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开中药方(共27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05396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277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开中药方(共27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7页
学开中药方(共27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开中药方(共27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开中药方(共277页).doc(2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普及读本自学开中医药方一、中医与中药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它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与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与西方医学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病的手段甚多,中药是其主要手段之一,中药与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等现代药物不同,主要是采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产物,中药可以用单味药、但更多的是把若干味中药组合起来使用,称为中药方,又称方剂。 神奇的中药方【什么是好药】 中药从外表来看,是那样地平常,这些树皮、草根、经叶、种子、花朵、动物尸体、石块、砂粒等,既没有经过现代化大工厂复杂工艺的加工,又没有色彩绚丽的包装,却被用来治病。中医诊

2、病,则主要凭三个指头诊脉,看看舌苔,没有精密的仪器设备。难怪许多人要怀疑,中医所开的这些中药能治好病吗?殊不知,药物治病的高效与其外表以及是否经过了复杂的加工提炼等条件并无直接的关系,至于中医诊病,其目的并不是去诊断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某种疾病,确定其病名,而是按照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去探求人体所处的某种状态,并按此状态确定最适合的中药方。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用西方医学的眼光来衡量中医和中药。什么是好药?能治好病就是好药;同样,什么是高明的医生?能解除病人病痛的医生就是高明的医生。对此,中国的多数老百姓来说,有病看中医,吃几剂中药,乃是十分普通的事了。【中药治病的三大优点】 用中药方治病为什么

3、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呢?这是因为中药有它独特的优点。一是治疗效果可靠。多数中药方的运用已经有长达百年的验证,甚至千年以上的历史。历代的医生在使用这些中药方的过程中,对于某中药方最适宜治疗何种病,如何掌握剂量和药物的加减,服药后有哪些反应等等,都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对数以十万计的中药方进行了删选,保留了疗效确切的中药方,逐步淘汰了部分疗效较差或副作用较大的中药方,这样,现在所常用的中药方可以说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屡试不爽的,只要用得对症,没有不见成效的,许多事实证明,中药方不仅能治好常见病、慢性病,也可以治好疑难病、急性病。二是使用比较安全。中药方所用的药物,多数是毒

4、性很小或无毒性的天然药物,性质较平和,只要按规定使用,不必担心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特别是许多中药方可以长期使用,很少有蓄积作用,也不至于发生耐药性之类的问题。这一长处是化学药物所远不能及的,因而,在当前“药源性疾病”(因服药而引起的病)日益增长的情势下,许多医学界人士正在把注意力转移到天然药物方面。此外中药方多数是口服,虽然有些药要煎煮,感到麻烦,但可省却注射等更大的麻烦,也避免了因注射造成的痛苦和被感染的危险。使用中药安全,这是从总体来说的,中药里也有少数药有毒甚至有剧毒,这些药物的使用必须有严格的要求,但凡使用有毒药物由有经验的医生来施用,并且都会在处方作严格的交待及说明,注明某药的使用时

5、的注意事项,所以在运用方面是十分安全的。三是重视全身的调整。中医学具有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这两大特点,具体表现在治疗疾病时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症状,某一局部病变用药,而是注重从全身状态来进行调整,即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有的病人因某种病痛服中药,结果不仅治好了这种病痛,而且连其他病痛也随之而愈了。例如有一个病人患顽固性头痛四、五年,经CT 检查,发现有脑血管瘤,即劝他手术治疗,该病人因惧怕手术而采用中药治疗,经投用补益肝肾、活血化淤的药方后,不到半月,头痛告愈,又继续治疗了两个月,再经CT检查,脑血管瘤明显缩小,同时三年的阳痿,随着头痛的消失也好了这实际是全身调整的结果。 中药治病的道理【

6、中药可补人体之不足】 饮水可以解渴,进食可以充饥,这是不言而喻的。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了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在内,都必须靠饮食来补充。同样,在诸多的中药里,就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服用中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这与一般饮食是同一道理,因而有“药食同源”之说。然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里含有的营养物质比普通饮食要广泛得多、丰富得多,而且也并非仅是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之类。其中还有许多成分对人体特殊的补养强壮作用,这是一般的饮食所不能代替的。【中药可调整人体之失常】中药中含有不计其数的各类生物碱、甙类、挥发油、糅质、有机酸、油脂、树脂、植物色素和无机成分等,这

