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0048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校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就叫第一印象(最初印象);人们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服饰等方面的印象。晕轮效应: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胜任力: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绩效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各种个性特征的结合。激励:在心理学中,“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

2、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在管理活动中,激励是指通过管理工作创造一定的条件,激发人的潜在动机,使其产生实现所期望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心理挫折: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际冲突:指由于利益关系、观点不一、个性差异等引发的人际交往对象之间的紧张和对抗过程。领导影响力: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有效地控制、支配、激励、感召被领导者的能力。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同认定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填空、判断、选择1、管理的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人性”问题、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

3、、组织心理。3、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应用性、伦理性。4、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5、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人的本性首先应该是社会性;其次是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面;人性还包括人的精神属性,人的精神属性反映了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人能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6、人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有机的统一体。7、影响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性、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主观因素(需要和动机、兴趣、知识经验、性格与气质)8、社会知觉是个体社会行

4、为的基础,是个体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条件。9、依据知觉对象不同,社会知觉可分为:对个人的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10、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11、学生学习的特点: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是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12、学习是基于经验积累的过程;学习通过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来;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13、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动机、能力等。14、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15、归因问题

5、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的。16、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总是涉及三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外)、行动者(内)、所处关系或情境(外)。对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17、行为的区别性低,人们倾向于内部归因;行为的区别性高,则倾向于外部归因。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18、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因素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19、个体有一种倾向,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这称自我服务偏见。20、韦纳认为,

6、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主要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并且这四个因素按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划分。 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问题最大,会产生习得无助感。21、我国中学生归因调查显示:成绩好,重点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多地考虑到能力因素,后者更多考虑个人的勤奋。对别人的评价注重勤奋因素,对自己的评价注重能力因

7、素。22、能力总是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往往需要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23、当性格类型与工作相匹配的时候,会产生最大的工作绩效,即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24、激励的作用;吸引并留住人才;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功效;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25、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归因理论。26、效价高期望值高=激励强度高;效价中期望值中=激励

8、强度中;效价低期望值低=激励强度低;效价低期望值高=激励强度低;效价高期望值低=激励强度低。27、佛隆的“期望”理论反映了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内在机制。28、期望理论要求,学校领导要为有效的效价目标;还要提出挑战性的目标。29、个体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30、人们对报酬公平与否的判断是通过对自己所得报酬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的。31、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实现对公平感的认识;32、公平感是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33、领导者、管理者是否能真正做到公平分配,是衡量其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34、强化分为四种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35

9、、强化的基本方式:固定时距强化;可变时距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变比率强化。36、注意正确地运用批评和惩罚要做到:要公正善意;要适当;惩罚、批评要保持一致性;贯彻预防性原则;处理时要冷静。37、积极的正强化在获得持久的行为改变比消退的负强化更为有效。38、强化理论认为,对于奖酬,简单滥用也是有害的。39、强化理论忽视了人的内部心理和主观因素。40、挫折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积极的建设性的):升华;增加努力;重新解释目标;补偿41、 挫折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消极的破坏性的):折中 ; 反向行为;合理化;推委;退缩;逃避;表同、幻想、抑制、回归、侵略、放弃。42、挫折容忍力是一个人遭受挫折时使自己免于行为失

10、常的能力。43、个体的生理条件、健康状况、过去受挫折的经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受挫者的思想境界均影响容忍力。44、在其他主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身体条件好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有更强的挫折容忍力;以往的生活中经历磨难的人,比生活一帆风顺的人挫折容忍力强;以往所经受的挫折锻炼,是影响挫折容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挫折作为一种情感或行为反应,直接受认识因素的影响;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也影响人的容忍力。45、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46、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47、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群体成员的同质性;

11、群体的大小;群体内的奖励方式;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的目标结构和目标达成。外部因素:外部的作用力;群体的地位。48、高凝聚力积极诱导-生产效率高;低凝聚力积极诱导-生产效率次之;低凝聚力消极诱导-生产效率第三;高凝聚力消极诱导-生产效率最低。49、群体士气反映了一个群体的精神状态,是决定群体取得绩效大小的基础;50、士气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提高群体工作、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51、教师群体士气的影响因素:学校环境;社会支持;压力。领导者是提高教师士气和自尊的关键因素。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52、群体合作是一种典型群体心理整合现象。53、群体合作是实现共

12、同利益和达成群体目标的心理基础。54、建立合作的两个条件:合作者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利益、兴趣或爱好;必须各自具有合作的物质技术条件。55、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是社会关系中较低层次的关系;56、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57、需要的满足是人际关系的基础。58、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个人的吸引力。59、克服人际沟通障碍:要有勇气开口、态度诚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注重双向沟通。60、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传统因素、职务因素、资历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品德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

