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36601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摘要 文章根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流动的现状,在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人口流动政策有所借鉴。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空间差异性 行业限制 劳务输出劳动就业形势不容我们乐观。目前,城市下岗职工已近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亿,全社会流动劳动力达8000万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中国最严重的就业压力。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世纪性挑战。据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3.17亿,2004年在2.7亿左

2、右。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此庞大的数目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严峻性。下面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1 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1.1 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区域性特征,即劳动力流动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支配,东部自然条件虽然不如中部丰厚,但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依赖聚集资本、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条件,通过建立各种开发区,使这里很快变为产业层次高、结构门类齐全的发达

3、地区。随着各种产业的不断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渐进有序地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与产业的发展进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同步性。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中小城镇规模、数量快速扩张。西部地区缺乏区位优势和历史工业基础薄弱。中部地区大多是平原地区,山地丘陵比西部少,耕地面积与劳动力总量所占比例大。所以中部农村劳动力大多仍依赖于土地,外出打工以兼业型为主,虽然中部有些省份是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地区,但真正长年打工者占当地劳动力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量季节性外出务工。 1.2 流动渠道单一,多以外出务工为主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由于文化水平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工行业多是

4、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体力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保障系数低。务工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而且外出务工的人均收入不高,据2006年7月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年收入高于3000元的只达到46%,这远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的各项支出。外出务工以成年男性为主,妇女数量不大,这也表明一些新兴的家政服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 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高 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直接花费,具体包括务工形成的交通费、就业信息费、培训费以及维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农民工、其子女和老人

5、为了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各种支出,包括高额的食用、住房支出费用、水、燃料、物业管理等费用)。另外,还有二元经济条件下强行收取的各种入门费、如农民进城务工至少需要“六证”:暂住证、就业证、务工证、健康证、消防证、婚育证等,合计每人每年要缴费6001000元。机会成本是指农民一旦进入城市,必须放弃他们在农村可以得到的种植和养殖等所有收入,所失去的这些收入必然构成其进入城市的机会成本。由于群体差异性,农民本身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同,导致农民在城市常常受到歧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只能干城里人所不愿干的险、脏、累、难的工作,工资拖欠以及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6、又加上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基本上没有任何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农民在城市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因此,劳动力流动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与生存压力,这些压力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心理成本与风险成本。总之,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得到微薄工资收入的同时,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甚至成本远大于收益。由以上看出劳动力流动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力流动的主流是农村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已达7073万,主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劳动力流动的时间性也显示了这一特点。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每年春节后的3月,是城市人口迁入高峰,主要是由外出打工的农民流动

7、引起。第二、劳动力流向主要是从乡村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仅1995年,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554%。第三、流动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偏高。1996年劳动部就业司对民工调查发现,民工平均年龄256岁。公安部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流入城市人口中,男性占674%,女性占326%,性别比为100:207。另据河南省农调队调查,该省农村流出人口中,男性占848%。可见劳动力流动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女性大多属于伴随性流动,相对滞后。这种现象完全符合国际人口迁移规律。第四、流动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总体较低,但高于流出地的非流动人口。由于流动力主要是农民,所以流动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程度较低。但是这并

8、不违背有关“文化程度与迁移有正相关关系”的人口迁移理论。第三次流动潮初期,众多科技人员“孔雀东南飞”,证实了文化程度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在此之后大批流动的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偏低,但和流出地相比,其平均文化程度仍然高于非流动人口。第五、流动劳动力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由于流动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且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所以主要在纺织业、建筑业、采掘业和装卸运输等部门从事脏、苦、累、有害、有毒的工种,或者为城市提供环卫、保姆等社会服务性劳动。而城市部分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偏差,也导致城市经济中存在这类“空位”。2 造成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的原因2.1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

9、区域发展来看,我国经济集中表现在这样一种现象上:经济快速增长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并存。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问题,还是一个多元结构问题,东部地区很发达,西部地区十分落后,中部地区居于其中,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画卷。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2.2 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下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仍然制约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体系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组成。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建设

10、,但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缓慢等原因,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许多困难,如教育经费日趋紧张、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等,这就必然地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降低其发展潜力,使其不具备和城市新增劳动力竞争的实力,阻碍其向城市流动。在我国现阶段,不能进入高中或大学的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但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其相对水平还有待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还很低,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近些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滑坡,一些欠发

11、达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已名存实亡。教育资源减少、资金紧张、单一办学,片面追求学历教育是其主要原因。2.3 对城市外来劳动力的行业限制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我国一方面正在加紧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另一方面城市政府,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却通过政策的变通,不断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制和限制。从各地政府颁布的条例看,政府列示的限制、外来劳动力进入的行业、职业以及素质门槛的条目多是外地人愿意进入的职业领域,只有城里人不愿干的那些脏、累、苦活才取消对外地人的从业限制。当地政府采取

12、就业限制的动机就是避免流动人口给城市居民尤其是下岗职工造成就业挤出效应,因为安置不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将会影响其政治绩效和社会稳定。3. 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劝的对策改革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长为1996年的68850万人,增长了715%,仅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达13140万人。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下降。统计资料表明,19921995年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19%,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率为206%,而同期全国从业人员就业年均增长率仅为13%,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高投资增长率、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看,尽管就业人

13、数已从1979年的290万增长到1995年的131亿,但就业弹性系数却从094%下降为075%。同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今后一段时期,职工下岗人数还会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将会导致两个后果:或者是受到经济吸纳能力的限制,无法找到工作岗位,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盲流”;或者是压低工资水平被企业所吸纳,从而加重下岗职工增多的局面。这两个后果都不利于社会安定。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跨世纪挑战。从中国国情出发,应采取以下可行的战略性对策:第一、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投资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八五”期间,每增加

14、一元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七五”时期的362元下降到256元,降幅为30%。1996年,国内库存实际年均增长率约为40%,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4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结构性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另外,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向工业倾斜。国家基建投资仅有4%的用于农业,1994年,这一比例更下降为25%,同时,在5142亿元的农村资金投入总量中,非农业产业投资占73.9,农业投资仅占26.1%。这种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忽略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利于就地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流动归根结底是趋向于收入较高、发展较快的部门或地区,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条

15、件,使劳动力流向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强调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良性循环。今后,应健全投资约束机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调整农业部门内部结构,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改造工程,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劳动力。第二、政府应对劳动力的流动量作适度调整。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职工下岗人数将会增多。在政府下大力气抓“再就业工程”的同时,也应考虑限制企业使用民工的数量。以避免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高效率,选择裁减职工、大量雇佣农民工的做法。第三、大力发展小城镇。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就业空间容量已经十分狭小,对移民的接纳能力已近饱和状态。同时,

16、受国力限制,今后一段时期难以新建大中城市。所以,兴建和扩展小城镇,是未来15年的城市化战略选择。虽然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流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但乡镇企业投资少、转型快、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优势决定了它仍是农业剩余流动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有关部门应在资金贷款、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和政策优惠。鉴于乡镇企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重要基地。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工业化的程度,也可以就近吸引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第四、加快改革计划体制式的户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以便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社会管理,从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第五、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农民进城务工,除了领取务工许可证,也应接受短期培训(包括简单职业培训和基础法规教育)。农民工是否也应纳入劳动预备制度范围;建议有关部门予以考虑。参考文献: 李勋木,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及实证分析 2005.6 陈吉元,胡必亮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1994.4 中国就业 1998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