7、些成分能对人体的某些器官组织及其功能活动进行特定的调节,或能杀死、抑制各种致病的病原体,从而发挥出治疗疾病的作用。由此看来,中药能治病并没有什么不可思议之处。我们日常使用的西药,就有不少是用中药制造的,如麻黄素、黄连素等就是从中药里提炼出来的。【中药治病的理论】用中药治病的中医,在用药的理论上,与西医就不大一样了,这是因为中、西两个医学体系完全不同的缘故。中医学认为,人体一旦生病后,从整体上来看,是处于一种正常平衡状态被打乱的局面,其中有的出现了某种不足,有的出现了某种过剩,有的出现了某种紊乱,有的发生了某种病理产物等等,这就是病理状态。而对于人体来说,往往又表现为寒凉、温热、升浮、沉降等不同

8、,其中有的可补、有的可泻,利用这些药物所具有的性质,就可以来纠正人体的反常状态,这就是中药治病的道理。如对一位发高热、烦躁不安、口渴的病人,判断病的性质属热,就用寒凉性质的中药去治疗;对呕吐、呃逆、气喘等病症,因其属气反常上逆,就用沉降性质的中药去治疗;对胃下垂、子宫下垂、久泻、脱肛等病症,因其属气反常下陷,就用升浮性质的中药去治疗。由此看来,中医治病不是针对体内缺乏了什么营养物质,或必须明确了体内器官组织的病理、生化、免疫等方面的变化,或要查清楚是何种病原体后才能用药,而着重利用药性来对人体“纠偏补弊”。把药物的性质与人体的状态、疾病的性质统一起来,这就是中医用中药治病在理论上的主要特点,也

9、就是通常所说的“辩证论治”。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治病并不一定要首先作出明确的病名的诊断,为什么有些病人虽然没有确诊为何种病,但中医却把他们治好了,当然,中医的这套理论是通过了数千年的无数医疗实践,才摸索总结出来的。 中药方的常识【药物的配伍】 中药方是由若干味中药按一定的理论有目的地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叫“配伍”。由于中药的性质功用各不相同,即使治疗同一病症的中药,其作用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而通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发挥或增强其长处,弥补或抵消其不足,减轻或避免其毒副作用,从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有的中药如单独运用并不适用于治疗某种病症,但通过配伍,也许就可以在治疗某种病症时发挥重要的作

10、用。因而通过配伍组成的中药方通常要比单味药的效果好得多。中药方的组合,主要是根据对情本质的分析,确立治疗大法,然后选择药物。在中医学里对中药方的配伍原则有“君臣佐使”之说,所谓君药,是针对病症的主要方面起治疗作用的主要药物;臣药是配合君药治疗,或对病症的兼见症状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用来增强君、臣药的治疗效果,或消除君、臣药毒副反应的药物;使药主要是调和全方诸药作用的药物。但就每一个具体的中药方来说,除必须有君药外,其他的配伍不必齐备,而且也不必过分拘泥于君臣佐使的程式,勉强去区分哪些药是君臣佐使药。在组合中药方时只要确定病症的主要性质和表现,按此而选用主药,同时再选用若干药物来配合主要,增

11、强主药的治疗作用,或减轻主药的毒副作用,或治疗病症的其他病理变化和次要症状,这样也就是体现了“君臣佐使”的配伍精神。【药方的变化】 中药方一般都有固定的药物组成和剂量,多数还冠以方名,这类药方称为“成方”。历代留下的成方不下十余万张,其中汉唐时代所定的药方又称“经方”明清以后所定的药方则称为“时方”。成立虽多,在实际运用时,完全照搬成方而用的并不多见,往往还要根据病情的表现、病人的体质、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灵活的变化加减。这种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药味进行加减。即根据需要在原成方中加入若干药物,或减去若干药物。实际上,多数成方也是由某些成方通过药味的加减而来的。二是对药味的剂量进行

12、调整,即对有的药物要增强其治疗作用,可以加大其用量,而有的药物要减轻其某方面的作用,或要避免其毒副作用,则可以减少其用量。三是对药方的剂型进行更换。中药方的常用剂型有汤(煎剂)、丸、散、膏等。一般来说,汤剂作用较快、较大,适用于较急、较重的病症,而且便于临用时灵活加减;丸剂则吸收较慢,药力较持久,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的病症,而且便于携带和服用,也可用于某些急危病症的抢救;散剂中有的可直接用开水冲服,有的可在临用时加水煎汁服,兼有汤、丸剂的一些优点,用药也较为节省;膏剂多用于久病体虚者作调补用,服用也较方便。因而根据病情,同一中药方有时可作汤剂,有时可加工成丸、散剂,有些补益方可从汤剂改为丸、膏剂

