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一、看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美观。kn( )称, qun( )释, 隐 ( ) b ,富( )ykn( )测, qun( )利, 墙 ( ) b , 犹( )y二、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1) A.渲染 B.花瓣 C.余音绕粱 D.望而生畏( )(2) A.熏陶 B.轻蔑 C.字正腔圆 D.银妆素裹( )(3) A.羡慕 B.诚恳 C.前赴后继 D.司空见贯( )(4) A.揣测 B.娇健 C.不偏不倚 D.坚持不懈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精神抖擞( )目不暇接( )理直气壮( )奄奄一息( )若无其事( )
2、情不自禁( )四、 给下列句子排排序。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蜂飞蝶舞。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溪水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山腰间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流过。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沉甸甸的麦穗,正点着头报告丰收的喜讯。A、 B、C、 D、五、 文学常识。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他的代表作 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2.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 ,被(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 并称史学双壁。六、 判断下列说法是
3、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 东施效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跟风模仿。()2. 凉州词中表现戍边战士孤独,对戍边战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3. 顾拜旦是英国人,他是近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4.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七、 关联词填空。即使也 无论 都 任凭 也不 不管 都1. ()你的学习成绩很好,()不能自满。2. ()他怎么能说会道,小明()相信他的谎言了。3. ()刮风下雨,解放军战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4. ()你长得多大,()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孩子。八、 课外阅读让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1) 读了小王子
4、,我知道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非常小,叫做_,上面有一种非常可怕的种子是_的种子。(2)读了青铜葵花,我 认识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_的小男孩,他是一个_。当他开口会说话了,他说的话是“_”。九、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4.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成钢;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十、 阅读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通国:鸿鹄:弗若:非然也:3. 这两个学下棋的人有什么不同,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4. 一个老师教却出现了不一样的现象,是因为后面那个人笨,学不会吗?请你来说一说理由。 5. 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来谈。 十一、口语交际。学校马上就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了,请你为运动员们写一篇鼓劲的稿子,鼓励大家在比赛中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参考答案一、堪 勘 诠 权 蔽 壁 裕 豫二、C D D B三、精神焕发 应接不暇 振振有词命在旦夕 泰然自若 不由自主四、B五、1.
6、诗经 论语 屈原 离骚2.司马迁 史记 鲁迅 资治通鉴六、1. 2. 3. 4.七、1.即使 也 2.任凭 也不3.无论 都 4.不管 都八、(1)B612 猴面包树(2)青铜 哑巴 葵花九、惊心动魄 眼花缭乱 公正无私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弱不禁风1.聚精会神 惊心动魄十、1.全国 天鹅 不如 不是这样的2.一个人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看着在听讲,却心不在焉,心里总想着会有天鹅飞过,一心想拿弓箭去射天鹅。3.不是因为第二个笨,而是因为他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态度不端正,才会不如第一个学生。4.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如果三心二意就会学无所成。十一、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
7、试卷(二)一、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分)剥开(bbo)缝隙(jx)枕头(zhngzhn)兴盛(xngxng)假设(jiji)歼灭(jinqin)颤动(zhnchn)挣扎(zhngzhng)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4分)瑕() 籍() 签()誊()暇()藉()鉴()誉()三、 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并在后面的()里写上序号。(12分)(1)找出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 一丝不苟(只顾眼前)心旷神怡(愉快、快乐)b、爱不释手(放下) 瑞雪兆丰年(预示)c、弃旧图新(放弃)居高临下(邻居)(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按钮汇集瞻仰竹筏B、 锤子绵旗
8、乾坤享受C、歼灭刀绞期负盘孟与“傲慢、习气、习惯、老当益壮”的感情色彩排列顺序相同的一组是()。a、 骄横锋利佩服老气横秋b、 狡猾固执精神宝刀不老c、 犹豫恶劣惯性老谋深算四、选词填空。宣布宣告宣读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夸奖夸耀叙利奥帮助他爸爸抄书,大家都()他,说他是懂事的孩子。他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他从不在人面前()。五、先填空,后归类。(10分)盛气()人兴国
9、安()一丝不()大同小()完()归赵()死如归画蛇()足千()一发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_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_由两个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词语:_由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词组成的词语_用打比方的方法组成的词语:_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语:_六、修改病句。(4分)1、我一定改掉不好的坏习惯。2、全校师生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庆祝活动。3、校园里果树多,有桃树、梨树和樟树。4、每天上学前,我都要对照课表把语文、数学、思想品德、新华字典等课本一一放进书包里。七、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改成反问句。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2、改成比喻句。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都是火。3、改成陈述
10、句。小明说:“我要到赵刚家去还书。”4、把下面的两个小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妈妈叫我。我看电视。_八、按要求写出古诗原句。(6分)1、体现诗人追求人生如墨梅的高洁品格的诗句是2、赞美献身精神的诗句是3、歌颂坚韧精神的诗句是九、按照原文填空(10分)(一)根据课文盼,围绕“戏迷爷爷”中心思想判断对错(1)跑了几十公里去看戏( )(2)常给我们讲故事( )(3)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4)干活时会哼上几曲流行歌曲()(5)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6)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7)一看到戏曲表演九霸占着电视()(二)(1)俗话说:“不热不长,()。(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
11、)。”又说:“处暑不出头,()。”(3)文章之道,(),本丰则木茂。(4)(),割谷喂老牛。十一、 阅读。(18分)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才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
12、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上面无蛋的那碗。“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面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面藏卧着荷包蛋
13、。“不想占便宜的染,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1、根据短文内容,按要求天空。短文写了父子三次吃两碗荷包蛋的经过。三次吃面过程都由“()询问吃哪碗面()总结吃面的事”这几层组成。(2分)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一心贪便宜。教育儿子要有宽广胸怀,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3、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第一次吃面时,儿子“态度坚决”和两口就吃掉一只荷包蛋表明儿子:第二次吃面时,儿子“笑着端起”表明儿子:第三次吃面时,儿子“儿子一挥手做绅士状”,表明儿子:4、第二次吃面时,父亲针对儿子吃亏上当后的心情,制造假象,是进一步考验儿子的什么?(3分)5、这篇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十一、习作。(30分)题目:记一件值得回忆的事。要求:1把事情写完整,把经过部分写具体。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适当地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