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土壤地理学复习题(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土壤地理学复习题(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0土壤地理学复习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部分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3、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4、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5、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11、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12、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
2、程13、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14、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15、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16、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17、残积母质: 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18、坡积母质: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移动沉积在较低处的沉积物。19、冲积母质: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而沉积的沉积物20、风积母质:由风力搬运而堆积成的沉积物。21、洪积母质: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动沉积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边缘的沉积物。22、湖积母质:湖水泛
3、滥时产生的沉积物。23、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24、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25、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26、有机质的矿化作用:29、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殖质的过程。30、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34、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
4、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35、可变负电荷:指随介质pH的变化而变化的负电荷。36、土壤胶体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现象。37、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38、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简称CEC。39、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吸附: 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40、土壤活性酸:游离于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出来的酸度。41、土壤潜性酸:土壤胶粒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进入土壤溶液后表现出来的酸度42、土壤交换性酸:用过量的中性盐(如
5、KCl)溶液与土壤作用,将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出来,测得的酸度.43、土壤水解性酸:用弱酸强碱盐(通常用pH8.2的醋酸钠)浸提的土壤溶液的酸度。44、石灰性土壤:含有游离碳酸钙的土壤45、土壤缓冲性:当土壤溶液中的H+或OH-离子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土壤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使土壤酸碱性不致于发生太大变化的能力46、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49、硝化作用: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为硝酸的过程。50、反硝化作用: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后还原成为氧化二氮等气体逸失的过程51、脱氮作用:指土壤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过程,包括反硝化
6、作用、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等过程60、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61、土壤比重: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孔隙)的烘干重与同体积水重之比62、土壤孔隙度: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63、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之比,称为土壤孔隙比。64、当量孔径: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也称有效孔径65、通气孔隙:当量孔径大于0.2mm,是土壤中的粗孔隙,没有毛管作用,大部分时间孔隙内充满空气,66、毛管孔隙:当量孔径0.2-0.02mm,孔隙内毛管作用明显,毛管水移动迅速,对植物有效,是对植物最有效的水份。67、非活性孔隙:当量孔径小于
