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4891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学四下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主要内容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平均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在第一小节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图)。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2使学生体验

2、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4.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内容安排特点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材在习题中安排了不少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题目。例如,例1,例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3、第6题。这些题目并不单纯是计算平均数,更多是运用平均数的统计含义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又如:例2通过用两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在统计中,平均数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针对这一缺点,教材在练习二十三第6*题以选做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所体会,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特点

4、的全面认识。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比较两类事物的特点。例如,在例3中引导学生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后,马上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接下来,在后面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凸显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这一优势,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让学生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此外,教材还在例题和做一做中呈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3种画法,帮助学

5、生了解统计图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数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距。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 平均数在第一学已经理解平均分及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本单元的另一个内容是

6、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平均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在第一小节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 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

7、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型 备注 1、 平均数(1)(教材91页例1,练习二十二1、2题

8、) 新授 2、 平均数(2)(教材92-93页例2,练习二十二3-6题) 新授 3、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96-97页例3,练习二十三1-3题) 新授 4 练习课(练习二十三4-6题) 练习 营养午餐教案(教材102-103页) 新授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重难点突破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陈英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强化平均数计算的方法突破建议:1关注平均数的现实背景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

9、设。2放手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统计图,直观发现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数据总和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3重视平均数的意义教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瓶子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体会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二、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丰

10、富其呈现形式突破建议:1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2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很难完整地展现统计调查全过程,教学时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从报纸、书籍、网络上找到各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丰富学生的认知,也可根据学校、班级等开展的各项比赛、活动,调查了解同学们的参与程

11、度、爱好和特长。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三、结合实际问题,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突破建议:1选材注意联系实际,提供丰富的实际素材。一方面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生课外小组人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另一方面,注意选取与学生关系较密切的社会生活实际,如城乡人口、人均寿命、人均住房面积等,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关心人口、健康和环保等社会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数据的能力。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

12、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3、课标解读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陈英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二、课标解读学生已经学过了

14、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两个: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方面介绍了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

15、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虑到在教学中操作的可行性,将数据分析观念定位于如下两点:第一,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做出决策和推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我们不妨把这一要求称为“过程性”要求或“活动性”要求。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逐步建立起对数据的某种敏感或领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多参与到身边的多样化生活问题中去,亲身经历对数据的调查、研究、作出判断的活动过程,这样才能

16、真正体会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并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观念。正因为如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提出:“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在第二学段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从这些目标要求不难看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离不开活动与过程。而这些活动又应该放在丰富而生动有趣的背景下进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周围的有关数据信息的课题。比如,关于本班同学的喜好方面的一些统计的例子就有很多:喜好的歌曲、运动项目

17、、各类课外读物、感兴趣的电视栏目、爱吃的水果蔬菜、爱喝的饮料、最喜欢的颜色、四季中最喜欢的季节等等。 第二,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这体现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性”要求。即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要建立在一定方法的掌握上。一般来说,学生数据分析的方法涉及如何收集数据和如何处理数据的方法,前者指数据的调查、获取,后者指数据的整理、描述与分析。基于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提出“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在第二学段提出“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18、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可采取以下几点做法。1创设有效的数据分析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据的作用,形成数据意识。要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是有信息的,数据分析是有用的,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要让数据发挥其作用。2经历真实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观念的建立是人们不断地亲身经历而获得的,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应使学生不断经历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获取信息、作出预测和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3开展实践活动,积累数据分析应用的例子,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仅仅靠教材提供的背景是不够的,还要课内外结合,广泛收集信息

19、,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在媒体中,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书籍、互联网等许多方面都会给我们提供各种数据。教师应选择有效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最终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不难看出,教学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可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其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统计内容的学习而言,重要的不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统计知识的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出发,使学生经历数据分析活动过程,掌握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要围绕“数据”做文章,使“数据”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好伙伴。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