13、。【中药的煎法】 中药方在使用时,要讲究煎煮的方法。煎煮中药的用具以带盖的陶瓷药罐或砂锅为好,一般不宜用铁、铝等金属制品。在煎煮前,应先把中药放入容器里,加冷水浸过药物三厘米左右,浸一个小时后,待中药充分湿透,然后上火煎煮,沸后可改用小火,以免药液溢出或药液熬干。在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药罐盖子,以免气味散失过多。在煎药时应注意掌握好火候。用急火、大火煎称为“武火”,用慢火、小火煎称为“文火”。煎药时一般先武后文,即煮沸后改用文火,第一煎在沸后再煎2030分钟,第二煎在沸后再煎1520分钟,适用于一般药方;也有在煮沸后再用武火煎35分钟者,适用于气味芳香的药物和发汗解除在表病邪的方剂;还有在煮沸后

14、改用文火再煎,第一煎在沸后再煎4560分钟,第二煎在沸后再煎30分钟,适用于各种滋补方或某些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介石药物(如磁石、生石膏、鳖甲、龟板等)。在煎药时,有些药物有特殊的煎煮要求。其中主要有:先煎:介壳、矿石之类药物因质地坚实,应先打碎后,煎煮203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后下:凡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药将要煎好时再加入,略煎几分钟即可。包煎:对某些易使药液浑浊,或对咽喉、胃有不良刺激的药物,如滑石、车前子、旋复花、赤石脂等,另用纱布或绢布包好后入煎。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羚羊角、犀牛角(水牛角)等,为充分利用其有效成分,可单独煎煮二小时,取其

15、汁另外服用。溶化或烊化:某些易溶于水的药物,如芒硝、蜂蜜等,可溶入已煎好药液里;或有些胶质性粘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可单独加水少许加温使其烊化,再兑入煎好的药液里和匀服,这可以避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粘于锅上煮焦,影响药效。冲服:某些芳香、贵重的药物和配合使用的散剂、丹剂、自然汁等,如牛黄、麝香、沉香末、三七粉、紫雪丹、生藕汁、生姜汁等,需冲入煎好的药液里服。煎汤代水:某些体积大、分量重的药物,如芦根、竹茄、灶心土、糯稻根等,可先煎取药液,去渣澄清后,以某药汁代水煎其他药。【中药的服法】中药的服用要注意服药时间和方法。服中药一般以早晚空腹时服为宜,即早饭前一小时和晚饭后三小时左右。但对胃肠有刺激

16、性的药物及消导之剂,或病人感到服药后胃中不适的,可在饭后服。有的药方可不定时服,即煎汤代茶服。有的药方有特殊的服药时间要求,如治疟疾的药方宜在发作前二小时服,鸡鸣散则要在天明前空腹冷服。在服药方法上,一剂中药一般煎二次,即头煎、二煎,一天内早晚分服。一些治疗慢性病的中药方也可煎三次,早晚各服一次,这样二剂药可服三天,能充分利用药效,某些急性病可将头煎、二煎合并一次顿服,或一日服二剂,即一天服四次,以增强或保持较有力的药效。也有的中药方可煎一次后分多次服下,服完再煎第二次,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但治疗热性病症可冷服,有的病人服药易呕吐,可先用鲜姜擦舌,或在药液里加入少量姜汁再服。【运用中药方的注意

17、点】 在运用中药方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切实了解病人的体质,认清病症的体质,以做到“方证相符”。二是应熟悉所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和常用剂量,掌握药物的配伍方法和方药的变化规律。三是在使用性质峻烈或有毒药物时,应谨慎从事,一般可先用小剂量,逐步加量,直至有效为止,但决不可超过规定剂量,以免造成毒副反应。 学开中药方的入门之道由于中医理论独特而古奥,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上中医书籍浩如烟海,令人无从下手,所以不少对中医学有兴趣者,不敢轻易下决心学习中医,中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基础要求较高的学科,以现代医学来说,不经过医学院多年的正规学习,是不太可能掌握的,中医学要能精通它,

