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99891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一、选择题1、 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A. 突发错 B. 计算错 C. CRC错 D. 随机错2、 PPP协议是哪一层的协议? (B)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3、控制相邻两个结点间链路上的流量的工作在(A)完成。A. 链路层 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4、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B)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运输层5、若PPP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则采用零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B) A. 1 B. 1 C. 1 D. 06、网桥是在(A)上实现不同网

2、络的互连设备。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对话层 D.物理层7、局域网的协议结构(B)。 A.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包括物理层、LLC子层和MAC子层C.只有LLC子层和MAC子层 D.只有物理层18、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C)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9、以太网是下面哪一种协议的实现(C):A. 802.1 B. 802.2 C. 802.3 D. 802.4 10、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为(A)专心-专注-专业A. CSMA/CD B. 令牌环 C

3、. 令牌总线 D. 无竞争协议11、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C)A. 星形拓扑 B. 总线拓扑 C. 环形拓扑 D. 树形拓扑12、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C)A. 1倍B. 2倍 C. 4倍D. 2.5倍13、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 (C)A. 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B. 站点在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C. 站点采用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进行发送D. 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14、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

4、进行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器称为(B)A. 转换器 B. 路由器 C. 网桥 D. 中继器15、100Base-T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C)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双绞线 D. 红外线16、IEEE802规定了OSI模型的哪一层?BA. 数据链路和网络层 B. 物理和数据链路层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17、要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可以采用哪个手段? AA. 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B. 用网桥将网络分段C. 将网络转接成10BaseTD. 用网络分析仪跟踪正在发送广播信息的计算18、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A)A. 分组交换技术B. 电路交换技术C. 报文交换技术D. 分

5、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19、交换机工作在哪一层(A)A. 数据链路层B. 物理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20、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为100Mbit/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B)。A. 100Mbit/s B. 150Mbit/s C. 200Mbit/s D. 1000Mbit/s21、以太网协议中使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_C_。A.容易实现,工作效率高 B.在轻负载下能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C.在重负载下能有效分解冲突 D.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阻塞22、关于IEEE802.3的CSMA/CD协议,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B 。

6、 A.CSMA/CD协议是一种解决访问冲突的协议 B.CSMA/CD协议适用于所有802.3以太网 C.在网络负载较小时,CSMA/CD协议的通信效率很高 D.这种网络协议适合传输非实时数据23、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_C_。A.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B.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C.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网络层与表示层的功能24、下面哪个不是局域网的特点 C 。A.较小的地域范围 B.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0Mbps-100MbpsC.较高的误码率 D.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25、以下关于交换以太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以太网交换机是利用“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进行数据交换

7、的 B.以太网交换机帧转发方式主要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与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C.使用直接交换方式的交换机首先完整地接收发送帧,并先进行差错检测D.局域网交换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特点:低交换延迟、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26、IEEE802.3规定,下列 C 为有效的MAC帧。A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B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 C帧的MAC数据字段的长度在461518字节之间 D长度在641518字节之间的MAC帧27、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两类,即共享局域网与 A 。A.交换局域网 B.高速局域网 C.ATM网 D.虚拟局域网28、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

8、域网是Ethernet网。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A 。A.CSMA/CD B.FDDI C.Token Bus D.Token Ring29、100 BASE-T使用的传输介质的连接头 C 。A.BNC B.AUI C.RJ45 D.RJ1130、局域网络的硬件是由 B 。组成。网络服务器 网络工作站 网卡 Modem 传输介质A. B. C. D.31、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是 A 。A.802.3 B.802.4 C.802.11 D.802.1532、局域网的逻辑功能自下向上可分为 A 。A.物理层、MAC、LLCB.物理层、LLC、M

9、ACC.MAC、物理层、LLC D.LLC、物理层、MAC33、扩展以太网可以在协议栈的多个层次实现,其中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以太网扩展的设备是_D_。A.网桥 B.路由器 C.集线器 D.三层交换机34、下列以太网中不能发送的数据帧为 B 。A.单播 B.任播 C.多播D.广播35、在数据帧中,当传输的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接收方不至于将数据误认为是控制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传输是 的。 AA.透明 B.面向连接 C.冗余 D.无连接36、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D_ A.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技术基础上的 B.虚拟局域网可将局域网上的结点划分成

10、若干“逻辑工作组”,那么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 C.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D.虚拟局域网建立在网络交换机之上,它以硬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二、填空题1、 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2、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有噪声线路变成无传输差错的通信线路,为达此目的,数据被分割成_帧_。3、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帧同步、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和链路管理四个主要功能。4、 根据产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差错,分别为 冲突错 和突发错。5、 网络互联在链路层一般用_交换机_,在网络层一般用_路由器_。6、 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

