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共9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87849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共9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共9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共9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吴志宏】(共93页).doc(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编教育管理学第一篇 教育管理学总论第一章 管理、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第一节 管理的意义和特性一、管理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 1.管理的定义:在组织中,有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安排,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2.管理的要素:(1)组织 (2)目标 (3)资源 (4)效率二、管理和行政 行政与管理无本质上的区别,很多情况下,两者交换使用。广义角度上看待“行政,既有可能是指政府部门管理活动;也有可能是指一般管理活动。” 三、管理活动的意义1.管理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转,并最终完成组织任务的根本条件,缺乏管理的组织只不过是一盘散沙;2.提高工作绩效最主要的手段;3

2、.提高士气,维护组织生存;4.使组织成员职责分明,减少推诿;5.组织机构内部信息更加通畅;6.能够较合理分配社会资源;7.可以缓解组织中的矛盾冲突,维持组织稳定等。四、管理活动的特性 1.管理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活动虽然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大多数情况下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2.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 3.管理活动就整体而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暂的、暂时性的动作。 4.管理活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节 教育管理活动概述一、教育管理活动的意义 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1)保障全体公民受

3、教育的权利;(2)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3)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1.现代教育以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现代教育已成为一个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的体系,且教育经费开支大,面对这一庞大事业需要进行有效的领导和管理。 2.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A.国家越大,各地差异性就越大;B.同一地区,学校之间存在差距,这些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活动来协调教育的发展。 3.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有限的教育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为了服务于教育。教育管理不仅为了领导教育,更重要是为了服务于教育。二、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比较 1.相同点:a.受到社

4、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b.对象都是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 c.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d.管理方式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等。教育事业不同于其他事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2.不同点:a.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难于定论和把握。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将其具化为明确的、可操作的方案。 b.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教育管理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评判标准。 c.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涉及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教育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d.教育系统中,教学专业化导致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学专业人员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冲突现象。 e.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其

5、他管理工作的业绩评价复杂多,因为其中的影响因素太多,管理者在主观上往往无法控制。 f.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趋于保守,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三、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经验管理:个体的亲身感受、直接体验、传统的习惯定势,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科学管理模式:a.管理过程中更加看重管理理论指导,不盲目轻信个体感受; b.管理机构层次分明没分工明确,制度健全,职权责一致; c.管理过程中运用自然科学常用技术手段分析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d.管理注重民主; e.较强适应性,和较普遍的推广价值。四、教育管理的元价值 元价值:指超越其他一切价值的价值,是最基本

6、的价值。 教育管理的元价值=效率+效果。教育管理中,效率不容易测定,学校中的投入产出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教育投入的回报往往是间接地、长周期的、难以量化的。因此,在考虑效率原则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社会效果,也就是对社会起的作用。主要从“质”的方面考察,而不是“量”。五、教育管理:蓬勃发展的事业 A.数以千万计的人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B.一大批人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第三节 教育管理学学科分析一、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管理学以学校组织的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 二、教育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原因:教育管理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学校组织自身的发

7、展。 2.产生时间: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教育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初。三、教育管理学与相关学科领域 政治学、社会学、哲学、行为科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四、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本书设计为六个部分:教育管理学总论、教育管理体制和机构、教育政策和法律、教育人员和教育对象管理、教育实务管理(上)、(下)。五、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实验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六、教育管理学的未来发展 1.国际研究与本土研究并重。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 3.信息革命将对教育管理学研究产生重大印象。4.学科的分化趋势。第二章 教育管理实

8、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的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一、稷下学宫:古代教育管理实践的典范早在公元前2000年奴隶制时代,我国就有了系统传授文化知识的机构学校。稷下学宫便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学校管理范例之一。稷下学宫目的:齐国君主齐桓公,为了发展国立,网罗天下贤才和培养新一代贤士。新的特点:(1)办学体制。官方出资;私家主持。(2)教学管理形式。其教育过程将讲学、著述、育才等因素融合为一体。;三合一的管理形式,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学术环境。(3)教师管理制度。学术上不干涉,生活上提供优厚待遇。宽松的学术氛围+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物质条件=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二、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

9、 学记是我国如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外文明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篇幅不长,但蕴含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 (1)关于学制与学年的设想。本着“见过君民,教学为先”的儒家德治精神,强调教育重要性。学制: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办学。学年:将学校教育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 (2)关于教学管理的主张。重视入学教育;教学过程须有一定训诫仪式;君主每年夏季到校观察,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学安排多样;学不躐等;考试制度。 (3)关于教师管理。重视教师;保证教师素质;保证教学有方;教师要有进取心。三、先秦诸子的管理思想 1、儒家学派。 (1)孔子:以“仁”为核心,主张通过关心、爱护和重