7、0.02mm,孔隙总是充满水份,这些水份难运动,对植物无效,不能通气68、团粒结构:指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孔的土团。直径约为0.25-10mm69、土壤结构体:土壤中的土粒或其中的一部分,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这就是土壤的结构体。70、土壤结构改良剂:指能改善并稳定结构的制剂。可分为天然结构改良剂、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制剂等三类。72、土壤粘结性:指土粒之间通过各种引力互相连接起来的性能73、土壤粘着性:指土壤粘附在外物(如农具)上的性质74、土壤塑性:当土壤湿润到一定程度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任意变形,而且在外力解除后和土壤干燥后仍然能保持这种
8、变化了的形态,这种性能就称为土壤塑性76、土壤耕性:土壤耕作时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77、宜耕期:指适合于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80、吸湿水:干燥土粒通过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的作用,从空气中吸持汽态水,使之在土粒表面形成一或数分子层厚的水膜,称为吸湿水。81、膜状水: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粒对周围水分子还有剩余引力,可以在吸湿水外层又吸附一层新的液态水膜,这层新的水膜就称为膜状水。82、毛管水: 当土壤含水量超过最大分子持水量时,水分子不再受土粒表面引力的作用,而是靠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的毛管孔隙中,这部分的水就称为毛管水。83、重力水: 当土壤水份超过田间持水量时,多余的水份不能为
9、毛管所保持而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这部分水就称为重力水84、质量含水量:指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85、容积含水量:指土壤总容积中水所占的容积分数,又称容积湿度、土壤水的容积分数86、土水势:所谓土水势,就是指土壤水的势能与纯自由水的能量之差。91、土壤水吸力::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92:土壤通气性: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不同土层之间气体扩散或交换的能力。93:气体扩散:指某种气体由于分压梯度而产生的移动。94:整体流动: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运动。95:土壤质量热容量:指单位质量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C所需要(或放出)
10、的热容量。96:土壤容积热容量:指单位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C所需要(或放出)的热容量。97、有机质累积过程:在草本或木本植被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的累积过程。98、粘化过程: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积的过程。99、盐化过程: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逐渐向地表积聚的过程。100、富铝化过程:又称脱硅富铝化过程。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物质由于矿物风化、形成弱碱性条件,随着可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基和硅酸盐的大量淋失,而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过程。101、潜育化过程:土壤长期渍水、有机质嫌气分解、铁锰强烈还原,形成灰蓝灰绿色土层的过程。102:潴育化过程:氧
11、化还原交替使土体内出现锈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红色胶膜等物质的过程。103、熟化过程: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作施肥、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着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的过程。104:退化过程: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而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105、土壤资源: 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可被人类利用的土壤106、土地资源: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107、土被结构: 地球陆地表面连续分布的土壤状如被覆,故称之为土被。109、绝对年龄: 对一个具体土壤而言,从它的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
12、的时候算起110、相对年龄: 由个体土壤的发育程度判断112、原始成土: 从岩石露出地表而有微生物着生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前形成的土壤过程113、腐殖质化: 土壤中的粗有机质物质分解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114、残积粘化: 粘粒的形成是由土体内的原生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形成115、淋淀粘化: 在湿润和半湿润的温暖地带,土体上层风化的粘粒分散于土壤下渗水中形成悬液116、钙化过程: 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的淋溶与淀积过程117、盐化过程: 成土母质中的易溶,可溶盐被淋洗到地下水中,并随地下水流动迁移到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区,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情况下,盐分又被上行水携带到土体表层集聚的过程118、碱化过程:
13、指钠离子在土壤胶体上的累积,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并形成物理性质恶化的碱化层119、脱碱过程: 是碱化的逆过程,指钠离子脱离土壤胶体进入土壤溶液的过程120、灰化过程: 在土体上部,特别是在亚表层中二氧化硅的相对富集,而在土体下部三,二氧化物相对富集的过程121、白浆化: 指土壤中出现滞水还原离铁锰作用而使某一土层漂白的过程122、富铝化: 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123、淋溶系数: 指淋溶层钾钠氧化物与氧化铝的分子比与母质层钾钠氧化物与氧化铝的分子之比的值124、风化指数: 是通过淋溶层和母质层中氧化钾与氧化钠的比值,了解土壤矿物质风化程度125、风化淋溶系数:
