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幼儿教师育婴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_省略_届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现状研究_江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幼儿教师育婴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_省略_届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现状研究_江琳.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DOI: 10.13980/j .cnki.xdjykx.gjyj .2011.04.068 教师发展 现代教育科学 普教研究 2011年第 2期 幼儿教师育婴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基于我院首届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现状研究 江琳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与学前教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摘要】 鉴于 03岁教育师资严重匮乏的现状,我院开始培养学前专业幼儿教师与育婴师结 合的双师型人才的探索。为优化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我院首届双师型毕业生及实习 生为研究对象,围绕用人单位和家长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工作的自评展开调查 4 结果显示,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基本具备胜任亲子
2、园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能 力,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但也存在实践性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欠缺、职后培训滞 后、教学资源匮乏、专业化成长受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课程内容、实习模式、 考核模式和职后培训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双师型;培养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5-5843 (2011) 02-0062-03 一、问题提出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从事 36岁幼儿教育的 62幼儿园教师, 03岁教育领域则鲜有涉及。因而,目前 从事 0 3岁婴幼儿教育的合格师资严重匮乏。针对这一 现状,我院开始了培养学前专业幼儿教师与育婴师结合 的双师
3、型人才,即学生毕业之前同时取得幼儿教师资格 证和育婴师资格证,毕业后可同时承担幼儿园和亲子园 教学工作。我院的培养模式如下: (一) 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选派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参加育婴师培训,通过国 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取得育婴师资格证。再从中选派部 分教师参加育婴师考评员的培训和考试, 获得育婴师考 评员资格。 (二) 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学生培养策略 首先,由具有育婴师考评员资格的教师根据国家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育婴师职业标准,结合学前 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课程整合,以培养合格的 0-3岁婴幼儿教育的师资;其次,由具有育婴师考评员 和育婴师资格的教师负责培训学生。学生经
4、培训后参加 考试,在通过国家育婴师职业标准认定考试后,即可获 得育婴师资格证书。 目前,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除新进教师外,均 取得育婴师证,其中 3人取得育婴师考评员资格。我院 培养的首届双师型毕业生也于 2010年就业。同时,毕 业班学生也开始实习。为初步考察这种培养模式之优 劣,我们对该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反观我院双 师型教师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进行必要的优化。 二、 研究方法 以我院 2010届双师型毕业生以及实习生为研究对 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主要围 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自评以及家长对毕 业生的评价展开。访谈对象包括毕业生、园长和家长 等;调
5、查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毕业生专业精 神、知识结构与水平、教育教学与发展能力、适应与交 往能力以及新教师对我院教师教育的评价与建议等方 面;观察法主要是观察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表现。 三、 研究结果 在亲子园和幼儿园,我们分别从园方评价、新教师 自评和家长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研究结 论: (一)亲子园视点 1.亲子园对新教师的评价。亲子园对新教师最满意 的依次是: ( 1)工作能力提高较快,能较好适应教学 工作; 勤奋、认真、敬业; ( 3)服从安排,有团 队精神; 有专业优势; ( 5)知识面广。 亲子园希望新教师和学校予以改善的方面依次是: (1)增加毕业生职前的实践经验;
6、 ( 2)增强教学控 制 能力;( 3)在亲子活动中加强对家长的了解和指导; 加强对亲子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的研 究,如针对目前亲子园教材匮乏的现状,希望毕业生有 作者简介 :江琳 ( 1974-),女,安徽淮南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能力编写部分教材或改进目前使用的教材; ( 5)能够 对毕业生提供职后培训。 2. 亲子园就业新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新教师对 工作最满意的依次是: ( 1)具有较强专业优势; ( 2) 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 3)工作时间安排比较宽松。亲 子园的教育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 9:00- 11:00,下午是备 课时间。与幼儿园教师
