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共5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47816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共5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共5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共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共56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上) (2008-12-22 09:11:52) 标签: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 曼昆 财经 分类:财经专题 第1篇 导言第1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的研究,其中三个宏观经济变量至关重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宏观经济学家试图解释经济事件,又设计改善经济运行状况的政策。2、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实现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3、微观经济学研究以价格为中心称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则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4、由于宏观经济事件产生于

2、许多微观经济的相互作用,所以宏观经济学家运用了许多微观经济学的工具。 二、经济模型1、模型是简化了的理论,它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键关系。其中外生变量是来自模型之外的变量,内生变量是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模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2、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特征是它假设价格是有伸缩性的还是黏性的。一般来说,价格有伸缩性的模型描述长期中的经济,而价格黏性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短期中经济。3、函数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示一个变量如何取决于一组其他变量。 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1、定义:GDP是给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1)GDP可以

3、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衡量:从收入角度,GDP是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从支出来看,GDP是对经济中产品与服务的产出的总支出。(2)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次交易都会有一个买者和卖者,买者的支出必然成为卖者的收入。2、计算GDP的规则(1)GDP是一种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衡量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而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上的数量;(2)GDP是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已经作为使用这些中间产品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一部分而包括在内了;(3)GDP也是经济中所有企业的总增加值,一个企业的增加值等于该企业产出的价

4、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4)GDP衡量现期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二手货反映了一种资产的转移,并不是经济中收入的增加,因此不包括在GDP中;(5)当一个企业增加其产品的存货时,这种存货投资作为企业所有者的支出来计算,增加了GDP,而出售存货是正支出(购买)和负支出(存贷负投资)的结合,并不影响GDP,这种处理存货的方式确保GDP反映了经济中产品与服务的现期生产;(6)GDP是经济活动和福利中一种不完善的衡量指标。有些产品不能在市场上出售,从而没有市场价格,若GDP要包括这些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就必须使用其价值的估计:如住房、政府服务、地下经济、汽车等耐用物品、家务活动中的产品与劳务,在

5、许多情况下,在实际上却无法估算;(7)GDP衡量中的不完善性不会降低其有用性,只要这些衡量不完善性的大小一直保持大致不变,GDP比较不同年份的经济活动是有用的。3、实际GDP和名义GDP(1)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由于GDP的增加既可能是由于价格上升,也可能是由于数量增加,因此这种衡量指标没有准确反映出该经济可以在多在程度上满足家庭、企业、政府的需要。(2)实际GDP表明了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表明了数量变化而价格不变时产出的支出有什么变动,由于一个社会向其成员提供经济上的满足的能力最终取决于产品与服务的数量,实际GDP提供了一个比名义GDP更好的经济福利衡

6、量指标。(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4)实际GDP的环比-加权指标:将不同的逐年的增长率放在一起,以形成一种可以用来比较任何两个时期之间产品与服务产出的环比,这种衡量指标基年会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它保证了计算实际GDP的价格不会过于陈旧。4、支出的组成部分(1)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X(NX=X-M) A)消费(C)包括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分为三个子项目:非耐用品、耐用品以及服务; B)投资(I)是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包括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C)政府购买(G)是政府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它不包括向个人的

7、转移和支付; D)净出口(NX)代表国外对我国产品与服务的净支出,它为国内生产者提供了收入。5、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国民所赚取的总收入: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付(2)国民净产值表示经济活动的净结果:NNP=GNP-折旧(3)国民收入=NNP-企业间接税(4)个人收入既家庭和非公司企业所得到的收入额: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 二、衡量生活费用:消费物价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产品与服务价格

8、的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区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衡量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而CPI不受此限制;(3)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而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4)经济学家把用一篮子固定产品计算的物价指数称为拉氏指数,它通常高估通胀问题,因为它忽略了消费者可以寻找替代品,新产品的引进及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化;把一篮子可变产品计算的物价指数称为帕氏指数,它倾向于低估通胀问题。 三、衡量失业:失业率1、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其中成年人口