13、因素61、决策者做出决策所面临的困难包括:决策目标的模糊性、获取信息的不确定性、利益群体的阻扰、决策结果的广泛性。62、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原则:公正处事,谦和待人;领导者和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原则:尊重服从,从容应对;领导者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原则:积极合作、见贤思齐。63、组织的特征:有目的的;有一定的构造方式和结构;功能和任务是规定和协调人们的活动,明确成员间的关系,调动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4、现代的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矩阵制、团队结构制、虚拟结构制、无边界组织。65、组织变革包括组织的功能、组织的结构、领导和管理方式、组织成员思想和心理上的变革及信息的沟通和人

14、际关系的改进。66、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存在的客观性、鲜明的时代性、多元的系统性。67、校园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68、学校制度的特征:规范性、连续性、导向性。69、系统思考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构建共同目标学习型学校建设之基;构建团队学习机制学习型学校动力之源;构建自我超越环境学习型学校活力之本;改善心智模式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简答1、 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意义。P14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推进当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教育质量。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有助于管理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2、 简

15、述“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的基本要点。P48一般人都很勤奋,只要环境有利的话,工作就会像游戏、休息一样自然。制度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在一般情况下,人不但乐于接受任务,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就是由于目标达成后的自我实现的满足,这种“报酬”能驱使人们向组织目标努力。,大多数人善于创造性地、开拓性地工作,敢于面临各种挑战,并且人群中存在广泛的高度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有一部分被发挥和利用。3、 简述“学习人”假设的管理模式。P54加强员工的培训,强调组织内个体成员要进行自主学习,团

16、队要进行自我管理。以人为本地创建理性化学习型员工与团队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通过五项修炼的学习与磨练,使员工真正成为组织中的主人,让员工参与献策。以团队价值观为导向进行工作设计,重视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4、 班杜拉认为在哪些情况下,所观察的榜样行为最具影响力?P68观察到榜样的行为得到了强化的结果。榜样被看成是正面的、令人喜爱的、和尊敬的。榜样和观察者的相貌及特点具有可知觉的相似性。观察者因注意榜样的行为而得到了奖赏。榜样的行为可以看到并且很突出榜样作为清晰的形象,从与其相竞争的人物背景中显现出来。榜样的行为是在观察者所能模仿的能力范围之内。5、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

17、面?P74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与人之间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智力上。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差异可以分为一般能力类型差异和特殊能力类型差异。从总体上来看,男性和女性的能力有无差异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男性和女性在某些能力方面确实表现出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男性的空间视知觉能力、计算能力优于女性,而女性在言语能力上优于男性。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个体差异也可以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快慢上。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然而,也有些人能力表现较晚,即“大器晚成”。6、 胜任力具有哪些特征?P76胜任力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与工作绩效有密切关系、与

18、工作情景相关联、能区分优秀业绩者和普通业绩者。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都被认为是胜任力,只有满足这三个特征的才被认为是胜任力。7、 我国教师的需要结构包括哪些内容?教师的合理需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99我国教师的需要结构有以下内容:社会生活需要。包括社会需要,集体关系需要,政治进步的需要。工作学习需要。包括工作需要,尊重和荣誉的需要,学习进修的需要。生活福利需要。包括基本生活需要和子女教育就业的需要和文艺体育活动的需要。教师的合理需要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维持教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如必需的教学资料、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住房等。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的教师提出进修学习或

19、攻读更高学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有的教师主动创造新的方法或手段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8、 根据期望理论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应处理好哪几种关系?P106工作安排与个体特点、特长及个人工作倾向之间的关系。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之间的关系。工作绩效与工作报酬之间的关系。工作报酬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9、 职工产生不公平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109个体的错误认知,盲目地攀比而引起的不公平感。由于奖励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而引起的不公平感。由于领导的不公平而产生的不公平感。10、 消除不公平感或不满意感的方式有哪些?P108改变自己的想法,自我开解,自我安慰。发闹骚、泄私愤、

20、造谣中伤,制造人际关系矛盾,甚至放弃、破坏工作,以此来解除不公平感。采取一定的行为,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如设法降低他人的收入,来消除认知失调。采取一定的行为,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如通过努力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从而消除这种不公平感。11、 强化理论在管理中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奖励手段的?P112奖励要公平合理,奖励的程度要与组织的贡献结合起来。奖励的评选要公开、民主。奖励要注意时效。奖励要充分考虑守将者的需要特点。要正确处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12、 简述群体的特征P122成员之间频繁的相互作用,直接接触,彼此相互影响。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在心理上能够意识到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受其他成员的制约