14、 指母质或土壤中各盐基的氧化物与氧化铝的分子比值 126、铁的游离度: 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铁占土壤全部铁量的百分数 127、土壤发生层: 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129、土壤分类: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特征特性,对土壤类型所作的学科的系统的区分130、土壤类型: 选择土壤某些性质作为区分标准,根据这些性质上的异同将土壤群体中的个体进行分类或归类,形成类别或类型131、土壤分类单元: 土壤分类学上将土壤类型称为土壤分类单元,即在所选择的作为区分标准的土壤性质上相似的一组土壤个体,并依据这些性质区别于其他土壤类型.132、土
15、壤诊断层: 用于识别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133、土壤诊断特征: 指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134、土壤垂直地带: 土壤随地势高度的升高或降低,相应于生物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规律.即土壤类型随海拔的高低自基带向上或向下依次更替的现象135、土壤分布经度地带性: 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而按经度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136、土壤分布纬度地带性: 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逐渐变化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 填空题:1、见的成土矿物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2、成土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按照氧化
16、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4、从酸性岩到基性岩,岩石的颜色逐渐变:深;氧化硅含量逐渐:降低。5、沉积岩石可以分为:粘土岩、碎屑岩、化学和生物化学岩。6、石灰岩属于:化学和生物化学岩,砂岩属于:碎屑岩。7、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8、写出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各一种:9、写出变质岩、沉积岩各两种:10、写出两种含钾较高的矿物:(正、甲)长石、云母、11、风化作用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12、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13、物理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温度变化、结冰、流水、风。14、石英
17、、黑云母和长石的风化难易程度不同,写出它们风化难易的顺序: 石英, 长石, 黑云母(从难到易)15、常见的母质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它们是: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湖泊沉积母质、浅海沉积母质、风积母质16、通常把土壤矿质颗粒分为三类,它们是:砂、粉、粘粒。17、土壤主要质地类型有三种,它们是:砂质土、壤质土、粘质土。18、土壤腐殖酸的两种主要类型是:胡敏酸、富里酸。19、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主要方向是:矿质化作用和腐殖质化作用。20、依照电荷受pH的影响程度,土壤胶体的电荷可以分为:可变电荷、永久电荷。21、土壤胶体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它们是: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
18、体。22、写出三种常见的粘粒矿物:23、写出一种2:1型粘粒矿物 ,写出一种1:1型矿物 。24、阴离子吸收的三种主要机制是:静电吸附、配位体交换、化学沉淀。25、介质pH升高时,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多),土壤永久电荷(不变)。26、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可以分为可变电荷和永久电荷两大类。有机质所带的电荷主要属于:可变电荷,层状硅酸盐矿物所带电荷主要属于:永久电荷。28、两种主要的致酸离子是:H+、Al3+29、对南方酸性红壤贡献最大的交换性阳离子是:Al3+。30、土壤pH的宏观分布格局是南(酸)北(碱)。31、土壤淹水以后,土壤的Eh的变化方向是:降低。32、写出五种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Fe、
19、Mn、N、C、S、O、As、Cr、Se、Mo33、土壤养分存在的一般形态是:可溶态、交换态、缓效态、难溶态、有机态34、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包括:有机态、无机态35、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包括:水溶态、水解态、非水解态36、土壤磷素存在的主要形态包括:有机态、无机态37、土壤无机磷存在的主要形态包括:磷酸铁(铝)化合物、磷酸钙(镁)化合物、闭蓄态磷。38、土壤钾素存在的主要形态包括:矿物态、缓效态、速效态39、土壤脱氮作用包括三种,它们是:反硝化、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40、在常见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41、土壤磷的固定作用包括四中主要机制,它们是:表面反
20、应、化学沉淀、生物固定、闭蓄。42、2:1型矿物和1:1型矿物对K的固定能力的顺序是:蛭石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43、土壤比重的近似值是:2.6544、适合于一般旱作生长的土壤容重范围是:1.1-1.3g/cm3。45、测的某土壤的水吸力为20毫巴,此时土壤中充水的孔隙的孔径是:20/3mm.46、土壤孔隙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47、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块状和核状、柱状和棱柱状、片状、团粒48、四种主要的土壤力学性质是:粘结性、粘着性、塑性、涨缩性49、土壤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耕作的难易程度、耕作质量50、耕作对土壤的三个主要要求是:耕作阻力小、