18、当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做到初步入门却也并非困难,学习中医理论不需要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和过多的辅助条件,可以通过总结历届前代医家经验的中医书籍来获得中医学的力量和药物知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在治病开方的实践中再积累自己的知识。在历史和现实中,通过自学而成为名医的真是数不胜数,通过掌握中医诊病治病的理论,从学会“辩证”入手,了解针对“证”的常用中药方的作用和用法,从而可以对常见的病症开出较为正确、有效的中药方。这就是中医学入门之道。因此,要精通中医学的全部理论,掌握并熟悉治病的常用方药,还必须阅读大量的中医书籍,并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方可做到。一、如何开出对证之方?衡量一位医生是否高明,不是看

19、他年龄、资历、仪表、言谈,而是看他用药是否有效。作为中医,则集中反映在他所开的中药方是否“对证”。 何为中药方的“对证” “对证”是开中药方的关键,就是指中药方的性质、功效与病证的性质,即人体所处的病理状态是相吻合的。所谓“对症”,并不是“对证”。“症”者,指症状而言,是疾病的某种个别的具体表现,如发热、头痛、咳嗽、呕吐等;“证”却是人体的整体状态,是概括了病变本质属性在内的诊断结论。由此看来,要开出对证之方,必须首先学会“辩证”,仅靠记得几张药方的组成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一个好的医生与“江湖郎中”、“野郎中”的关键区别。为此,必须了解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否则就无法分析病情,更谈不上辩证了。掌握一

20、些基本理论中医的理论体系内容极为丰富,下面着重减少多余分析人体病理状态和掌握中药方功效在于必不可少的一些理论知识。【阴阳、气、血、津液】在中医学里, “阴阳”的概念广泛用于生理、病理、辩证、治疗等许多方面。从生理来说,一般以阴作为物质,以阳作为功能,二者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如体内各脏器的生理活动,必须有营养物质来维持,而营养物质的制造,又必须依靠各脏器的功能。从病理来说,阴阳双方互相影响,若一方过盛或过衰,就成为病理状态。如阴寒之邪可以损伤人的阳气;阳气过盛则发热,又会消耗人的阴液,如阴液衰少又会导致阳热偏亢,而阳气不足就会引起阴寒的征象。从辩证和治疗来说,任何病证都可归纳为“阴证”和“阳

21、证”,而药物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调整阴阳的不平衡。“气”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如各内脏的气,但有时也指某些营养物质,如营气等。从气的来源看,有先天之气,主要藏于肾,称为“真气”、“原气”;有后天之气,来源于饮食,主要由脾胃产生,称为“宗气”。“血”是指血管内的血液,产生于脾胃,并在肾的参与下形成,由心肺输送到全身,以营养人体。“津液”是人身各脏器、组织中的正常液体,其中较清稀的为津,较稠浊的为液,可以润泽身体内外、孔窍,津液在血管里,即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排出体外的即是汗或尿。津液也是来源于脾胃所消化吸收的饮食物,与血的来源是相同的。【脏腑、经络】“脏腑”即五脏六腑,是中医学生理观的基本核心

22、,其特点是把人体的各种主要功能活动和有关组织,都按五脏六腑来归纳、分类。这些脏腑的名称在字面上与现代医学相同,但其实质所指的内容却有较大的区别。“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主要负责血液循环,主一身的血脉,并总司人的神志,思维活动,心的外围有心包,可代行心的职能。“肝”主要负责体内各种功能活动的疏通、调节,又可以帮助消化、调节情志,并可贮藏血液,濡养一身之筋。“脾”主要负责消化饮食、运输营养,并可协助控制血液的运行。“肺”主要负责呼吸和主持体内之气,并帮助脾转输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和促使水湿的运送。“肾”主要负责生殖和发育,肾中之精可以充养骨、髓、脑、,协助血液化生,又是人体泌尿系统的主管脏

