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72课时)(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72课时)(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张金城主编2006-01版)2007-122009-2010学年第2学期72课时,18周 ,4课时/周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1 信息与数据的概念、相互关系 (P2)12 信息9个特性 (P3-5)13 信息的生命周期 (P6)14 信息系统的香农模型 (P7)15 系统的定义 (P10)16 系统的三要素 (P11)17 系统的五大特征 (P12-13)18 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P16)19 MIS的定义 (P22)110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P23)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
2、结构(P25-29)112 管理信息系统的五大生命周期(P30-31)113 一个企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三层子系统构成-事务处理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六大开发原则(P3637)22 管理信息系统的两大开发策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P39)23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及其比较(P40-45)24 面向对象法中的对象的特性有- 抽象性、封状性、继承性、多态性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31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若兰模型的意义(P54)32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P55)33 管理
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特点(P56)34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P57-58)35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的概念和步骤(P59)36 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的定义、工作步骤(P60)37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的定义数据类的方法工具-实体法、企业过程法(P61-62)38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的方法工具-U/ C矩阵的作用,U/ C矩阵反映了企业过程与其数据类之间的关系(P62-63)39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企业重组(BPR)的关系(P64-65)310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集的内容- 系统目标、系统约束、系统战略计划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41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分析
4、系统目标 分析业务流程 分析数据流程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管理模型) 编写系统分析报告(P88-91)4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组织管理可行性(P73-74)43 数据流图的四个基本元素数据流、文件、加工、数据流源点和终点 (P78)44 数据流图的分层画法(P82-84)45 数据字典的四种条目-数据项、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 (P85-86)46 数据字典的加工算法的描述工具-结构式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及其互换 (P86-87) 要会案例分析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51 系统设计的原则 (P93-95)52 模块的定义(P96)53 模
5、块的三大基本属性-功能、逻辑、状态 (P96)54 模块的聚合的定义、聚合的7中形式及其聚合度的高低 (P99-101)55模块的耦合的定义、耦合的3中形式及其耦合度的高低 (P101)56 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结构的HIPO图画法 (P95-99)57 代码的种类-顺序码、分组码、助记码、区间码、密码 (P102-103)58 文件的分类 (P105-106)59 数据库的设计分为3步-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510 系统结构图中,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顺序、选择、重复循环511 模块设计的原则- 高聚合度,低耦合度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维护、评价
6、61 什么是系统实施? 系统维护? 系统评价?(P112)62 系统的调试种类有哪几种-程序调试、模块级分调、系统总调、性能测试 (P120-122)63系统的转换方式有哪几种- 直接转换、平行运行、试运行方式、逐步转换(P122-123)64 系统维护的4大内容- 软件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数据文件维护、编码维护、硬件维护 (P124-125)65 系统管理的5大内容- 项目管理、运行管理、文档管理 (P126-131)66 系统评价的内容- 系统性能进行评价、对系统开发过程的评价(P132)67 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构成- 初始成本、追加成本(P132)68管理信息
7、系统的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P132)69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之一-每个基本控制结构都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610 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目的与总的要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能使学生在已有的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管理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结合起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获得对管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1、掌握MIS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趋势;2、学习并掌握应用电子计算机对管理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使用
