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的造园理念(共5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60188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共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共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观园的造园理念(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姓名:孙亮学号:班级:社规3班课程论文大观园的造园理念摘 要: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文学语言创造了一座世外仙园大观园。大观园虽生于纸上,却是清代园林最完美的代表,园内诸景皆备、四时皆宜,是集文学、建筑和园林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大观园不仅是作者精心想象创造出来的一座大型园林,更集中了作者对园林设景造物艺术的见解和追求,充分吸收了清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点。本文从历史背景、造园要素、文化意境3方面解读大观园的造园艺术,以期对现代园林设计有所启示和借鉴。关键词:大观园;古典园林;造园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中国的古典建筑

2、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大观园这座存在于曹雪芹的传世之作红楼梦中的园林,作为现实生活中众多园林的高度概括,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大观园的历史背景文学作品反映的是社会现实,其背景情节的设置都具有现实原型。曹雪芹是生活在清乾隆年间的人物,在他所处的年代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皇家园林于私家园林的构建艺术已达到顶峰。清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乾隆在位六十年,搞了五十多年的园林建设。在其大力倡导下,王公贵族们竞相模仿,一时间,北京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造园高潮,这一时期,出现了一

3、大批规模大、质量高的园林,同时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技巧大量传入北方,这对于大观园的创造的影响是极大的。但大观园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在城市或是平原地区建造大型园林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完美继承和重大创新。二、大观园的造园要素自然风景以山、水位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便是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观园很好的利用了山、水、植物的构建,使之虽为人工却融于天然。(一)山红楼梦对于大观园的第一个场景描写便是山。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

4、领许多执事人来,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第十七回)此处的山障主要起的是园内和园外的分割作用,没有此山,进入园中,天上区及中央水池四周之景,均可一览无余,毫无余味。起到

5、分割作用的山还有稻香村外的“青山斜阻”。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回)稻香村是大观园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景点,依照的是普通农庄的风格,因而与其他的景点分割迥异,虽然按宝玉的说法,此山是“无脉”之山,水是“无脉”之水,不得“天然”,但若无这“无脉”之山,就不能把稻香村与其他景点分开,使之于整个大观园的布局协调。同样,葬花处后的大山也起着与大门分割的作用

6、。山除了还可以跟好的营造景点的特色,园后方的大主山便是如此。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第十七回)大主山支脉从蘅芜院中间穿插而过,再加上园外各种奇花异草,形成了蘅芜院独特的风格。此外,大观园东边的凸碧山庄建在有一座大山上。此山庄特为赏月而建,以取得“山高越小”的效果。第七十六回,贾母就曾带众人至凸碧山庄赏月。同时它又与山下凹晶馆“近水楼台”的月景形成对比。(二)水水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是一

7、个最活跃的因素,因而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有山必有水,“筑山”和“理水”不仅构成造园的专门技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如果说大观园中的山起的主要是分隔景点的作用,那么水则是起了连接各景点的作用。园中的重要景点几乎都是用水连接。同时,水又成了构成这些景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除了中央水景外,由水景作为主要构成部分的还有这样一些景点:的还有这样一些景点:1藕香榭藕香榭是书中惜春的住所,完全被水包围,很有特色。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第三十八回)贾母曾在藕香榭中宴请众人,当时正值秋天,山坡下桂花香随

8、着水飘过来,河水碧清敞亮,用凤姐的话说“看看水,眼也清亮。”古时候很多戏台都是临水而建,藕香榭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第四十回中,贾母吩咐十来个唱戏的女孩子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排练,自己则带着众亲眷和刘姥姥在不远处的缀锦阁吃酒,当时唱的应为昆曲,笛声悠扬,曲声“借着水音更好听”。2沁芳溪为了克服“宽阔水面”联系景区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除中央水池外,作者还设计了一条沁芳溪。这是进入大观园后的第一处水景,它是一条可行船的水道,且贯通了大半个园林。溪上改建了一座沁芳亭桥,风景怡然。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绣槛

