估尽可能在培训过程中进行;(2)实施培训即确定评估方法。(二) 培训效果的评估工具1. 问卷评估法(围绕目标、内容、环节,量化);2. 360度评估(全方位,真分);3. 访谈法:(
16、1)明确需要采集的信息;(2)设计访谈方案;(3)测试访谈方案;(4)全面实施(至关重要的一环);(5)进行资料分析。4. 测验法:(1)前测与后测;(2)利用对照组,避免霍桑效应(受关注而高绩效)。(三) 培训效果的四层次评估应用(参照柯氏评估模型)1. 反应层面的评估。最基本的评估,测评受训者对培训的感受;采用问卷调查法。P168页,员工培训满意度测评表。2. 学习层面的评估。评估其学到的知识、改进的技能、改变的态度;采用考试测验法,注意四个方面:试题库建设、教考分离、考评等级、培训目标。3. 行为层面的评估。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变化,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转移;通行的做法是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自
17、评、他评的方法进行评估,3个月后,P170页。4. 结果层面的评估。培训对组织绩效带来的变化。产量、销量等数据指标,P170。5. 培训成本收益的计算。实践操作困难,很难分解,隐性且很难量化。培训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计算分析方法) (1) 舍贝克和科恩的效用公式。1985年。式中 Y培训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年数; N接受培训的人数; P每个受培训者和未受培训者在工作上的差异; V每名员工平均的工作业绩的价值(货币); C为每个受训者提供的培训总费用。Y、P、V是模糊变量,实操中难以把握。5. 简述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以及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
18、根据培训项目的类别和层次确立培训目标。培训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给所要设计的培训项目定位;培训课程应达到的全部目标分为三个领域:认识、情感和精神运动领域;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态度培训、观念培训、心理培训。(2) 充分考虑组织特征和学习风格以制定培训策略。培训课程设计是与组织的经营与发展战略的制定同步进行,要充分考虑组织特征和学习者风格。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1) 培训课程设计的任务从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出发,明确培训目标,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设计包括安排课程内容,确定培训模式,组织课程执行者,准备培训教材,选择课程策略,编制出课程评价方案,预设分组计划,分配培训课时。课
19、程设计初步完成以后要进行论证,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加以改进。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定位:确定培训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类别;目标:明确培训课程的目标领域和目标层次;策略:根据培训目的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设置课程系列;模式:优化培训内容、调动培训资源、遴选培训方法;评价:检测目标是否达到。(2) 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10个要素)培训课程目标根据环境和需求而定;培训课程内容以实现培训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去选择并组合;培训课程模式有效体现培训内容,采用配套的组织与教学方法;培训课程策略培训程序的选择和资源的利用;培训课程评价对培训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的评价;教材切合学习者情况,提供适当信息;学习者学员
20、的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学员的类型、组织形式、学员规模等;执行者理解培训课程设计思想的主持人与教员;时间短、平、快,要求充分利用;空间可超越教室的空间概念。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一) 基于学习风格的课程设计,基点是调动受训者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1. 主动型学习,以经验与感觉为基础的学习风格。启发引导。头脑风暴、游戏法、演讲法、角色扮演法等,管理培训、工商管理人士培训。2. 反思型学习,以多维思考与归纳推理为基础的学习风格。教师为主的方法,以理论讲授、报告会为主。3. 理论型学习,以逻辑推理和演绎分析为基础的学习风格。以培训者为主,培训者与受训者互动模式,辅助下自学、座谈会、案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
21、学等。4. 应用型学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的学习风格。与实践相联系,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团队演习、个人汇报等。(二) 基于资源整合的课程设计(已考)1. 培训者的选择。培训者与受训者相互适应,“因材施教”2. 对时间和空间的设计。充分利用时间,空间设计的技巧。3. 教材的选择上,要考虑为学员提供实际的、先进的、实用的教材。4. 教学技术手段和媒体的应用。5. 培训方法的优选。基于心理学,结合教育观念、学习风格、学习特点等。(三) 对课程设计效果的事先控制(做好教学计划)1. 对授课内容充满自信。(自信关乎成败)2. 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培训目的。(强调重点)3. 控制授课时间。(实例调整时