10、视人来实施有效的管理。 (2)孟子:着重分析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尊重人。人性善主张内省说,强调管理不是对人的强加和制约,而是发掘、顺应其内在的自觉过程。 (3)荀子:人性恶主张化性起伪,看重制度、法令对管理的重要影响。在教育管理中,提倡师道尊严,欣赏管理尊严和管理的权威性。 2、墨家学派。 倡导天下相爱,不应如儒家提倡亲疏尊卑。用人主张唯贤是举。 3、道家学派。 崇尚“法自然”,认为社会失序并非缺乏管理,而是管理过度。主张顺应对象的自然本性,尊重个性,不要对管理对象过于压抑束缚。 4、法家学派。 人性“好利恶害”,倡导“依法为教”。四、隋唐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鼎

11、盛期。 (1)文教政策。“重振儒学,兼重佛老”。 (2)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成立国子监;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对性质不同的学校实行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相结合方法。 (3)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有制度化的规定。五、宋代教育家朱熹的教育管理思想:(1)把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2)德育管理方面,主张将道德思想灌输与道德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六、书院的教育管理实践 书院始于唐代,兴于宋朝,在整个宋元明清时期,是与官学并行的教育机构。私立、官办、官私合办三种形式。 (1)教学上。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结合的方法。 (2)管理上。自治色彩。

12、七、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管理 (1)学校管理方式:招生范围扩大;入学考试和入校甄别;在职培训课程设定;担保人制度;学生分配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严格。非常接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 (2)教师管理:教师大都实行聘任制。八、近代教育督导制度的创设 过去:“行政决策学校执行”的管理模式。 20C初:“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学校执行”管理模式。 (1)改革旧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设学不,省设学务公所,县设劝学所。 监督机制随之建立:中央设中央视学,省设省视学,县设县视学。 (2)规范视学制度:视学官章程。 (3)工作任务:a.对视学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当事者立即改正;b.同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情况。 (

13、4)意义:对改变教育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起到一定作用; 为后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经验。九、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 其教育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法治。 (1)主张根据各地的实际实施教育,将普通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 (2)提倡教育立法; (3)提倡用民主的精神管理学校; (4)主张学生自治。十、陶行知的教育管理实践 为促进现代中国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以及普及驾驭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建立学校董事会; (2)提倡学生自治,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第二节 西方国家历史上的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 从古希腊的学校到中世纪的教会教育,从近代学校的兴起到现代公共教育的建立,体现人类

14、在教育管理领域表现出来的智慧。一、古希腊:西方教育的起点 1、斯巴达。 实行国家集权式的教育管理制度。 2、雅典。 a.最早尝试依法治教的国家。 b.提倡多种形式办学。二、古代贤哲的教育管理思想 三大教育理论时期: 1、古希腊时期: 代表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可以改造人性,须由国家来管理。 把教育看做理想国家or理想政治的一部分,要精心设计一套教育制度。 提出在教学管理中要重视教材的选择。 都重视被教育者的身体训练和理智发展。 差异:柏拉图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通过教育去追求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2、古罗马时期: 代表人:昆

15、体良 教育管理理念:A.关于教师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 B.教学管理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的基础之上;各学科教学要交替进行,不可单科独行;因材施教,照顾个别差异。 C.学生管理不可体罚;劳逸结合。三、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改变:以人为本的理念占据了这一时期教育管理思想的主流。实践:维多利诺创办“快乐之家”。教育管理:A.学生管理:尊重儿童个性,教师不要对学生管过紧。 B.教师管理:选择教师要慎重,对教师工作系统训练,不要频繁更换。四、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观 夸美纽斯,捷克,“现代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 1、国家应担负起管理教育的责任。 2、建立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 3、学年

16、制和学日制。 4、班级授课制。 5、考试制度。 6、学校人事管理。 7、学校纪律。五、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富有争议的人物。 1、极力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2、在儿童管理方面持有严厉立场,甚至提出惩罚性威胁是管理儿童第一手段。 六、杜威及其实验学校的管理实践 杜威,美国,“杜威学校”儿童实验学校。 教育理念: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教育措施围绕儿童组织起来。七、欧美新教育运动中的学校管理 19c末、20c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西方教育迅速发展,唤起世人对教育创新的重视,即“新教育运动”或“进步教育运动”。