21、,相互认同。有共同的利益共识,追求相互依赖的目标。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具有归属感。有一定的组织性,其成员在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占有一定的地位。13、 群体能满足成员的哪些需要?P126使成员获得安全感。人们只有归属与某一群体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不然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满足群体成员亲和和认可的需求。在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交往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满足成员的成就感和自尊的需求。当群体活动成功时,成员的成就感也得到满足,与成就感相伴的就是自尊的产生。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成员会产生自信心和力量感。各种需求的满足,如成就、自尊等的满足会给成员带来自信心和力量感。14、 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22、哪些方面?P132从众行为容易限制成员的创造性。从众行为为使个体的行为趋于同群体中大部分人的行为保持一致,不敢提出创造性意见,埋没个体的创见性,使创造力难以发挥。在做决策时,要警惕由于群体成员的从众心理,而仓促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在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和分析反面的意见,提高运用反面意见的能力。15、简述合作、竞争与工作效率的关系。P14216、 领导者的授权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P189处理好授权和授责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所授权利的范围。区分好授权和代理、助理和分工。处理好授权不足和授权过度的问题。17、 领导者如何减少时间的浪费?P193加强计划性。领导者要做到运筹帷幄,那么基本可以防止在计划上

23、浪费时间。在计划要留出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分清楚事情的不同重要性。在处理工作时,要分清轻重缓急,排出事情的先后处理次序,提高时间利用率。充分利用层级管理。在一些不需要自己出面处理的事情上,可以授权下级领导着处理。避免陷入事务性工作。领导者要明白自己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把自己从日常杂务中解脱出来,处理重要事情。提高会议效率。尽量少开会,开短会,节约会议的时间成本。要学会拒绝。对于一些不速之客,要学会拒绝。18、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原则P233建设性思维,小步前进原则。从建设学校共同愿景的高度,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原则。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建立知识生产与分享系统的原则。学校领导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转变的

24、原则。论述1 试论“经济人”假设。(从基本观点、管理实践、学校管理中的启发、评价来分析)P41基本观点: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人便会逃避工作。由于大多数人具有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因此必须加以强迫和督导,并以惩罚相威胁,以使他们向实现组织目标方向努力。大多数人没有野心,志向不大,追求安全的生活,因此宁愿接受监督。人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只要向他们提供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会努力工作。大多数人属于被管理者,只有少数人能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冲动而成为管理者。管理实践: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率和企业效益,而员工的感情等方面是次要的。因此,管理主要就是任务管理,包括:计划、

25、组织、经营、指导和监督。组织通过经济的利益使员工付出劳动,如果出现怠工、效率低下等,则主要依靠金钱刺激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怠工者给予严厉制裁,即我们常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努力工作。学校管理中的启发:学校管理不可忽略利益导向机制。学校管理者应该注意教师的物质利益的需要,并满足教师的需要,使教师更好地为学校做贡献。确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只有通过硬性的规定和合理的惩罚,才能使教职工更好地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工作。评价:积极影响:改变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创立,符合当时美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

26、的心理需要。另外。管理中的一些方法直到现代仍被广泛使用负面影响:经济人假设对人的理解因过于极端化而犯了本质性的错误;经济人假设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这都是在为资本家的剥削做辩解。2 试论“社会人”假设。(从基本观点、管理实践、学校管理中的启发、评价来分析)基本观点:1.社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人倾向追求良好的,和睦的人际关系2.工人对同事给予的影响的重视程度要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与控制的重视程度高的多3.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许多工作丧失了内在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交往关系里找回来4.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27、员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5.工人需要的到别人的尊重,尤其需要得到管理者的尊重基于“社会人”假设基础上的管理措施,主要有:1、 管理者不应只局限于关心任务的完成,应该更多的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2、 管理者不仅要注意对下属的指导和监控,更应关心其心理上的归属感、心理地位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等3、 要重视集体的作用,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形式4、 管理者的作用不仅是计划、组织、控制,而应该成为职工与领导的联络员5、 注重“参与管理”的 新型管理方式,让员工不同程度的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基于“社会人”人性假设的学校管理应注意:1、 学校领导应当尊重人,关心人,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个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情

