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之《论语》教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之《论语》教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古代汉语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论语教学时数:8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论语的内容及思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读文章教学重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教学难点:梳理重点字词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演示、讨论、案例分析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图表 古代汉语 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一、论语简介1.论语:弟子问孔子、社会人问孔子、弟子们互相谈论(谈论的话直接或间接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论语,简称论2.論:依照一定條理編排古字“侖”,按一定次序條理編排簡牘。以“侖”為聲符的字大多有“次序條理”的特征。如:“淪”。說文解字水部:“淪,小波為淪。從水,侖聲。”釋名
2、日:淪,倫也,水文相次有倫理也。”“綸”。說文解字糸部:“綸,糾青絲綬也。從糸,侖聲。”段注:“糾三合繩也。糾青絲成綬,是為綸。”把三股青絲編在一起為綸,是把一定數量的絲線有條理地編結在一起。“輪”。說文車部:“有輻日輪,無輻日輇。從車,侖聲。”段注:“輪之言倫也。從侖。侖,理也。三十輻兩兩相當而不迤,故日輪。”車輪由三十根輻條相次組合而成,秩序井然、兩兩相對。“掄”。說文手部:“掄,擇也,從手,侖聲。”段注:“晉語:君掄賢人之後常位於國者而立之。韋注:掄,擇也。周禮: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鄭注:掄,猶擇也。“倫”孟子滕文公上:“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3、”翁中和:“吾既深於論語,後漸悟其書,章句次序之美,首學而,終堯曰凡二十章,莫不備具至完美之條理。” 南懷瑾:“在我認為,論語是不可分開的,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整個論語二十篇,連起來,是一整篇文章。”3.語: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4.作者:孔子的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傢、思想傢,是儒學派的創始人。5.內容:記載孔子和孔子的一些弟子言行。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包括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品德修养等方面。漢初論語有古論、齊論、
4、魯論之分。古論來源孔子牆中,用古文字寫成,今已失傳。齊論為齊人所學;魯論為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攷齊論,為之作註,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各傢之說,成論語集解,這就是我們寄託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註本。論語的內容包括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品德修養等許多方面。“為政以德。”“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賢賢易色。”“色難。”宋朝宰相趙普曾讚頌説“半部論語治天下”6.論語的體制和篇章體制語録體。每一段語録就是一章。長的有好幾百字,短的只有幾個字,每章記一段話(或一件事)。7.語言:簡而易曉,含蓄有致,为語錄的典範。8.論語的傳本及重要注本傳本:漢初所傳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
5、。重要注本: 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古,為之作注,大概佚于五代時。(今存唐寫本殘卷,新疆唐代墓卜天壽抄本)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北宋邢昺為之作疏(在十三經註疏中)。南宋朱熹論語集註(在四書集註中)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諸子集成本)近代楊伯峻論語譯註9.論語的思想內容論語的倫理思想的核心內核是“仁” 。“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準則。“仁”在論語中出現過104次,但是,對於仁的確切含義,論語中並沒有純定義式的解説,常常是根據提問人的不同情況而隨問作答,每次講解並不完全一致。血緣親情之愛:即“孝悌”,這是“仁”的內涵的核心。仁者愛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愛推廣到一切人。個人品質:時
6、時以“仁”的要求來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久而久之,就可以轉化為人的內在的品質和性格。理想境界:孔子最稱道的個人品格莫過於“殺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會理想則是“天下歸仁”。仁和禮:“克己復禮”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覺的人,其行為才能自覺地守禮或合乎禮。一言以蔽之:克己復禮以為仁。以德服人(德治)“仁”為根基、內核:孝悌之道、孝親尊長、忠恕之道、嚴己寬人“禮”為形式、外化:君臣之義、父子之道、長幼有序、男女有別二、论语选讲學而篇第一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朱熹:时时,经常。在先秦找不到典型用例;“按时”在先秦有大量用例。说:古
7、字“兑”。兑说悦亦:不能刻板对应“也”,表加强反问语气,不是很怎么样么?朋:古人为什么喜欢交朋友,为了切磋学问,所自己的德性提升、学问丰富。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友:同師曰朋,同志曰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于“朋”字的解释。朱熹论语集注译为:“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杨伯峻论语译注释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而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这样译注的:“朋: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是很高兴的事吗?”孰优孰劣?我们须从字源上进行探究。“朋”字的甲骨文 像系在绳子上的两串贝饰。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如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周
8、易益卦:“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由于“朋”由同类的“贝”所组成,因此就用来表示“数量较多的同一类事物”,并衍生出“群”“成群”之义。故而,“朋”的字义与“类”“群”有密切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凡有共同目标或相同属性的“人群”或“物类”,都可以称为“朋”。因此,“有朋自远方来”,是说大批志同道合的学子从各地赶来向孔子求教。史记孔子世家中,“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描写的正是这一学者如归、四方风靡的景象。因此,朱熹用“同类”、杨伯峻用更具体的“志同道合的人”来解释“朋”,当为正解;而初中语文教材解作“朋友”,似嫌粗率和简单。另外,旧注称:“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古人认为,“朋”与
9、“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存在着比较严格的社会属性区分。论语中,“朋友”凡8见,“友”字18见。因此,“有朋自远方来”,对孔子而言是弟子自远方来,对弟子而言为同门自远方来。思考:喜悦的悦与快乐的乐,哪个程度深?1.4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 (cn)層的古字,曾經。 (zn)增的古字,竟然,姓氏。曾層曾增 曾益其所不能省shn如字省xn破讀三sn三sn破讀,現在不堅持讀。為忠:尽己信:人言,人说话以真实为贵。做人以忠信为本。傳(chun)動詞,傳授。(zhun)名詞,解説或記載下來的文字。传:传授。是老师给我传授学业,还是我给学生传授学习?
