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心理学必备知识(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29118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运动心理学必备知识(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运动心理学必备知识(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运动心理学必备知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运动心理学必备知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柏拉图(Plato,427-347B.C.)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1879年心理学家W.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以此为标志,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23年美国体育运动心理学之父格里弗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动机(motivation)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的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

2、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一、动机的基本含义一般说来,动机的作用(基本功能)有三类:(1)始发作用。动机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2)指向或选择作用。动机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或选择活动的方向;(3)强化作用。动机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某一活动的力量。二、动机与需要和目的的关系()动机与需要。(二)动机与目的三、驱力与诱因incentive四、动机的种类(一)生物性和社会性动机及物质性和精神性这是根据需要的种类和对象来分类的。(二)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根据兴趣的特点来分类的。三)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四)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unconsc

3、ious motivation)指人没有觉察到自己的需要、欲望、意向和目的,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理由而无意识地去获取成功以达到无意识的目的的动机。五)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动机的重要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论(fuerarChy of needs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70)提出的。()基本思想1人类五个等级的需要,人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按发生之先后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如饥饿、口渴、性等人类第一需要,是推动人行动的最大动力。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如安全感、稳定性、回避危险、摆脱恐惧等都是

4、安全上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人希望爱与被爱,和人倾向于归属某一团体的需要。尊重的需要(self esteem need),人总是希望有一定的个人威信、自尊、权力和名誉,希望自己努力的成就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指人类把自我中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行为倾向。2各层需要依序升级,当下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上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的驱动力。这种逐级上升具有波浪式演进的性质。3五种需要有高低级之分,其中生理的、安全的和交际的需要是低级需要,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4大多数

5、需要层次是按序列上升,但也存在个别差异。(二)意义与作用1该理论对需要的分类较为系统、具体,尽管目前仍有争议,但对于现代管理、教育以及心理学的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2该理论忽视大多数人需要的主观能动性,忽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在解释一些现象时遇到困难。3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的一部分。二、认知评价论()一般概念和研究成果认知评价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认为,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影响人的内部动机。而且,每一事件均具有两种功能:控制功能和信息功能。认知评价理论认为,积极信息会加强内部动机

6、。加强内部动机的事件称信息性事件(informational event);加强外部动机的事件称为控制性事件(Controlling event)。认知评价论认为,内部动机以人的能力需要和自我决策需要为基础,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影响人的内部动机。像奖金、奖品此类外部奖励由于其携带的控制性功能很强,往往会对内部动机产生破坏性影响。若一项活动可提高人的能力感并满足人的自我决策需要,这一活动就因其携带的信息性功能十分突出而加强内部动机。三、社会认知论()一般概念和研究成果社会认知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将人的动机行为看作是社会情景中人的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

7、的体现。该理论将情感、期望、目标、价值观相结合,以对动机行为做出全面的解释。这一理论强调,目标倾向是影响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指向体育活动本身的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兴趣,而指向将自己同他人进行能力比较的自我定向则会导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的中心是与不同目标倾向和动机行为相联系的期待与价值。在社会认知理论的旗帜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或学派。这三个学派是:自定效能论、主观能力论、动机目标论。在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以八项原则:一、设置正确的目标;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应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尤其应当重视短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具有挑战性的、但经过艰苦努力任然可以达到的

8、目标最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的潜力,过易和过难的目标则不能达到此目的。二、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追求乐趣的需要1使运动员的能力适合练习的难度2使训练方法和手段多样化3让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4 在练习中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分派任务5允许运动员在训练中有更多的自主权(二)归属的需要(三)展示才能与自我价值的需要三、正确运用强化手段动机既可以从外部被激发,也可以从内部被激发。正确的强化是从外部激发动机的主要方法。强化可分为两种:1积极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出现特定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例如,教练员的微笑、表扬、注意等精神奖励,以及奖杯、奖金等物质奖励。2消极强化(neg

9、ative reinforcement)通过撤除消极的结果来鼓励特定行为。四、激发动机的直接方法有三种直接的方法可用来影响运动员的动机:(一)依从方法(compliance method)是指利用外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来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二)认同方法(identification method)是指利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来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它是依从法的隐蔽形式。(三)内化方法(internalization method)是指通过启发信念和价值观来激发内部动机的方法。五、激发动机的间接方法改变教学与训练的环境是培养与激发运动动机的间接方法。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例如,变换练

10、习场地,改善练习设备条件等,或者,在某些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组织练习,取消消极评语,改变运动员的分组,改变传统的练习方法等等,都是改变练习的心理环境。六、保持训练和比赛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保持训练和比赛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是为了满足运动员的需要,是有效地激发动机的关键。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精心安排每一次训练和比赛,使之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就是满足运动员接受刺激、追求乐趣的需要,用以培养和激发内部动机七、给予自主权并培养责任心给人以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可以加强动机,提高成就,促进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发展。这点对于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尤为重要。1根据运动员的能力和水平,有选择地给予自主权。2给予自主权后耐心帮助其进

11、行决策,不要急于求成、过分指导。3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应具有移情心。八、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运动员之间在家庭背景、个性特征、需要、归因特点、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体育运动领域中激发动机,没有同时适合所有人、所有情况的方法,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唤醒水平唤醒(arousal)有三种表现,即脑电唤醒、行为唤醒和植物性唤醒。二、应激过程 应激(或压力)(stress)指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应激刺激、对危险的知觉评价和情绪反应三种主要成分三

