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复习提纲(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复习提纲(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文学部分)复习提纲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况1、20世纪中国文学分为三个阶段:19001916年,中国近代文学后期1917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阶段1949现在,中国当代文学阶段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主要特点:A、1917192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6)。 通常又叫做“五四”时期的文学,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学文学奠基人及现代文学奠基作,都出现在这一阶段,这一时期文学的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B、1927年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 这一阶段以茅盾、丁玲、巴
2、金、沈从文等作家的创作为代表,是现代文学发展成熟的阶段。C、1937年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个十年。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代表作家有张爱玲、钱中书、赵树理等。3、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o 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古代文学的冲突与承传o 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o 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第一章(19001916)1、“诗界革命”与梁启超和黄遵宪1)梁启超的生平与代表作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人称任公,号饮冰子,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 梁启超著有饮冰室文集。2)“诗界革命”的发生
3、、发展、基本内容和意义。2、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及其创作1)黄遵宪的生平与代表作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善写诗,主张写诗“不名一格,不专一体”。“我手写我口”,对旧体诗进行改革。著有人境访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2)黄遵宪的诗歌主张o “我手写我口”o 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o 反对“泥古”。3)黄遵宪的诗歌创作及特点:他喜欢以新事物、新观念入诗,却能把这些新事物、新观念化为自己独特的印象和感觉。2、林纾的翻译1)林纾的生平和他第一篇翻译的小说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属福州)人。不仅是翻译家,而且是著名的古文家、小说家和诗人。18
4、97年,林纾与朋友王寿昌一起翻译的第一部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2)林译小说的范围与方法林译小说的范围:林纾一生翻译的外国作品共181种,有英国、法国等各国作家的作品。他的译作绝大多数是小说。他向国人介绍的外国著名作家有莎士比亚、狄更斯、司各特等。林译小说的方法:林纾不懂外文,他的翻译方法是请一位懂得外文的人口译,然后由自己用文言文笔述成篇。林纾的翻译是意译。3)林译小说的历史贡献(见书56页)3、早期的话剧与春柳社1)、晚清戏剧改革的两条路线从晚清的戏剧革新实践来看,它正是遵循着两条线路:A、传统戏剧的改良。 汪笑侬等一批职业演员也自己动手编制新戏,对旧戏进行改造。改良了的旧戏通常被称为“时事新
5、戏”、“时装新戏”或“洋装戏”,但其始终未能脱离旧剧的固有范围。 传统戏曲的渊源以及职业演员倡导“新戏剧运动”带来的影响,为西方话剧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土壤。B、西洋话剧的引进:1906年冬,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组织春柳社演出新派戏,随后使上海的春阳社和进化团演出话剧并渗入传统戏剧表演方式,而形成所谓“文明戏”。两条线路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东西文化撞击中,中国戏剧由不同出发点上的转型。2)、春柳社的成立及活动1906年底,在日本东京学习的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爱好戏剧的青年,组织起我国近代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他们在春柳社演义部专章中声明:“以言语动作感人为主,即今
6、欧美所流行者”即话剧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对象,以达到“开通智识,鼓舞精神”的目的。1907年2月,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话剧茶花女。他们的首次演出,使中国开始有了“写实的、模仿人生的,废除歌唱全用对话的新戏” 。出现了现代正规的话剧演出形式。1907年夏,黑奴吁天录。3)、春柳社的活动扩大和话剧的影响o 辛亥革命前夕,春柳社员陆续从日本回国,1912年在上海组成“新剧同志会”。o 1913年赴湖南,以“文社”名义演出,开辟了湖南的新剧运动。o 由于春柳社的广泛活动,话剧的影响日益扩大,除春柳社外,上海陆续成立了不少的新剧社团,如进化团,新民社等。4)、春柳社演出话剧的特点o 擅长演悲剧o 照外国原作翻译
7、剧本o 说“普通话”,舞台动作与对白少有戏剧的味道,偏向写实,剧本整体分幕等,都为中国话剧在艺术上奠定了最早的基础。4、“鸳鸯蝴蝶派”与玉梨魂1)“鸳鸯蝴蝶派”的产生、发展及艺术主张A产生与发展(16页)“鸳鸯蝴蝶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周瘦鹃、严独鹤、包笑天。B艺术主张o “鸳鸯蝴蝶派”强调“消遣”、“游戏”、追求“趣味主义”,把文学看成供人消遣、得到快活的东西。受到时代影响,写“言情”题材也努力揭示其内在的社会意义。o 这样的文学正好满足了大众的需要,因而称为占据市场的主要读物。2)徐枕亚的玉梨魂玉梨魂主要内容及特色:o 用骈文叙事,影响到此后的通俗小说,普遍追求语言上的“装饰美”。o 大悲剧