21、耕作质量好、宜耕期长51、从土壤水份数量的观点出发,可以将土壤水份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等类型。 52、土水势的主要分势包括: 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53、土壤水总是从水势 高 处向水势 低 处运动。 54、土壤水总是从吸力 低处向吸力 高处流动。 55、水汽从气压 高处移向气压 低处,从温度 高处移向温度 低处。56、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气体扩散 和 整体流动。57、主要成土因素包括:母质、生物、地形、时间、气候和人为因素等。58、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从上到下共设: 土纲、 亚纲、 土类、 亚类、 土属、 土种、 亚种 等分类单元。59、铁铝土纲包括 砖红壤、
22、 赤红壤、 红壤、 黄壤等土类。60、褐土土类划分为:淋溶褐土、普通褐土、石灰性褐土和草甸褐土四个亚类。61、山西省受水平地带性影响主要分布的地带性土类有:褐土,栗褐土,栗钙土等三个土类。62、淋溶土纲的是主要成土过程是:粘化过程,其土体构型是OABtC63、森林土纲系列包括的土纲有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这些土纲主要分布在 湿润 气候区,其土壤的共同特征是酸性或强酸性、土壤水分状况多为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64、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包括的土纲有:均腐土、干旱土。这些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其土壤的共同特征是土壤剖面通体具有石灰反应,土壤有干旱土壤水分状况或半干润土
23、壤水分状况。65、发生学分类中的黑土、黑钙土、褐土、棕壤、栗钙土、盐碱土分别主要属于诊断学分类中的均腐土纲、淋溶土纲、和盐成土纲。66、某土壤的比重为2.65,容重为1.32,重量含水量为20%,则其容积含水量为 ,固:液:气三项比为 。67、某风干土重10.18g,烘干后重量为10g,则其吸湿水含量为 %68、土壤矿物按其成因类型,可分为 和 两大类。69、土壤有机质通常分为两大类: 、 。70、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包括 和 。71、土壤有机质通常可分为 和 两大类。72、土壤有效含水量是 减去 剩余部分。73、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 和 的矛盾统一。74一般而言,土粒由粗到细,在矿
24、物组成上石英含量 ,云母含量 。75、土壤腐殖质中 和 是最主要的成分。76、土壤母质按搬运情况,可分为 和 两大类。77、美国土壤分类特点是以 和 为根据的。78、黑钙土具有明显的 过程和 过程。79、土壤次生矿物依据结构和性质大体上可分为 、 和 三类。80、土壤胶体按性质可分为 、 和 三类。81、中国北方地区土壤,自东向西,土壤钙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 。82、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是 、 和 。83、次生铝硅酸盐矿物是若干个 和若干 迭合而成。84、在卡庆斯基制中,物理性砂粒与物理性粘粒的分界线是 毫米,粒径小于 ,才具有胶体性质。85、土壤结构形成必须有 和 作用两个因素。86、土壤胶体吸收
25、的阳离子有两类,一类是使土壤呈酸性反应的 ;一类是 。87、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基本上有 和 两个过程。88、土壤的酸度有 和 两种类型。第三部分 问答题(A类为问答题,B类为简答题):1、试述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征,并据此分析砂土和粘土的管理要点。(A)1、 为什么说砂土肥效快、后劲不足,而粘土肥效慢、但后劲稳长?(B)答:砂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粘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有机质含量按较高。砂土对外来养分的吸附保蓄能力较弱,而粘土对外来养分的吸附保蓄能力则较强。因此,当肥料进入砂土时,以可溶的、有效的形态存在的养分比例较高,被土壤吸附固定的比例较低,所以总的有效性高,肥效
26、快。相反,当肥料进入粘土时,以可溶的、有效的形态存在的养分比例较低,被土壤吸附固定的比例较高,所以总的有效性较低,肥效慢。进入砂土的养分被植物吸收的快,同时被淋溶损失的也较快,肥效下降快,因此后劲不足。进入粘土的养分被植物吸收的慢,被淋溶损失的较慢,被吸附的养分会慢慢释放出来,因此后劲稳长。3、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能力弱,而粘土保水抗旱能力强?(B)答:砂质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粘质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砂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多,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少,粘质土大孔隙(通气孔隙)少,细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多,砂粒持水能力弱,大孔隙持水能力弱,所以砂质土保水弱,抗旱能力
27、弱。粘质土则反之。4、为什么砂土施肥应少施基肥、少量多次,而粘土则可以施足基肥、后期少施?(B)5、试比较砂粒和粘粒的主要性质。(B)6、试比较砂粒和粘粒的化学组成。(B)7、试比较砂粒和粘粒的矿物组成。(B)8、试比较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的主要性质。(B)9、试比较河流冲积母质和浅海沉积母质的主要性质。(B)10、试比较化学风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的风化效果。(B)11、试分析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土壤环境条件。(A)12、试比较胡敏酸和富里酸在分子量、酸性、溶解度、稳定性和颜色等方面的异同。(B)13、试分析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贡献。(A)14、试分析为什么有机质会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B