9、可分为三类:就业、失业、不属于劳动力。2、劳动力=就业人数+失业者人数;3、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100%。4、奥肯定律: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有关。奥肯定律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即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百分之三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 第2篇 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 国民收入: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 一、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一个经济物品与

10、劳务的产出即它的GDP取决于以下两点:1、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投入;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K和劳动L;2、把投入变成产出的能力,这种能力用生产函数表示:(1)公式:Y=F(K,L)(2)生产函数反映了把资本和劳动变为产出的可以获得的技术。(3)许多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效益不变的特征:ZY=F(ZK,ZL)3、生产函数与生产要素共同决定了所供给的物品与劳务量,物品与劳务量又等于经济的产出。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或技术进步会增加产出。在本章中,假设资本劳务供给以及产出都是固定的。 二、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1、国民收入通过生产要素市场从企业流向家庭;2、要素价格:对任何一

11、种生产要素支付的价格都取决于那种要素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由于我们已假定供给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和需求相交决定了均衡的要素价格。3、竞争性企业所面临的决策(1)利润=收益-劳动成本-资本成本=PY-WL-RK=PF(K,L)-WL-RK(2)竞争性企业把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作为既定的,并选择使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和资本量。4、企业的要素需求(1)从劳动的边际产量到劳动的需求:MPL=F(K,L+1)-F(K,L) A)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即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B)当利润=收益-成本=(P*MPL)-W=0时可

12、得当利润最大化时:MPL=W/P。 C)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劳动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这一点时,实际工资W/P是用产品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劳动工资。 D)MPL曲线即为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资本的边际产量和资本需求:MPKF(K+1,L)-F(K,L) A)当利润=收益-成本=(P*MPK)-R=0时可得当利润最大化时:MPK=R/P。 B)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资本要到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租赁价格这一点时,实际租赁价格R/P是用物品单位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租凭价格。(3)一个简单的规则:企业需求的每一种生产要素要到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到等于其实际要素价格为止。

13、5、国民收入的划分(1)Y=(MPL*L)+(MPK*K)+经济利润(2)欧拉定理:假定整个社会的劳动量和资本量分别为L和K,则劳动的收益和资本的收益分别为MPL*L、MPK*K,社会总收入Y=(MPL*L)+(MPK*K)+经济利润,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则经济利润为零,全部收入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即:F(K,L)=(MPL*L)+(MPK*K)(3)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K),即会计利润大部分应该是资本收益。(4)向每一种生产要素支付其边际产量,而且这些要素支付用完了总产出,总产出在资本收益和劳动收入之间的划分取决于他们的边际生产率,这就是经济中的收入从企业分

14、配给家庭的方式。 三、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假设一个封闭经济,收入仅取决于三个因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1、消费函数反映了消费C与可支配收入Y-T之间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函数的斜率,是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消费的增加量。2、投资函数把投资量I与实际利率r联系在一起,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因为这种利率是借贷的成本,投资函数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利率上升时,投资项目获利性减小。其中,实际利率是根据通货膨胀影响校正的名义利率。3、一般来说,政府购买和税收被看作是外生变量。 四、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1、物品与劳务市场的均衡:经济产出的供求(1)Y=C(Y-T)+I(r)

15、+G(2)变量G和T是由政府固定的,产出水平Y则是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固定的,利率r是惟一的内生变量,即在均衡利率时,物品与劳务地需求等于供给。2、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1)(Y-T-C)+(T-G)=Y-C(Y-T)-G=S=I(r)(2)国民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由于Y、G、T是固定的,因而储蓄是固定的。(3)利率调整使储蓄与投资平衡,储蓄-贷款的供给是一条垂直线,与右下方倾斜的投资-贷款需求曲线决定了均衡利率。在均衡利率时,家庭想要进行的储蓄与企业想要进行的投资平衡,并且,贷款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3、储蓄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影响(1)政府购买的增加:政府购买的增加使公共储蓄减

