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共1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共133页).doc(1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备课本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教师_日期_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教师_日期_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4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数与代数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空间与图形本册教科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统计与概率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
3、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发豆芽。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二)、教学目标、能找出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
4、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
5、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三)、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6、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措施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
7、度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
8、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
9、践能力。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
10、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
11、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七)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帮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课时安排(一)倍数与因数(10课时)倍数与因数 2课时2,3,5的倍数特征 2课时合数、质数 2课时公因数、公倍数 2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二)分数(14课时)分数的意义 3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 2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2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约分 2课时通分 2课时小数与分数 2课时整理与复习 1课时(三)长方体、正方体 (14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体积与体积单位 4
12、课时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整理与复习 1课时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1课时(四)分数加减法(6课时)分数加减法 5课时综合应用:一年“吃掉”多少森林 1课时(五)方程(18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4课时等式 3课时方程 2课时解方程 3课时解决问题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六)折线统计图 (5课时)折线统计图 4课时综合应用:发豆芽 1课时(七)总复习(5课时)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师_日期_第一单元 倍数与与因数倍数、因数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学习目标1、我要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
13、有限的;我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学习重、难点:重点是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知识链接学法指导1、自学教材第1-3页,尝试完成例1、议一议,并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2、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方法。3、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观察教材第1页的主题图。写一写从图上看到的内容:图上有( )行士兵,每行( )个,一共有( )个。 列式:( )或者( ) 4和9是36的( )。36是4的( ),也是( )的倍数。 2、还可以怎样排?并填空。3636=1( ) 36=2( ) 3
14、6=6( ) 36=3( ) 36=( )9我知道:36的因素有的( ),36的最大因数是( ),36最小因数是( )。3、观察下列算式,跟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52=30 243=72 507=350 1205=600?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探:24的因数有哪些?汇报讨论结果,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24的因数有 、 、 、 、 、 。24的最大因数是( ),24最小因数是( )。也可以这样表示: 24的因数 3、完成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 “想一想、说一说”。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一个数
15、的最小倍数是( ),(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三、达标测评:快乐闯关第一关:找因数15的因数有( ),15最小的因数是( ),15最大的因数是( )15是( )的倍数。第二关:用长方形(正方形)表示16和21的因数分别有哪些?第三关:判断 (1)2是因数,4是倍数。(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5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5是30的因数,30是5的倍数。( )第四关:知识拓展1、找出18的所有因数:( ) 2、根据4559,我们说( )是( )和( )的倍数,( )和( ) 是
16、( )的因数。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 )。 五、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3题板书设计:课后分析:第二课时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学习目标:1、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了解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倍数;2、我要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习重、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倍数;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24的因数有( ),也可以说24是( )的倍数。2、3与6的积是18,所以18是3和6的( ),3和6是18的( )。3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4、连一连:左边的
17、数是右边哪些数的倍数?20328506574352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例2:在6、30、55中,那些是6的倍数。师:你是怎么找到那些是6的倍数的? 2、 用你找倍数的方法,找一找,5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有:( )议一议:5的倍数能找完吗?5的最小的倍数是( ),5( )最大的倍数,5的倍数的个数是(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你能用用集合来表示吗?5的倍数小结: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最小的倍数是( ),( )最大的倍数。三、达标检测1、 7的倍数有( );100以内12的倍数有(
18、)。2、 6的因数有( ),倍数有( ),6既是6的( ),又是6的( )。3、一个数是45的因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4、一个数既是21的因数,又是21的倍数,这个数是( )5、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 )6、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7、组成符合要求的数从0、5、6、7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2的倍数( )共5个。3的倍数( )共3个5的倍数( )共5个8、第3页课堂活动第2、3题四、知识拓展1、写出因数与倍数(1)、100以内,所有9的倍数( )(2)、50以内,所有4的
19、倍数( )(3)24的全部因数( ),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既是24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 )。2、写出下列数的所有因数16( ) 8( ) 23( ) 45( ) 81( ) 9( ) 62( ) 14( )3、综合应用 把64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刚好装完,有几种装法? (列出算式) 五、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46题板书设计:2、3、5的倍数特征第一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和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2、我会认识偶数和奇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学习重、难点:重点是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难点是会正确判断一个数
20、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识链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法指导1、自学教材第56页,认识什么是偶数和奇数,并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2、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方法。3、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提问: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2、按要求填数。(填5个) 2的倍数( ),5的倍数( )3、在:26、95、174、390、40、72、50、45这些数,其中( )是2的倍数,( )是5的倍数。2、独立思考:2的倍数有哪些?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呢?什么样的数是奇数?2=1(
