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36680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交底日期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整个“上海天马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综合利用中心”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7029平方米,其中主工房42630平方米,综合楼1996平方米。 日处理垃圾量2000吨,年处理垃圾总量为66.6万吨。 设置4台往复式机械炉排炉,单台焚烧炉处理能力为500t/d。设置2台18MW凝汽式汽轮机和2台20MW发电机。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厂区红线内全部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以及厂内设施与外部政府、市政基础设施的衔接,包括道路、管线等

2、。全厂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厂前区、生产区及辅助区。厂前区:位于建设用地的东部,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楼、传达室及大门、小车停车场以及绿化景观广场等。 生产区位于厂前区的西面,主要内容包括主工房、烟囱、高架引道、综合水泵房、生产消防水池等建构筑物。辅助区设于厂区的北部,布置有地磅房、河水净化及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等辅助设施。 该工程涉及安全施工的主要工程特点为: 建筑高度高,建筑物基坑开挖相对较深,高支模高脚手架,楼板上预留孔洞多,施工用电量大,起重吊装较多等。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4月6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5月30日二、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 1、施工临时用电; 2、施工起重机

3、械的安装、拆除、使用; 3、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事故等。 4、土方工程; 5、脚手架工程; 6、模板排架工程; 7、临边洞口防护工程等。 三、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一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范措施: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安全员和电工班长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编写临时用电方案,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实施中严格执行TN-S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安排现场用电,对所使用的配电箱、隔离开关、电源线、漏电保护器等材料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方案的要求进行配置,并确保是合格的产品;3、按规范要求设置PE

4、接地装置,保证接地点的数量,并确保接地电阻值不大于要求的参数;4、对电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电工必须持有省住建厅颁发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5、严格执行电工值班巡视制度,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6、严禁非电工人员私自改动用电线路或私拉乱接电线;7、电工作业时实行挂牌制,并由项目部指定专职人员进行监护;8、对各种电器设备要采取防潮、防雨、防雷等设施;9、照明线路使用三芯电缆,杜绝使用护套线;10、室内照明灯具安装高度必须大于2.5M,室外照明灯具安装高度须离地面3M以上,且有可靠的防雨、接地等措施。二起重机械安全防范措施:1、起重机械必须是上海市建交委的备案产品,且在市建交委下的安全监督站进行登记备案;

5、2、起重机械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施工,并编制安装(拆除)施工方案(须经其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报安全主管部门备案;3、起重机械的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特种作业上岗资格证,安装时设置警戒区域并设有专人监护;4、起重机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必须按施工方案要求施工;5、起重机械的各种限位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必须可靠、灵敏、安全;6、起重机械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上岗证;7、项目部对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书面安全交底;8、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塔式起重机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严格服从信号指挥人员的正确指挥。9、起重机械在使

6、用前,必须经有资质的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如塔式起重机)安装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在使用中,安装扶墙装置时及每隔6个月必须进行重复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1、 高处坠落事故安全预防措施1) 凡身体检查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2)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3)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4)不得攀爬脚手架。5)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严格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上架作业时,必须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6)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

7、步300-400,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绑牢固或设专人扶梯。7)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建筑物的临边,包括预留洞口、楼梯口等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措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8)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9)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10) 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2、 物体打击事故安全预防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2)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区、木制作区等距离建筑物近的工作区域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3)按要求设置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

8、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4)高处作业人员要采取措施,确保工具、砖块等小物品放置安全。严禁向下抛掷物品;5)施工人员进出必须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6)边长小于或等于250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7)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8)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9)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10)各种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

9、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3、机械伤害事故安全防范措施(1) 所有机械进场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2) 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有连续二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公分的不能使用,短于50C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3) 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木板厚度小于3公分,严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4) 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5) 砼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料斗察看进料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6) 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

10、调整等到作业。 (7) 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8) 打夯机要二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9) 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10) 操作钢筋切断机切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开切口15CM以上。 (11) 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12) 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4、坍塌事故安全防范措

11、施1)基础开挖及支护工程、脚手架搭(拆)、模板排架工程、卸料平台、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等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有关技术人员审批后遵照执行。2)基础开挖工程:(1) 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2) 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3) 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或外运,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4) 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 3) 脚手架搭(拆)工程:(1) 支承脚手架的基土必须夯实,并达到设计要求。(2) 立杆、横杆间距

12、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接头错开位置符合规范要求。(3) 脚手架连墙件必须严格按方案施工,确保架体稳定。(4) 架子上严禁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最大堆放不得超过100KN/m2。4) 模板工程:(1) 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不能减少和扩大,防止模板砼施工时坍塌。 (2) 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3) 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4