8、的基本知识和初步能力;3、熟知MIS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4、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 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学习要求:熟悉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的分类,信息的特性;掌握信息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了解系统的特性,熟悉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学习内容:一、信息概述(一)信息的含义和分类1、按信息的特征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2、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可分为原始信息和综合信息3、按信息的来源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4、按照管理的层次可分为战略级信息、战术级信息和作业(执行)级信息(二)信息的特性1、真伪
9、性6、可存储性2、层次性7、可传输性3、时效性8、价值性4、共享性9、动态性5、可加工性(三)信息的生命周期1、信息的传输2、信息的加工处理3、信息的存储4、信息的收集5、信息的维护6、信息使用二、系统概念(一)系统的含义1、系统是由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2、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二)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层次性4、相关性5、环境适应性(三)系统的基本观点1、树立系统的整体观2、系统是可分层的,即系统是可分解的3、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的三、信息系统(一)信息系统的定义 (二)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1、集中式2、分散集中式3、分布式(三)信息系统的发展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0、2、管理信息系统3、决策支持系统4、办公自动化系统5、群体决策支持系统6、专家系统7、智能决策支持系统8、总裁信息系统9、战略信息系统1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四)信息系统与管理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对信息系统提出的要求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的支持3、信息系统对领导职能的支持4、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5、管理科学化与发展信息系统的关系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学习要求:在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多种定义的基础上懂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掌握信息系统的分类;熟知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物理结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与特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
11、础和条件,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知道MRP、ERP等概念。学习内容:一、管理信息系统概念1、管理信息系统是能够提供过去、现在和将来预期信息的方法;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控制、计划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3、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的人机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人机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1、从技术的深化程度上,可分为EDPS、OAS、CSCW、DSS。2
12、、从提供信息的层次上,可分为EDPS、MIS、DSS。3、从组织的职能角度,可分为市场信息系统、生产或服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4、从服务的组织对象上,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信息系统、行政办公信息系统。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一)MIS的概念结构(二)MIS的功能结构1、市场销售子系统2、生产管理子系统3、物资供应子系统4、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5、财务会计子系统6、信息管理子系统7、高层管理子系统(三)MIS的软件结构(四)MIS的硬件结构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念(一)MIS开发的任务和特点1、技术手段复杂2、内容复杂、目标多样3、质量要求高4、环
13、境复杂多变(二)MIS开发的基础和条件1、领导重视2、业务管理部门的支持3、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化4、建立一支开发应用队伍5、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6、具备一定的资金能力(三)开发MIS的原则1、完整性2、相关性3、适应性4、可靠性5、经济性(四)MIS的开发方式1、自行开发2、委托开发3、联合开发4、购买现成的软件(五)MIS开发的计划和控制1、资源保证2、进度计划与控制3、审核批准五、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1系统规划2系统分析3系统设计4系统实现5系统运行与维护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常用的管理方法1、MRP系统及工作原理2、ERP第三章MIS的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学习要求:熟知诺兰阶段模型六阶段的
14、特点,并能用它分析具体信息系统开发单位所处的开发阶段;领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熟知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及其组织工作的内容;能阐述制定MIS战略规划的步骤;了解企业系统规划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概念和工作步骤;掌握U/C矩阵划分系统的方法;能分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开发策略的优缺点;能扼要阐述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开发方法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要点: 一、MIS发展的诺兰模型第一现阶段是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从很不了解到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随着初期尝试的成功,计算机的应用开始蔓延到企业大多数部门,大量的手工数据处理转向计算机处理,提高了效率。第三个阶段,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使