8、的结局,使得此后的言情小说都以“装饰美”和“伤感美”为主要的格调。o 叙事技巧上十分讲究,既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视角变换和用景物烘托人物心理,又发挥了骈文本身富于意境及象征功能的特长。三、第二章(19171926)1、文学革命与新文学思潮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1)文学革命的历史背景o 文学革命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利用了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的趋势和思想资源:如: 1、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其向传统文学观念和手法挑战的激进的精神,为后来的文学革命直接继承。 2、晚清域外小说的大量输入林纾等,新的文学样式的引进话剧,
9、刺激和启迪了中国作家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与世界文学的“对话”。2)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2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向封建文化传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的文学革命爆发了。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往北京,在北京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3)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及主张A、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22页)胡
10、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也是第一部个人新诗集。B、陈独秀和文学革命论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紧接着2月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o 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过海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o 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了文学革命口号,将矛头对准了封建主义,批判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发展了当时的文学革命运动。C、周作人与人的文学1、提出“人的文学”的命题,认为新文学的本质就是对“人”的重新发现,并系统地介绍了他对于“
11、人道主义”的看法。2、后来他又提出“为人生的文学”口号,主张“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通的思想和事实”,明确了“五四”文学的平民化原则,实际上是对“人的文学”的补充和深化。4)文学革命对20世纪文学发展的贡献首先是语言层面的革命。文学革命提倡用人民群众嘴上的活语言取代僵死的文言文,建立“言文合一”的新文学语言和新文学体式。这样,经过文学革命,特别是经过广大新文学开创者的运用,产生了足以取代文言作品的现代白话文学作品,真正具备了现代文学作品的形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新文学思潮促成了中国新的文学语言的形成,为20世纪的文学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次是现代意义的人学思想的确立。人道主义的文学观取代了“文
12、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封建文学观,提倡建立“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因此,“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书写自我的人生,还是描写平民的生活,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人的文学”标示了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2、现代小说之父鲁迅1)鲁迅的生平及思想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有人之历史、科学史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1911年便以当年发生的辛亥革命为背景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 小说集呐喊1923年出版,彷徨1926年出版(其中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故事新编1936年出
13、版。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而已集等。2)鲁迅的小说以阿Q正传为例A. 阿Q正传的主题:o 1、“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揭示o 2、揭示和批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和前景。B. 阿Q的精神胜利法病态中国的国民性o 妄自尊大o 自轻自贱o 对痛苦的健忘o 欺负弱者C. 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o 1、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小说故意淡化了阿Q的身份特征,把他作为连接社会各阶层的纽带加以描述,从而增强了阿Q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普遍适用性
14、,而未庄也被看作是古老中国的缩影。o 2、细节描写精彩传神。o 3、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穿着喜剧外套的悲剧。”3、郁达夫和他的小说1)、郁达夫的生平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2)、郁达夫与创造社创造社的成立与宗旨: 1921年,留学日本的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组织“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表现自我,必须忠实地表现内心要求。创造社小说创作的特色:o 以自己身边的生活为题材,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用慨叹的笔调叙说自己的身世,揭露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个性的束缚和心灵的摧残。o 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和精致周密的结构,甚至写起来很像随笔,其感人的力量在于作家向读者袒露自己的