7、每天 810个小时与孩子相处比 较,责任要少很多。即使在全日制的亲子班,婴儿人数 少、班级少,教师轮流辅教,也较为轻松; ( 4)来自 园方的工作压力较小,不像幼儿园经常有各类公开课评 比、教具制作评比、教研活动、培训考试等活动; ( 5) 由于教学流程较为固定,熟悉了教学模式以后,教学较 为轻松。 毕业生希望予以改善的方面依次是: ( 1)园方能 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有效的途径,以提高实际教育教 学能力;( 2)提高待遇; ( 3)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较 大,希望在校课程中增设相关选修课,以了解家长,适 应特色亲子活动的教学; ( 4)在校期间能够有更多的 实习时间,提高实践能力; ( 5)希
8、望能从母校继续得 到帮助。 3. 家长评价。婴儿家长对新教师最满意的依次是: (1)对工作积极认真; ( 2)教学更专业; ( 3)能掌握 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 4)能为孩子上幼儿园做好准备; (5)对孩子有爱心。 婴儿家长希望新教师予以改善的方面依次是: ( 1)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 2)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能够在 家庭中开展的活动; ( 3)有针对性地分别 对孩子的一 些个别问题进行教育; ( 4)提供更多的游戏、时间和 材料; ( 5)增加实践经验,多提供婴儿生活保育方面 的指导。 (二)幼儿园视点 1. 幼儿园对新教师的评价。幼儿园对新教师最满意 的依次是: ( 1)在开展亲子活动
9、中有优势; ( 2)在托 班任教有优势; ( 3)能够很快适应教学工作; ( 4)知 识面广; ( 5)注重保教结合。 幼儿园希望新教师予以改善的方面依次是: ( 1) 提高毕业生职前的实践技能; ( 2)提高科研能力; (3)提高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强化对毕业生 进行亲子活动技能的培训; ( 4)加强托幼一体 化方面 的研究; ( 5)对毕业生进行职后培训。 2. 幼儿园就业新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毕业生对 工作最满意的依次是: ( 1)能够从事婴幼儿各年龄段 的教学工作; ( 2)教学资源丰富; ( 3)在婴幼儿保育 和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 ( 4)来自家长的工作压力 相对较小;
10、 ( 5)工作比较稳定。 毕业生希望予以改善的方面依次是: ( 1)提高待 遇;( 2)减轻教科研尤其是科研方面的工作量; ( 3) 在校课程中增设选修课,更好适应特色亲子活动和兴趣 班的教学;( 4)在校实习期间能够有更多的实践; (5)不希望在托班,更希望在屮大班仟教。 在托班任教的毕业生: ( 1)托班教学不受重视; 托班人数多,孩子自理能力差,工作辛苦; ( 3) 托班有很多时间花在生活活动上,而教育活动开展少, 工作没有成就感;( 4)部分重视托班教学的毕业生反 映良好,所学婴幼儿保教、教育方面的知识有运用机 会。 任教大中小班的新教师: ( 1)所学 03岁婴幼儿 保教方面的知识应
11、用较少; ( 2)不希望进托班,因为 中大班教学相对容易出成果。 3.家长评价。家长普遍认为: ( 1)在托班任教新 教师评价较好,有较强优势; ( 2)在大中小班则与其 他教师没有不同。 四、结果分析 (一) 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之主要优势 1. 在亲子园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研究结果显示, 双师型毕业生在亲子园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他们具有 比较丰富且内容较新的专业学科知识 、一 般教学法知识 和学科教学法知识,与亲子园其他专业如医学、音乐、 美术等专业出身的教师相比,与毕业多年的教师相比, 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这使得他们求职较为顺利,职后 的工作也得到了园长和家长的肯定。 2. 在幼儿园具有
12、承担托班教学工作的能力。研究结 果显示,双师型毕业生在幼儿园能够从事各年龄段婴幼 儿的教 育教学工作 .尤其在承担托班教学方面有明显的 优势。这能够弥补托班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推进托幼 一体化向前发展。 (二) 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之存在问题 1. 实践性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欠缺。幼儿园、亲子 园、家长以及毕业生本人均一致反映,新教师的实践性 知识欠缺。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缺乏,新教师最为欠 缺的往往就是个人实践知识,他们渴望通过有效的途 径,尽快丰富实践性知识。 研究结果还显示,新教师的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 教学法知识尚有欠缺。尤其是承担特色教育活动如奥 尔夫音乐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等课程的新
13、教师 反 映,所学知识尚有欠缺,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也有脱 节。 新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教育对象 定位模糊的现象。亲子教育的教育对象是 03岁婴幼 儿及其家长,这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活动时既要面对婴 幼儿,又要面对家长,教师成为婴幼儿和家长成长的共 同指导者。而家长教育和儿童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课 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以及评价等 方面都截然不同,要将两套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在短时 间的亲子课中是相当困难的 6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难 度,导致了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 力。 2. 职后培训滞后,教学资源匮乏,教师专业化成长 受阻。研究结果显示,甲业生职后培训滞后