15、财务支出大幅度增加。第四阶段是集成阶段。第五阶段,在系统集成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企业信息管理提高到一个以计算机等为技术手段的有效的数据管理水平上,实现了数据的共享,MIS功能进一步完善。第六个阶段是成熟阶段,MIS面向整个管理层次,从组织的事务处理到高层的管理与决策都能提供支持。二、MIS战略规划(一)、MIS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步骤内容:1、确定MIS的总目标2、确定MIS总体结构3、对现行信息系统状况的了解4、对相关信息技术的预测5、MIS的近期计划步骤:1、规划基本问题的确定。2、收集相关信息3、现存状态的评价分析4、定义约束条件5、明确MIS战略目标6、明确MIS总体方案7、提出系统开发方案
16、8、制定项目实施计划9、形成MIS战略规划(二)、MIS战略规划的特点1、MIS战略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规划,由于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存在许多不可预测性,因而结构化程度较低。2、MIS战略规划应立足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3、MIS战略规划应支持企业战略和目标。4、MIS战略规划不宜过细。5、MIS战略规划应摆脱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赖性。6、MIS战略规划的动态性。三、现代MIS开发策略概述(一)、“自上而下”的方法1、分析企业目标、环境、资源和限制条件;2、确定企业的各种活动和组织职能;3、确定每一职能活动所需的信息及类型,进一步确定企业中的信息流模型;4、确定子系统及
17、其所需信息,得到各子系统的分工、协调和接口;5、确定系统的数据结构,以及各子系统所需的信息输入、输出和数据存贮。(二)、“自下而上”的方法四、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1、了解企业战略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4、识别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的数据;(二)、企业系统规划法(BSP)1、定义管理功能(1)归纳法(2)演绎法2、定义企业过程3、定义数据类(1)实体法(2)企业过程法4、定义信息系统结构五、MIS开发方法(一)结构化开发方法1、系统开发工作步骤(1)系统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 (4)系统实
18、施阶段(5)系统运行阶段优点:(1)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目标的一致性。(2)系统具有较强的用户适应性。(3)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便于系统开发的管理和控制。(4)规范化。在系统开发的每一阶段和每一步骤,都按工程标准建立了标准化的文档资料,有利于系统遥维护。缺点:(1)开发出的系统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系统。(2)开发周期长。(3)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以锁定功能要求。(二)原型法1、原型法的工作流程(1)确定用户的基本要求(2)开发一个原型系统(3)征求用户意见(4)修改原型2、原型法的优缺点优点:(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又较少(3)系统
19、更加符合实际(4)易学易用(5)系统应变能力强缺点:(1)建立初始原型较困难(2)开发过程管理要求高(3)缺乏规范化的文档使用原型法的条件:(1)原型的开发周期短、成本低(2)要求用户参与评价原型(3)原型必须是可运行的(4)原型应能容易修改(三)面向对象的方法1、对象的特征(1)抽象性(2)封装性(3)继承性(4)多态性2、面向对象法的开发步骤(1)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2)面向对象分析(3)面向对象设计(4)面向对象的程序3、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缺点(四)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1、了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2、系统开发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缩短了系统开发的周期3、各
20、种软件工具事先都经测试和验证,使得开发的系统质量得到保证4、对各阶段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各开发工具可通过公用数据库共享数据,保证工作过程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协调与一致5、需要维护的软件,可根据事先的说明与定义,重新生成一遍,使软件维护方便且费用低6、自动开发工作生成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文档,统一了格式,减少了人的随意性,提高了文档的质量7、自动化的工具使开发者从繁杂的分析设计图表和程序编写工作中解脱出来目前,CASE工具从支持功能来分,大致有三种类型:1、软件生产工具。2、系统需要分析与设计工具。3、集成化开发工具。六、MIS与企业过程重组(一)企业过程重组1、 跨越职能界限,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业务活
21、动按过程进行整合和压缩,以提 高效率2、 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平行业务活动取代串行业务活动3、 按过程设定组织机构,促进管理组织扁平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4、 在信息源处一次性获取信息,实现信息在整个过程的共享使用(二)、企业MIS组织第四章 系统分析学习要求:了解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和分析的内容,熟悉系统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牢记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绘制数据流图的符号和方法,熟知数据字典的构成和定义有关要素的内容,并能用例子予以表述;能在分析处理逻辑的基础上画出判断树、判定表或用结构化英语法予以描述。学习内容:一、系统调查(一)调查内容1. 1、系统界限和运行状态2. 2、组织机构和人员
22、分工3. 3、业务流程4. 4、各种计划、单据和报表的处理5. 5、资源情况6. 6、约束条件7. 7、薄弱环节8. 8、其它需要了解的有关问题(二)调查方法1、系统调查表2、访问有关人员3、考察乃至参与现行系统4、开会讨论二、可行性研究(一)新系统目标1、目标的总体战略性2、目标的多重性4、目标的依附性5、目标的长期性6、目标的适应性(二)可行性研究1、技术方面2、经济方面3、组织管理方面(三)可行性研究报告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对现行系统的分析3、所建议系统4、可选择的其他备选系统方案5、投资及效益分析6、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7、结论三、结构化分析方法(一)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二)
23、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特点1、强调用户自始自终的积极参与2、注重整体分析、层层落实3、强调系统的适应性(1)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2)系统内部处理模式的变化(3)用户要求的变化4、重视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四、数据流程图(一)数据流图的变化1、数据流(1)从加工流向加工(2)从加工流向文件(3)从文件流向加工(4)从源点流向加工(5)从加工流向终点2、加工3、文件4、数据流源点和终点(二)数据流图的画法1、画系统的输出输入2、画系统的内部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层次数据流图1、层次数据流图的含义2、层次数据流图的组成3、画层次数据流图应注意的问题(1)子加工序号(2)父加工与子图的数据一致性五、数