28、)15、试分析高岭石的主要特征。(B)16、试分析蒙脱石的主要特征。(B)17、为什么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要固定pH值?(B)答:土壤胶体的负电荷包括可变电荷和永久电荷两部分。可变电荷随介质的pH而变,永久电荷则不随pH而变。当介质的pH发生变化时,土壤胶体总电荷也发生变化,土壤吸附的阳离子的量也发生变化。因此对同一土壤而言,在不同的pH条件下所测得的CEC也不同。为了便于不同土壤比较,在测定CEC时必须固定pH,一般采用的pH为7。18、为什么酸性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低,而碱性土壤的盐基饱和度高?(B)19、试分析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主要因素。(B)20、试分析为什么在一般土壤中,硝酸根容易
29、被淋失。(B)21、试分析影响土壤酸碱性的因素。(A)22、试分析为什么会形成“南酸北碱”的土壤酸碱性分布格局。(B)23、试分析产生土壤缓冲性能的机理。(B)24、试分析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A)25、什么是土壤反硝化作用?其影响因素是什么?(B)26、试分析影响土壤氮素有效化的主要因素。(A)答:(1)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机N是土壤全N的主要来源,有效N随土壤全N和有机含量的升高而升高;(1) 质地: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机质的分解较慢,所产生的有效N也较少。(2) 温度:有机质矿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冬季土温低,有机质矿化率较低,土壤有效N较少。春季和初夏,矿化率迅
30、速上升,土壤有效N显著升高。(3) 湿度:湿度太高,有机质嫌气分解:在通气良好而适度适当的情况下,有机质矿化作用较强,产生的有效N较多。湿度太高会引起反硝化作用,导致N的损失。(4) 酸度: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有机N的矿化最强: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能明显增加有机N的矿化。(5) 施肥:施用化肥会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有机N的释放,还能提高土壤N的利用率。(6) 施用新鲜有机肥料,会促进难分解有机N的矿化。27、试分析温度与土壤氮素有效化之间的关系。(B)28、试分析湿度与土壤氮素有效化之间的关系。(B)29、试述土壤磷的固定机制。(A)30、试分析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因素。(A)31、土壤磷
31、的有效性与土壤pH有何关系?为什么?(B)答:土壤对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固磷作用是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磷的固定主要是因为形成了磷酸铁(铝)化合物、磷酸钙(镁)化合物和闭蓄态磷。在酸性条件下,磷容易被固定为磷酸铁(铝)化合物,在石灰性条件下,磷容易被固定为磷酸钙(镁)化合物,而在中性附近,磷酸铁(铝)和磷酸钙(镁)的固定作用都比较弱。因此,当土壤pH接近中性时,土壤磷的有效性最高。32、试分析影响土壤有效钾的因素。(A)33、土壤孔隙可以分为几类?各类的特征如何?(B)34、试分析影响土壤孔隙的因素。(B)35、试分析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B)答:36、试述如何进行土壤结构管
32、理?(A)37、试分析影响土壤粘结性的因素。(B)38、试分析影响土壤粘着性的因素。(B)39、试分析影响土壤塑性的因素。(B)40、试分析影响土壤胀缩性的因素。(B)41、何谓土壤压板?如何防止土壤压板?(B)42、试解释为什么早春秧田“日排液灌”,有利于保温,防止冻害?(B)43、试解释为什么小麦浇麦黄水可以防小麦的干热风?44、试解释为什么冬灌会起稳温作用?(B)45、试说明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之间的关系46、试述盐碱土的主要利用与改良、途径?47简要说明土地与土壤概念的区别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括土壤 从本质上特征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而土地可以不具
33、备肥力 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而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个部分 土壤作为一个自然物是可以搬动的,而土地是不能移动的48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基本观点 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成土因素的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代替性 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着土壤 成土因素是有地理分布规律的49气候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影响植被类型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组成,数量,品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积累影响土壤的风化作用土壤矿物质的风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分的存在加快风化速度土壤风化壳随土温和湿度的增高而加厚,风化壳的类型也不同50植物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34、植被类型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 植物能富集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并使矿质元素有效化 植被类型影响植物营养元素和土壤的酸度 植物根系对土壤结构形成有影响 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分解原生矿物,并使之有效化51动物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动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一个来源 动物的活动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 动物的挖掘活动对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和松紧度均有很大影响52微生物的成土作用分析 分解有机质,释放各种养料,为植物吸收利用 合成土壤腐殖质,发展土壤胶体性能 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 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养分的有效度53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母质同土壤之间存在着血缘关