23、器。“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可协助肝帮助脾胃消化,并调节神志。“胃”可协助脾消化饮食。“小肠、大肠”可协助脾胃进一步消化饮食,分别形成小便和大便。“膀胱”则贮藏小便并主排尿。“三焦”为体内水谷和气运行的重要通道,在胸腔、腹腔中贯穿上下。除此以外,还有,脑、女子胞(子宫)等。脏与脏、脏与腑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指发源于脏腑而遍行于全身的一种网络系统,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人体神经、血管、淋巴等多种系统功能的综合。经络可运行气血、联络各脏腑、沟通全身上下内外,其中有主干与分枝的不同。主干的经络有正经十二条,这十二条正经均与脏腑相联系。称为手太阴肺

24、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另有奇经八脉,即督、任、冲、带、阴蹻、阳蹻、阴维、阳维。主干经脉之间又有无数的分支,如别络、浮络、孙络等。脏腑、经络与气血、津液等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生理学。附注:经络的慨念、作用和组成: (一):经络的慨念: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联络的通道。“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的分支,互相贯串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百骸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经络的作用:从生理观点看,由于气血循沿经络运行,所以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营

25、养供应、功能调节,脏腑间的联系和协调,以及机体的防卫机制,都和经络有着密切联系。从病理观点看,经络在病理上的体现,主要表现于疾病的发生和传变。经络不仅是病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管道,如:肝病传脾、心移热小肠、胃火的牙龈肿痛、肾虚时的耳鸣等。经络在诊断学上的意义,一是根据疾病症状,结合经络循行和所系脏腑,作为诊断病症的依据,如:两肋疼痛多为肝胆疾患,因为两肋是肝胆经脉所过之处;二是根据症状所在部位,判断病变所在经别,如:头痛一症,可根据疼痛部位加以判断,如:前额头痛属阳明经、偏头痛属少阳经等。在治疗方面,根据经络具有传导功能,刺激经穴可

26、以疏通经气,调节脏腑阴阳,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经络的组成:经络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十二经名称与阴阳表里关系】:十二经脉,是根据各经所联内脏的阴阳属性及在肢体循行位置的不同而定的。十二经脉有阴阳之分。阴经属脏络腑,行于四肢的内侧,阳经属腑络脏,行于四肢的外侧,从而构成脏腑经脉的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从经脉在四肢分布的关系看,表,里经脉是在同一上肢或下肢的相对应部位的阴、阳经脉。如:分布上肢前线的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它们之间是表里相合的关系。同名经脉,是指上肢与下肢相应部位的经脉,是同属阴或同属阳的经脉,它们名称相同。在阴经方面,不

27、论手足,在前线的称太阴经,在中线的称厥阴经,在后线的称少阴经;在阳经方面,在前线的称阳明经,在中线的称少阳经,在后线的称太阳经。(见列表);【经络的体表循行和主治特点】: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身体左右两侧,各十二条,每一条经脉各隶属于一脏腑,同时又联络另一脏腑,有一定的体表循行路线和穴位分布及主治特点。(见列表);【走向、交接及流注次序】:走向和交接规律:十二经脉行走方向的规律是: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其交接规律是:手三阴交手三阳接于指部,足三阳交足三阴接于趾部,手三阳交足三阳接于头面部,足三阴交手三阴接于胸部;(见列表)流注次序:气血

28、循行于十二经脉,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到手太阴肺经,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它流注于脏腑之内,又浅出于体表肌肤,由内达外,由表及里,一经接一经在人体周流不息。(见列表);【奇脉八脉】:奇脉八脉是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的总称。由于它们不与脏腑直接相连属,更无表里匹配,与十二经脉(正经)不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出入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调节正经气血的功能。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八脉中以督、任、冲三脉较为重要。督脉与十二经中的阳经交会,对阳经有调节作用;任脉与十二经中的阴经交会,对阴经有调节作用;冲脉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八脉

29、之中,任、督二脉分别循行于人体前后正中,各有自己循行部位和发病证候,故与十二经相互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其余六脉,多借正经之路以行。【十五络脉】:主要循行于四肢,躯干的浅表部位,在表里两经之间起着互相沟通的作用。十 二 经 循 行 及 阴 阳 表 里 关 系 (列表) 阴阳 经手足 阴经(里)属脏络腑(行于内侧)阳经(表)属腑络脏(行于外侧)循 性 部 位 手 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 上 肢 前 线 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 中 线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 线 足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下 肢中线前线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前线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 线十 四 经 体 表 循 行 及 主 治 功 能(列表) 经