9、,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原从那闸(沁芳闸)起,流至那洞口(萝港北面入水口),从东北山坳里(花溆所在地)引到那村庄里(稻香村),又开一条岔道引到西南上,总共流到这里(葬花处),仍旧合在一起,从那墙下出去。”(第十七回)活水越沁芳闸后,经中央水池又流回省亲别墅前,入洞口,出花溆,过花圃区流到稻香村处,然后分为二支,经园前部,在葬花处汇合后流出墙外,先后穿越五个景区。纵有山相隔,水却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中央水池和沁芳溪的双重联系,游人可乘船沿沁芳溪穿行各景区,看着两岸风光的不断变换。至中央水池后,又豁然开朗,园内景

10、色尽收眼底。(三)植物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不但在园林整体布局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按其形、色、香而进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而且,植物可以随着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对景物作出最佳的衬托。大观园中利用植物来构景的例子很多,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特色植物。一进院门,便可见一堵翠障,其后的“曲径通幽”处,“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到了潇湘馆,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

11、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第十七回)而后的稻香村,竹篱茅舍,又是另一番风味。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回)稻香村东面是芦雪厅,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第四十九

12、回)过芦雪厅后是秋爽斋。顾名思义,秋爽斋就是以秋景见长,斋中的梧桐和芭蕉都很有名。主人探春的号“蕉下客”便是由芭蕉树而来。再往后走,有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其中芍药圃是湘云卧药的所在。过了蓼汀花溆,再穿过柳荫下的折带朱栏板桥,便可通蘅芜院了。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第十七回)蘅芜院的奇花异草到了秋天又是另一番风味了。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第四十回)至衡芜院,大观园西

13、半部分的景点已全都游览了。过了大观楼等省亲的正殿,为东半部分的景区。首先是沁芳闸、沁芳闸桥一带,此处桃花甚好,就是宝黛同读西厢和黛玉葬花的所在。在往东是栊翠庵,冬天梅花盛开,甚是好看。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的就是宝玉前往栊翠庵向妙玉“乞梅”的故事。大观园中花木至栊翠庵处已觉清冷,而到了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便更为衰败。第七十六回,妙玉在联句中写道:“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这一代只是杂树林,然风景大别与其他景区。在往南走,则到了园中又一大景区怡红院。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第十七回)园内花木再次又黯淡转为鲜艳,与西边的潇

14、湘馆形成呼应。此外,大观园里几处水景栽植荷花,即便到秋天荷花苦败,也能得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妙境。整个大观园中,花木有明有暗、有盛有败,能够因时因景而变换,不显单调。三、大观园的文化意境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均讲究意境,园林也不例外,园林之景处处寄托着文人的精神思想。(一)人念融于园景借景抒情是文学创作中常有的手法,在红楼梦中的使用,特别体现了在人情化的自然环境中大观园内公子小姐们的人文情思。大观园的景物布置采用以景托人和寄情于景的笔法,把人的思想引入用以活化环境,使景物人格化、情绪化,产生人念与园景相交融。对于构成园中风景的元素,作者也是有意识地辅以情感意趣,这使大观园中主观的人与客观的景

15、在举手投足间互为默契。“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互藏其宅。”(二)情感超于园境中国古代文人把对山水自然形态美的向往落实在造园的实践上,追求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精神境界。同样,大观园中贾府的诗画宴乐活动可以说是依托于自然环境之上并产生了对物质的超脱,即是首先接触自然,情感再跃升于自然,身在园中,心游园外,人对环境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具象的一草一木之中,在有限的园内空间中,园境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四、结语从大观园的构建中,我们不但能看到曹雪芹对于传统造园理念的深刻体悟,也能看到它打破传统造园理念的大胆创新。大观园的设景手法映射出在传统哲学观念之下园林艺术对当时社会文化,文人审美需求,自然观及造园理论的继承发展。由此可见园林艺术不能单纯的模仿天然,在天然之外也要懂得用巧用新。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耿刘同. 中国古代园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