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57728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逻辑判断:注意复习逻辑判断要分析历年真题中的各种题型比例重点练习。推理类虽然知识点多,但是题不一定多。论证类虽然知识点少但考的不少。要根据历年题型分布确定重点。 1、推理 :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 结构:判断推理: 2、论证:加强论证、削弱论证翻译推理: 第一步:翻译(成败关键) 1、充分条件(前推后)p-Q。-P是Q的充分条件 满足p,必然Q;不满足p,不必然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特点词:.必须. 如果.那么. 所有.都. 只要.就. .是. 为了.一定. 可体现因果关系的句子(无连接词形式) 例: 人活着必须呼吸 人活着必须呼吸;人不活着不一定

2、呼吸 2、必要条件(后推前)pQ。如果没有事物情况p,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Q;如果有事物情况p而未必有事物情况Q,p就是Q的必要条件。 特点词:只有.才. .才. 除非.否则. 除非P否则不 Q Q-p p是Q的必要条件谁是条件谁在后边 1、p的基础是Q 。p-Q 2、p是Q的基础。 Q-p例: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好好学习是考大学的必要条件。或者p ,或者Q -p-Q ; -Q-p 要想考上大学必须好好学习 - 单句判断: 几种关系: 所有的(凡是)S都是P S-P 所有的(凡是)S不是P S-P 没有S是P P-S-等价-S-P 没有S不是P S-P 不是S都是P -S-P 不是S都不是P -S

3、-p =P-S 否定关系 并非所有的A都是B = 有的A不是B 并非有的A是B = 所有的A都不是B 注意:出现并非时候 “所有的” 改 “有的” , “是“ 改 ”不是“举例:并非所有爱吃辣的人都是四川人=有的四川人不爱吃辣的。 并非有的四川人爱吃辣。=所有的四川人都不吃辣。等价关系: 所有的A都不是B =所有的B都不是A AB并列关系. 例如:所有的男老师都不是教授;=所有的教授都不是男老师。 有的A是B =有的B 是A AB相交关系 例如:有的教授是女老师;= 有的女老师是教授推出关系: 所有的A都是B =得到两句话-有的A是B 、有的B是A 举例:所有的牛都是动物。=有的牛是动物、有的

4、动物是牛。 某a(这里指个体)是B 可以=有的A是B 无法=所有的A都是B举例:小张爱吃辣,小张是四川人。 可以=有的四川人爱吃辣。 不可以 =所有的四川人爱吃辣。复句关系:A且B=C且D 逆否命题转换 -(C且D)=-(A且B) 摩根公式转换=-C或-D=-A或-D 最终转换: -C=-A或-B 和-D=-A或-B结论: - C =-A或-B 和 -D=-A或-B (“且”可以单拆后)A或B=C或D 转换 A=C或D 和 B=C或D(“或”可以单拆前)结论:“且”可拆后“可”者拆前。小结:“或”在前“且”在后可单拆。其他形式都退不出来可知。A或B=C且D 双“如果”:A-(B-C) 等价于

5、A且B-C 例:“如果商品房价格太高,那么,如果不注意改善质量,商品房的销量就会下降” 或者关系:-A即B -B即A 例”李强考上公务员,或者孙玲未考上研究生“ -李强考上公务员 即-孙玲未考上公务员 确定信息 找不到确定信息时:当A推出-A 那么结果就是-A(谁后谁对)就是A-A 结果:-A-第二部:推理p Q=-Q-p 逆否命题 注意:”有的A是B” 这种 ”有的“ 没有逆否命题! p Q四类情况:1、p Q 2、-Q -p 3、-p 不一定(可能Q也可能-Q) 4、Q 不一定(可能p也可能-p)摩根公式: -(p或Q)=-p且-Q -(p且Q)=-p或-Q真假推理 1、矛盾关系 三种关系

6、:2、反对关系 3、包容关系1、矛盾: 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两个互相矛盾的说法 甲说“是A”,乙说“不是A”,既为矛盾,其中必有一真或必有一假,真假确定在二者之间,其它人的话即可判断了) 要点:找到矛盾关系。 1、对象相同才存在矛盾关系。否则不存在矛盾关系。 2、 AB与A且-B矛盾。“天下雨”“地就湿” 与 “天下雨” 且 “地不湿” 是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 两个“有的”必有一真。(有的员工会电脑 与 有的员工不会电脑) 两个所有必有一假。(所有员工都会电脑 与 所有员工都不会电脑)3、包容关系。 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解释:如- AB A与B有一个是真的 那肯定A是假的,如果