11、是_星型_、_环形_、_总线型_。7、以太网为了检测和防止冲突而采用的是_CSMA/CD _机制。8、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小长度为_64_,最大长度为_1514_。9、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技术,需要一种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的时间,常用的退避算法为_坚持算法,非坚持算法_。10、_星型_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共享信道的广播式网络。11、总线型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以ALOHA系统的访问控制方式的改进型为主,即CSMA与CSMA/CD 两种方式,其中CSMA指的是 载波侦察听多路访问,CD指的是 冲突检测 。12、100BASE-T标准规定网卡与HUB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长度最大为 100米 。13、计算机

12、学院下设三个专业,每个专业有一个局域网,每个局域网都是集线器连接的10Base-T以太网,为了使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现要用集线器将这三个局域网连接来,则新网的最大吞吐量是 10Mbps 。如果用交换机将这三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则新网的最大吞吐量是 30Mbps 。14、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被多个连接在上面的节点共享,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 问题。15、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与 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16、100Base-T标准中的100指 数据速率 ,Base指

13、 基带信号 ,传输介质为 双绞线 ,传输距离为 100米 。17、网卡中的MAC地址是 12 位。18、10Base-T标准规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星型 ,网络速率是 10Mbps ,网络所采用的网络介质是 双绞线 ,信号是 基带信号 。19、局域网体系结构划分为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和 介质访问MAC子层 两层。20、 _总线型_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共享信道的广播式网络。21、假如10个站通过一个10Mb/s的集线器相连,每一个站平均得到的带宽为_1Mb/s_;如10个站通过一个100Mb/s的交换机相连,每一个站能得到的带宽为 100Mb/s 。三、简答题1、 数据链路层中包括哪些功能?数

14、据链路层的链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2、帧定界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2、 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CSMA/CD具体的原理描述如下:(1)当一个站点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它检测网络查看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传输,即侦听信道是否空闲;(2)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如果信道空闲,站点就准备好要发送的数据;(3)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侦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才继续传输数据,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同时检测到网络空闲然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

15、发完全部数据;(4)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阻塞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描述局域网的几种拓扑结构和各自的特点。总线型结构:总线型结构由一条高速公用主干电缆即总线连接若干个结点构成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结点通过总线进行信息的传输。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灵活,建网容易,使用方便,性能好。其缺点是主干总线对网络起决定性作用,总线故障将影响整个网络。总线型结构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网络。 星型结构:星型结构由中央结点集线器与各个结点连接组成。这种网络各结点必须通过中央结点才能实现通

16、信。星型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控制和管理。其缺点是中央结点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系统的“瓶颈”,线路的利用率也不高。说明网络互连的层次和各层连接使用的设备。物理层互连设备,即中继器 作用:扩展距离、扩充站点,连接不同传输介质。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即网桥 作用:隔离网段、过滤数据、连接不同拓扑网络。网络层互连设备,即路由器 作用:最佳路径、流量控制,连接不同网络结构。说明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透明网桥以混杂方式工作,它接收与之连接的所有LAN传送的每一帧。当一帧到达时,网桥必须决定将其丢弃还是转发。如果要转发,则必须决定发往哪个LAN。这需要通过查询网桥中一张大型散列表里的目的地址而作出

17、决定。该表可列出每个可能的目的地,以及它属于哪一条输出线路(LAN)。为了提高可靠性,有人在LAN之间设置了并行的两个或多个网桥,但是,这种配置引起了另外一些问题,因为在拓扑结构中产生了回路,可能引发无限循环。源路由(source route)网桥在发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各自的路由返回源站。源站在得知这些路由后,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中选择出一个最佳路由。凡从该源站向该目的站发送的帧的首部,都必须携带源站所确定的这一路由信息。源路由选择网桥通常用在令牌环网中。只关心那些目的地高位是1的

18、帧。所有的标准网桥都必须支持透明网桥,而源路由则被作为一个可选配的附加特性。以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它与集线器有何区别?从工作方式来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模式,也就是说集线器的某个端口工作的时候其他所有端口都有名收听到信息,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较大的时候网络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用什么方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交换机就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当交换相工作的时候只有发出请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响应而不影响其他端口,那么交换机就能够隔离冲突域和有效地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从带宽来看,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

19、作在半双工模式下。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网桥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

20、和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网桥与转发器不同,(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2)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一网络的帧或广播帧;(3)转发器转发一帧时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一帧前必须执行CSMA/CD算法;(4)网桥和转发器都有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效率并连接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的作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它们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太网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交换机允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

