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和卫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和卫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及卫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 张玉云一、 常见疾病及防治夏季温度较高,入伏以后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而空气中的含氧降低,会给心肺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和运动人体消耗较大,大家应提高防范措施,预防中暑及其它疾病的发生。夏季是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中暑、乙脑、心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空调病及食物中毒等多种疾病易发期。现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夏季常见病的预防常识: 1.夏季肠道疾病多见于:急性肠炎、胃肠炎、痢疾、食凉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疾病。胃肠道疾病多见症状:急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急性高热等症状。胃肠疾
2、患轻症患者可均情服用:胃肠安、藿香正气水、氟哌酸、黄连素片。腹泻次数增多或大便中含有粘液及脓血便,患者有里急后重感,高热而无明显腹痛、腹泻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化验检查,确诊疾病性质进行治疗,防止因脱水使病情恶化。 预防:生吃蔬菜水果或冷藏食品要切实加热消毒后再食用,冷食和冰镇饮料要适度,鱼蟹类水产品要选用鲜活品种当日食用。 2.中暑:中暑是夏天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出汗过多或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内科急症。中暑症状:全身疲劳无力,头晕胸闷,心悸,口渴,汗多或无汗,肌肉痉挛,严重者昏迷危及生命。防治:快速将患者转至通风凉快的场所,服用藿香正气水,补充盐水患者很快恢复。若患
3、者出现体温大于38、面红,大汗,皮肤灼热,血压下降,脉快虚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锻炼的人员应加强通风隔热措施,合理休息膳食搭配合理,补充含盐水分,适当掌握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特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肺功能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此季节中要科学安排日常生 活,定期检查按时服药,防止慢性疾病急性发作。预防方法: 1).避开烈日。 2).多喝水。 3).喝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4).避免以盐锭剂补充盐分。 5).避免酒精。6).避免咖啡因。 7).勿抽烟。 8).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 9).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 10).过于炎热时可以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当水
4、分蒸散时可帮助散热。 11).中暑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12).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逐渐秃头的人。 13).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 14)选择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15).一旦中暑,请为患者泼水,将患者移到有冷气的地方,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则给予补充水分,再以冷毛巾湿敷患者。3心血管疾病: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因此加重了有心脑肺疾患病人的心肺功能负荷。患者有心肌缺血、高血压、哮喘的病人如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律不齐或出现上腹痛、后背痛、牙痛时应及时进行
5、检查,防止突发病情变化。 防治措施:病人应经常检测血压,胸闷胸痛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并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急救药品。若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夏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咽炎、扁条腺炎、气管炎、哮喘病等。症状:咽干咽痛、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预防措施:夏季少吃辛辣烧烤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喝水冷饮要适度,保持大便通畅。 5.皮肤科常见病:风疹、荨麻疹、毛囊炎或疖肿。由于潮湿的环境破坏了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使身体排汗不畅,导致生痱子、起疖肿等皮肤炎症疾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降低了身体的防御能力。预防措施:少吃辛辣食品,保持练好生活习惯,室内要勤通风,洗温温水澡,不要冷水冲洗。 6
6、.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7. “冷”过敏、空调病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空调不要温度太低,如果有过敏体质的战士,突然进入空调室,犹如从夏季突然转入深秋季节,上呼吸道受到冷空气的突然袭击,原本就处于高反应状态的气管、支气管会反射性地痉挛,引起咳嗽、气喘。另外,夏天大家都喜欢吃冷饮,这也是一个“冷”刺激。夏季应该从防“冷”入手。
7、首先,空调尽量要少用,不要一进家门就直接进空调房,能用电扇时最好就不要用空调。其次,家用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洁,因为灰尘中的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源。 最后,运动完之后不要打开冰箱拿起冷饮就喝,可以先喝一些温开水,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8皮肤病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 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而且,与人体的抵抗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局部皮肤不干
8、净,表面就会堆积很多的皮屑, 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极易生长而发生癣病,脚气患者夏季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 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他们排汗量大有关系。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 真菌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勤洗澡并更换内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9. 食物中毒 食物
9、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大致要注意8条: (一)、挑选食品,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 ( 二)、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
10、浸泡。 ( 三)、挑海鲜,最好选择活的。 (四)、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五)、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六)、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怕高温,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热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七)、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八)、消灭苍蝇、蟑螂、红蚂蚁等细菌的传播媒介。十、菌痢菌痢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