16、少从而使国民储蓄减少,储蓄曲线向左移动,新均衡点在新储蓄线与投资曲线的相交点,储蓄减少引起投资量减少和利率上升,减少储蓄的财政政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投资。(2)税收减少:税收的减少同样使储蓄减少,从而引起投资量减少和利率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投资。(3)投资需求的变动: A)投资需求增加使投资曲线向右移动,由于S固定的,投资需求增加使利率上升,而均衡的投资量不变; B)假设储蓄是利率的正向函数,则投资曲线的右移提高了利率并增加了投资量。因为更高的利率使人们增加储蓄,而储蓄增加又使投资可以增加。 C)投资需求的增加也许是因为技术进步,也许是由于对投资的税收激励,这都会提高利率,只有在更高

17、的利率刺激了储蓄的增加时,投资需求的增加才会增加投资量。 第4章 经济增长 索洛增长模型:表明在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一国物品与劳务的总产出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 一、资本积累1、物品的供求(1)物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A)生产函数表示人均资本量k如何决定人均产出y,即y=f(k); B)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资本的边际产量:如果人均资本量k增加1单位,收入y增加MPK单位。随着人均资本量增加,生产函数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这表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 C)MPK= f(k+1)- f(k)(2)物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 A)人均产出y分为人均消

18、费c和人均投资i,用s表示储蓄率: B)y=c+i=(1-s)y+i 可推得:i= sy,即投资等于储蓄。(3)由上可得,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资本存量k,生产函数y=f(k)决定了经济生产多少产出,以及储蓄率s决定了产出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配置。2、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1)资本存量变动=投资-折旧,即k=i-&k= sf(k)-&k,其中&表示折旧率。(2)当k为0时,存在一个惟一的使投资量等于折旧量的资本存量,在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上投资和折旧正好平衡,资本存量k和产量f(k)将保持稳定,因此这个资本存量水平称为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3)如果低于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投资大于折旧,资本存量会

19、增加,反之,则会减少。(4)无论经济开始时的资本水平如何,总是以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为结束,在这种意义上,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3、储蓄如何影响增长(1)储蓄率s的提高意味着,任何一个既足资本存量的投资量增加了,因此,储蓄函数向上移动,在原来的均衡状态下,投资大于折旧,资本存量会有所增加。(2)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就将有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但并不能永远保证高经济增长率),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就将有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二、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1、比较各种稳定状态(1)个人本身更关心的是他们可以消费的物品和劳务量,使消费者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称为资

20、本的黄金规则水平。(2)稳定的人均消费(带星号):c=y- i =f(k)-&k,即稳定状态的消费是稳定状态的产出在支付了稳定状态的折旧之后所剩下的。这个式子表明稳定状态资本增加对稳定状态的消费的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方面,更多的资本意味着更多的产出;另一方面,更多的资本也意味着必须把更多的产出用于替代被磨损的资本。(3)经济的产出用于消费和投资,在稳定状态时,投资等于折旧。因此,稳定状态的消费是产出与折旧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在黄金规则的稳定状态时消费实现了最大化(注意图形)。 A)如果资本存量低于黄金规则水平,资本存量增加引起产出增加大于折旧的增加,因此,消费增加。 B)如果资本存量高于黄金规则

21、水平,资本存量增加引起产出增加小于折旧的增加,因此,消费减少。(4)在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时,生产函数和折旧线&k斜率相同,且消费是最高水平,即MPK-&=0。(5)经济不会自动的趋于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我们需要一种特定的储蓄率的支持,储蓄率的任何变动都会使sf(k)曲线移动,并使经济移动到较低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2、向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过渡(1)从资本太多开始:为了达到资本黄金规则水平,储蓄率需下降,储蓄率的下降引起消费立即增加,而投资等量减少。在一段时期内,随着资本存量的减少,产出、消费和投资同时减少,由于经济开始有太多的资本,因此,新稳定状态时消费水平是高于最初的稳定状态的。(2)从资本太少