21、所以实质上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专用的交换机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快。四、解析题1、 要发送的数据为。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1、发送数据比特序列为(10比特); 2、生成多项式比特序列为10011(5比特,K=4);X的指数就是代表第几位为1,而且1=X的0次方; 3、将发送数据比特序列乘以2的K(由2可知K为4),那么产生的乘积为000; 4、将乘积用生成多项式比特序列去除,按模二算法得到

22、余数1110; 模二算法就是两数相减不产生借位,0-1=1;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2、 已知循环冗余码的生成多项式G(X)= x5+x4+x+1,若接收方收到的码字为01,问传输中是否有差错?最高次数为4,所以除数为10011 在数据后加4个0,行成一个位串1101,0110,1100,00 然后用模2除法 余数为1110 所以传输数据T(X)=1101,0110,1111,103、 要发送的数据为,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该添加在数据后的余数以及发送序列是多少?余数:111

23、0,发送数据比特序列为4、 若10Mbps的CSMA/CD局域网的节点最大距离为2.5Km,信号在媒体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求该网的最短帧长。Lmin=(2*2.5*103/(0.7*2*108)=3.57*10-5m5、 长2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基带总线LAN,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s,试计算:(1)1000比特的帧从发送开始到接收结束的最大时间是多少?发送和接收需要时间,速度是10Mbps;传播也需要时间,速度200m/us。不过第一个比特到达接收端时,1000比特还没发送完,所以不是 (帧发送时间+传播时间+帧接收时间),因为中间有重叠。 开始之后1000/10Mb

24、ps = 100us,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刚好完成发送,再过2km/(200m/us)=10us最后一个比特传播到接收端,接收端再用2/10Mbps = 0.2us收完这最后一个比特。就接收结束,整个费时100us+10us+0.2us = 110.2us。(2)若两相距最远的站点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则经过多长时间两站发现冲突?6、 现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两个透明网桥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每一个网桥的两个端口号都标明在图上。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即H1发送给H5,H3发送给H2,H4发送给H3,H2发送给H1。试将有关数据填写

25、在下表中。发送的帧网桥1的转发表网桥2的转发表网桥1的处理(转发?丢弃?登记?)网桥2的处理(转发?丢弃?登记?)站地址端口站地址端口H1H5MAC11MAC11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H3H2MAC32MAC32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H4H3MAC42MAC22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H2H1MAC21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7、有10个站连接在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1(2)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10(3)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

26、0Mb/s以太网交换机。 108、如下图所示,其中X、Y、Z、W为主机,B1、B2和B3为透明网桥,所有网桥的转发表初始为空。(a)假设X发送分组给Z。哪些网桥会了解到X的位置?主机Y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b)接着Z发送分组给X。哪些网桥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Y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c)接着Y发送分组给X。哪些网桥会了解到Y的位置?主机Z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d)接着Z发送分组给Y。哪些网桥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W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分组吗?XB1B2B3YWZ答:(1) X发送分组给Z,网桥B1,B2,B3会收到分组,从而了解X的位置,B2由于不知道Z的位置会进行扩散,因此主

27、机Y会收到该分组。(2) Z发送分组给X,网桥B3,B2,B1已经了解X的位置,因此B3,B2,B1都会收到该分组,了解到Z的位置,但是不会进行扩散,因此主机Y不会收到该分组。(3) Y发送分组给X,B2收到该分组,由于已经了解到X的位置,所以只会向B1转发,因此B2,B1了解到Y的位置,而主机Z不会收到该分组。(4) Z发送分组给Y,B3尚未知道Y的位置,因此会进行扩散,B3、B2会了解到Z的位置,而W会收到该分组。9、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率为100M/S,主机甲和主机已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速时M/S,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

28、甲和主机已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为止,最短经过多长时间?最长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已发送数据时,其它主机不发送数据) 有效数据的传输率=发送的有效数据/发送有效数据所用的时间发送的有效数据=1500B=15008bit=12000bit发送1518B的数据帧所花的时间(传输延迟)15188bit/10Mbps=1214.4s数据帧传播时间=2km/km/s=10s发送64B的确认帧所用时间(传输延迟)=648bit=51.2s确认帧的传播时间=2km/km/s=10s发送1518B的数据总共用的时间即主机从甲发送数据帧开始到接收完成到确认帧为止的时间记作T T=1214.4+51.2+210=1285.6s(2) 、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数据帧(1518字节)向主机已发送数据,主机已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率为12000bit/1285.6s=9.33 Mb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