22、间)4. 可以应用于各种对象。(完成一次培训教学方案后,可以再次使用)5. 有利于培训者的自我启发。(充分准备,融会贯通,对教材优缺点检查)6. 简述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培训教学设计与方案形成的程序,以及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一) 培训课程分析;1. 课程目标分析:受训人员分析;任务分析;课程目标分析:(1)培训目标的确定,(2)对培训目标进行划分主次,(3)各分目标的可行性分析,(4)课程目标的层次分析,安排实施次序。2. 培训环境分析:实际环境分析(地点和设施);限制条件分析(进度、设施、成本、器材的局限性);引进与整合(步骤和方法);器材与媒体可用性
23、;先决条件(受训人员的资格、经验);报名条件(鼓励或阻碍受训者的要求);课程报名与结业程序。(二) 培训教学设计的内容(1) 期望学院学习什么培训目的的确定(2) 为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进行培训和学习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选择(3) 培训中如何安排时间教学进度的安排(4) 进行培训如何及时反馈信息培训评价的实施(三) 撰写培训课程大纲1. 撰写课程大纲的流程:(1) 根据课程目的和目标确定主题;(2) 为提纲搭建一个框架;(3) 写下每项想讲的具体内容;(4) 选择各项内容的授课方式;(5) 要修改、重新措辞或调整安排内容。2. 设计适用的内容:考虑课程的外观特征、适用性、可行性、一致性、互动性、
24、关联性、适用性、进度与内容与受训人员知识水平的协调性。3. 决定内容的优先级:互为依据的课题进行编排、由易到难的顺序,出现频率、紧迫性和重要性编排。4. 选择授课方式方法:讲授、研讨、案例、练习、角扮等,灵活选择、综合使用。(四) 培训课程价值的评估1. 课程评估的设计;培训过程中各方面得到反馈,评价效果,改进培训项目。2. 学员的反映;向学员发调查表,可能会迎合学员。3. 学员的掌握情况;结束后的考试和论文来了解,关键在于如何设计考题。4. 培训后学员的工作情况;跟踪调查,耗费人力物理。5. 经济效果;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劳动生产力、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等。(五) 培训课程材料的设计:5类
25、材料和ppt制作注意事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1. 整理教学资料:整理资料、课题资料、资讯资料、摘要。2. 培训课程内容的制作。5类材料(1) 理论知识培训课程的中心内容,权威性、结合现实。(2) 相关案例必不可少,调动受训者思维,引起思考。(3) 测试题完全投入的互动。(4) 游戏破冰游戏和暖场游戏,与培训主题相关的游戏;(5) 课外阅读材料紧扣主题、有的放矢,说明和强调重点。(六) 培训课程的修订与更新:试讲之后进入修订阶段培训修订的程序:(1) 确定修订流程的频率;制定一个修订周期(2) 确定修订流程的范围;主要修订和次要修订(3) 公布修订流程;把修订周期公布,说明改动,保持灵活性(4
26、) 征求变更内容;受训人、专家、培训相关人员随时发现,随时变更(5) 将修订通知存档;将搜集到的修订意见保存(6) 巧妙应答各种建议;表示感谢,不承诺所有建议均改动(7) 培训课程编码;结合业务特征和课程内容,容易查询和区分。培训教学设计与方案形成的程序(一)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1. 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早期教学设计模型中步骤最明确的一个。2. 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收集数据以修改教学内容。3. 现代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中国培训教学,适用于一个教学单元和一节课。(1) 确定教学目的;(2)阐明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4) 选择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媒体;(6)
27、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7)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修正。(二) 形成培训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结果是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程序:1. 确定教学目的;2. 确定教学名称;清楚明白具有弹性。3. 检查培训内容;包含全部内容,列出重点内容,内容以学习者能接受为准。4. 确定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讲授法、角色扮演等。5. 选定教学工具;传统的如粉笔、黑板、挂图等,现代的有投影、幻灯、计算机。6. 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方案的中心,包括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使用。7. 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有序而按主次进行。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1) 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培训材料的确定