22、开始:为了达到资本黄金规则水平,储蓄率需上升,储蓄率的上升引起消费立即减少,而投资等量增加。在一段时期内,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产出、消费和投资同时增加,由于经济开始时资本小于黄金规则,因此,新稳定状态时消费水平是高于最初的稳定状态的。(3)当经济从高于黄金规则开始时,达到黄金规则在所有时点都引起较高的消费;当经济从低于黄金规则开始时,达到黄金规则要求最初减少消费以增加未来的消费。(4)当决定是否达到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时,决策者必必须考虑现在的消费者和未来的消费者并不总是同样的人。达到黄金规则实现了最高的稳定状态消费水平,所以子孙后代受益。但是,当经济最初低于黄金规则时,达到黄金规则要求增加投资,

23、从而降低现在这一代人的消费。如果对现在这一代人的关心大于子孙后代人的决策者可能决定不实施达到黄金稳定状态的政策。如果同样关心所有各代人的决策者将选择达到黄金规则。尽管现在这一代人将少消费一些,但子孙后代无数人都将由于向黄金规则变动而受益。 三、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时的稳定状态(1)工人数量的增加将引起人均资本减少,假设人口和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在增长。(2)与折旧一样,人口增长也是人均资本存量减少的一个原因,如果n是人口增长率,&是折旧率,则(& + n)k就是收支相抵的投资,即保持人均资本存量不变所需要的投资量,在稳定状态时,投资对人均资本存量的正效应正好与折旧和人口增长的负效应平衡,即

24、k=i-(& + n)k = sf(k)-(& + n)k=02、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在三方面改变了基本索洛模型(1)使我们更接近于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由于工人数量以n为一比率增长,因此,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定以n这一比率增长,但人口增长不能解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由于在稳定状态时人均产出不变)。(2)人口增长对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困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即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均GDP较低。(3)人口增长影响我们决定黄金规则资本水平的标准:c=y- i =f(k)-(& + n)k,或MPK=& + n 第5章 经济增长一、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劳动效率:反映了社会对生产方法的

25、了解程度,用E来表示,则生产函数Y=F(K,L*E)(1)L*E衡量了效率工人的人数,总产出Y取决于资本的单位数量K和效率工人的数量L*E;(2)关于技术进步最简单的假设是,它引起劳动效率E以某种不变的比率(g)增长。(3)由于劳动力L是按n的比率增长,则效率工人的数量按n+ g的比率增长。2、技术进步时的稳定状态(1)以k=K/(L*E)代表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则y=Y/(L*E)代表每个效率工人的产出。(2)由上可得新的y=f(k):k=sf(k)-(& + n+ g)k(3)收支相抵的投资包括三项:折旧、为新工人提供的资本、为技术进步所创造的新的效率工人所提供的资本。3、技术进步的影响(

26、1)人均产出(Y/L=y*E)会按g的比率增长,这表明在索洛增长模型中的稳定状态时,人均收入增长率仅仅由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决定;总产出Y= y*(E*L)按n+ g的比率增长;(2)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高储蓄率引起高增长率,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率,即根据索洛模型,只有技术进步能解释生活水平的长期上升。(3)技术进步也修改了黄金规则的标准,资本的净边际产量(MPK-&)应等于总产出增长率(n+ g),即: c=y- i =f(k)-(& + n+ g)k,或MPK-&=n+ g 二、促进增长的政策1、应该使储蓄率达到一个特定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实现了黄金稳定状

