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食家乡味(共4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51296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食家乡味(共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食家乡味(共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食家乡味(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食家乡味(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课 家乡的美食家乡味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饮食的民风民俗,知道家乡饮食文化的特点。2.为家乡人民的心灵手巧、勤劳智慧感到自豪,并乐意为家乡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3.通过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风味小吃的特点、来历、制作方法等,为家乡人民的心灵手巧感到自豪。通过动手做小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风味小吃,填写调查表。2.收集有关家乡风味小吃的图片,可以带一部分实物进教室。3.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条件,在父

2、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两样小吃并整理、记录好制作方法。(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观看一档非常火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大家可要认真看,一会儿老师还有问题呢。(课件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教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谁愿意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谁吃过这种小吃?在哪吃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像这样有名的小吃,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名的小吃。教师:刚刚大家说了这么多有名的特色小吃。其实,在我们家乡也有很多有名的特色小吃呢。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家乡的美食。(板书课题:家乡的美食家乡味) 二、合作学习,体

3、验生活活动一:舌尖上的蒙阴蒙阴特色小吃交流会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期节目,就走进了咱们蒙阴的椿树沟,介绍了我们蒙阴一样特别有名的小吃煎饼。 教师播放视频。教师:视频看完了,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是呀,煎饼是我们蒙阴的特色小吃,也成了我们蒙阴人民的骄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蒙阴的特色美食,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舌尖上的蒙阴”的活动,让我们来充分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蒙阴特色美食的资料。 教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了解有关蒙阴特色小吃,你们完成了吗?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课件出示小组交流要求:1.一

4、个一个说,要声音洪亮地把自己的资料讲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2.如果有介绍相同特色小吃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可补充介绍。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各个小组,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我宣布蒙阴特色小吃交流会现在开始!学生按照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介绍。教师:同学们,刚刚几位同学在给大家介绍家乡特色美食时都讲到了哪些方面?学生交流。教师:看来同学们都听得特别认真。那接下来的介绍,咱们同学就可以试着从小吃的名字、独特之处、味道、发展情况等方面来介绍。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总结: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味的食物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对于品种繁多的小吃,既廉价又很具

5、地方特色,是现今人们生活重要的主题之一。通过同学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咱们家乡的特色小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活动二:走进小吃故事屋(一) 了解特色小吃的过去教师:有些小吃不光美味,还有美丽的传说呢。瞧,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是的,这是桂林米粉。桂林人几乎个个爱吃米粉。每天早餐,十有八九,吃的都是米粉。桂林米粉有这么一个传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山水。秦始皇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当下酒菜。秦始皇看到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捧得起,命人叫船家赶快弄来,但好多条鲤鱼须才炒得出一碗下酒菜。秦始皇在漓江上游半个月,杀了成千上万

6、条鲤鱼,急得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鲤鱼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浆制成了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就问世啦。 传说归传说,桂林米粉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有一种说法,秦王为了统一中国,派大军征战南越。这些西北将士是吃麦面长大的,如今他们远离故土,因水土不服,加上粮食供应不足,很多士兵经常挨饿、生病。如何把大米变得像麦面一样,让秦军将士接受呢?伙夫根据西北面食的制作原理,先把大米泡磨成米浆,滤干水后揉成粉团,然后再用人力压榨出米粉条来,直接放到开水锅里煮。秦军中的郎中采了当地的一些中草药,煎制汤药给士兵治病。由于战事紧张,士兵们经常是米粉、汤药合在一起吃。久而久之,就逐

7、渐形成了桂林卤水米粉的雏形,后经历代卖米粉的师傅改进,成为今日风味独特的桂林米粉。教师: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试着从米粉的历史、制作原料、改进过程等方面进行回答。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你还知道哪些特色小吃的传说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讲讲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吃的传说故事。教师:这些动人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教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有这么多关于小吃的美丽传说呢?引导学生从小吃的悠久历史、人们对小吃的独特情感、勤劳智慧等方面进行思考交流。教师:特色小吃以它独特的风味,悠久的历史,动人的故事,吸引着无数的客人,成为一个地方的名片。(二)了解特色小吃现在的发展

8、教师:家乡的风味小吃不但味道好,还能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呢!(出示课件)教师 瞧,各种包装精美的风味小吃,为家乡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来品尝,松花皮蛋远销日本等。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风味小吃呢?学生按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报。教师:不要小瞧这些风味小吃,它们可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三、 深化感悟,引导生活活动三:夸夸家乡的特色小吃教师:充分了解了家乡的特色小吃之后,我们再来说说自己对这些特色小吃的认识吧。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为自己家乡的小吃,为家乡勤劳的人们,为家乡感到自豪。教师:这些特色小吃,不仅是可口的食物,也是我们家乡的代表,代表了家乡人

9、民的勤劳和智慧,它们是我们宝贵的财产,是我们无限的骄傲!四、 课后践行,内化感悟教师:这节课,关于家乡的美食,我们聊了这么多。如果把大家收集的资料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做成一本关于蒙阴特色小吃的小册子舌尖上的蒙阴。你有没有想自己去动手做一种特色小吃的冲动呢?动手做小吃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自己动手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所以,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任务,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小吃,去寻找制作方法,并动手做一做。我们找个时间把自己做好的小吃带到学校,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第2课时)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引导学生继续调查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可以去商场、工厂了解,也可以问家人,还可以收看地方电视广告,翻

10、阅地方杂志、报刊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家乡的小吃、特色食品的制作方法。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条件,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两种小吃,记录好制作方法。二、课中探究,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我们要展示自己动手做的风味小吃。(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美食制作交流会教师:你都制作了哪些小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学生说说自己制作的小吃的名字、所需原料及制作过程。教师:在制作小吃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活动二:快乐尝鲜会教师:看着这么多的美味,你们想尝一尝吗?现在我宣布“尝鲜会”开始!先不要着急,注

11、意规则:先在小组内互相品尝,然后小组互相交换小吃,再来品尝。选出自己喜欢的一份,推荐给大家,说出推荐的理由。同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礼貌、注意卫生。学生分组交流品尝特色小吃。教师:美食已经品尝过了,接下来咱们就来交流一下吧!你们小组推荐的美食是什么?各小组说说自己推荐的美食及推荐理由,教师适时采访被推荐和没有被推荐的美食的制作者。教师:同学们做的小吃真的是各式各样,别具特色。当然好不好吃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我们亲自去做了,并感受到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懂得了不少道理。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教师:通过自己做小吃,相信你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些小吃的独特魅力。那么怎样让更多人来认识、了解咱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呢?课下,请同学们献计献策,看看怎样更好地向别人推介咱们家乡的小吃。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