13、) 模板拆除时的砼强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自下而上拆除承重支撑时,拆除层与作业层之间至少间隙不少于一层。5)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1) 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经有资质的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安装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 司机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6)卸料平台(1) 卸料平台架设好后,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签字后,投入使用。(2) 平台上堆放荷载不得超过允许的设计堆放荷载。5、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

14、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三级配

15、电两级保护措施。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线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11)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

16、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的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控制,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1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聚不得超过3米。(17)

17、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18)施工现场的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1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6、基坑开挖工程安全防

18、范措施(1) 在测量放线完毕后,划定施工区,并用钢管作围护栏,并设置显目的安全标志及其它标志。(2) 对进场的施工机械按规定经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确认合格,并有记录。(3) 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进行配合操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在必须进入时,待挖土机作业停止后人员方可进行坑底的清理、边坡找平等工作。(4) 挖土机作业位置的土质及支护条件必须满足机械作业的荷载要求,机械应保持水平位置和足够的工作面,(5) 挖土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6) 挖土机不能超标高挖土,以免造成土体的破坏,坑底最后留一步土方由人工完成,并且人工挖土应在打垫层之前进行,以减少亮槽时

19、间,减少土侧压力,(7) 在基坑开挖完毕后,拆掉外围防护栏,于基坑上口及运输通道上口外1.5米重新搭设不小于1.5米高的定型防护栏,并用密目网围护,且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模板或脚手架,以确保安全(专用通道可视条件,可采用梯子或专门搭设,并符合高处作业规范中攀登作业的要求。(8) 基坑边堆置的机具、材料不应离坑边过近,不得小于坑边2米的净距离,以免造成土体侧压力过大而引起坡的滑坡。(9) 基坑开挖尽量在白天作业,如晚上作业基坑照明、电箱的设置及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架设使用均应符合电气规范的规定。7、模板工程安全防范措施7、1 模板安装安全防范

20、措施(1) 模板的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技术措施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2) 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力面积,支撑件应着力于外钢楞,予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基础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墙和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3) 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浇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支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4)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

21、设施,严防倾覆,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当支柱高度小于米时,水平撑应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然后支柱每增高米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支撑杆接长使用时,接头不能超过两个,且应采用辅助支柱来保证接头的承力和稳定。(5) 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度,严禁任意变动。(6) 下层楼板结构的强度,当达到能承受上层模板、支撑和新浇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否则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同时上下支柱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7)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8) 支柱

22、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水平撑设上、下两道,两道水平撑之间,在纵横向加设剪刀撑。(9) 支架立杆竖直设置,下部严禁垫砖及其它易碎物,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10) 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11) 满堂模板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接续设置。 (12) 支模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13) 支设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必须搭设施工层。脚手板铺严,外侧设防护栏杆,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

23、上下。(14) 墙模板在未装对接螺栓前,板面要向后倾斜一定角度并撑牢,以防倒塌。安装过程要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以保持墙模处于稳定状态。(15) 安装墙模板时,以内、外墙角开始,向相互垂直的二个方向拼装,连接模板的U形齿要正反交替安装,同一道墙的两侧模板要同时组合,以确保模板安装时的稳定。(16) 楼板模板安装就位时,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横楞与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17) 六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模板的安装工作。(18) 模板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砼,验收单内容要量化。 7、2 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1) 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规定,并经拆模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要有砼强

24、度报告砼强度未达到规定,严禁提前拆模。(2) 模板拆除前应向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作业范围设安全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拆除时派专人(监护人)看守。(3)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4) 在拆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相应的部位设置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5) 工作前要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6) 遇六级以上大风时,要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雪、霜时要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作业。(7) 拆除模板要用

25、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8) 在楼层临边、楼梯楼板有预留洞时,要在模板拆除后,随时在相应的部位做好安全防护栏杆,或将板的洞盖严。(9) 拆模间隙时,要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10) 拆除基础及地下室模板时,要先检查基模,土壁的情况发现有松软、龟裂等不安全因素时,必须在采取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拆下的模板和支撑件不得在离槽上口m以内堆放,并随拆随运。(11) 拆除板、梁、柱、墙模板时要注意:a 在拆除2m以上模板时,要搭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脚手板铺严,并设防护栏杆。b 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c 拆除时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拉倒。d