28、和选择、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教师和学员的选择、后勤保障(时间地点安排、教学辅助用具的准备)等。(2) 讲求授课效果。培训师要充满激情,注意与学院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集中学员的注意力,避免照本宣科,漠视学员的态度等。(3) 动员学员参与。学员的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方法包括:提问、体验性操练、角色扮演、记名字并点名、培训反馈、学员讲授和示范、练习等等。(4) 预设培训考核。包括培训结束时的考核(学习课程考试考察,结合平时表现做总评)和培训结束后的工作评价(思想进步、认同感、工作作风、能力效率)。7. 简述各类培训方法的种类和特点,选择与应用各类培训方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
29、及员工培训组织实施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简述各类培训方法的种类和特点(5大类)(一) 适宜知识类培训的直接传授培训方法1. 讲授法:最基本的培训方法;灌输式、启发式和画龙点睛式;讲课老师是成败关键;优点:内容多,有利于大面积培养;环境要求低;利于教师发挥;学员相互沟通;可向教师请教;平均费用较低;缺点:学员难以吸收和消化内容;单向传授不利于互动;不能满足个性需求;教师水平直接影响效果,理论实践相脱节;方式枯燥单一,不适合成人学习;2. 专题讲座法:适用于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热点;优点:时间短、形式灵活;随时满足某方面需求; 内容集中,易于加深理解;缺点:传授知识集中,内容可能不具备较好的系统性;
30、3. 研讨法:类型分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任务取向的研讨与过程取向的研讨、成功的研讨应是任务-过程取向的研讨;优点:多向式信息交流;要求学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形式多样、适应性强;难点:研讨题目和内容准备要求较高;指导教师要求较高;选题注意事项:代表性、启发性、难度适当、事先提供给学员。(二) 以掌握技能为目的实践性培训方法1. 工作指导法:教练法、实习法。优点:应用广泛、可用于基层,也可用于各级管理人员;要点:关键工作环节的要求、做好工作的原则和技巧、须避免防止的问题和错误;2. 工作轮换法:预定时期变换工作岗位。优点:丰富受训者工作经验,
31、增加对企业了解;明确自身优缺点,找到合适位置;改善部门间合作,管理者更好理解彼此;缺点:鼓励“通才化”,适合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3. 特别任务法:分派特别任务时,常用于管理培训。具体形式如下:(1)委员会或初级董事会(10-12名);(2)行动学习(4-5名);4. 个别指导法:和“师傅带徒弟”、“学徒工制度”相类似。优点:(1)避免盲目摸索;(2)有利于尽快融入团队;(3)消除高校毕业生紧张感;(4)优良工作作风的传递;(5)新员工可从指导者处获取丰富的经验。缺点:(1)指导者可能会保留自己的经验、技术,指导流于形式;(2)指导者水平对新员工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影响;(3)
32、指导者的不良习惯;(4)不利于创新;(三) 参与式培训方法1. 自学优点:费用低;不影响工作;学习者自主性强;可体现学习差异;培养自学能力;缺点:学习内容受限;学习效果差异大;学习疑问无人答;自学者单调乏味;2. 案例研究法: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1) 案例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案例要内容真实、案例包含一定问题,有明确的目的。(2) 事件处理法:自行收集案例,讨论结果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优点:参与性强,学员主动;能力提高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直观易学;互相交流;缺点:准备时间长且要求高;需较多时间;学员、培训顾问能力有要求;无效案例浪费时间;3. 头脑风暴法:又称研
33、讨会法、讨论培训法或管理加值训练法。优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培训效益;解决学员实际困难;参与性强;加深理解,集体智慧相互启发。缺点:培训顾问要求高且讲授机会少;培训对象水平限制问题解决;主体挑选难;4. 模拟训练法: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假定工作情境中参与活动。优点:技能提高;加强竞争意识;带动培训中的学习气氛;缺点:准备时间长,质量要求高;组织者要求高,要求熟悉培训中各项技能。5. 敏感性训练法:又称T小组法,简称ST(Sensitivity Traning)法。要求学院在小组中就参加者的个人情感、态度及行为进行坦率、公正的讨论,相互交流对各自行为的看法,并说明其引起的情绪反应。适用于组织发展
34、训练、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中青年管理人员的人格塑造训练;新进人员的集体组织训练;外派工作人员的异国文化训练等。采用集体住宿训练、小组讨论、个别交流等活动方式。6. 管理者训练法:Manager Training Plan,简称MTP法。采用专家授课、学员间研讨的培训方式。操作要点:指导教师是管理者训练法的关键,一般采用外聘专家或由企业内部曾接受过此法训练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四) 适宜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的培训方法:角色扮演法和拓展训练法。1. 角色扮演法:高难度步骤:建立示范模型、角色扮演与体验、社会行为强化、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优点:参与性强,特定主题利于增强培训效果;社会交往能力提升;