27、态,这种状态使人均消费最大化,从而经济福利最大化。2、改变储蓄率: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公共储蓄影响国民储蓄,还可以通过税收等影响私人储蓄;3、配置经济的投资:(1)本通常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政府可以通过税制公平的对待所有形式的资本从而依靠市场有效的配置资本;(2)政府也可以衡量不同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从而积级鼓励某种形式的资本,即产业政策;(3)政府可直接介入公共资本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4、鼓励技术进步:通过鼓励私人部门把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如专利制度等。 三、从增长理论到增长经验研究1、均衡的增长:根据索洛模型,在均衡状态,人均产出Y/L与人均资本K/L都以技术进步的速率增长。2、趋同:(1

28、)经济体是否趋同取决于它们最初为什么是不同的,一方面,如果有着同样的稳定状态的两个经济体由于历史的偶然以不同的资本存量作为开始,那么我们应当预期它们将趋同;另一方面,如果两个经济体有着不同的稳定状态,也许是由于这些经济体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我们就不应当预期它们会趋同。每一个经济体都将达到自己的稳定状态。(2)世界上的各经济体显示出有条件的趋同:它们看来向其自己的稳定状态趋同,其稳定状态是由储蓄、人口增长和教育决定的。 四、超越索烙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力图解释在索洛模弄中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进步率,这些模型力图解释决定通过研究与开发创造知识的决策。1、基本模型(1)用A衡量一单位资本

29、所生产的产出,则产出Y=AK,此模型不存在资本收益递减,是与索洛模型之间的关键差别。(2)Y/Y=K/K=sA-&:只要sA大于&,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的收入也一直在增长,储蓄与投资也会引起长期经济增长。(3)把知识作为一种资本,则资本收益不变的假设就更合理地描述了长期经济增长。2、两部门模型(略)3、研究与开发的微观经济学(1)有关知识创造的随机情况: A)尽管大部分知识是公共产品,但有许多研究是由利润动机驱动在企业进行的; B)研究之所以有利是因为创新能给予企业暂时的垄断地位,这既是由于专利制度又是由于最早进入新产品的市场的企业优势; C)当一家企业创新时,其他企业要根据这种创新

30、去进行下一代创新。(2)以上这些基本属于微观经济的,要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联系起来并不容易,这要求把企业在从事研究与开发时所面临的决策模型化,并把对自己的创新与有某种垄断力量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化。(3)这些模型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人企业所进行的研究是太少还是太多,这取决于这种影响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更主要。 五、经济增长源泉的核算1、考虑到资本、劳动及技术进步,产出增长=资本的贡献+劳动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Y/Y=K/K+(1-)L/L+A/A(其中表示资本的份额,1-表示劳动的份额)2、A/A=Y/Y-K/K-(1-)L/L(1)A/A

31、有时称为索洛余量,它是我们考虑了可以衡量的增长决定因素后留下的产出增长量。(2)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最经常产出的是因为有关生产方法的知识增加,索洛余量也常常被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其他要素如教育和政府管制,也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3)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了会改变可衡量的投入和可衡量的产出之间关系的任何一件事。 第6章 失业一、失去工作、寻找工作、自然失业率1、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L=E+U,则失业率为U/L2、以f代表就职率,s代表离职率,则劳动市场的稳定状态条件为:fU=sE=s(L-U)3、上式两边同除以L后整理可得:U/L=s/s+f,即为自然失业率。(1)稳定状态的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和

32、就职率,离职率越高,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失业率越低。(2)任何一个旨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都应该既降低离职率,又提高就职率。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 二、寻找工作和摩擦性失业1、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工人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需要时间,因为找工作者和工作空位的信息交流并不完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能迅速流动,而且不同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失业工人可能不接受他们得到的第一份工作。(1)政府通过传播工作空位信息、提供培训等公共政策可降低自然失业率;(2)另一些政府计划如失业保障则可能无意中增加了摩擦失业量。 三、实际工资刚性与等