10、启发:打铁还需自身硬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贤贤易色:色,多种理解。第一个贤意动用法,带宾语;第二个贤用作名词,好的品德,易用作意动,带宾语。虽:让步连词,即使。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真正的学时学做人,知识第二位。论语为政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有,通“又”,整数与零数之间。易繫辞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後汉书东夷传序:“百有馀歲, 武帝 滅之,於是東夷始通上京。”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序:“輙依古作
11、四言元和聖德詩一篇,凡千有二十四字。”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顧晉叔承 ,乃子山觀察之子。行年四十有九。”三百有六十有六日春秋之前一定的用法,战国中期以后的“有”就是仿古用法。志:关乎读书人一辈子的路,是动力所在。动力于人生的重要性。说文:“志,意也。从心,之声。”用心所向往会意向、意志之意思。天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哪些事情主观努力可以改变,哪些事情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生死:出生时间地点等不能自己决定,死也不能随意。富贵在天:得到认可是别人的事,努力是自己的事。如孔子周游列国。耳顺: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判断是非曲折。踰,同逾。生发的年龄的代称: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古稀之年杜
12、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借对。2.11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新:都做宾语,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温故:认真地继承。知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论语里仁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名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焉:于之。向他看齐。内:方位名词做状语。看人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和不正确的态度。論語公冶長5.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宰予昼寝。”加双引号,因为这句话可能是引用孔子原话或学生告诉孔子的话。论
13、语的编撰者在称呼孔子的学生时是称字,而这里不称字直接喊名。宰予,字子我,子代表男子。在“字”的前面用“子”,或者在“字”的后面用“甫”、“父”,不需要同时用。又如“仲尼父”,仲是排行,父事男性。也简称为“尼父”(也作“尼甫”)或“仲尼”。孔子的哥哥叫孟皮,是他父亲叔梁纥h与妾所生。寝:躺在床上休息,不能理解为睡觉。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贾谊 新书匈奴:“使單于寢不聊寐,食不甘口。” 昼:时间名词做状语。粪:扫除垃圾。牆:异体字。杇:同“圬”,涂墙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涂抹。是否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工具类能引申出用这个工具劳动的动作行为。锁、锄等。于予与何
14、诛:宾语前置与“改是”对比。與:句末表疑问,句中表舒缓,後作“歟”(欤)行xn (行走)、xn (旧读xn)(行为、品行、德行)、hn(行伍、排行)hn 刚强貌。“行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hn口语中称僧道修行的功夫。参见“行望”、“道行 ”。5.26顔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侍:陪从或伺候尊长、主人。如果长辈坐着晚辈也坐着,那用“侍坐”,只用“侍”,是指长辈坐着,晚辈站着。盍:合音词,何不。
15、又如:诸:之于;叵:不可。衣輕裘:衣读平声(读去声不同语境)。轻。唐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证如:北齐书唐邕yn传:显祖“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與卿共敝”,盖用子路故事。后人依通行本加入,一直沿用有新意,强调裘的质量好。敝:形容词用如使动。憾:不满。何晏论语集解:“孔曰:憾,恨也。”注释对不对?现代人注释还能不能用怨恨?子路性格特点:慷慨大方。無:施:注为“施加”,不妥。亦当为“夸耀”。淮南子詮言“功蓋天下,不施其美。”勞,功劳。安、信、怀:用如使动,带宾语。論語述而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sh动词:认识,知道;名词:见识。Zh动词:记住;名词:标志。厌:猒,口中一横表示狗肉在口中已经吃了。本义是吃饱。后作厭。由吃饱引申出满足,再引申出讨厌。何有于我哉:这三件事对于我来说都不困难呢,还是我都没做到?(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课后小结: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