11、通过污染的手,日常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的传播等方式,经口传染给易感者。(1)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有人检查菌痢患者居室物品的污染情况发现,桌椅有14.7%、玩具10.7%、床铺18.6%、患者手指20.9%、被单31.8%、门把及拉手81%的痢疾杆菌培养阳性。说明健康易感者,特别是儿童的手接触上述污染物品时,很易被感染。 (2)经食物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上可生存数天,甚至十余天;并可在葡萄、草莓、黄瓜、西红柿、凉粉、肉冻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散发。带菌的厨师如将痢疾杆菌污染食物、菜板、瓜果及凉菜,可引起菌痢暴发。 (3)经水传播。若粪
12、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水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如未经消毒被饮用,常引起暴发流行。施工、生产、野营、居民区共用污染供水管道,往往引起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同用水源人群间的广泛传播。 (4)经蝇传播。苍蝇生活于粪便污物之间,蝇体常带病原菌。卫生条件不好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常被传染。因苍蝇引起的菌痢流行,其发病率上升与家蝇密度升高常是一致的。痢疾杆菌感染人的剂量为10一l00个,比霍乱和其它肠道病原菌的感染剂量小1万一10万倍,故必须严格讲究卫生,注意严密消毒,洗净手,把住不干不净饮食的入口关,才能防止痢疾的传播。预防菌痢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农村和郊区,应以粪、 水、垃圾管理,消 灭苍蝇,
13、宣传个人卫生为主;城市则应重点抓饮食行业、托幼机构,搞好基层培训,制定卫生制度,宣传预防为主,防止病从口入。预防措施1、隔餐隔夜的饭菜,食用前要回锅加热烧开,保证食用安全,不过最好是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 2、制作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生菜、生肉、生鱼虾、生蛋等,特别是动物的内脏,可能带有病菌,都要与熟食分开。已经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过生食品的碗内。 3、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蟑螂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5、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十一、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下简称乙脑)
14、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而全世界病例数每年高达50000例,死亡数15000例。一)疾病分类1.轻型患者的神志始终清醒,体温在3839之间,多数在1周内恢复,往往依靠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2.普通型有意识障碍如昏
15、睡或浅昏迷,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可有短期的抽搐。体温一般在40左右,病程约10天,无后遗症。3.重型体温持续在40以上,神志昏迷,并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 有病理性反射。常有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程常在2周以上,恢复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和瘫痪等表现,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4.暴发型体温迅速上升,呈高热或过高热,伴有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于12日内出现深昏迷,有脑疝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等表现,如不及时抢救,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都有严重后遗症。乙脑临床表现以轻型和普通型为多,约占总病例数的2/3。流行初期重型较多,后期则以轻型居多。二)病原学本病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第
16、1亚群,呈球形,直径2040nm,为单股RNA病毒,外有类脂囊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鸡红细胞,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亦能在鸡胚、猴肾细胞、鸡胚细胞和Hela等细胞内生长。其抗原性较稳定。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 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3.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病例重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 据不同报道,发病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25-1000。 约在病后一周可出现中和抗体,它
17、有抗病能力,并可持续存在4年或更久,故二次发病者罕见。4.流行特征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地区。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具有本病流行,发病农村高于城市。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乙脑的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区,并引起了爆发流行。乙脑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生,本病呈高度散发性。四)临床表现 1.疾病症状潜伏期5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分4个阶段。(一)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二)极期体温
18、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脑疝、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三)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
19、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四)后遗症期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62.疾病危害多数病人经治疗后痊愈。少数病例因脑组织病变较重而恢复较慢,有的不能恢复而留有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病变严重者,有时可因中枢性呼吸及/或循环衰竭、或并发小叶性肺炎而死亡。诊断鉴别1.诊断标准(一)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
20、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二)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三)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2、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 / 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3、在组织、
21、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4、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四)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2.辅助检查(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万2万/mm3,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在流行后期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二)脑脊液 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3,个别可高达1000/mm3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
22、可呈阴性。(三)病毒分离及病毒基因检测 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IFT)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从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到病毒。近年来许多快速和敏感的实时PCR方法被尝试用于乙脑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五)血清学检查(六)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电图检查。疾病预后病死率在10%左右,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大多恢复,暴发型和脑干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多于极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疾病预防1.灭蚊防蚊 2.预防接种。八)并发症1.肺部感染最为常见,2.褥疮、皮肤脓疖、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3.后遗症:智力障碍、失语、偏瘫等等一、 卫生健康知识一) 夏季饮食卫生