28、况2、 学校管理者不能只注意对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更应该注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被管理者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被管理者的集体荣誉感。3、 学习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校园里的“非正式群体”的情况,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4、 学校领导还应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生之间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评价:积极影响:1、 “社会人”人性假设强调管理中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大进步。2、由于这种认识更接近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认识,所以在管理界广为接受,成省了较大的积极的影响,在企业中起到缓和劳资矛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负面影响:1、 这一假设企图解决劳

29、资矛盾,但是因为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关系,也没有涉及社会关系的改变,所以无法解决根本的阶级矛盾与冲突。2、 它所强调的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和社交需要,还远不是全面揭示人的社会性的科学理论3、 “参与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造成企业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因,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3 试论双因素理论P100-103双因素理论是赫尔伯格提出的,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从人的内部需要,或者说是工作本身出发,才能达到更好地激励人的效果。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

30、的完成情况,个人绩效都来源于个体本身对这一工作的认识,因此,只有内在的自我激励才能达到真正的激励。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没有满意的对立面才是不满意。这就说明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的关系,保健因素能够消除不满意,但不一定能带来满意,激励因素能够使人满意,两者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都是起作用的,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在满足保健因素的基础上来关注激励因素,以达到更好地激励效果。评价:积极影响:1、 它在需要研究和激励研究中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2、 双因素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许多专业教科书等引用3、 双因素理论对于实际管理工作也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不足;1、 研究调查对象仅为专业人员,

31、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对其普遍性表示怀疑2、 按照一般的心理状态,人们往往将满意的事归功自己,不满意归因与外部条件,因此对其理论可靠性表示怀疑3、 赫尔伯格并没有证实满意感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其理论的可信度表示怀疑双因素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1、 工作丰富化就是让职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参与工作的 计划与设计,培养工人的工作兴趣以及责任感、成就感2、 工作扩大化就是增加工人的工作种类,同时承担几项工作或者做周期更长的工作,激发员工的情绪和兴趣,提高工作积极性。3、 弹性工作时间制度规定员工除一部分时间必须按规定时间上班外,其余上班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可让员工自行安排4、 双因素理论还

32、可以用来指导奖金的发放。可将奖金与单位的效益以及部门、个人的工作绩效挂钩。4 试论群体规范的形成和作用P128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掌握使群体有效运作所必需的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形成方式有:1、 领导明确要求。通常管理者或群体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对群体成员会提出一些要求。2、 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这种事件通常是群体制定某种重要规范的起因3、 私人情感形成规范。4、 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来自其他群体的成员在进入一个新群体时,会带来在原来群体中的某些行为期望。群体规范更多的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对群体成员具有很大的心理约束力,群体规范的作用主要有:1、 维系群体,促进群体的生存。能够使群体成

33、员活动更加协调,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2、 统一群体成员的认识。统一的认识和目标认可,可以是群体更好地完成任务。3、 引导行为、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可以使群体成员相互预测彼此的行为,从而做出适当的反应4、 能够调节人际关系。良好的规范应该能够保证群体成员的满意感并尽可能防止人际摩擦5 试论提高群体士气的措施P1381. 增加对工作的满足感有利于提高士气。这些满足包括对群体的满意感和对工作本身的满意感。2. 当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相一致时,个体对组织才有强烈的认同感,才能提高士气,才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3. 制定合理的经济报酬制度,对于保持士气的稳定高涨很重要。我们应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

34、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士气。4.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士气的措施之一。5. 建立良好的工作条件,有利于提高群体士气。包括良好的物理环境和使成员有较少的心理压力。6. 提高成员的思想觉悟水平有利于提高群体士气。7. 良好的意见沟通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有利于群体士气的提高。8.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有利于提高群体士气。6 试论人际冲突的管理方法。1. 妥协。妥协是指在冲突双方相互让步的过程中以达成一种协议的局面。在使用妥协方式时应注意适时运用,特备注意不要过早采用这一方式。2. 回避。回避是指在冲突的情况下采取退缩或中立的倾向,有回避倾向的人不仅回避冲突,而且通常担当冲突双方的沟通角色。3. 平滑。平滑是指在冲突的情况下下尽量弱化冲突双方的差异,更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采取这一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冲突的紧张程度,因而着眼于冲突的感情面,而不是解决冲突的实际面,这种方式成效有限。4. 强迫。强迫是指利用奖惩的权力来支配他人,迫使他人遵从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强迫的方式只能使冲突的一方满意。采用此种方式来解决冲突是一种假借权力强行压制不同意见的表现。5. 合作。合作是指冲突双方愿意共同了解冲突的内在原因,分享双方的信息,共同寻求双方都有利的方案。采用这一方式可以使相关人员公开地面对和认识冲突,讨论冲突的原因和寻求各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