35、系,母质一方面是建造土体的基本材料,是土壤的骨架 它是植物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 不同母质因其矿质组成,理化性状不同,在其他成土因素的制约下,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影响54为什么说母质和土壤有血缘关系 母质同土壤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母质一方面是建造土体的基本材料,是土壤的骨架 它是植物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 不同母质因其矿质组成,理化性状不同,在其他成土因素的制约下,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影响55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作-用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接受降水或潜水在土体的重新分配方面的
36、差异特-点地形不直接参与土壤形成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成土过程中地形不提供任何新的物质,通过对地表水,热条件和物质的重新分配,间接的影响其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造成土壤发育和类型发生分异56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发展的影响特点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定向的 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它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各自然因素而起作用,各自然因素对土壤发生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为影响的措施类型 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57简述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 土壤形成过程是复杂的物质与能量迁移和转化的综合过程 土壤形成过程是随着时间而进行的 土壤形成过程是由相互独立的生物的,物
37、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一系列基本现象构成的 土壤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地理位置,地形和地球重力场之下进行的58各种基本土壤形成过程可以归结为几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加到土壤中 这些物质从土壤中丧失 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迁移 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转化59土壤混合过程有哪些动物的混合作用 植物对土壤的混合作用, 冻融作用引起的土壤物质混合 泥流引起的土壤物质混合60土壤景观的含义 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加到土壤中 这些物质从土壤中丧失 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迁移 在土壤内部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转化61我国盐碱土的特点 分布广 面积大 成土条件复杂,类型多
38、 地理分布规律性强 盐碱土对农牧业利用方面尚有一定土地资源潜力可挖62盐土积盐作用的一般原因63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的级别及划分标准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土纲:对某些有关性的土类归纳与概括.把具有相近成土过程的土壤划分为同一土壤 亚纲:在土纲范围内,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划分,反映了控制现代成土过程方面的成土条件 土类:根据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由此发生的土壤属性三者的统一和综合进行划分 亚类:根据主导土壤形成过程以外另一个次要的或者新的形成过程来划分,即根据主导成土过程以外的附加成土过程来划分的,是在同一土类范围内的划分 土属:根据成土母质的成土类型与岩性,区域水文控制的盐
39、分类型等地方性因素进行划分 土种:是低级分类的基本分类单元,根据土壤剖面构型和发育程度来划分 变种:是土种范围内的变化,一般以表土层或耕作层的某些差异来划分64 为什么说砂土是热性土?轻土?为什么说砂土发小苗不发老苗?65简要说明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性及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66简要说明与传统的土壤水分观点相比,利用能量观点(土水势)研究土壤水分有何优点?67为什么南方的土壤会趋向于向酸化的方向发展?68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在成土中有什么区别?69道库恰耶夫成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论述1) 褐土形成特点,剖面构型及基本性状2) 盐碱土的利用和改良3)简要说明我国主要低产土壤的的低产原因及利用改良4 )森林土系列的形成条件,成土特点及基本性状5 )试论土壤肥力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6) 用发生学分类的观点简要说明我国主要地带性土壤类型的广域分布规律。(以中国土壤分布为例,说明土壤分布的规律性。)7)试分析气候在土壤发育中的作用。8)以欧亚大陆为例阐述土壤及生物群落纬度分布规律。9)试述物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10)试述生物在土壤形成发育中的作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