30、名体 表 循 性 本 经 主 治 特 点手太阴肺经胸上外侧上肢内侧(手掌面)前缘(桡骨侧)拇指端肺、喉病、胸部疾病。手厥阴心包经乳旁上肢内侧正中中指端心、胃病、神志病、胸部疾病。 手少阴心经胸中腋下上肢内侧后缘(尺侧)小指端桡侧心病、神志病、胸部疾病。手阳明大肠经 食指端上肢外侧(手背面)前缘肩颈口鼻旁。前头、鼻、口、齿病,眼病咽喉病,发热病。手少阳三焦经正中肩项头侧面耳后目外侧; 侧头、胁肋、耳、眼病、咽喉病,发热病。手太阳小肠经小指端尺侧上肢外侧后缘肩胛项面耳前;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耳、眼病、咽喉病,发热病;足太阴脾经大趾端内侧足内侧正中(包括小腿下半)腿内侧前缘腹胸脾胃病、经带病、泌

31、尿系疾病;足厥阴肝经 大趾端背面足内侧前缘(包括小腿下半)腿内侧正中腹胸侧面;肝病、前阴病、经带病、泌尿系疾病; 足少阴肾经 足小趾足心腿内侧后缘腹胸喉舌根; 肾病、咽喉、肺病、经带病、泌尿系疾病 足阳明胃经 目下面颈前胸腹腿足的前面第二指端;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神志病、发热病;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头侧胸腹侧腿足外侧面第四指端; 侧头、耳、胁肋病、眼病、神志病、发热病; 足太阳膀胱经 目内眦头顶项背腰腿足的后面第五指端; 后头、腰背病,背部俞穴主治脏腑病,眼病、神志病、发热病; 督 脉 胞宫会阴尾骶部躯干后面正中头部正中上唇; 昏迷急救,发热病、头面病、神志病、口、齿、咽喉、经带病,

32、调节脏腑功能; 任 脉胞宫会阴腹正中胸正中后唇; 回阳固脱,强壮作用,神志病、口、齿、咽喉、胸,经带病,调节脏腑功能;十二经 脉 交 接 部 位 关 系(列表)手食指端足大 趾端内 侧手小指端足小指端手第四指端足大 趾外 侧 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 大肠 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 阳 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 厥 阴 心包经手 少阳 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鼻 旁心 中目 内 眦 胸 中 目 外 眦 肺 前 十二经络(气血循行)脏腑表里流注 (列表) 阴 里 脏 腑 表 阳太 阴 手肺 大肠手阳 明足 脾 胃足 少阴手 心 (6)小肠手太 阳足 肾 膀胱足 厥 阴

33、手 心包 三焦手少阳 足 肝 胆足【六淫七情】:六淫七情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六淫”: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致人生病的六大类因素。当然,外界的致病因素不计其数,其中有各种病源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等)、物理因素(寒、热、光、电、磁等)、化学因素(有机或无机化学物质)。然而,不论何种致病因素,在侵袭人体后,所表现的症状却有某些共性可寻,古代医家就按此共性归纳为六大类型,即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凡是具有升发、向上向外、行走不定特点,或引起肢体动摇、震撼的致病因素,概称为风邪;凡是具有凝闭不通特点,或造成肢体发冷、畏寒、收缩牵引的致病因素,概称为寒邪;凡是能致人高热、大汗、

34、耗伤元气而又发生在夏季发病的致病因素,概称为暑邪;凡是具有重浊,粘滞难解特点,或造成肢体肿胀、渗液的致病因素,概称为湿邪;凡是具有干涩性质,易耗伤人体津液的致病因素,概称为燥邪;凡是具有火热性质,能上炎伤津,或致人体红肿、出血、发斑的致病因素,概称为火邪。六淫又称外感病邪,或简称为外邪,其引起的疾病则称为外感病。“七情”:是指能引起人体发病的各种精神致病因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实际概括了各种长期的精神刺激和突然而剧烈的精神创伤。七情可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特别易造成心、肝、脾、胃的病变。引起人体发病的原因还有饮食不当,包括饥饱失常,不洁、偏嗜等,以及劳逸失常等,它们与七情等病因