35、明白自身不足;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反应能力与心理素质;高度灵活性。缺点:场景人为,可能简单造作;实际环境与模拟环境不同;仅限个人;自身原因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影响培训效果。2. 拓展训练法: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1) 场地拓展训练:高空断桥、空中单杠、缅甸桥、扎筏泅渡、合力过河等特点: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有形游戏,锻炼无形的思维;简便易实施。(2) 野外拓展训练:在自然地域、模拟探险的情景体验式心理训练。远足、登山、攀岩和漂流等项目。野外拓展和场地拓展的区别:野外轻松自然、真实、开放接纳心态,不同以往的共同生活经历。(五) 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1.
36、 网络培训优点:节省培训费用;内容修改成本低、及时;网络资源丰富;进程比较灵活;缺点:中小企业受资金限制;不适用于网上培训方式,如人际交流的技能培训。2. 虚拟培训优点:仿真性、超时空性、自主性、安全性。选择与应用各类培训方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 选择培训方法的程序1. 确定培训活动的领域2. 分析培训方法的适用性从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的相关关系出发,对企业培训中的培训方法可作如下分类。(1) 与事实和概念的教育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2) 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案例分析法、文件筐法、课题研究法、商务游戏法等;(3) 与创造性培训相
37、适应的培训方法: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法、等价变换的思考方法;(4) 与技能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实习或联系、工作传授法、个别指导法和模拟训练等;(5) 与态度、价值观以及陶冶人格情操教育相适应的培训方法:面谈、集体讨论法、集体决策法、角色扮演法、悟性训练和管理方格理论培训等;(6) 基本能力的开发方法:自我开发的支持、OJT、跟踪培训等。3. 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5点要求)(1) 保证培训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来选择;(2) 保证培训方法与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相适应;(3) 保证选用的培训方法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特征参数:学员构成、工作可离度、工作压力。(4) 培训
38、方式方法要与企业的培训文化相适应。(5) 培训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培训的资源与可能性(设备、花销、场地、时间)。(二) 培训方法的应用1. 案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1) 培训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内容、选择案例、制定计划、确定时间、地点。(2) 培训前的介绍工作:培训者自我介绍、案例分析法的基本内容、特点、问题和效果、计划安排、学员自我介绍、学员分组。(3) 案例讨论:展示案例、学员了解、分组研讨、确定核心、选方案、讨论。(4) 分析总结:就案例内容及解决方案总结、学习要点总结、讨论质量评价。(5) 案例编写的步骤:确定培训目的,收集信息,写作,检测,定稿。2. 事件处理法的操作程序(1) 准备阶段:
39、指导员确定培训对象及人数;指导员确定议题的大致范围;学员制作亲历案例;指导员将学员分组(5-6人);确定会议地点和时间;指导员应准备的知识。(2) 实施阶段:指导员介绍本法特点等;各小组简介案例;排定讨论顺序;开始讨论。(3) 实施要点:议题范围不宜过细;亲身案例设计注意事项;记录个案的背景的5W2H原则;讨论时应当自主讨论;在讨论“学到了什么”时需多花费一些时间。3.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1) 准备阶段:议题研究、选定人员、时间地点、问题、参考资料、目标。(2) 热身阶段: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思维处于轻松和活跃的状态。(3) 明确问题:主持人简要介绍问题,学生10-15分钟的头脑风暴。
40、(4) 记录参加者的思想:认真记载建议,筛选思想呈现。(5) 畅谈阶段;(创意阶段)不私聊、不妨碍评论他人、发言简洁明了。(6) 解决问题:反复比较择优,确定1-3个最佳方案。员工培训组织实施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 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1. 授课技巧培训。关键因素。2. 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培训师必须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3. 教学内容的培训。外部教师不了解企业实际,内部教师不了解新理论、新技术。4.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师在整个培训、培训教学中的表现评估。5. 教师培训与教学效果评估的意义。获取高质量培训教师资源的手段。(二)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1. 前期准备工作(1) 确认并通