23、知识1、 不让饭菜馊坏变质 天热饭菜烧多了,吃不完,如果放置时间过长,细菌大量繁殖,促使食物迅速出现发粘馊坏,吃了引起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疾病。因此,最好不要剩余饭菜,如果剩下的,先要烧透,再放到冰箱里保鲜好,无冰箱的,放在阴凉透风的地方,吃前一定要回锅烧透,不让变质。 2、 凉拌菜的卫生 凉拌菜不但清脆可口,还可以保持蔬菜中的营养。但必须注意凉拌菜的卫生。因为各种蔬菜在施肥中,可能沾染有细菌、寄生虫卵等,再可能有残留的农药。如果不注意卫生,吃了就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和肠道传染病。 因此,吃凉拌菜,首先要选购质量较好的蔬菜,经过洗净(必须用自来水洗,不要用河水洗),再用开水烫泡2-5分钟(最好下锅略
24、炒),手要洗干净,切菜刀、菜板和盛器都要先用沸水消毒,最好用筷子挑拌酱油和醋等佐料,防止污染,拌好后要及时吃,不要放置过久防止细菌繁殖。 3、注意个人卫生 手接触面最广。因此,传染机会也最多。养成勤洗手最重要关键,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最大。 有些人早上买菜,把鱼、肉、蔬菜等放到篮子里后,又到点心店买 如大饼油条、糕点等早点,随手又放到篮子里,只有就使直接入口的点心与鱼肉蔬菜接触,就有可能沾染细菌和寄生虫卵。这种习惯一定要改掉。 4、要营养丰富,新鲜蔬莱、水果不能缺。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优质蛋白要充足供应,应多食用豆浆、豆腐等易购的豆制品,它们所含的植物蛋白最适合儿童的营养与吸收。在烹调中,
25、鱼宜清炖,不宜用油煎炸,还可巧用酸辣等调料,变换花样品种,以增进儿童食欲。要提高食物的烹调质量,既注意营养,又要注意食物的色、味、香、形,使孩子既喜欢吃,又吃得高兴,有滋又有味,又富含营养。 5、水要饮够。夏天机体失水多,要及时补充,以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人体水分的丢失是渐进的,失水相当多时,刺激饮水中枢神经出现口渴。因此,不要到口渴时才喝个够。一次性大量进水,会淡化胃酸,不利消化食物和杀菌。补水宜少量多次。夏季儿童喜欢吃冰糕冰激凌,喝清凉饮料,儿童不宜多喝饮料,否则易患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症,应多喝白开水。 6、要注意补盐。天热多汗,机体内大量盐分随之排出体外,缺盐使渗透压失衡,影响代谢,
26、人易出现乏力、厌食。所以夏季食盐要适量,不可过多或太少,切勿忽视。 7、少吃含糖的雪糕、冷饮等。儿童大量吃这些冷饮易伤脾胃。人的饮食中枢在低血糖时才兴奋,产生饥饿感;常吃含糖过高的冷饮,血糖一直呈高浓度,这是不利于正常饮食的。另外考虑到夏天白昼长,儿童除正餐外,应适当加餐12次。 8、在夏季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考期饮食营养卫生。夏季正是学生期中、期末、大中专学生升学考试的日子。天又闷热,雨水很多,气温高,出汗多,精神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和精神压力很大,处于吃不好睡不实的状态;因此,在此期间,家长应多给学生准备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食物要少而精,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勿暴饮暴食,少
27、吃肥甘厚味,注意防止胃肠道传染病,如胃肠炎、痢疾等病。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9、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的第一步。“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10、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11、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12、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13、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
28、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14、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15、冰箱的保养:冰箱内最多可存放60-70的食物,维护良好空气循环,以保其最有效的功能。冰箱的温度,一般冷藏应保持27度C ;而冷冻则保持零下18度C的状态,且应定期除霜。 16、准备适量烹调食材,充分煮熟,当餐食用。可食之剩肴加盖冷藏;欲食用时需回热至少65度C。二) 夏季喝水注意事项 天气炎热,人们在训练或劳动时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以免出现“水中毒”。 第一、要喝适量的淡盐水。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
29、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毫升饮用水里加上克盐,并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第二、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毫升至毫升 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第三、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夏季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三)夏季防病8不宜 1.不宜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等
30、,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会向外散发出温热,使人易患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 2.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小肠里的停留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较高,如果骤然受冷刺激可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3.不宜“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这样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出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以引起休克;而且此时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就会“乘凉而入”。 4.不宜急饮消渴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进
31、很多水,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下降,甚至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5.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 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还会增加肾脏过滤负担,影响肾功能。而且过多摄入糖分会增加人体热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饮料,最好还是喝白开水。 6.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劳。加上夜间炎热,睡不安稳,导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个小时,对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体各系统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项好措施。 7.不宜久吹电风扇 电扇吹得过久会破坏出汗的均衡状态,使人感到头痛、头昏、腿酸手软、全身不适,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盛夏之夜开着电扇入睡,容易受凉,尤其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注意。 8.不宜把空调开得太大 空调能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但如室内外温差太大,使人对室内外温度变化难以适应而容易“伤风”“感冒”,而且如室内外温差太大,不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会使室内空气浑浊,致使各种病原微生物孳生。若人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最好在58之间。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