35、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内伤杂病,简称内伤病。此外,致病原因还有跌打损伤、虫兽咬伤等,称为外伤。 中医学的诊断、用药理论【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中医学诊察疾病和分析病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四诊”:即望、闻、问、切,这是中医调查病人疾病表现的主要方法。“望诊”是对人体的精神,气色、形态、舌象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等外在情况的观察;“闻诊”是对病人语言、气息、呃逆等声音和病人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气味的辨别;“问诊”是询问病人或加上有关疾病发生的营养、辨别观察、既往病史、家属病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以及病人的主要病痛情况,如恶寒(怕冷)、发热、头痛或头晕、出汗、身体头痛、睡眠、饮食、口渴、大小便、月季、带下等

36、;“切诊”是对病人的脉及其他有关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其中尤以往设想与切脉是中医诊病的特点。“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对人体病变部位,性质和邪正和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最基本概括,也是把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所得到的结论,又称为八纲辩证。 所谓“表、里”是指病位的浅深。一般在初病时,病位在人体浅表,常见表证;表证不解或病时较久,体内的脏腑、气血就会出现明显的病变,称为里证。所谓“寒、热”是指病证的性质。如人体表现为机能活动过分亢进而又发热,口渴、面目红赤等症状者,多属热证;如表现为为机能活动衰退而有肢体清冷、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等症状者多属寒证。所谓“虚、实”

37、是反映了人体内正气与病邪的盛衰情况。如人体正气明显不足,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及各脏腑功能的衰弱,都属于虚证;如病邪过盛,包括火热亢盛、痰饮、水湿、瘀血、食滞、积粪等停留于体内者,多属于实证。由此六纲又可组合出许多病证类型,如表里同病、半表板栗、表寒、里寒、表热、里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热下颔、上寒下热、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虚实错杂、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虚寒、虚热、实热、实寒等。所谓“阴、阳”,则是对其他六纲的概括、即表、热,实证属阳证,里、寒,虚证属阴证,但是在习惯上,如提阳证一般是指实热证,阴证则多指虚寒证。八纲辨症1【阴、阳】:是辨明(别)疾病的属性,又是其它六纲的总纲。六经病中

38、的(三阳病),为(实症、热症),属于(阳症)。(三阴病)多为(虚症、寒症),属于(阴症)。伤寒论太阳篇说:“病有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病邪侵袭,阳气盛的人,邪从阳化,成为(表热),这是发于阳;阳气衰的人,邪从阴化,成为(表寒),这是发于阴。发于阳的,其阳与邪气抗争,可内传为(里热);发于阴的,其人阳衰,不能与邪气抗争,所以成(里寒)。2【表、里】:是辨明(别)病位的深浅,六经病中各有表里,太阳病初起感受风邪是(表症、热症),阳明病是(里实热症);,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热症);少阴病是在里的脾家(虚寒症);少阴病是心、肾之阳虚衰的(里虚寒症);厥阴病是在里的(寒热错杂症);这是

39、个大纲。伤寒论在治疗上对救表救里还有个先后缓急之分,如“伤寒,医(下)【注;治法之一】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这是从表症和里症的缓急而决定救治的先后。有的表里俱急,需要表里兼顾,如:表有寒邪、有发热恶寒,全身疼痛、无汗的表症,里有郁热而烦躁,脉浮紧的,用(大青龙汤)解表清里。3【寒、热】:是病情的不同表现。表症有表寒、表热,如:太阳病的(中风)【注:非现代医学的中风】,伤寒是(表寒);温病是(表热)。里症也有(里寒、里热),如:少阴病用(四逆汤)为里寒;阳明症病用(白虎汤)、(承气汤)为里热。有 寒热错杂症的用(大

40、青龙汤),症为表寒里热;厥阴病首条为上热下寒;又有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如:“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是外有假热而内有真寒;又如:“身大热,反不欲得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是外有假寒而内有真热。4【虚、实】:是正气和邪气盛衰的表现。虚是指正气虚:(即人体对于邪气的抵抗力减弱);实是指邪气盛,正气也较旺,正气和邪气斗争剧烈。虚症有(阳虚)和(阴虚)的不同。如:少阴病的用(四逆汤),症为(阳虚);伤寒愈后,虚赢少气用(竹叶石膏汤)主之的,症为(阴虚)而有余热。实症分(寒、热)两种:阳明症用(白虎汤)、(承气汤)的是实热症;寒热结胸用(三物白散)治疗的是(寒实症