17、 1、学校设置方面,选址在乡村并采取寄宿制。 2、教学管理方面,不硬性规定课程,不强制灌输知识,不单纯强调智力成绩,切合现代生活需要。 3、学生管理方面,尊重儿童,为其活动和发展留下更多空间。,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发展 20c兴起的现代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研究学科的影响巨大。一、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泰罗、法约尔; 2、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梅奥; 3、结构主义管理理论。韦伯; 4、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巴纳德、西蒙、豪斯、马斯洛等。二、古典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教育管理 代表人:泰罗、法约尔、韦伯 基本主张: (1)把提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18、。 (2)分工和专业化。 (3)统一指挥。 (4)工作标准化。 (5)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 (6)看中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 (7)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 (8)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 评价: 正:当时普遍采纳,直至今日,一些原则仍广泛应用,“管理实践的最好的思想基础”。 负:视个人与组织无关联;无视非正式组织;根据经验发展观点,而非收集客观充分证据来支持假设;etc. 对教育管理影响: 1、启示:教育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的。 2、问题:它针对工厂企业的管理提出来的,完全照搬到学校管理会有较多局限性; 它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中不完全适用; 过于强调外部控制手段的重要性,忽视人生理和心理需

19、要,不能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三、人际关系学说: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代表人:梅奥 基本主张: (1)“社会人”观点。 (2)工效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 (3)非正式组织对个人行为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评价:强调人的动机、工作满意度、非正式组织的意义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价值。只有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对教育管理影响: 提倡改善学校人际关系、民主管理学校的著作论文大量涌现,推动了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界的传播; 学校行政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认识; 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意见,做到民主参与决策,以求改善学校上中下级

20、关系; 部分教师开始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四、结构主义:学校组织性质的再认识 代表人:马克思韦伯“科层管理理论” 基本主张: (1)注重组织内部结构设计,最有效率的组织即科层组织; (2)分工和专业化; (3)非个人取向; (4)权利等级体系; (5)规章制度; (6)职业导向。 对教育管理影响: 1、局限:学校不属于典型科层制,有科层制一面,更有教学的专业化的一面。科层制与专业化之间通常会产生很多冲突,所以科层制理论应用到学校有局限性。 2、科恩“松散结合系统”:认为科层理论解释教育组织不合适,因为它具有特殊性质 教育目标不是具体明确的; 教育组织所运用的技术也是不

21、清楚、模糊的; 教育组织呈现出一种“流动式参与”的特点。所以,学校系统和学校事实上是以结构松散为特征的。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在教室上课的教师只是及其一般地受到校长的控制指导,虽然相互关联,却保持其特殊性、个别性。“现代教育组织理论”。五、行为科学:教育管理学从经验走向科学 行为科学运用心理学、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探讨人的行为问题。 1、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第一位将行政和行为科学加以关联的人,最早运用行为科学方法研究组织问题的人,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强调组织是一个内外协作、平衡的社会系统。 2、西蒙的决策理论 当代行政学的代表人物,决策理论的创立者。阐述了决策

22、的意义、类型和过程,并对组织决策的合理性问题作了深刻分析。主张以行政行为的研究替代行政学的传统研究方式。在组织决策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3、领导行为的研究 领导行为描述问卷;“以员工为导向”和“以生产为导向”两维层面理论;“管理方格理论”; 菲德勒的“权变理论”; “情景领导理论”;豪斯“路径目标理论”等。 4、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超Y理论”等。 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从理论角度来说,20c50年代以前教育管理的理论要么属抽象哲学思辨,要么是单纯的经验总结;50年代中期后,在行为

23、科学影响启发下,教育管理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化工作,研究者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大量理论,充实了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是教育管理的“理论运动”和科学化运动时期。(2)在研究方法上,行为科学出现以前教育管理研究主流属“根据常识的价值判断”,实证研究虽然有但不被重视。行为科学基本的手段是实证研究,研究手段大量运用到教育管理领域,使得教育管理研究更为严谨和科学。(3)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采用行为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极大改变,科学成分大大增强,学科体系也日趋严密和完善。教育管理学自20c50年代以后才真正走上科学道路,并被学术界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六、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教育

24、管理思想 概述:后现代主义思潮指20c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社会文化思潮,涉及众多领域,认为以往的社会被“现代主义”所统治,随着社会知识爆炸、高度工业化、城市化、价值多元化等趋势发展,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 观点:拒绝科学技术的霸主地位; 认为知识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发展性的性质; 认为实验研究、逻辑分析也不是唯一认识世界的方法;(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内容庞杂,是多重理论混合体,但对科学的怀疑、信仰多元、提倡通过主观体验认识世界等成为后现代主义共同特征。) 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重视事实问题,更重视价值问题;(2)提倡人本主义,而非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3)持有女性主义教育管理主张。第二篇 教育管理体制和机构第三章 教育管理体制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概述一、教育管理体制含义 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或可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与工作制度的总称。二、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客 观 因 素(1)国家政治体制的制约; (2)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 (3)本国教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4)国际改革潮流的影响;主观因素 (5)管理主体的影响。三、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教育管理体制从静态上说是一种教育系统内的组织体系;从动态上说有事一种运行机制,两者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