26、 拆除梁阳台楼层板的底模时,要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e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阳台上面敲拆底模。(12) 每人要有足够工作面,数人同时操作时要明确分工,统一信号和进行。8、脚手架工程安全防范措施(1) 编制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安装;(2) 架子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证,按照批准的搭设方案进行施工;(3) 外架必须有足够的连墙件,按要求的间距设置立杆、横杆、扫地杆等,按要求设置剪刀撑;(4) 外架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管件;(5) 外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后方可使用;(6) 工作面的外架必须满铺脚

27、手板,必须牢固固定,杜绝翘头现象;(7) 使用省厅备案的密目网,对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立网的连接必须用合格的尼龙绳,严禁使用铁丝绑扎;(8) 立网必须高于工作面1.8M,并随工作面的升高而随时搭设;(9) 按规范规定设置合格的平网,经常清理平网内的杂物;(10) 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外架、安全网的情况进行巡视,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11)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9、临边洞口工程安全防范措施 9.1、四口”的安全防护要求 (1) “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2) 1.5m1.5m 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1.5m1.5m 以

28、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搭水平安全网。结构施工中伸缩缝和后浇带处加固定盖板防护。 (3) 电梯井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 1.5m 的定型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 (4) 管道井和烟道口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人员、物体坠落。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并有警示标志。结构施工中电梯井和管道竖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9.2、“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要求 (1) “五临边”是指深度超过 2 m的槽、坑、沟的周边;在施工程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作业面)和框架 结构楼层的周边;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通道、上下跑

29、道和斜侧道的两侧边;尚未安装栏板、栏杆阳台、料台、挑平台的周边;在施工程楼梯口的梯段边。 (2) 五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 1.5m,下 杆离地高度 0.8m。坡度大于 1:2 的斜屋面,防护栏杆应高于 1.5m,并加挂安全立网。横杆长度大于 2m 时,必须加设栏杆柱;给排水沟槽、桥梁工程、泥浆池等临边危险部位应进行有效防护。 (3) 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必须到位,侧边设 1.2m 高两道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全封闭,进料口设置防护门。或采用 1.2m 高定型彩钢板全封闭,平台口还应设置含踢脚防护的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卸料平台底板要求采

30、用厚 4cm 以上木板、钢板等硬质板材铺设,并设有防滑条,严禁只采用毛竹脚手片。悬挑式钢平台的支撑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使用。 (4) 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回转式楼梯间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 (5) 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在阳台临边处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密封。 (6) 建筑物楼层邻边四周,未砌筑、未安装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

31、目安全网。建筑物出入口必须搭设宽于出入通道两侧的防护棚,建筑超过 24 m的棚顶应满铺不小于 50mm 厚度的脚手板。通道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多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 3m,高层不小于 6m,防护棚高度不低于 3m。四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1、 进入施工现场应遵守安全管理规定;2、 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颌带,安全帽完好),不穿宽大服装、拖鞋等不安全装束;3、 不进入吊装区域、垂直作业下方等危险区域,防止物体打击;4、 注意过往车辆,防止车辆伤害;5、 远离各种机械设备、电气线路,防止机械、电气伤害;6、 进入基坑、屋面等临边处、各种洞口处,要精力集中,防止高处坠落;7、 注意铁钉、钢

32、筋等地面环境状况,防止扎、碰、挂及摔倒等其他伤害。8、 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9、 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不准在现场追逐打闹等等。五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1建筑桩基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JGJ94-2008)2建筑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80-2009)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33、DG/TJ08-2002)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2手持式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3787-2006)13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四号)14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国务院549号)1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6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17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

34、T187-2009)18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1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20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2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66号令)22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23上海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2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2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2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28上

35、海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准(DGJ32/J73-2008)30上海市消防条例六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事故隐患治理应本着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及时进行整改。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治理,由班组、项目部按照隐患通知书中规定的整改要求、完成时限,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组织落实整改,签发隐患通知书的部门落实整改完成情况。重大事故隐

36、患治理,由公司组织制定治理方案,并组织方案的实施,同时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报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治理效果进行验证。加强对天气变化的跟踪,根据天气预报,当发生强风、暴雨(雪)、高温、

37、低温等天气时,提前发出预警通知,启动应急预案。事故隐患治理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的要求落实,确保事故隐患得到有效的治理。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取得突出成绩的职工,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考核和处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奖励与处罚标准,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规定。七发现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工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预案组长(副组长)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急救拨打120。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

38、管部门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项目部应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令应急救援小组全体成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维护现场秩序,开展抢救和现场人员疏导工作,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扩大。有人员受伤的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防止二次伤害,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伤害程度、工地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事故严重的,立即拨打“110、119”救助,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及工地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交底人签名: 接底人签名项 目 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 质检员:施工员:项目部其它管理人员: 分包单位管理人员注:交底人应为企业技术负责人。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