33、待性失业1、由于工资并不总是具有伸缩性,因而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这称为工资刚性,工资刚性与工作限额使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由此引起的失业称为等待性失业。2、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1)最低工资法:它确定了企业要为其雇员支付工资的法定最低水平;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需求的劳动量。(2)工会和集体议价:即工会的垄断力量。(3)效率工资:由于企业向其工人支付高工资而更有效的运行。效率工资理论包括高工资增加了工人的营养、减少了劳动的流动性、提高了企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或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 四、失业的形式1、我们得出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这个结论取决于我们如何观察数据,大

34、多数失业的持续时间是短的。但大多数失业周期要归因于少数长期失业者。2、各人口集团中的失业率差别很大,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远远高于成年人,这是由于离职率的差别而不是就职率的差别。3、新进入劳动力的人,包括新进入者和重新进入者,构成失业者的三分之一。流入与退出劳动力使对失业统计的解释更为困难。 第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一、什么是货币1、货币的职能(1)价值储藏:即货币可以把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购买力的方法;(2)计价单位:即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单位,货币是我们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3)交换媒介:即货币是我们用以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东西,货币可以转变为其他东西的容易程度称为流动性。2、货币的

35、类型(1)没有内在价值而由政府的规定强制使用的货币称为法定货币。(2)把某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称为商品货币,如黄金。3、如何衡量货币量(补充:中国的货币衡量指标) 二、货币数量论1、交易与数量方程式(1)数量方程式: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M*V=P*T)(2)数量方程式右边告诉我们的是交易,T代表同一时期的交易总量,P是一次典型交易的价格即交换的货币数量,PT等于一年中交换的货币量。(3)数量方程式的左边告诉我们用于进行交易的货币,M是货币量,V为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4)四个变量中如果一个变量变动了,那么,为了保持相等,其他一个或几个变量也必须变动。2、从交易到收入:(1)

36、由于交易次数不好衡量,因此用总产出Y来代替交易次数T:MV=PY 注:Y是实际GDP,P是GDP平减指数,则PY表示名义GDP。(2)在这种形式中的数量方程式中V称为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3、货币需求函数和数量方程式(1)M/P称为实际货币余额,衡量货币存量的购买力。(2)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表示决定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余额量由什么决定的方程式:实际货币余额需求=kY(3)使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供给M/P,则有M/P= kY从而推出:M(1/ k)=PY(4)令V=(1/ k),则货币需求函数转化为数量方程式,k表示收入的每一单位中人们想要持有的货币是多少;当人们想要持有大量货币时(k大),货币流通

37、速度就不快(V小)。4、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1)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数量方程式就成为有关货币效应的一种有用理论,这种理论称为货币数量论。(2)MV=PY,V即货币流通速度固定,则货币数量M的变动必然引起名义GDP(PY)的同比例变动,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固定,则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5、一种解释什么决定经济的物价总水平的理论(1)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决定了产出水平Y;(2)货币供给决定产出量的名义价值PY(这个结论来自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3)物价水平P是产出名义价值PY与产出水平Y的比率。(4)换言之,经济的生产能力决定实际GDP,货币量决定名义GDP,

38、而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6、货币、价格和通货膨胀(1)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名义GDP同比例变动,而实际GDP已经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决定,所以,名义GDP的变动必定代表物价水平的变动,即物价水平是与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的。(2)货币数量论说明了,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 三、金(银)币铸造税:从发行货币得到的利益1、政府通过发行货币筹集收入称为金(银)币铸造税:当政府发行货币为支出筹资时,它增加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增加又引起通货

39、膨胀,发行货币筹集收入就像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2、需要发行货币为支出筹资是超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四、通货膨胀与利率1、两种利率:经济学家把银行支付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称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去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即r=i-2、费雪效应(1)费雪方程式:i=r+,它说明了名义利率可以由于两个原因而变动,即实际利率的变动或通货膨胀率的变动。(2)货币数量论和费雪方程式共同告诉我们,货币增长如何影响名义利率。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增长率提高1%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1%;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