15、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活动以及病态心理,而且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情绪是低沉的,色调是灰暗的,悲痛之中夹杂着感慨,形成一种感伤的风格。o 创造社的作家致力于描写被社会扭曲了灵魂的病态人物及病态心理,小说中的“自我形象”,或是社会的“零余者”,或是身处异国的怀乡病者,或是怀春的性变态者。o 不以精细客观描写取胜,而是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见长,具有散文化、情绪化的倾向,减轻了作品的叙事性成分,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这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促进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成熟余发展起了推动作用。o 真正代表创造社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是郁达夫。3)、沉沦及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o 郁达夫注意到了文学既有侧重于外部事件描写的,
16、也有专注于内心苦闷展示的,而他本人的创作则致力于后者。o 正因为如此,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集沉沦1921年出版时,由于清新流畅的文笔和大胆的自我暴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o 郁达夫的作品,常常赋予主人公以伤感的性格,竭力表现他们极度的苦闷,以及由此产生的颓废与变态的心理言行。这些感伤心理的描写,构成了郁达夫小说创作最显著的特色。o 在郁达夫小说中,这种感伤与病态的描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性的苦闷,一是生的苦闷。o 以沉沦为例:写一个留日学生由于处于弱国子民的地位而产生极度的苦闷的忧郁,最后跳海自杀。郁达夫小说的特色:自叙传形式。 郁达夫所展现的苦闷彷徨的时代病“零余者”形象4、“新月派”与
17、徐志摩1)、徐志摩的生平(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猛虎集等。2)、徐志摩与新月派o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新月派的灵魂)o 1923年,徐志摩在北京组织了“新月社”,演出戏剧,但影响不大。1925年10月,徐志摩担任晨报副刊的主编。1926年4月,徐志摩和闻一多利用晨报副刊创办了一个诗镌周刊,专门刊载新诗、诗论和批评文章。“新月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正式形成恰恰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新月派是如何形成立的)o 1928年3月10日,新月月刊正式创刊。创刊号上发表了由徐志摩执笔的发刊词新月的态度
18、一文,明确打出“健康与尊严”的旗帜。o 新月社成员的共同的文学主张诗追求高雅的情调和趣味。o 声称不谈政治o 在文学内容上表现的是上等人的生活o 新月派强调诗歌的格律与形式、韵律与节奏,他对五四的自由体诗不以为然。3)、徐志摩的诗徐志摩诗歌的特点见书上4548页。四、第三章(19271936)1、巴金与激流三部曲1)巴金的生平与创作o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o 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等,见书上。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o 在巴金的文学道路上,最能体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的是写于1931年的长篇
19、小说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它与完成于抗战时期的另外两篇长篇小说春、秋共同组成了激流三部曲。家的写作特色:o 首先,减少了早期作品中主观抒情的伤感成分,增加了客观写实的内容,这使家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更有深厚的历史感;o 其次,家保持了作家巴金的作品中惯有的强烈的感情色彩,在真情实感中又融进了某种哲理的思考,因而深沉而激越,真实而自然。o 第三,作者非常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高觉新、高觉慧等艺术形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永久的魅力。2、老舍与骆驼祥子1)老舍的生平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艺术大师。代表作见书上。2)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o 从北京市民日常生
20、活与风俗世态的背景中展开对祥子悲剧人生的描写,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文化意味。o 语言简洁、明快、清新,灵活巧妙地运用了俗语和北京口语。o 从容不迫的叙事节奏,温婉的讽刺笔调,单纯连贯的情节结构,简练的白描写实手法,显示出老舍小说艺术的成熟。3、曹禺与雷雨1)曹禺的生平曹禺(1910-1996 )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县人。他出生不久,便随家人迁往天津。代表作见书上2)雷雨的特色与成就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人物形象:o 周朴园:狡诈、残忍、虚伪,大悲剧的始作俑者。o 繁漪:受到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新一代妇女,“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绝望的复仇,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女性的依
21、附人格。结构特点:(参考书上的内容)o 雷雨的艺术结构十分精巧,剧本情节紧张尖锐,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除了周朴园与侍萍的感情纠葛外,周朴园与繁漪、周萍与繁漪、周萍与四凤、鲁大海与周朴园之间,形成了显在的和潜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血亲冲突、感情纠葛、阶级矛盾,各种性质的矛盾缠绕在一起,几乎每个人物都处于多种矛盾纠葛的焦点上。o 曹禺用序幕和尾声将主要剧情时间推向了从前,以周朴园回到已经被改造成为医院的旧宅开始,与现实拉开审美的距离,使作品带有历史的沧桑感,也舒缓了主要剧情给人带来的强烈的精神震撼。曹禺充分借鉴了古希腊悲剧的特点:情节紧凑,矛盾冲突紧张激烈,主要剧情时间不到一天(从上午到午夜),基本矛盾通过血缘纠葛展开,主要人物先后疯狂或死亡,最后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老人,追忆痛苦的往事。强烈的命运色彩、大量的巧合,使这部作品“做戏”的味道很浓。 3)曹禺戏剧创作的特色与成就A语言独特:简约、含蓄,具有心理的动作性和抒情性,是曹禺戏剧语言的又一特点。B雷雨受到了外国戏剧的影响,但又保持了民族特色:(参考书上)o 首先,受到了希腊悲剧命运的影响。o 其次,受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影响。o 再次,受易卜生社会悲剧的影响。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