41、知参加培训的学员;(2) 培训后勤准备;(3) 确认培训时间;白天3小时,晚上3小时(4) 教材的准备;(5) 确认理想的讲师;2. 培训实施阶段(1) 课前措施:准备茶水音乐、学员报到签名、学员入座、课堂介绍、纪律;(2) 培训开始的介绍工作:培训主题、培训者自我介绍、后勤和管理规则介绍、课程简介、目标和日程安排介绍、“破冰”活动、学员自我介绍。(3) 培训器材的维护、保管。懂得爱护,小心使用。3. 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讲授、教学媒体传授、组织讨论、提问、解答等。注意事项:(1) 注意观察讲师表现和学员的课堂反应,及时与讲师沟通协调;(2) 协助上课、休息时间的控制;(3) 做好上课记录(录音
42、、摄影、摄像)。4. 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5%左右的时间。5. 培训后的工作:向讲师致谢、问卷调查、颁发结业证、清理检查设备、培训成果评估。(三) 企业员工外部培训的实施1. 自己提出申请,部门同意后人资审核,企业领导审批;2. 签订员工培训合同;3. 最好不要影响工作。8. 简述企业培训制度的内涵和构成,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以及起草企业各项培训制度的内容。企业培训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培训制度,即能够直接影响与作用于培训系统及其活动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及政策的总和。企业培训制度的构成:一般来说有6种基本制度:培训服务制度、入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
43、度、培训奖惩制度和培训风险管理制度。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1. 培训制度的战略性2. 培训制度的长期性3. 培训制度的适用性此外还要进行实际调研,掌握各种培训制度的变化,效果和困难。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5个要点)良好适用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培训制度1. 制定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2. 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3. 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4. 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5. 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起草企业各项培训制度的内容(一) 培训服务制度1. 制度内容:培训服务制度条款和培训服务协约条款。2. 制度解释:防止员工离职跳槽,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二) 入职培训制
44、度1. 制度内容:培训意义和目的、参加人员界定、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解决措施、主要责任区、基本要求标准、方法。2. 制度解释:上岗和入职前必须经过全面培训。(三) 培训激励制度1. 制度内容:完善的任职资格要求;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2. 制度解释:对员工的激励;对部门及其主管的激励;对企业的激励。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训管理手段,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培训机会的平等性;明确对于取得优秀培训效果的相应人员的奖励办法。(四) 培训考核制度1. 制度内容:被考核对象、执行组织、项目范围、标准区分、主要方式、评分标准、签署确认、结果备案、
45、结果证明、结果使用(使用奖惩制度)。2. 制度解释:注意:培训前明确考核标准;界定清楚考核的执行组织(培训前为主管,培训中期由人资负责,后期由部门主管负责)。(五) 培训奖惩制度1. 制度内容:保障前几项顺利执行的关键。内容:目的和意义、奖惩对象说明、情况认定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标准、执行组织和程序、执行方式方法。2. 制度解释:为培训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全方位制度支持。(六) 培训风险管理制度1. 制度内容:稳定劳动关系;签订培训合同;明确成本、期限、保密和违约等;根据“利益获得原则”考虑成本分摊与补偿。2. 制度解释:尽量降低培训风险。(七) 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部的工作档案、受训者的培训档案、与培训相关的档案。(八)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经费有限,用到关键地方。1. 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管理制度;2. 履行培训经费预算决算制度;3. 科学调控培训的规模与速度;4.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