24、据字典(一)数据字典的组成1、数据项2、数据流3、加工4、数据存储(二)加工条目的说明1、结构式语言2、判定表3、判定树六、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一)分析系统目标(二)分析业务流程1、原有流程的分析2、业务流程的优化3、确定新的业务流程4、新系统的人机界面(三)分析数据流程1、原有数据流程的分析2、数据流程的优化3、确定新的数据流程4、新系统的人机界面(四)、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五)、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六)、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1、新系统的业务流程2、新系统的数据流程3、新系统的逻辑结构4、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5、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七、系统分析报告(一)概述(二)现行系统详细调查(三)
25、新系统逻辑模型(四)系统设计实施初步计划第五章 系统设计学习要求:掌握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掌握结构化设计的方法,熟悉系统设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能扼要阐述各种代码设计的特点,掌握代码设计的方法和要点,熟知文件的各种类型及其用途,并能分析它们的适用场合。学习内容:一、系统设计的原则(一)系统的效率性(二)系统的可靠性(三)系统的准确性(四)系统的可维护性(五)系统的经济性二、结构化设计(一)模块及其层次分解1、模块(1)模块的含义(2)模块结构的图形表示2、模块的层次功能分解图(1)总体IPO图(2)HIPO图(3)低层主要模块的详细IPO图(二)模块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1、模块聚合(1)
26、偶然聚合(2)逻辑聚合(3)时间聚合(4)过程聚合(5)数据聚合(6)顺序聚合(7)功能聚合2、模块耦合(1)数据耦合(2)控制耦合(3)内容耦合三、代码设计(一)代码设计原则1、惟一性2、扩展性3、实用性及系统性4、简短性5、标准化(二)代码的种类1、顺序码2、分组码3、助记码4、区间码5、密码(三)代码设计步聚1、确定代码目的2、决定代码对象,对所要处理的全部信息逐个地进行研究,决定哪些需要代码化3、决定代码使用范围和期限4、分析代码对象的特性,包括代码使用频率、变更周期、追加删除情况、输出要求等5、决定代码结构6、对每类代码编写代码设计书四、数据存储设计(一)文件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1
27、)主文件(2)业务文件(3)输入文件(4)输出文件(5)工作文件(6)转贮文件2、按存储介质分类(1)卡片文件(2)打印文件(3)磁带文件(4)磁盘文件3、按组织结构和存取方式分类(二)、文件设计的步聚1、了解已有的或可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功能2、确定文件设计的基本指标3、确定合适的文件组织方式、存取方法和介质4、编写文件设计说明书(三)、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3、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五、用户界面设计1、操作简单容易2、表示的合理性3、表示的一致性4、对输入的容错性六、系统设计说明书1、模块设计2、代码设计3、用户界面的详细设计说明4、数据库及文件的设计说明5、
28、人工过程的有关设计6、实施方案的总计划7、实施方案的审批第六章 系统实施、维护与评价学习要求: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和特点,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能说明程序调试、系统分调、系统总调、特殊测试的内容与方法,了解系统维护的类型,掌握系统维护的方法,掌握项目管理、运行管理、文档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系统评价的内容。学习内容:一、程序设计(一)程序设计语言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2、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1)名字说明(2)类型说明(3)初始化(4)程序对象的局限性(5)程序模块(6)循环控制结构(7)分支控制结构(8)异常处理(9)独立编译3、选择一种语言(1)系统用户的要求(2)可以使用的编译程序(3
29、)可以得到的软件工具(4)系统规模(5)程序员的知识(6)软件可移植性要求(7)软件的应用领域二、程序设计方法与工具1、程序设计方法2、程序设计工具(1)编译程序(2)代码管理系统三、系统调试与转换(一)系统调试1、程序调试(1)代码测试(2)程序功能测试2、分调3、总调(1)主控程序和调动程序调试(2)程序的总调4、特殊测试(二)系统转换1、直接转换2、平行运行3、试运行方式4、逐步转换四、系统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一般包括四个方面:1、软件维护2、数据文件维护3、编码的维护4、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正确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五、系统的管理(一)项目的管理1、建立项
30、目管理组2、任务划分3、项目进度计划4、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5、项目的进度控制6、项目的风险管理(二)运行管理1、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2、数据管理3、日常运行管理(三)、文档管理1、文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2、维护文档的一致性3、做好文档的收存、保管与借用手续的办理等4、文档管理的制度化六、系统评价(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构成1、初始成本2、追加成本(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1、直接经济效益2、间接经济效益第七章 决策支持系统学习要求:了解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了解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学习内容:一、决策的概念(一)决策的概念(二)决策的阶段1、情
31、报阶段2、设计阶段3、选择阶段(三)决策问题的类型(四)决策的策略二、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二)决策支持系统对过程的支持1、对情报阶段的支持2、对设计阶段的决策支持3、对选择阶段的支持(三)DSS与MIS的比较三、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一)交互环境系统(二)问题处理系统(三)知识系统1、数据库系统2、模型库系统3、知识库系统4、方法库系统四、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概念(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三)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选择1、决策宝2、决策局哉网3、电信会议4、决策远程网五、专家系统(一)人工智能概述(二)专家系统概念(三)专家系统结构1、知识获取系统2、人机接口系统3、知识库4、推理机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