40、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3、两种实际利率:事前进与事后的(1)当进行贷款时债务人和债权人预期的实际利率称为事前实际利率,实际上实现的实际利率称为事后实际利率。(2)一般来说,名义利率只能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调整,因此费雪效应可以修改为:i=r+(预期),即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是一对一的变动。 五、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1、持有货币的成本: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债券所放弃的东西。 由此可得货币需求函数=L(i,Y)2、未来货币与现期货币(1)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与需求相等,并且把名义利率写成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之和: M/P= L(i=r+(预期),Y

41、)(2)货币、物价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变动决定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影响名义利率,而名义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成本,因此,它会影响货币需求。(3)货币需求函数中名义利率的存在又引起了货币供给影响物价水平的另一条渠道。这种一般的货币需求方程式意味着,物价水平不仅取决于现在的货币供给,而且取决于预期的未来货币供给。比如,预期较高的未来货币供给会引起预期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名义利率上升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由于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就引起更高的物价水平。即较高预期的未来货币增长引起了现在较高的物价水平。 六、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1、预期通货膨胀的成

42、本(1)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从而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这种减少货币持有量而造成的不方便的成本称为皮鞋成本;(2)高通货膨胀使企业更经常改变自己的报价,由此造成的成本称为菜单成本;(3)由于面临菜单成本的企业不会频繁改变价格,因此,通胀越高,相对价格变动越大,就会引起资源配置中的微观经济无效率;(4)税收的影响:没有考虑到的通货膨胀可能扭曲了所征收的税收;(5)在一个物价水平变动的世界中生活不方便。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1)它在人们中间任意再分配财富:例如如果通货膨胀结果高于预期,则债务人获利而债权人受损;(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还伤害了靠固定养老金生活的人。 七、超速

43、通货膨胀1、超速通货膨胀通常定义为每月超过50%,每天超过1%的通货膨胀。2、在超速通货膨胀期间,大多数通货膨胀的成本变得严重起来,超速通货膨胀一般从政府通过发行货币为巨额赤字筹资开始,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实际税收收入减少,政府对金银币铸造税依赖的需要会自我加强。迅速的货币创造引起超速通货膨胀,超速通货膨胀又引起更大的预算赤字,而更大的预算赤字又引起更快的货币制造。3、当财政改革消除了金(银)币铸造税的需要时,超速通货膨胀就结束了。 八、结论:古典二分法1、实际变量是在这个期间用不变的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需要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而名义变量则是用当前货币衡量的变量,不需要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2、根

44、据古典经济理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供给并不影响实际变量,因此,古典理论使我们可以不用涉及货币供给而研究实际变量的决定。货币市场均衡决定了物价水平,因此,也决定了名义变量,这种实际与名义变量的理论分离称为古典二分法。 九、附录:卡甘模型:现在与未来货币如何影响物价水平1、卡甘模型表明:物价水平取决于现期货币供给和预期的未来货币供给;2、这个模型说明了信任对结束超速通货膨胀是重要的,由于物价水平取决于现期和预期的未来货币,所以,通货膨胀就取决于现期和预期未来的货币增长,因此,要结束高通货膨胀,货币增长和预期的货币增长都应该是下降。预期又取决于信任,对中央银行真正承诺新的、更稳定的政策的感觉。3、央行要在超速通货膨胀中取得信任,一般要用消除超速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金(银)币铸造税的需要-来达到。因此,可信的财政改革往往是可信的货币政策变动所必需的。第8章 开放经济一、资本和物品的国际流动1、净出口的作用(1)由Y=C+I+G+NX可得NX=Y-(C+I+G),即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2)这个式子说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无须等于物品与劳务产出,如果产出大于国内产出,我们出口这个差额,净出口是正的;如果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我们进口这个差额,净出口是负的。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1)由Y-C-G=S=I+NX可得:S-I=NX,国民收入核算桓等式的这个形式说明,一个经济的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