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设计过程(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设计过程(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设计过程初步规划过程:已知制冷量,和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如制冷剂质量流量未知可通过=/()求出)。(1) 求出冷冻水的体积流量=/(为冷冻水出水温度,为冷冻水进水温度)(2) 估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采用一般的铜光管时,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523580w/(m2),如果采用小直径铜管密排时,传热系数可提高为10001160w/(m2),采用强化管传热系数会有更大的提高,能提高多少,根据铜光管时的水速和制冷剂的质量流速而定,即为水侧的换热系数和制冷剂侧换热系数而定)(3) 估算换热面积=/(初步规划的换热面积要考虑过热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因此规划的换热面积要
2、比校核计算的换热面积提高15%30%左右,根据过热度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范围,另外,管板及折流板占据了换热面积不参与换热,因此初步规划的换热面积要再提高5%左右)(4) 单管程热交换器的管程流通截面积/(为了保证润滑油带回压缩机,制冷剂在换热管的出口流速大于4m/s,此时制冷剂的质量流速一般为=100 kg/(m.s)左右,质量流速越大,制冷剂侧和整体的换热系数越高)(5) 单程的管数n=4/(di2)(di为所选换热管的内径)(6) 根据所估的换热面积,每根管子的长度L=/nd0 (d0为管子的计算直径)(7) 确定合适的管程数N及换热管长度l,N=L/l(换热管长度与壳体直径之比通常为610
3、),GB151-1999推荐的换热管长度采用:1.0、1.5、2.0、2.5、3.0、4.5、6.0、7.5、9.0、12.0m等)。(8) 总的管子数Zm=nN已知参数对应的字母表示 壳体内径Di,流程数N,每一流程的平均管子数Zm,总管数Zt, 管板厚度B,折流板厚度b,折流板数Nb,折流板间距s1,s2,上缺口高度H1,上缺口内管子数nb1,下缺口高H2,下缺口内管数nb2。管子直径为do,按三角形排列,有一定的管间距,壳体直径附近的管子数nc,管长l。制冷剂从下端进入管子,在管中蒸发,从上端出蒸发器。从上往下,各流程管数要确定。1. 有效传热面积 =2. 管外换热系数的计算(1) 折流
4、板的平均间距 s = (2) 横向流通截面积 =(3) 横向流速 =(4) 折流板上、下缺口面积 按公式(9-77)计算这两个面积。计算时值取自下表中。 的数值H/Di0.150.200.250.300.350.400.45Kb0.07390.1120.1540.1980.2450.2930.343(5)上、下缺口面积的平均值 =(6) 纵向流速 =(7) 与的几何平均值 u = (8) 管外换热系数冷媒水平均温度=。据此温度查得水的物性数据为:=9.73,运动粘性系数,导热率,则 管外换热系数 =0.223. 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假定蒸发器按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4000(此假定将在后面检验),
5、则管内换热系数 =式中为管子内径,c值查下表可得。 系数与蒸发温度的关系 C102R11R12R22R113R142-30-10+100.570.821.041.461.802.121.642.022.54/0.691.001.261.55每根管内R22的质量流量 质量流速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可得管内换热系数4. 制冷剂流动阻力及传热温差的计算(1) 制冷剂的流动阻力计算 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流速 蒸发器出口处的蒸发温度=2,据此从物性表中查得制冷剂的的以下参数:密度、普朗特数、运动粘滞系数,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中,得 沿程阻力系数 =饱和蒸气的沿程阻力 两相流动时制冷剂的沿程阻力 =两相流动时
6、,R22阻力的换热系数与质量流速的关系(kg/(m.s)4060801001502003004000.530.5870.6320.670.750.820.981.20总阻力 =5(2) 对数平均温差在=2附近,压力每变化0.1MPa,饱和温度约变化5.5,因此蒸发器进口处制冷剂的温度为 对数平均温差 5. 传热系数及按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1) 传热系数 管内侧污垢系数取为=0,管外侧的污垢系数均取为=810-5 /W,则=(2) 按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 迭代求得 (需大于4000)(3) 传热系数的数值 =6. 所需之传热面积 此值需比初步规划的有效传热面积小,以保证初步规划中所定的尺寸有足够的余量。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