12、、焦虑的分类(一)根据表现内容分类可将焦虑分为三类:1现实性焦虑:2神经过敏性焦虑3道德性焦虑(二)根据稳定性分类1状态焦虑2特质焦虑(三)根据人的反应特征分类1认知性焦虑cognitive anxiety2躯体性焦虑 (四)运动焦虑运动焦虑(sport anxiety)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倾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赛前、赛中、赛后情绪的变化及其调节,最佳成绩的取得等都与焦虑有关。运动焦虑其原因主要有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对伤病的恐惧以及对社会反应的恐惧。动机理论一、 倒U型假说二、内驱力理论三、阈限理论阈限理论(threshold th

13、eory)及其有关解释系来自天花板效应(或上限效应)(celling effect)和异化程度效应(或诡距离效应)(paradoxical distance effect )两种理论。阈限理论认为:在极限效果水平时可产生最佳的操作,如果超过这一极限,将可能陷入正确和不正确反应的冲突之中而有损于操作。唤醒水平上升到某一临界值,会引起操作迅速地向反向转变。四、最佳功能区理论:苏联学者汉宁以现场研究即在赛前赛后对状态焦虑的测量为基础,提出:每个个体有他自己的理想机能区段,即最佳功能区(zone of optimal function,简称ZOF)一、技能的概念(一)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经

14、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二)技巧:是技能的高级阶段。运动技能的分类()连续性技能和非连续性技能(二)闭锁式技能和开放式技能一、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一) 动作的认知阶段:(二)动作的联系阶段:(三)动作的完善阶段:动力定型 dynamic stereotype二、运动技能形成的特点()动作控制的意识性(二)线索的利用(三)肌肉的协调配合肌肉协调配合的程度是初学者和优秀运动员的关键区别之一。(四)运动程序的作用(五)动觉反馈的作用动觉反馈(kinetic feedback三、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 练习与练习曲线所谓练习(exercise)

15、是指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的操作过程。练习成绩的进步情况可以用练习曲线表示出来。练习曲线(或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关系的曲线。(二)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2、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3、高原现象在练习的进步出现暂时停顿后,经过一段时间,又继续进步的现象叫高原现象。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低一级的技能尚未达到自动化程度,因而高一级的技能难以形成。因此出现高原现象。产生高原现象可能还有以下原因:动作结构的改变;身体素质的影响;练习者缺乏动机;练习者的身体状况;复杂技能易导致高原现象4、练习进步的起伏一、迁移

16、的概念已经形成的技能可以影响另一种技能的掌握。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以把这种影响统称为迁移(transfer),即广义的迁移。二、迁移的理论1、概括化理论2、共同要素说3、格式塔理论4、双因素理论三、迁移的原则1、两任务的训练条件高度相似时,迁移量最大。2、刺激相似而反应相同时,会产生正迁移,随着刺激相似性的增加,正迁移量也增加。3、刺激相似而反应不同时,会产生负迁移,随着新反应与旧反应相似性的减少,负迁移量也增加。4、两任务的反应如果不同,刺激越相似,正迁移就越小。5、学习一些有关联的任务时,连续练习有助于学会如何进行学习。6、对序列性相关任务进行大量练习可使顿悟(insi

17、ght)发生更频繁。7、先前任务的练习量越大,迁移量就越大。8、理解两任务或更多任务所共同具有的一般原则,即对两任务建立认知关系之后,迁移量可能加大。过度训练与运动损伤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由于训练不当而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 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一、过度训练概述 过度训练是指运动员的训练程度超过最佳限度,是一种错误的调整行为,会导致疲倦和心理耗竭。 过度训练的分类 (1) 机械性过度训练; (2) 代谢性过度训练或过量; (3)过度训练综合征或疲惫不堪。 (1) 机械性过度训练: (2) 代谢性过度训练或过量: (3) 过度训练综合征或疲惫不堪 3、过度训练的检测与预防 (1

18、) 运动员的自我感觉 (2) 生理指标的检测 :(2.1)体重:(2.2)心率:(2.3)最大摄氧量: (2.4)血液检查(2.5)心电 (2.6)血压 (2.7)脑电图:(2.8)心血管系统联合机能试验检查:(3)生化检测指标: (3.1) 睾酮和皮质醇, (3.2)儿茶酚胺 , (3.3)血液氨基酸。 (4) 过度训练的预防 (4.1) 培养运动员自我诊断的能力。 (4.2) 区别对待原则。 (4.3) 最佳负荷原则。过度训练与心理耗竭 1、心理耗竭的定义: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被界定为:“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是体力和情绪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成组下降的综合表现”。可以看出,这个定义关注

19、身体和精神上的耗尽、运动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减少以及欠佳的场上表现。 2、心理耗竭的理论模型 解释体育运动心理耗竭现象的模式有: 训练压力模式(Silva,1990)、 认知一情感模式(Smith,1986)、 投入模式(Raedeke,1997)、 授权模式(Coakey,1992)。 、心理耗竭的干预 3个干预措施常被用来解决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状态:1第一步是自我意识。 2第二步是暂时停止当前的训练。 3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是采用放松策略。一、运动损伤概述 1、定义与分类: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的破坏或生理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

20、损伤和慢性损伤; 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2、常见运动损伤 2.1 挫伤: 2.2 肩袖损伤(Injury of Rotator Cuff): 2.3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 2.4 腕舟骨骨折: 2.5 掌指(间)关节扭伤: 2.6 腕软骨盘损伤 2.7 大腿后部屈肌损伤 2.8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2.9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10 髌骨劳损 2.11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2.12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1、与发生受伤有关的心理因素分别是: 运动员的人格、 紧张刺激史、 运动员可获得的应对策略资源 2、认知评估 3、情感反应三、伤后康复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