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60572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第一单元 中华民风民俗一、单元导语: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节日、穿着、食物、民居等,这些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无不烙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随着老舍共同去感受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与隆重,去体味京味儿十足的春节;跟着沈从文去品尝那饱含着浓浓亲情的腊八粥;到诗人的笔下去体验古代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去欣赏有着六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感受高原儿女创造的艺术奇珍。本单元紧扣“中华民风民俗”这个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

2、的角度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习作”和“语文园地”的部分内容也与民风民俗有关,学生通过讲述家乡风俗、交流寓意美好的习俗、诵读古诗名篇,能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也能激发学生探究不同民风民俗文化的兴趣。二、教材分析: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北京的春节 本文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过春节时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2课时腊八粥本文主要讲述了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揣摩文中描写八

3、儿的神态、语言、动作及心理的句子,体会八儿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的心理变化过程。2课时古诗三首本文借三首古诗来展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习俗。了解诗歌展示的传统文化习俗;感悟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2课时藏戏藏戏本文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的描写为手段,通过有详有略的描述,展现了藏戏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1课时习作家乡的风俗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可以介绍这种风俗的特点,也可以写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风俗的主要特点并介绍清楚;分清主次,把重点内容写得详细一些。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通过交流活动让

4、学生明白阅读时要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了解文章的主次、详略安排是由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体会运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了解传统习俗中表示吉祥美好的寓意;积累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2课时词句段运用解如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了解生活中寓意吉祥的习俗。书写提示了解行楷的一些知识,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日积月累背诵古诗长歌行,领悟古诗中蕴含的哲理。三、内容详解:1.北京的春节文本分析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的作者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

5、过春节时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按时间顺序,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描述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文章的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万象更新、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过春节

6、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揣摩文章语言,学习作者为突出老北京过春节的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2.腊八粥文本分析腊八粥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后的满足,表现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在内容上,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展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在

7、写法上,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本文中,人物的对话贯穿全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地询问,到与母亲讨价还价,到看到腊八粥后的惊讶,都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以八儿的心理活动为主要线索,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朗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八儿的心理变化这条线索,重点揣摩描写八儿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八儿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腊八粥、搅和、甜腻”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

8、悟课文内容。3.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性格特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4.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线索,品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课时安排2课时3.古诗三首文本分析寒食是一首寓意委婉的讽刺诗,诗人的笔法巧妙而含蓄。前两句诗写寒食节长安城的景色,由全城而入宫苑,后两句诗写了寒食节里的特殊情形宫苑里忙着传送蜡烛。全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饱含着作者强烈的不满,将皇帝厚待宦官以及宦官可恶可

9、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亲人不得团聚的悲哀。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的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十五夜望月是一首写中秋之夜望月怀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诗写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月夜的所见所想,借助典型的景物将中秋之夜的景致生动的展现出来,意境悠远,耐人寻味。后两句诗忽然宕开,从诗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古诗的教

10、学注重朗读、想象和背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同时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词、诗句的含义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明白“诗以言情,诗以言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文化底蕴。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中的重点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诵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三首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体会借古讽今、情景交

11、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4* 藏戏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散文,主要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特色。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的描写为手段,随着作者脉络清晰、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教学本课时,教师应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

12、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能对藏戏这种文化精粹产生兴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赏析语言,体会本文将简练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的好处,并学会运用。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将简练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习作:家乡的风俗活动分析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学生随同作者一起身临不

13、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旨在加深学生对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习作的话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来说选择写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把重点内容介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对学生加强引导。教学目标1.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2.通过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学习描写活动现场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3.通过写作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4

14、.学习修改、完善习作的方法。重点难点1.抓住家乡风俗的特点,写出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2.运用多种方法生动地展现活动场面,细致地描写自己参加活动的真实感受。3.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做到详略得当,要写得具体,语言形象生动。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实地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能在习作中做到详略得当。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3.了解生活中寓意吉祥的习俗。4.了解行楷的一些常识,提高书写水平。5.背诵古诗长歌行,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掌握阅读的方法,能分清文章的主次。2.积累生活中寓意吉祥的习俗。3.理解长歌行的主要意思,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课时安排2课时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