14、。一 般亲子 63 园在新教师上岗前会进行岗前培训,如有的加盟园会将 教师送往本部进行为期 20天左右的培训,但是在正式 上岗以后,该类培训机会非常少。很多私营亲子园认为 教师培训风险太大, “ 训得越好,走得越快 ” ,因而存 在只用不训的现象;其次,由于人员紧缺,亲子园教师 也普遍缺乏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第三,一些亲子园 安排了集体备课或内部学习,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浮在 表面。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亲子教育方面,教学资源匮 乏。对此,亲子园和毕业生有共同的感受和需求。由于 亲子教育起步较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在 03岁婴幼 儿教育中存在着 “ 实践先于理论 ” 的现象。各亲子园缺 乏教学资
15、源,有些亲子园甚至一味的模仿抄袭,忽略了 婴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亲子园的自身条件。新教师在工 作中缺乏理论指导,仅靠自己摸索,以至于较难取得应 有的进步。 职后培训滞后,教学资源匮乏使得教师的专业化成 长严重受阻。 五、优化策略 (一) 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我院应增设 0 3岁婴儿心理学、营养与保健、语言 教育、游戏、发展评价与测量、感知能力发展与教育等 课程;为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还可开设亲子教育概 论、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等课程,以完善课程体系。同 时,针对特色亲子活动的需要,应增加奥尔夫音乐教学 法、感统训练等课程的课时。 (二) 积极构建实训体系,完善实习模式 针对毕业生实践性知
16、识欠缺的现状,改变目前学前 师资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实际能力培养的做 法,积极建构实践体系,完善实习模式。 (上接 105页丨出义务教育的公平原则。因此,我们要从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着手提高农村学校生源质量。 (一) 规范招生秩序 按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划 片、免试、就近人学,任何公办初中学校不得以各种名 义举行升学考试,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城区初中往往 通过各种考试到乡镇小学选拔优生,抢夺农村优秀生 源。市教育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出台的中小学招生 考试政策,合理分配各层次学生生源。对于初中升高中 的招生,县市重点高中应该按照全市各所初中的学生比 例把 60%的
17、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学校,优先考虑农村学校 的择优选送。择优选送应公正公平,经过推荐、考核 、 成绩、公示等,才能录取。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招生工 作的监管,对违反国家政策的学校和单位予以严厉处 罚。 (二) 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功能 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积极筹措资金,充分利用农 村土地资源优势和 h然环境优势,加强学生活动场地建 1. 积极建构校内实训体系。在我院继续建设和完善 “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 ” 省级实训基地, “ 幼儿 游戏情境教室 ” 、 “ 蒙台梭利教室 ” 、 “ 奥尔夫音乐教 室 ” 、 “ 儿童行为观察训练室 ” 、 “ 育婴师职业技能实训 室 ” 等,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所
18、需物质条件。 2. 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除目前 的实训基地外, 还应与亲子园、早教机构和托儿所以及卫生部门如妇幼 保健院、儿保所加强联系,争取增设实习基地。与实习 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同 时,学院应和实训基地共同设计实训计划和方案,共同 制定评价体系。 3. 完善实习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应将实践教学 贯穿于六个学期的始终,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具体 安排如下:第一学期,到亲子园和幼儿园进行 1周的体 验活动;第二学期进行 1周的保育实习;第三学期和第四 学期每 2周有半天的实习;第五学期安排 8周的保育和教 育实习;第六学期安排为期 12周的顶岗实习。 (三) 改革考
19、核方案,加大实践考试所占比重 考核应采取 “ 理论 +实践 ” 的模式,即理论考试 占总分的 60%70%,实践考核占 30%40%。 (四) 培养培训一体化 针对毕业生职后发展滞后的问题,学校方面可以通 过两种方式继续给予指导。一是以科研、课题为切人 口,通过参加我院学前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的课题,提 高毕业生的水平;一是定期召集毕业生回校,通过开讲 座、座谈会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既可以提高 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又可以增进情感,及时疏导不良情 绪,避免毕 业生产生职业倦怠感。 通过以上举措,希望能够使我院学生的具有较为广 泛和全面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走上社会以后 更好地承担工作,
20、更具有竞争力。 设,新建体育运动场所、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德育基地 等。同时,要成立农村教育委员会,吸收社会各部门共 同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每学年每学期都要制定 计划、出台方案、采取措施,主动配合农村学校开展学 生社会教育活动,如为学生举办各种讲座、展览,组织 学生帮助孤寡老人种植花木、饲养家禽等等。县城有关 部门要成立社会义务教育服务队,定期深人到农村学校 开展各种活动 ,丰富社会教育内容,拓宽社会育人渠 道,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进行良好的社会教 育。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 .2006年 :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M.北京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 段治乾 .教育制度伦理研究 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 社, 2008. 3 彭世华 .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M.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