7、是A真的那就推出B也是真了,没道理;例:“天下雨地就湿” 只有一真 那“天下雨”是一定假的,如果“天下雨”了 那推出 “地一定湿”了,没道理。 A与B有一个是假的 那肯定B是真的,如果是B假的那就推出A也是假了,没道理;例:“天下雨地就湿” 只有一假 那“地就湿了”是一定真的,如果“地没湿” 那推出 “天下雨”假了,也没道理约束条件: 2真2假 n真n假时候 找到矛盾或者全同关系,从确定推出不确定关系。典型例题: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个人涉嫌被刑拘审,四个人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人口供其中只有一个假的。

8、问:如果以上判断为粘,则哪项是真的?(B) A:所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分析推理 1、答案信息充分。 两种类型 2、题干信息充分答案信息充分: 当答案信息充分时:如 A是.B是.C是. 就是从答案分析入手,题干信息充分: 当题干信息充分时分析题干。原则是:找极端信息(最大、最小的)- 归纳推理: 题型“美国科学家发现,雄性非洲.鱼能通过观察.”由此可以推知()。 第一步:确定主体词。 主题词越具体越好,最好在题干中能找到。客体越大越合适。如“我手里有一个苹果”和“我手里有一个水果”就是客体越大越

9、合适。 第二步:排除无关项。 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莫名猜测)、偷换概念(概念大了,或者小了,或偏了)、强加比较。 都要排除。 第三步:答案。做题顺序中注意:“可以推出”题型:有一个正确,从上到下;“不能推出”题型:三个正确,从下到上。注意第二步问题。数学推理: 注意一点:AB CD =ACBD 两个说的要是同一个内容。例题:在世界总人口中,男女比例相当,但黄种人是大大多于黑种人的,在其他肤色人种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由此可见() A、黄种女性多于黑种男性 B、黄种男性多于黑种女性 C、黄中男性多于黑种男性 D、黄种女性多于黑种女性解析:黄种人黑种人 ;由于总人口男女比例相当 但其他人种“男

10、女” 可得出 在黄和黑两种人种里 女男 。这样总人口男女比例才相当。 也就是: 黄黑 女男 结论:黄女黑男 且两个说的都是黄种人和黑种人的比例。 选A正确-形式逻辑:论证类一、读取论证结构。二、确定加强削弱内容。 一句话加强:1、弱加强。a、再说一遍或换个角度、举个例子。或者解释一下。 2、强加强。(比较)a、旁人不灵。b、没我不行。 建立联系: A-B A-C B-C A-B -A 找出-B就是-A总之就是寻找孤立主体间联系。三、答案削弱 一句话削弱:和加强相反:反说一遍或举个反例(解释); 强削弱:旁人灵、没我也行。 两句话削弱: 两者之间“搭桥” 1、否定前提:A-B|-A或 A且-B(

11、最强) 2、注意典型错误:-A且B比例论证类型:设计比例问题、百分比、倍数等。要点:想清分子与分母问题。 分母扩大削弱、分子扩大加强。 涉及的范围不一样,比例不一样。如“男生研究生比女生多”可能是男生总数多,所以多等等。原因解释: 1、单因解释,“最能解释上述的是.”,a、解释现象(符合性验证,类似定义判断)。b、解释矛盾(找到两者联系那个),如:A-C,C-B,A-C 2、多因解释,找无关项,其他擦边就行。类推比较 1、推理类比。“与题干推理结构相似的是.”,重在看结构,正确性不用考虑。 2、论证类比。“与题干推理方式类似的是.” 重在看推理,求同、求异、共变为重点。 求同:你有我有大家有。

12、“你吃蘑菇了他。吃蘑菇了,大假都吃蘑菇了,中毒的人都吃了 求异:作比较,“比较健康人和不健康人” 共变:两个共同变化,你多他少,你少他多。“施肥多,产量就高;施肥少,产量就少。” 谬误型: 看点:1、概念-强加联系,偷换概念。 2、论题-答非所问 3、论证-基于一个不正确的前提,使用了一个不正确的方法。“多数人都投票说你是小偷,如果你不是为什么大家会选你?” -反面证明不了就说你不对。-“你不能证明你没做,就说明你做了” -证明了不存在,就说存在“你证明不了外星人存在,就说明外星人不存在”日常逻辑(论证类) 题型:实验得出结论 1、对比实验。加强:就是没有其他原因了;削弱就是有其他原因。“一组参加了某培训成绩,比没参加某培训的成绩好。” 2、抽样/类比实验。加强:抽样具有典型性。削弱:样本特殊。“在A处的某方法实验证明有利于解决某问题,推出在所有地方也用此方法也可行” 3、数据共变,加强:解释原因(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削弱: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可以相反)。“两个数据同时发生变化”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