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授课班级:高二7班 授课教师:叶青云 授课时间:2017.3.7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其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2、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
2、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教学难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学情分析:学生了解减数分裂的内容对遗传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有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也有一定的兴趣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是他们的科学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能力还需锻炼。在教学中可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景诱思,逻辑推理层层推进,并引入探究活动,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设计理念: 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遵循“探索研究迁移应用”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借助问题情景的创设,以问导思,逐层推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重难点突破及知识迁移。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进
3、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具体来说:让学生课前大胆假设对分离现象做出解释并交流讨论,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层层设问推理,养成学生思考的独立性;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方法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设计实验验证假说,一起体会科学的严谨性。总结规律后从规律的应用中落实知识点,学生能够体会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兴趣及学科素养。学习目标分析:认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体会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体会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懂得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能绘制遗传图谱,能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媒体设计:课件,性状分离比实验材
4、料。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操作程序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策略分析复习引入引入复习以图解的形式表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观察现象问题引入新课内容。课前小组讨论大胆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思考问题进入新课。让学生课前交流假设,学生在期盼解开迷惑的状态下开始新课。 创设梯度问题情景,层层深入推理问题一:亲本的高茎性状可遗传,是通过什么物质实现的呢?问题二: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在F1代细胞中消失了吗?问题三: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还是成单存在呢?问题四:如果成对存在,控制F1性状的是DD呢还是dd呢?问题五:形成生殖细胞时遗传因子是否一起遗传,共进退?问题六:受精时雌雄配子如何结合?(使得性状分离
5、比为3:1)逻辑推理、讨论并回答1.遗传因子控制生物的性状,控制显性的用D表示控制隐性的用d表示。 D 对d具有显性作用。2.F1自交后代产生隐性后代,说明遗传因子d没有消失,没有混杂和融合。3.成对存在。4. 如果是DD,F1自交后代不会产生隐性后代所以推测F1 是Dd 5. 如果Dd捆绑在一起遗传,永远是显性高茎。孟德尔大胆假设形成配子是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分析推理,学会解释现象并做出假说。消除假说的神秘感,同时掌握科学思维突破难点。实验探究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交代小桶和彩球分别代表什么,明确实验目的。请一小组上讲台做,纠错。探究:这些彩球形状
6、大小质量等同,有什么意义?双手同时各抓小球表示什么?为什么一只手只抓一个?某同学连续抓取了三次都是Dd,那么第四次也一定会抓Dd吗?分组,设计好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汇报实验结果。联想推理得出遗传因子分离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将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作比较,理解“实验样本数量足够大,是满足统计学规律的必要条件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数学统计法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将我们推理的假说与孟德尔的假说比较,用孟德尔的假说解释分离现象。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它们是独立的但有显隐性之分,并且在遗传中
7、不会消失的。2.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3.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在配子中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用假说绘制遗传图解解释分离现象。理解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体会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含义。掌握绘制规范遗传图解的方法。渗透孟德尔挑战权威的精神。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探究:如果孟德尔的假说成立,那如何测定F1是Dd?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同学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绘制遗传图预测实验结果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合作设计实验,测定F1的基因型以验证假说是否成立。相互交流,得到最佳实验方案。如果用F1自交两
8、个都是未知不好。豌豆自然下是纯种,如果用纯种高茎,不能判断。如果用纯种矮茎能否判断,绘图纠错,推出假说成立。学会设计实验,并分析实验方案。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培养合作能力。理解测交实验方法的含义。反复实验,总结规律假说成立总结成为规律。归纳分离定律的要点,与课本做比较。学会概括和总结。了解分离定律重在分离。领悟假说演绎法课堂小结课后拓展:假说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区别。回顾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发现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反复实验总结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理解假说演绎法,掌握这个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既是课的小结又是假说演绎法的好例子,轻松突破难点。分离规律的
9、应用,技能训练。反馈练习。列举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出示习题。课后拓展:讨论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了解生产生活中应用分离定律的例子, 独立思考做习题,交流讨论答案,互相纠正错误。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且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成就感。教学反思因为本节课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关键和重点,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学生还没有任何遗传学知识,要在一节课里解决几个难点比较困难。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经过几周的精心备课,对教材做了适当的处理。(1) 先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推理和学生一起推出假说,与课本假说做比较,消除同学们对假说的神秘感,知道解释一些现象。(2) 将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满足同学探究心理,体会探究的科学方法。(3) 通过对课时的小结回顾基因分离规律得出的过程,推出假说演绎法,让学生轻松突破难点。(4) 注意课堂向课外的延伸,留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后拓展。(5) 问题导学法,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符合新课程理念。(6) 但是整节课内容太多,难度大。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处理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的关系,如何比较多版本教材,如何用教材;如何取舍习题如何精选,如何正规板书,抓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如何设置问题情景等等。总之,受益非浅,感谢指导我的每个老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