21、 ) 从左边的这列算式,我发现了:偶数就是( )的倍数。4=2( ) 个位上是0、2、( )、( )、( )、( )的数都是( )的倍数,都是( )数6=3( ) 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 ) 8=4( ) 个位上是1、3、( )、( )、( )的数( )2的倍数,它们是奇数。10=5( ) 最小的奇数是( )4、验证刚才的发现:先判断下列数是不是2的倍数(是的打“”),再计算进行验证。37 28 502 3775 26185、写出020以内的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 )7、(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22、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二、合作探究1、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小组合作,快速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看有什么规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组内讨论,汇报发现的规律:个位上是( )或
23、( )的数,是5的倍数。2、练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5 12 20 35 39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三、达标测评快乐闯关第一关:填空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3、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4、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
24、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第二关:知识拓展1、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0 1 2 46 75 81 356 789 918 1007 奇 数: ( ) 偶 数( ) 2、在 10 14 25 50 69 82 90 100 143 1055 8792这些数中。 2的倍数( ),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是( ) 3、从 0、5、8、9这四个数中选两个数,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组成的数是偶数( ) 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 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用0 、5、 6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要求: 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 ( ) 组成的数是
25、5的倍数( ) 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一个四位数3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6、在12、16、19、35、40、53、137、530中,奇数有( ),偶数有(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7、写出397后面3个连续的偶数( )、( )、( )。8、用0、1、2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种组法。9、3个连续的奇数中间一个是m,与它相邻的两个奇数是( )、(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是非1、在所有的自然中,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 ) 2、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一定是2的倍数。( )3、任意5
26、个自然数的和一定不是2的倍数。 ( )4、只有个位上是5的数才是5的倍数。 ( )第四关:闯迷宫完成教材第6页课堂活动第2题四、看教材,总结收获。课后作业:练习二第17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我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习重、难点重点是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难点是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法指导1、自学教材第19页,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2、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方法。3、针对
27、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18 25 46 84 100 325 560 1872 457 1020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2和5的倍数有( ) 在上面的10个数中,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呢?我要试着找一找:( ) 2、回忆我们是怎样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个位上是( )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 )或( )的数是5的倍数。3、思考:根据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也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呢? 仔细观察,发现( )。 二、合作探究1、2、 动手操作,发现规律。(1)小组长拿出本组的准备好的三张圆片
28、,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数呢? 例如: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像老师这样摆,可以摆成数字21。小组中摆一摆,汇报:可以摆成这些数字:( )、( )、( )等。师生共同验证,摆出的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为什么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些数都是由( )张圆片摆成的,也就是说,这些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 )。(2)如果用四张圆片摆出的数,也是3的倍数吗?(3)完成教材第7页试一试。(4)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 )是(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5)验证
29、结论:先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是就圈出来),再用计算的方法判断。83 67 387 262 5247三、达标检测快乐闯关第一关:1、完成教材5页课堂活动第一题。2、在“( )”里填上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 )、 3( )9 、 23( )57、 5( )3 、 20( ) 3、聪明的小法官(1)9的倍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是6的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3)由2、3、4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4)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相同,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第二关: 1、按要求填数。:在12、21、30、42、 67、75、84、97、134、205、360
30、这些书中,3的倍数有( ) 同时是2、3的倍数有( ),同时是3、5的倍数有(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有( ) 2、在下面每个数的中填上一个数字,所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 里有几种填法? 20 1 27 511 4563、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下面算式分别余几? 483= 573= 823= 4563= 1453= 7423= 25683= 40533=4、按要求写数。 写出三个是3的倍数的偶数( ) 写出三个是3的倍数的奇数( )5、智慧亭用0、1、5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符合下面的要求,各有几种排法?奇数 ( ), 偶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
31、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是非1、个位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 ( ) 2、用2、5、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都不是3的倍数。( )3、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6的倍数。 ( )四、默看教材,总结收获。课后作业:练习二第7、8、9题。板书设计:质数、合数第一课时:质数 合数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我能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能够正确判断出质数或合数。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出质数或合数;难点是区分奇数、质数、偶
32、数、合数。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写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因数。15( ) 18 ( ) 39( )20 ( ) 41 ( ) 55( )2、准备1-20的数字卡片,把这20张卡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第一种分法: 第二种分法: 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分法呢?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找因数。在小组中合作,分别找出120这些数的因数,把结果填在表格里。1的因数11个11的因数2的因数1、22个12的因数3的因数13的因数4的因数14的因数5的因数15的因数6的因数16的因数7的因数17的因数8的因数18的因数9的因数19的因数10的因数20的因数小组展示汇报,全班同学集体判断他们找得对不对。2、分类设疑:如果根据它们因数的个数,把它们分成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