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说课稿(获奖)(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93382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说课稿(获奖)(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压强说课稿(获奖)(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强说课稿(获奖)(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说课稿(获奖)(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压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压强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节。压强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主线,它既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以学生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趣为目的,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压力,能比较压力和重力。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3)理解压强的概念,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知道影响

2、压力作用效果因素。 2)会用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实验,会用定性的方法分析物理问题,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2)初步认识物理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具备知识角度来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有一些的生活积累,又有前面学习弹力的基础,他们对压力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理解不透彻;对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有一点感性体验,但对其印象不深刻;对于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从学生的实验能力角度来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用实验探究来揭示物理规律,

3、对于分析问题采用的方法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像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学生都知道一些,但比较浅显,需要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加深和强化。 依此,我确立本节课的重点: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压强概念的建立 难点: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教的目的只是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有效的学习,但它不能占有或替代学生的经历和完成学习的过程,以此思想,确立了教师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1、教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2、学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比较归纳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l 设计思路: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对压强这节课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减,调整,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材。我设计将压强这样抽象、符号性概

4、念的学习放在相应情景的感知性学习活动和动作性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做中学”。首先通过故事设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将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理解压力,区别压力和重力;第二环节: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三环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第四环节:建立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公式。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l 导入新课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西行,有一日来到污泥国境内,只见满地黑泥,不见任何道路通行。呆子八戒不知好歹,一步迈了进去,黑泥马上浸到了八戒的腰部,八戒大喊“猴哥救命”,只见悟空拔下一撮猴毛,喊一声“变”,变出一样东西救出了八戒,并且师徒四人靠这样东西安全

5、度过了污泥国。大家猜,悟空变出了什么?良好的引入是新课成功的一半,先有心动才有行动,它能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l 理解压力在我们的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压力的教学这一环节,我增设这一部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完这节课后,常常将压力和重力混淆,因此我通过复习重力引入压力,将压力和重力进行区别。二是教学的需要,学好压力,便于更好的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在这一环节我没有采用常规的三种情况的比较,我设计这一实验:一锯条和磁铁,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锯条从水平、到倾斜、再到竖直的过程,压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变化?重力呢?从而得到压力和重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指导学生从锯条

6、变弯的程度来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变化,这是转换法的运用,这个实验也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l 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程,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必要的环节。我准备了几个实验。1、视觉体验:观看影片十面埋伏中的片段,削尖的竹子,深深的插入土地,给学生留下了强烈视觉冲击。 2、操作实验:1)准备两个气球,找一名大力气男生,上来压破气球,学生感觉很费劲。再找一小个女生,上来用针扎破气球,轻而易举。2)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都来体验,用手压铅笔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到这里,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从刚才的体验,你们认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和

7、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就自然的过渡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个环节。l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了!我觉得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二是和相关因素到底有什么关系?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先确定相关的因素,再寻找与相关因素间的定性关系。 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前面学习的基础也比较熟悉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步骤了,不需要面面俱到,本节课我把探究的重点放在猜想假设、设计和展示实验环节!1、猜想假设: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猜想: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可

8、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可能和力的作用点有关,可能与被接触物体的材料、硬度在这里,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的猜想,同时老师和学生一道挖掘猜想中的合理因素。让学生思考如何研究这类问题,即一个量可能涉及到和几个量有关,学生马上能反应和回答出控制变量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2、设计实验:在这里我没有单一的选择教材中的实验小桌等器材。而是准备多样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切好的铅笔、烧杯、水、冰块、大块海绵、天平、细沙、橡皮泥、细绳、钩码、钢尺、大白纸、气球、压强小桌、矿泉水瓶等。这里面许多是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用它们做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

9、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我觉得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3、展示实验成果: 学生在实验时,我就用照相机,录下几组学生的实验过程。接着通过投影仪当堂展示,并请对应组的同学补充说明实验过程。这种当堂展示的形式,能极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表述也能再现学生的思维,体现物理方法的运用。如:压强小桌:特点实验直观、效果明显。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和物体状态有关:用了天平,控制了变量。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最后,我通过演示和讲解短片中的实验,师

10、生共同得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l 压强概念的形成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那么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了前面大量学习经验的积累,再上升到物理符号,抽象内容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水平。1、 首先让学生知道物理中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 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单,我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大小。3、 此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速度和密度的定义,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压强的定义。4、 在此基础上,将前面的定性研究,现结合公式作定量的分析,得到正、反比例图像,这

1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压强的知识进一步深化。5、 通过举例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6、 观看影片南极大冒险中的片段,在这个短片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博士为何会落入冰水中?为何是选择雪橇狗去救博士?为何雪橇狗会是放低身体,匍匐着前进呢?(让学生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解释上述问题)l 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l 布置作业: 尽量收集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l 板书设计: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3、单位:Pa 1Pa=1N/m2 六、说课综述:我个人认为,物理教学中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所设计的许多环节的都以此为出发点,先激发学生乐学,再引导学生善学!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生成性的过程,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所以本节课许多研究物理的方法和思想,不能是老师强行灌输,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生成。“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陶行知语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