41、);也有虚实夹杂的,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烦、渴不解是因大汗而津液虚、脉洪大是(里实热),所以用人参益津液、用(白虎汤)清(实热)【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六经、卫气营血、三焦是主要用于外感病辩证的纲领,也就是对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症状,按其内在规律进行的分析方法。“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是六类脏腑、经络的名称,用以概括外感病的发展规律和各种证候类型。太阳病证主要是指风寒外邪侵犯人体后出现的一种表证,以发热、恶寒、脉浮等为特征;阳明病证是指病邪已入里,邪正剧烈相争,此时属邪势强盛而正气也全力以赴抵御抗

42、争的病变高峰阶段,以热势炽烈而津液耗伤为特征;少阳病证是指邪正相争与表里之间,引起胆火内盛、胃气上逆的病证,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脉弦为特征;太阴病证是由脾阳不足、寒湿内阻所致,以腹满吐泻、舌淡苔白、脉迟或缓为特征;少阴病证是指病的后期,心肾阳气已衰,功能渐趋衰竭的病证,以手足发冷、神萎形寒、小便清长、舌淡、脉沉微为特征;厥阴病证也多见于病之后期,此时正气衰竭而病邪未尽,每表现为寒热并见、虚实错杂、以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肢冷腹泻、呕吐等为特征。一般说来,伤寒初起多呈表症,属太阳病,但是往往由于感受的病邪不同,病人体质的差别、或医疗的失误,可由太阳病传变为阳明病、少阳病或三阴经病的一种。

43、也可以两经或(三经)的症状同时出现;或(一经)的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症状,古人把前者称为合病,后者称为并病,因此在临床上出现的症状是很复杂的需要仔细把症状辨认清楚,才能拟出恰当的治疗方法。六经病的治则:伤寒论在六经病中的治法,已包含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1、汗法,实际上是指(解表),太阳篇的(桂枝汤)、(麻黄汤)是辛温发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辛凉解表; 少阴篇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温经解表; 2、吐法,如:太阳篇的(瓜蒂散);3、下法:如:阳明篇的诸类(承气汤)是峻下,而(麻子仁丸)是缓下。4和法:如少阳篇的(小柴胡汤)是和解法;5、温法:如:少阴篇的(四

44、逆汤)(附子汤)等是温法;6、清法:如:阳明经症所用的(白虎汤)是清法;7、补法:类似阴虚血少心阳不振而脉结代的(炙甘草汤)是补法;8、消:干噫食臭的(生姜泻心汤)是消法。运用八法的目的,不外祛邪扶正,如:(瓜蒂散)傕吐、(大承气汤)功下,纯是祛邪,邪去则正气存。如:(炙甘草汤)治脉结代则是扶正,正气盛邪气退。也有祛邪扶正并进的,如:(白虎加人参汤)症,既是祛实热之邪,又补津液之虚。调胃(承气汤)中大黄、芒硝攻下是祛邪,甘草和中保胃气是扶正。(十枣汤)先泻下以去水饮是祛邪,后进稀粥是扶正。祛邪扶正的偏重或先后使用,须按照具体情况决定而并无定势。(1)太阳病:太阳病属于表症,一般都是使用解表法,

45、但是由于太阳病症的类型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太阳病)无汗脉紧的,是表实症-就宜开腠理、驱寒邪,须用(麻黄汤)解表发汗;太阳病汗自出,脉浮缓的是(表虚症)就宜调和营卫须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以上两症是(风寒表症),(麻黄汤)与(桂枝汤)都是辛温发表。(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的是(温病),属风寒表症,应用(辛凉解表)。同时由于表症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发汗的具体方剂也必须不同。例如:以(麻黄汤)与(桂枝汤)为基本方剂,发展为(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葛根汤)等,这些方剂在临床运用方面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又无汗、脉紧而烦燥的,这是(风寒外束、里有郁热),须用(大青龙汤)解表邪、清里热;表症未解、又有咳喘、干呕、不渴的,这是(里有水饮)须用(小青龙汤)散表邪、行水气,这都是表里双解法。太阳腑症的(蓄水症)用(五苓散)化气利水;(蓄血症)用(袛当汤)等祛除瘀血。解表的方法很多,以上仅是举例说明,此外,并不是所有的表症均可以发汗例如:久患疮疡或流血过多等,都不宜用解表法以免发生不良的后果。(2)阳明病:阳明病属于里热症,在治疗上对(经症)和(腑症)有清和下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