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科组三年发展规划(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科组三年发展规划(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信息技术科组三年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未来的三年中,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指示,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未来的三年内,主要将围绕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三大目标进行,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程,把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把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
2、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发展基础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有29个教学班,已建立了校园网络,除部分专用室外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我校拥有学生电脑房两个,学生专用电脑一百多台,教师办公专用电脑七十多台。已建立学校网站,在学校信息宣传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高学历、年青化的教师队伍,使学校信息化发展有了很大的潜力与后劲。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用于各学科教学,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能自制课件用于教学实践。随着校园网建设的全面展开,信息技术也已广泛用于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几年来,学校始终重视抓好队伍建设。成立了学校信息技术工作小组,配有专门
3、的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三发展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并要求“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因此,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今后三年的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积极地建设好信息化教学环境.。 四、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研领域以及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以教育信息化促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整体水平。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硬件:进一步做
4、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购置一批搭建校园网的设备,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配套设备,逐步建立师生电子阅览室,为师生获取信息制作课件提供便利。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室和电教室适时地维护与改造,逐步更新一批配置较老、已进入维护高频期的设备,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一步规范设备的使用。软件:1.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断维护和建设好学校网站,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将逐步把工作重心移向资源建设,办好网站,办出特色,不仅及时的反映校园的新人新事,展示全校师生的风采,而且能充分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
5、。2.资源建设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在资源建设上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要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各种经过审定的、优秀的音像电子教材。根据课题的进行和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设计、编制一批具有特色、使用效果显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并加以修改,编撰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资料。3.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是发展迅速的新兴技能,学校要继续强化基本功练习,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
6、训学习,让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改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4.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对已有的2名网络管理人员,继续安排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培训,使其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3年之内,逐步形成一支有层次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较稳定的学校网络管理员队伍。5、开展课题实践研究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我校的指导方针是人人参与、重在实践,结合专
7、题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把前面几项任务都落实在教学改革上,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模式探索和试验,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并注意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进入日常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五、实施策略:1.完善信息化校园环境在学校原有的配套硬件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优化学校综合网络平台的教学、管理、操作系统,形成灵活、高效、便捷的学校资源系统,创建多媒体化的校园网络教研训为一体的应用大环境。2.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依托全市的信息中心,构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平台。为教师搜寻、重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互动共享的平台。细化实施
8、各具体目标,真抓实干,力争到位。教育信息化学习、应用环境的建设,要做为学校目前工作的主要方面来抓,转变观念,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分项实施,逐步到位。完成网络资源室的扩建建设,初步建成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库。完成校园网升级建设,为教师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备课、学校管理、日常办公、学生学习、自学、咨询、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六、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制订依据规划,明确每学年的工作目标与要求。2.加强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切实做好全体成员信息技术的考核和评估,以此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9、规范管理。3.加快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按照学校规划,统一部署,添置设备,加快建设校园网,增加现代教育设施的添置,完善资料库建设等。4.加强培训:学校组织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各种层次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在思想上促使他们观念更新,在行为上促使他们不断创新,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5.加强研究教科研室和信息技术小组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的研究,加强对自制课件的指导,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模式,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6.加强教育在普及信息教育技术的同时,根据师生联网安全保护条例,加强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规范师生上网行为,兴利除弊,克服网络发展可能
10、带来的负面影响。7.加强维护时刻注重校园网络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七、年度推进计划1.2015学年度推进计划(1)达成指标进一步做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购置一批搭建校园网的设备,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配套设备,完善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具体措施购置搭建校园网的服务器,淘汰一批老旧无法使用的设备,为教师配备进行教学使用的信息设备。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开始收集
11、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开展教学课件的评比、学生网页的评比、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的竞赛。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积极承担上级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科研课题任务,切实做好课题申报和开展、实施工作。2.2016学年度推进计划(1)达成目标课堂教学在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达到“随手可得”,进一步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搭建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网络教研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共建共享、互动开放的新课程资源。(2)具体措施校园网的硬件设备改造基本达成,做好基础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尽量保证24小时不断网。通过培训,不但使教师能够
12、熟悉教育技术工具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而且能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同时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竞赛,并且有所进步。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积极探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积累本校的教学精品课例,以点带面,促进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初步收集课题研究材料。3.2017学年度推进计划(1)达成目标学校的各种建设改造到位了,学校的资源库已初具规模,每个教室配置新电脑和投影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较好的进步,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各类竞赛中有所斩获。大力推进信
13、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普及应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建设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促成教育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2)具体措施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开设课程,发展特色教育。技术组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要正常有效地开展以下课程: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信息学奥赛。突出奖励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中做出贡献和取得成果的教师,从而提高教师个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并加以修改,编撰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资料,实现资源库的互通、互享、互利的效果,真正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师师能够通过网络互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组织师生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网络进行校务公开等。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