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精简总结)--考试必备版(共7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54807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精简总结)--考试必备版(共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精简总结)--考试必备版(共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精简总结)--考试必备版(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精简总结)--考试必备版(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

2、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

3、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第三章 弹性

4、理论1.弹性: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是自变量变动1%所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的;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3.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4.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购买这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替代商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商品对消费生活的必须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人们对价格做出反应时间的长短;5.收入需求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6.需求弹性系数em与商品分类:正

5、常品em0;(必需品0em1);劣等品em0;互补关系exy0;相互独立关系exy=0;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 效用:消费者从消费一组物品之中所得的满足程度的抽象衡量;2. 基数效用:一切物品和劳务的效用都可以用一个效用单位,2个效用单位等来精确测量,这种用1、2、3。基数加以度量的效用称为基数效用;3. 序数效用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不是数量而是序数的概念;4.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消费一定数量物品或劳务中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5.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最佳1单位某商品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量的增加;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其他

6、消费的商品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的效用数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7. 消费者均衡:把消费者使用既定的货币收入实现了最大效用并保持这种情形不变的状态;8. 消费者剩余: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总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9. 偏好的假设条件: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10.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当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向下滑动时,两种商品的组合会发生变化,但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水平却是不少;11.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

7、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12. 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第五章 生产理论1.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经过转换,为消费者或者其他企业提供劳务的经济实体;2. 企业的类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3.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支架的关系;4.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5.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

8、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6.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7. 企业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第六章 成本理论1.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支出总额,即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与单位要素的价格乘积;2. 机会成本: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它用途时所获得的最高利益;3. 机会成本存在的三个前提: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资源投向不受限制;4. 企业生产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5. 显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

9、素的实际支出;6. 隐性成本:企业本身自己所拥有的并且用于该企业成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7. 私人成本:是指私人企业在生产中为全部投入要素所付出的的成本;8. 社会成本:是指整个社会为企业的商品生产所付出的的成本;9. 短期成本:企业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时期;10. 会计利润:是指将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后的余额;11. 正常利润:一个企业继续保留原产业继续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最低报酬,是企业投入自有生产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12. 经济利润:是指经济的总收入减去经济成本(所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后的余额,也成超额利润,可以是正值、负

10、值,零;13. 企业的短期成本有: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短期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14. 企业的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1. 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2. 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有形)或接洽点(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的商品交易,无形);3. 行业:是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企业的总体;4. 划分市场类型标准四个因素:一是市场上厂商的数目;二是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三是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四是厂商进入过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

11、度;5.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1.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2.同一个行业中每一个企业的产品完全无差别;3.生产要素完全可以自由流动;4.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完全的信息;6. 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第八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1.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市场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企业的市场组织,即一家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2. 完全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在某一个市场区域内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企业进入完全垄断行业都极为困难和不可能;3. 形成龙断的原因:规模经济,法律因素,资源垄断;4. 垄断市场的特征

12、:企业生产具有差别的产品,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规模较小;5. 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6.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几家寡头之间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阐明寡头垄断企业行为的模型比较困难;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的四个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三个市场(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2.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既不包括本年度生产的用于中间使用的产品,也不包括以前生产

13、的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更不包括国外生产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3. GDP三种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4. GDP是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5. 名义GDP用现期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和劳务的生产。6. 实际GDP用不变的基期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和劳务的生产;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 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政府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3. 财政预算:

14、是指政府对下一个财政年度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的分项估算,从而引导国民经济的运行,以便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是实现;4. 财政预算理论:年度平衡理论,周其平衡理论,功能性财政预算,充分就业预算;5. 财政制度中自动稳定器:累进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6.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时滞问题;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挤出效应问题,外在不可预测因素干扰;7.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降低的作用;8.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解利率进而调解总需求的政策;9. 货币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贮藏手段,10. 中央银行三个职能:作为货币

15、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货币;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11. 金融市场:称公开市场,是各种信用工具交易的场所,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2. 货币市场:是从事短期信用工具的买卖的金融市场,是短期信用工具与货币相交换市场;13. 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14. 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15. 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16.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流动偏好陷阱,时滞的影响,货币政策手段本身的局限性;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1. 失业:在某一时间内

16、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的工作,并已在就业机构进行登记的人员;2.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3. 失业分类: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4.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供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5.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6.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通货膨胀率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7. 通货膨胀的类型:按价格上升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按人们的预料程度进行分类: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进行分类: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8. 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利润,进口成本);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通货膨胀;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惯性通货膨胀;9.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10.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11.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 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